老先生說過練太極:先在心,後在身!
對於練功習拳而言,動中求靜、松靜自然、心靜體松的「靜」字都較為重要。太極拳宗師武禹襄講:「先在心,後在身。」首先必須使大腦總是處於松靜狀態,使思想純靜地、專一地全心全意集中到拳上來,然後才可以集中和調動意念力的引導運用。
摒除雜念的求靜
排除雜念是很多初學者要面對的問題,很多人練拳時雜念叢生。排除不了雜念就不能有效地運用意識,起不到「用意不用力」的作用。師爺李雅軒先生談到太極拳練習中與求靜有關的部分語錄如下:
從預備式開始到整套的結束,在全部演練的過程中,思想中都要摒除雜念,靜如止水,精神集中,專心致一,澄心靜慮。所謂「一靜無有不靜」,靜可以保持其大腦神經的清醒靈敏,培養人的智慧聰明。拳經中所謂「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精神高深境界,真正是在穩靜安好的練拳中悟出而得到的靈敏感應。
未隨出勢,先將腦筋靜下來,摒除雜念,身心放鬆,去掉拘束,如這樣子才能恢復人在未被事物纏繞之前的自然穩靜及天生具有的靈感。穩靜之後而後出動,並要在動時仍保持其穩靜,不可因動將身心的穩靜分散了,這是需要注意的。
不但身勢放鬆,而內心也須放鬆,摒除一切雜念。如此稍等片刻,身心穩靜下來而後出動。
修鍊的功夫,關鍵在靜,靜才能有靈感。
所以說要清楚干擾因素, 練拳前把牽涉注意力較大的事情,如把工作或生活事務安排等處理好,或者在內心上處理好,有一個條理,避免練拳過程中時時牽掛,造成打拳僵滯不順的現象。我觀察到有些人在心情煩亂的時候行拳走架,練不到七、八分鐘,就感覺頭暈噁心,身體較為難受。心情煩亂必然影響內氣運行,正是所謂「心浮氣躁」。所以說如果在心不能靜的情況下練拳,不但起不到健身和長功的正面作用,反而對身體產生負面的有害無益。
穩靜的「穩」與「靜」
李雅軒先生說:「身勢穩靜之後,心才能靜,神經才能敏感,氣勢才能沉下去。然後再想虛靈頂勁、沉肩墜肘、含胸拔背、立身中正和氣沉丹田這些規矩。」我認為,身勢穩靜的「穩」與「靜」含有平衡、協調、穩固的由中定入靜的內涵,假如身勢不夠穩,由於人本能的原因,練拳的心思怎能靜下來?心靜不下來,肢體就松不到位,也影響了拳意。既是太極拳名師又是我的師兄——林文濤先生說了一句對此有領悟的話:「先有定,後有靜;沒有定的靜是假的。」太極十三勢當從中定為主,其他十二勢為輔,太極拳的每一勢,都是先有中定而後有變化。試問:下部若不穩,上部你敢松嗎?實腳若不夠實,虛腳你虛得來嗎?
靜了有拳意才是真靜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都很快,私心雜念不可避免,要做到摒除雜念和外界干擾,做到太極拳的「靜」,就需要較長時間又有效的訓練。在站樁練功或行拳走架的時候,假如頭腦沒有了生活、工作和其他的雜念,或者好像入睡無夢狀態的樣子,是不是符合太極拳內涵技術的「靜」?我認為:練功時好像入睡無夢狀態的樣子,這是認識和理解太極拳的練習有偏差,比如有些人眼睛半開半閉、甚至有點搖頭晃腦的打拳,還自認心靜呢,實則是沒有較好的拳意又是精氣神欠差的拳病。
習拳時單是頭腦沒有了生活、工作和其他的雜念,還是不夠完整的「靜」,或許忘記了「靜」的最終目的是什麼,也或許「靜」的層次沒得到提高。
