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沒看過這篇文章,真不敢說自己會讀文獻

沒看過這篇文章,真不敢說自己會讀文獻

作者:王修慧


來源:科學網

沒看過這篇文章,真不敢說自己會讀文獻 點擊播放 GIF/707K


在與研究生交流中,許多研究生也暴露出不太會讀文獻的毛病。閱讀文獻,可以說是研究生學習搞科研需要逾越的第一關!如果這一關沒有練出手,沒有掌握其要旨,那麼在以後的科研中定會存在很大的缺陷。那麼讀文獻,到底應該讀什麼、怎樣讀呢?下面說說自己的一些體會。


先說摘要(Abstract)——摘要實際上是許多人查文獻最重要的依據,但是許多人查完文獻之後,基本上就對其不理了。這是不合適的,其實高水平的摘要告訴讀者非常重要的信息:該項研究的重要意義、重要思想以及重要結論。相當於中學語文課上,老師領大家總結的「中心思想」,也是該文獻最應該記住的東西。如果通讀整篇文獻後,再反覆仔細琢磨摘要,是很有感悟與收穫的。雖然沒有必要每篇文獻都「背會」其摘要,但如果特別關注、認真琢磨的話,對自己寫「摘要」卻是有很大的幫助。一段好的摘要,就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摘要範文」;另外其中的某些句子完全可以寫在筆記本上隨身攜帶,以備不時之需。


再說引言(Introduction)——現在許多學生的做法是:從引言中「找」幾句自己能夠使用的現成句子,或者利用人家的引言「找」幾篇文獻為自己所用,然後棄之一邊、不再理會。其實引言絕對不是「干這個的」。其重要作用是論述或證明該項研究或論文的重要意義,是關於某些研究「熱點」的概括與總結,它是幫助我們了解某個熱點問題最直接、也是最具有概括性的資料。在撰寫論文過程中,這一部分也是最難寫的,也是最見科學研究功底的。一段精鍊的引言(introduction)同樣可以作為一篇「範文」來研讀的,其中的句型當然也是可以仿寫的。

還有實驗、結果與討論(Experiment Result and Discussion)——這部分最典型的錯誤就是「模仿」與「驗證」。學術論文重要的在於「創新」,「模仿」與「驗證」只能用於「學習」而不能用於發表「成果」。有一年指導過一個本科生,我把一篇在《自然》上發表的文獻給她翻譯(我們的本科畢業論文期間要求學生翻譯一篇外文文獻),結果這名學生竟然查到一篇發表在國內某著名期刊上的「中文翻譯」——甚至連圖都是原文里的。對於文獻的這部分內容,我們重點應該注意學習作者的思想、設計實驗以及考慮問題的思路,從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發。至於材料領域的科技創新,其實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新方法創造新材料;二是舊方法創造新材料;三是新方法創造舊材料。


關於結論或結束語(Conclusion / Summary)——這是文獻的精髓,作者的貢獻正在於此嘛,當然應該記住嘍。實際上有的人根本沒有認真琢磨、認真體會,更不用說記住了。雖然說「論文的80%是錯誤的」,但龐大的科學知識體系不就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嗎?


我經常對學生說,要學會搞科研,文獻閱讀關必須過,當然包括外文文獻。囫圇吞棗讀十篇文獻,不如把一篇文獻認認真真研讀十遍,對於外文文獻也不例外。對於剛剛接觸科研的新同學,建議認認真真閱讀至少數十篇中文文獻,做到「研究領域的真正入門」而不僅僅是「了解」,然後再下苦功夫啃數十篇外文文獻(注意一定要讀高水平文獻)。一開始可能很慢,甚至一周只能讀一篇文獻,但我們都知道「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我們也知道「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的古訓。


讀碩士時,導師這樣對我說:認認真真讀五十篇文獻,你可能就算入門了,如果超過一百篇,你在這方面可能就是專家了。所以畢業時大致統計一下,共查閱中外文文獻三百多篇。由於那時我們這裡資料很少,我不得不兩次到北京國家圖書館。記得第一次整整在國圖裡泡了半個月,除了去北大稍轉一小圈兒哪裡都沒捨得去。那時查閱文獻基本上是手工,雖然國圖已經可以複印,但費用還是太高,所以不得不記錄了好幾本子。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註:國內為原創研究成果或評論、綜述,國際為在線發表一個月內的最新成果或綜述,字數500字以上,並請提供至少一張圖片。投稿者,請將文章發送至zhaos@im.ac.cn。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神經學家:利用普通包裝售賣高熱量食物有助於對抗肥胖
多糖人工合成「搭樓」到了92層
聚焦科研人員激勵:項目資金管理更以人為本
第17個世界睡眠日來臨:健康睡眠,遠離慢病
特朗普的「鍋」?美生物醫學研究或面臨「創新赤字」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看完這篇文章還不會讀電錶,找我
如果不知道這五種讀書方法,你就根本就不會讀書
連名字都不會讀,你還好意思說你喜歡看電影?
這些明星的名字一不注意就會讀就錯,你讀懂了嗎?
屮艸芔茻怎麼讀?遊戲中這些生僻字你肯定不會讀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
連書都不會讀,還談什麼寫作?
不會讀書,比不讀書更有害
安利《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這本書
趣談|「句句驚心」的古詩: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句會讀到什麼
會讀書是最沒用的「聰明」!有這9種能力才能成天才!
論從會讀書到會寫文章的飛躍
會剁手,更要會讀!致那些年我們讀錯的大牌
遇到不會讀的字,怎麼用拼音打出來?漲知識了
當這些詩被翻譯成東北話,你會讀嗎?
十個狀元九個來自江浙,乾隆說:你們咋這麼會讀書?我倒要來看看
不會讀?那就先「拆」書!
火炎焱燚這四字我又雙叒叕讀錯了,你會讀嗎
不是所有孩子都會讀書,也不是所有孩子都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