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探秘古代離婚制度:唐朝「放妻書」都有哪些內容

探秘古代離婚制度:唐朝「放妻書」都有哪些內容


在我國古代婚姻結構還不嚴密時,離婚相當自由,所謂「夫婦之道,有義則合,無義則去」。自周朝開始,夫權制婚姻家庭制度建立起來。在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夫權制家庭的基礎並不穩固,如《周易》記載妻子離家出走。秦始皇巡遊時發現男子招贅、寄宿女家和死了丈夫的妻子拋棄孩子改嫁的現象,於是才刻石頒令天下維護家庭穩定。到了唐宋時期,夫權意識不斷強化,在相關法律中,女子地位低落,而且妻妾不能擅去其夫,不過在夫逃亡時,可向官府申訴離婚。



探秘古代離婚制度:唐朝「放妻書」都有哪些內容


古代貴族的離婚,有一定的儀式,《禮記》中記載,不但有夫出妻的儀式,也有妻出夫的儀式,出跟被出的雙方都以謙辭自責。從史料中保存的唐人「放妻書」(離婚證書)看來,當時男女的地位似乎相當平等。


「放妻書」內容大體分成三段。第一段重述夫妻緣分,經累劫共修得來,本應如水如魚,同歡終日。接著第二段描寫目前的狀態,由於兩人個性不合,經常衝突,大小不安,六親相怨,實在無法繼續下去了。第三段寫離婚的祝福,既然無法同處,不如「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同時祝福離婚後男女各有前程。在離婚書末尾,有的註明給女方贍養費。而離婚證書都要會聚兩家父母、親戚共同作證。從唐人出具的「放妻書」來看,類似於我們今天所說的「協議離婚」,盡量好聚好散。


我國古代雖然是男權社會,婦女需要「三從四德」,但男子是不可以任意休妻的,因為夫妻的離異同受家族觀念的支配,也為法律所限定,還受到情與理的約束。據《白居易集》記載,妻子給在田裡耕種的丈夫送飯時,路上遇到飢餓的父親,便把飯菜送給父親吃。丈夫在田裡等得飢餓,非常憤怒,執意休妻,妻子不服,於是告到官府。白居易判決時說:「按照婦女的德行標準,妻子理應順夫,然而報答父親恩情乃出於天性。所以,應先將飯給父親吃,丈夫在其後。由於孝親重於事夫,故丈夫終不可休妻。」


由於古時候十分重視社會關係的穩定,離異總不被提倡,所以離婚率是很低的。《易·序卦下》說:「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管子·小匡篇》也有「士三出妻,逐於境外」的條文。東漢的馮衍,年老出妻,遭人批評。宋代以後,士大夫多認為出妻的人沒有品行。至於一般農村,出妻的情形更為少見,這是受到經濟因素的限制,離婚使家內勞動力減少,再娶的負擔也很重。此外,名分觀念也有影響,在「夫妻義重」的普遍想法下,也不敢輕言離婚。由此可知,琴瑟和鳴的婚姻理想,不但表現在婚姻的締結、維持上,也限制了離婚趨勢的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流浪漢印象 的精彩文章:

揭秘:史上誰曾為了步入皇帝行列親手殺死了十位至親
盤點歷史上以古代四大美女命名的九種菜肴
揭秘:追溯歷史「綠帽子」為何被冠以男女方面不雅含義
揭秘:史上嚴懲「剩男剩女」女子15歲不嫁 家人坐牢的朝代
真實「武大郎」身高超1.8米 任山東陽谷縣令?

TAG:流浪漢印象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夫妻可以離婚嗎?
離婚常見的方式都有哪些呢
古代離婚的七種武器,滿一種即可休妻!
古代貴族離婚也有儀式 離婚證書需雙方父母作證
唐朝離婚也這麼浪漫?
話說古代的女子怎麼離婚,全部讓男人寫休書嗎?
古代貴族離婚也有儀式 證書需兩家父母作證
陳羽凡離婚聲明:誰的婚姻沒有隱情?
中國千古才女李清照為何能在那個封建王朝不但再婚,還能離婚?
古代竟不能隨便離婚,貴族離婚還要六親見證,跟現在的婚禮一樣
古老占卜術奇門遁甲揭秘:舒淇與馮德倫真的已經離婚?
揭秘黎明離婚的真正內幕 樂基兒私生活混亂是真的嗎
末代皇妃文秀為何敢向皇帝傅儀提出離婚?傅儀這個秘密令人羞紅臉
最容易離婚的八字有哪些特點呢?
古代貴族離婚也有儀式,離婚證書要會聚兩家父母共同作證
關於皮特和朱莉離婚一事,歪果仁都在討論些啥?
導致離婚的原因有哪些
揭秘古代五大最彪悍女人:她敢向皇帝提出離婚
賈靜雯為什麼要離婚 其離婚內幕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