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德經》註解 從道章第二十一

《道德經》註解 從道章第二十一

《道德經》註解 從道章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惟道是眾。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杳兮冥,其中有精。其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

註解:


「孔德之容,惟道是眾。」


「孔德」是指空虛無為的「上德」,非有為的「下德」。「容」是對上德的形容。物之得於道者便是「德」。由德的功用中,又能體現出道的體性,從事物的運化中更能顯現出德的功能。


所以,天地萬物無不是在上德的功能中不斷變化和生長。萬匯品類的體性完備,神全氣足,皆是「上德」的功能。因大道無形而無名,只有從德中才能體現道的體性。

「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杳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混然一氣的真常之道,它恍惚似有,有而非有,無而非無。在恍恍惚惚、杳杳冥冥之中,有不可視聽的微妙運化之功。不但有微妙運化之功,而且確為真實。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閱」是觀看。「甫」是起始。這個混成一物的無名之朴,從古至今不變不易,以至於到無限的將來,仍不會離去。正因為大道能永恆不變,長久存在。所以,能盡閱大千宇內無限事物的起始。


「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

欲觀眾類之始,首先必體於道。


因道的體性圓明,德的功能周遍,就本章大意可分三節:


第一節是說道和德的關係是分不開的。道本無形,可由德的功用之中體驗。


第二節是說道雖無形、無名,卻在恍惚杳冥之中,通過事物可以顯現,其妙用可證可信。


第三節是說大道運化不息。正因為此,它才能盡閱萬物的起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泰山碧霞祠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人內心最和諧的狀態?
修道之人如何修「善」 ——十善十念(下)
什麼叫守庚申?
林則徐的《十無益》格言
靜之道

TAG:泰山碧霞祠 |

您可能感興趣

從道教《開天經》看早期歷史
從道教《開天經》看早期歷史!
十州於師從道子 五湖之內有散人
從道統層面聊聊道醫的傳承
從道家到道教的人學思想演變
從道教修鍊環境的選擇看道教的自然美學觀
從道縣福岩洞看現代人進化
從道教放焰口看漢族的圓滿觀
中醫是「神傳」文化,從道醫發展而來!
綠色和平組織:從道德英雄走向「對人類犯罪」
揭秘老子眼中世界:天地運轉 物從道生
從道術觀點隨便扯扯俄羅斯通靈挑戰賽
故事:書生從道士手中救下一女子,道士卻氣急敗壞說那女子不是人
從道家子午訣看靜坐調息的特點
逸軒風水:如何從道路看住宅的吉凶旺衰?
直擊清朝11帝的登基年齡,為什麼從道光開始越來越小?
書生從道士手中救下一女子,道士卻氣急敗壞說那女子不是人
20.棄醫從道 宣化上人事迹
《絕地求生》慘遭國內廠商抄襲 從道具到界面全部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