我經過了多年的練拳實踐,得知這樣的關係:
靜了沒有拳意,乃是 假靜;靜了有拳意,才是真靜。沒有拳意的求靜,是虛有「靜」字的靜態,再靜也練不出太極拳的真功夫。
練功習拳的求靜只是一個手段、一種方法,靜不是目的。靜的目的是為了養生和技擊,養生的心平氣和需要「靜」,技擊的氣和勁順、用意不用力、以靜御動、內外合一、周身一家也需要「靜」。練功習拳中充滿了拳意,就會使「靜」的修鍊變得比較實在。
我師爺李雅軒先生談到太極拳練習中與拳意有關的部分語錄如下:
在練功時,不要一定要架子多麼大,多麼低下,主要仍還是練出手上的拳意來,有了靈感為第一,進一步要這種靈感練的充實起來,養這種靈感主要的練法,是在穩靜上練功,如不穩不靜,那就絕對練不出靈感來,如手上身上腦筋里沒有靈感,那就不能算太極摯的功夫。
練太極拳主要是找拳意,如找著拳意就算人了門了,拳意如何找?在鬆軟穩靜上去找,放清醒,放靈感,放舒適去找,穩穩的,靜靜的,日子久了,拳意自會到了手上,如滿身帶勁的去硬找,必致愈找離拳意愈遠,這句話很要緊,要好好相信,如不相信這句話,那就練不好拳了。
有人練太極拳如其它門拳一樣,弄些著法招法,想些用法,這是大錯特錯的,因為練太極拳的,胸中是混然一氣的,是無所為的,是泰然的,不能專想某一手一勢的作用。如一想每手每勢的作用,那就用意不均勻了,那拳意也就始終不會上手了,不會發現了,拳意不上手,靈感沒有,將來在用的時候,就不能聽勁,聽不了勁,也就取不了勝。
其主要的練法,是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以意貫指,日積月累,內勁自通,拳意就能上手。四肢是外梢,不可自動,胯為底盤,務須中正,以思想命令於腰脊,以腰脊領動於四肢,尚須以神氣相配,上下相隨,完整一氣,否則非太極拳功夫。
練太極拳,心裡要平靜舒適泰然,把氣息調的舒舒服服的去練,不要滿身帶勁,滿臉的神氣,只是身心放鬆放穩放靜就行了,如是滿身帶勁;滿臉的神氣,這是練外功拳的形態。練太極拳的人,看來只是平淡無奇,就是對的,如是滿臉神氣,滿身勁頭,這就錯了,如這樣就一輩子也找不著拳意,拳意不上手,是一輩子瞎糊鬧。
心靜體悟拳意的內涵
李雅軒先生說:「平時要在出動時,心裡應如何作想,如何形態,如何神氣,如何出手若無所為而又有包羅萬象無所不為之氣勢,這也是很要緊的。假若是出手有所為,心裡先有一個主觀的定見,那就恐顧此失彼,掛一漏萬,流於外功之明勁,成了多著多法之硬功拳的情形了,此理不可不知。」
如何才能夠心靜而體悟拳意呢?
1
切實做到太極拳「十要」:
1、虛靈頂勁 2、含胸拔背;
3、松腰 4、明虛實;
5、沉肩墜肘 6、用意不用力;
7、上下相隨 8、內外相合;
9、相連不斷 10、動中求靜。
這是楊澄浦宗師《太極拳說十要》中寫的,宜細心體悟。比如115式大架的「左摟膝右拗步掌」:前腿不是著意屈膝前弓,而是想著松腰落胯、虛領頂勁;後腿不是著意往前蹬撐硬直,而是松腰塌胯、虛領頂勁的伸直後腿;左手不是著意往左撥,而是左手鬆肩垂手的隨著腰胯往左沉轉的摟去;右手不是著意往前推按,而是右手隨著含胸拔背、松肩墜肘、虛領頂勁、身正勢穩的向前松出去,右掌根不宜超過腳尖哦!
