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41-1943,東線上空的較量

1941-1943,東線上空的較量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在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打響的時候,德國空軍(Luftwaffe)的水準遠在其對手蘇聯空軍(VVS)之上。蘇聯飛行員只能以落後的裝備去對抗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強大的空中力量。在蘇聯的武器庫中,沒有一種殲擊機能和梅塞施密特Bf-109的最新型號——Bf-109 F4等量齊觀;在攻擊機方面,德軍的Ju- 87「斯圖卡」的攻擊精度之高,是蘇聯的同類產品所無法比擬的;德國雙發中型水平轟炸機的速度和載彈量指標毫無疑問是世界一流;而Fw-189視野廣闊、速度快、自衛火力兇猛,在那個時代的偵察機中無出其右。


但是蘇聯人並沒有被嚇倒,而是奮起直追:其軍用飛機的性能提高很快,考慮到戰爭初期蘇軍一潰千里,主要工業基地丟失,這一成就是在蘇聯人將其航空工業從西部千里迢迢搬遷到東部的前提下完成的,可謂殊為不易。伊留申的IL-2在1941年6月入役後表現傑出,被公認為二戰中最優秀的強擊機;雙引擎的Pe-2轟炸機也達到了很高的水準。

1941-1943,東線上空的較量


IL-2攻擊機


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由波利卡爾波夫設計的形體短粗的I-16和雙翼的I-153曾引領風氣之先,但到戰爭爆發時已經落後,處於被Mig-3、LaGG-3和Yak-1取代的過程中。後3種飛機性能與德軍1939至1940年的主力戰鬥機Bf-109 E類似,但與F系列比則明顯不及。這樣,戰爭初期在技術裝備上,蘇聯和德國大約有一年多的差距。而西方盟國緊急運來的裝備——無論是英制的颶風,還是美製的各種型號的P-40「小鷹」甚至P-39「飛蛇」,也不能改變這種狀況:單就飛行性能而言,這些西方產品都比不上Yak-1。

1941-1943,東線上空的較量


梅塞施密特Bf 109戰鬥機


在訓練水平和戰術上,德方也也明顯佔優。同時代的德軍戰鬥機飛行員在分配到部隊時至少擁有250小時的飛行經驗,而蘇聯飛行員卻大多只有8至10個小時的飛行記錄,這裡面有兩個原因:一是在戰爭可能爆發的壓力下,1938年後蘇聯空軍急劇擴展,這時數量而不是質量被放在了第一位,二是由於「肅反」的壓力,一切訓練事故都可能被解釋為「反黨、叛國分子的惡意破壞」使當事人遭到嚴懲,這讓各航校首先注重的是不要出事故而不是強調從實戰出發進行訓練。由於飛行時間過少,普通蘇聯飛行員的個人技術遠不如他們的德國同行。在蘇德戰爭爆發時,德國空軍由莫爾德斯等人發展出的「四指隊形」已經歷了多年實戰,再結合Bf-109優越的垂直面性能,德國人已有了一整套成熟的空戰戰術。而蘇聯空軍在1941年到1942年中期仍然主要採用三機V形編隊而不是德式那種鬆散的雙機編隊,這樣飛行員在飛行時必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保持隊形上,從而降低了空戰時的靈活性。此外,德方還有一個非常重要但常常被人忽視的優勢:他們的所有飛機都裝備有無線電收發設備,與之相比較,在戰爭頭2年,大部分蘇聯飛機的無線電基本不管用。而只有在空中能進行即時交流的前提下,複雜的編隊戰術才有實現的可能。裝備缺陷、疏於訓練,再加上戰術落後,紅色空軍在戰爭初期損失慘重也就不難理解了。為了彌補損失,蘇聯人不得不簡化飛行員的培訓課程以求迅速填補一線部隊的缺員,但這些訓練不足的菜鳥又更容易在空戰中敗北:蘇聯空軍陷入了可怕的惡性循環之中。


東線德國空軍的另一個特點加大了他們的優勢,那就是擁有一批戰爭史上空前、恐怕也是絕後的精銳飛行員群體。這些後人所稱的「空戰精英」個個身經百戰,他們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的西班牙內戰中開始嶄露頭角,又在法國戰役、不列顛空戰中和西方盟軍進行了激烈較量,對這批頂級人物以及他們那些缺乏歷練的戰友而言,蘇德戰爭的頭2年成了他們賺取經驗的最好舞台。明了這一點有助於我們理解東線空戰的特殊性。


在德國飛行員中,執行過1000次戰鬥任務的不在少數。而同期英國皇家空軍和美國陸航的頂級王牌,大多在出擊150次後就會退出一線戰鬥。1941至1943年,這些德國尖子面對的,往往是只在飛行學校里飛了十來個小時,駕駛著過時飛機、剛剛參戰的蘇聯菜鳥。「空戰精英」在東線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說,西方盟軍在戰爭中從未遭遇過如此大規模的王牌群體,而蘇聯空軍從戰爭第一天起就面對這樣可怕的壓力。

1941-1943,東線上空的較量



蘇聯空軍初期的一個重要弱點就是偵察機太少。在20世紀30年代搞出R-5和R-Z後,蘇聯人沒有繼續開發新型號的偵察機。到蘇德戰爭爆發時,R-5和R-Z這些雙翼機已完全過時了。蘇聯人只好用殲擊機和轟炸機來執行偵察任務,後來他們發現Pe-2最適合這個角色。本張照片上的飛行員是亞歷山大?特卡琴科(Aleksandr Tkachenko),他是紅軍中最著名的偵察高手。戰爭爆發初期即已參戰,到1944年,他在第13航空偵察團(13 ORAP)共執行了175次航拍偵察任務,於1945年2月23日榮獲「蘇聯英雄」稱號。特卡琴科於1980年3月26日去世。