2
好好地把握「太極十三勢」的真諦:
「掤 、捋、擠、按、采 、挒 、肘、靠,進、退、顧、盼、定也」。這是勢,不是式。太極十三勢是組成太極拳的基本骨架,它貫穿於太極拳的所有招式中,換名話說,就是太極拳的各種招式都由十三勢中的一勢或幾勢所構成。十三勢本無固定的招式,而根據十三勢應敵制敵又可形成一定的動作和招式,如此運動對敵的結果正是:太極本無法,動即是法。將此十三勢溶入到太極拳的一招一式之中,才會有真太極的拳意。
3
完整理解「太極十三勢行功心訣」中所言:
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太極拳的每招每式,都是以意念為主導,引動內氣、催動外形,內外相合,這些都是拳意的內涵。
4
認真實踐「命意源頭在腰隙」
李雅軒先生的話有一句「以思想命令腰脊,以腰脊領動四肢」正是在對應「命意源頭在腰隙」的註解。欲在行拳走架中做到以腰胯領動四肢,就得先有 「命意源頭在腰隙」的拳意。
妄想拳意不切實際
有些練了一兩年的太極拳初學者,拳架動作還沒熟練,就想著用腹式逆呼吸配合打拳了,這不是較好的拳意,而是妄想拳意不切實際。有些練了三、五年的太極拳愛好者,由於練功習拳不得真傳、不懂練法、不得要領,腰還松不到位、胸還松不到位、腹還松不到位,胯還松不到位,單憑拳架的外形動作比較熟練,就想著把內氣硬壓下丹田或什麼的運氣,這也是妄想拳意不切實際。所以說,拳意宜講究練拳層次,更講究道法自然的練拳。
李雅軒先生說:「太極拳在初練時,是感覺不出什麼味道來的。但是只要有耐心,有恆心,細細地體會,時間久了,便會感覺趣味濃厚,使人百練不厭,愈研究愈有味道,愈體會愈有興趣甚至形成一種癖好,一輩子離不開它,其終身健康也就在不知不覺之中得到了。」
在初練階段, 練功習拳中追求心靜與拳意,也許感覺不出什麼較好的味道。練功習拳的時間長了,就會知道心靜與拳意是催生功夫、提高技藝和具有長效魅力的好東西。
1934年2月,上海大東書局公開出版楊澄甫著作《太極拳體用全書》。這是一本太極拳出版史上的不朽名著,被公認為是太極拳的經典文獻。
其一,自楊露禪、經楊健侯輩、至楊澄甫輩,祖孫三代練拳、傳拳,都是口授身傳,不立文字、未留系統拳照。至楊澄甫才首次以親自示範的成套拳照為基礎,撰述成專著。由口授到有書為據,這是一個轉折,或說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里程。
其二,《太極拳體用全書》的作者在《例言》中強調:「太極拳祗有一派,無二法門。不可自眩聰明,妄加增損。」要提防「私心妄改,以誤傳誤,易失體用之真傳」。這種情況,是人為地對原傳拳架的改變。就拳架傳承的一般情況而言,拳架在自然傳承中出現變化也是難以避免的。由於傳習者各自的武術基礎不同、文化素質不同、社會閱歷不同、性格和體質不同等,對原傳拳架的理解不會盡同,採取的修練方法也不會盡同,於是,形成的擅長技法(所謂「絕招」)和練拳風格必然有異,這就難免所習拳架和拳式會發生一些相應的變化。楊氏祖孫三代存在這種情況,他們各自的傳人、再傳人同樣會因為上述原因,引起所習拳架和拳式發生一些相應變化。唯此,若不進行必要的統一,再一代代轉傳下去,失去楊式太極拳架的「原生態」將是難免的。要統一,必須有個標準。「楊澄甫定型架」發揮了這個標準作用。楊式太極拳從不強調統一標準,到強調「無二法門」的統一標準,應該說是進入了規範化發展的新里程。
廣告
楊澄甫「太極拳體用全書」
※最美的時光,是從現在開始練太極!
※唯有練太極與讀書不可辜負
※面容平和——太極拳要領
※一代太極拳大師孫祿堂往生紀實
※從皇太極開始,皇帝的女兒應該稱為「公主」,而不是「格格」!
TAG:太極 |
※除了吳亦凡鹿晗,你知道他們也曾在韓國做過練習生?
※通過練拳磨練自己的,也是一個成功男人的表現,使自己勇敢,頑強
※你體會過練瑜伽上癮的滋味嗎?
※那些去韓國當過練習生,卻最終沒有大紅大紫的藝人們
※你體會過練瑜伽上癮的滋味嗎
※想瘦小腿不僅在飲食上控制,也要通過練瑜伽來瘦小腿哦~
※如何擁有一把過人的聲線?怎樣通過練習擁有好聲音?
※這是3種最便宜補腎藥材,養腎勝過練功,遠離女護士做檢查!
※從練習生迅速變成愛豆的明星,其中一個跳過練習生直接成為愛豆?
※通過練瑜伽減肥應該要注意這些 選擇正確時間練習才是最重要的!
※崔鍾訓與孫妍在交往五個月 雖然沒一起去過練歌房,但…
※如何擁有一把過人的聲線?怎樣通過練習擁有好聲音?| 精選
※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練字
※刷牙沐浴都不要放過練就明星般的翹臀
※唱rap當過練習生會畫煙熏妝!黃子韜真上蒙面了?
※曾當過練習生的韓國演員,元斌朴信惠李鍾碩皆在列!
※選秀節目《快樂男聲》中這位奪冠熱門選手竟然曾在YG當過練習生?
※想通過練功達到天人合一?首先你要學會服日月精華才行
※在夏天如何通過練習瑜伽 達到預防空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