在德方的優勢面前,蘇聯表現出了不屈不撓的戰鬥意志和超強的工業生產潛力。戰爭的頭一年半,儘管面對的局勢是如此絕望,但是紅色戰鷹們拒絕屈服,到1942年下半年,他們首先爭得了數量上的優勢,不過就飛行員的平均質量而言,也差不多跌到了最低點。以至於在1941至1942年間,「火焰突擊」——也就是撞擊敵機以求同歸於盡,成了紅軍飛行員常用的攻擊手段之一。


到了1942年末至1943年初,德國第6集團軍困在斯大林格勒的冰天雪地中等死的時候,蘇聯空軍的現代化終於大體完成。殲擊機的主要機種為LaGG-3、La-5、Yak-1和Yak-7B,強擊機團以重甲的IL-2為主力,轟炸機部隊也換裝了Pe-2中型晝間轟炸機和IL-4中型夜間轟炸機。一些老式飛機——主要是雙翼的U-2,被改裝為夜間轟炸機,負責在夜空中襲擾,讓敵人整晚都不得安寧。這種戰術是如此有效,以至德國人也如法炮製,從1942年秋季起,把他們過時的雙翼機也拉到前線執行同樣的任務。

當然德國人也研製出了更新更好的飛機。在1942年年中,Bf-109 F4的後繼者Bf-109 G2入役,到了年底,Bf-109 G6也出現了。從1942年秋季起,重裝甲、強火力的Fw-190 A被越來越多地部署到東線。一開始,Fw-190隻作為戰鬥機使用,但到了1943年春,攻擊機部隊也裝備了其對地攻擊型號。此外,面對紅軍的坦克洪流,德軍還增添了兩種專業反坦克飛機——雙引擎的Hs-129和Ju-87的G型。

1941-1943,東線上空的較量



打坦克專用機,HS-129攻擊機

到1943年夏末,所有驅逐機單位都離開了東部戰線。德軍的驅逐機聯隊裝備的是雙發的Bf- 110。長期以來,這種戰鬥機被認為是一種不太成功的產品,但其實作為一個多面手,Bf-110幹得很不錯。剛開始他作為一種單純的戰鬥機使用,後來又承擔起夜間戰鬥機、對地攻擊機和偵察機多種角色。事實上,由於多個戰區對其需求急迫,才導致驅逐機聯隊被調離蘇聯。不過,仍有一些Bf-110留在了東線,作為偵察機和夜間轟炸機使用。


1943年,蘇德空軍有過兩次大規模的較量:一次是在春天的高加索西北部,即所謂的庫班大空戰,另一次則是夏季的庫爾斯克戰役。這兩仗打下來,蘇聯空軍中保守和落後的因子徹底消失了。到1943年春,德國空軍在戰爭前4年積累的壓制敵人的先進方法及手段,蘇聯空軍在付出大量的鮮血和生命做學費後,基本學到手了。


現在對蘇聯人而言,主要工作是在戰爭中積累先進戰術的運用經驗,並提高飛行員的訓練水平。到1943年底,這一目標基本實現。而同年隨著La-5FN的入役,意味著不亞於德國同類產品的戰爭利器,紅軍飛行員也終於獲得了。

1941-1943,東線上空的較量



LA-5FN輕型戰鬥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九歲男孩對天起誓:我將與羅馬人作戰到底!從此他便成為羅馬人的噩夢
白山黑水女真初興,完顏阿骨打嶄露頭角
當今俄羅斯戰略火箭軍部署情況
除早期給平民造成恐慌之外,似乎並無太大戰術價值的德齊柏林飛艇
最強戰士之明朝將門之家的滅亡

TAG:戰爭事典 |

您可能感興趣

1941年,「無敵88炮」東線征戰紀實
1941年德軍88毫米防空火炮在東線的平射怒吼
1944年,在東線苦撐危局的「犀牛」
GFK報告:京東線上佔比48% 增長額超其它平台總和11倍
1942年,東線浴血戰鬥的「虎」式重型坦克
1941年寒冬之前,東線德軍的「傲嬌鏡頭」
1942年東線,德軍三號突擊炮還刷著老標識
1941年的東線交通事故:蘇軍乘員被撞暈後俘虜
1942年東線德軍私人照片 在眼神中隱現迷茫!
1942年東線德軍私人照片 在眼神中隱現迷茫
要是沒有這一仗,東線戰場上的德軍,在1943年初就得全完蛋
納粹王牌師——大德意志師在1942年東線戰史
12張德軍西線戰俘彩照:有煙抽有水喝,比東線強太多
海南東線-海口-文昌-瓊海-萬寧-三亞、四天三晚自駕游攻略!
輕軌東線工程I-90橋段開建,影響出行不可避免!
蘇軍繳獲的德國戰車成孤品 曾在東線擊毀22輛坦克
第91期/青年之聲?瓊台端午小長假,你準備好了嗎?——海南東線環島遊記
在東線被抓獲的俘虜與在西線被抓獲的俘虜,前者比後者死亡率高出90倍
南水北調東線治污博弈:10年攻堅如何變成治污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