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展評委解密學習書法在《蘭亭序》和《聖教序》中的轉變技巧
乙未春月
榮寶齋在線對當代書法大家張旭光先生進行了一次訪談,張旭光先生就自身的藝術成長經歷、《蘭亭序》與《聖教序》的轉變等方面與記者一同進行回憶,小編整理後在這裡展示給大家,希望能對各位學習書法的道友帶來些許啟發。
榮寶齋在線:
張老師您好!首先您能否給我們講一下您的藝術成長經歷?
張旭光:
我的藝術成長過程很坎坷,當然這種坎坷也是一種磨練。小時候吃不飽飯,上學上到五年級,開始「文化大革命」,學校停課。1970年我在鄉里上初中,寫的作文經常被老師作範文來念。但那時候對學生而言,覺得上學沒什麼用處。我上完高中回鄉,還是沒出路,便去當兵了。
在當兵之前,我的書法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
這基礎首先來自家庭的熏陶。我還沒開始上學的時候,家裡茶具上都是父親的行書,此外,家裡也有字帖,主要還是唐楷。父親為生計繁忙,沒時間教我書法,但我有了對書法的關注。
其次,我的書法水平由於興趣而不斷提升。我父親重視書法,對我作業中寫的字經常鼓勵;老師也表揚我的字;同學的家長也誇我;我就對書法有了興趣,不斷讓自己進步。
到部隊以後,我被分到連里寫黑板報,有一次,鬼使神差,我把粉筆泡了,拿毛筆蘸著寫。連隊自成立以來,沒有人用毛筆寫過黑板報,團里的領導也來看,回去跟團里彙報說一個小戰士字寫得很好,我就被調到團里電影組。半年後我又被調到石家莊的軍部電影隊。1981年,軍里組織了一個全軍書法展,我獲得了一等獎。
1988年我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書法展覽。那時候我已經開始對《蘭亭序》、《聖教序》進行思考,把這兩者進行比較,思考怎麼把字寫大。我在中國美術館辦完書法展後,工作和學習的矛盾就更嚴重了,我就提出了轉業。到了書協研究部後,1994年寫了一本書,書名是《行書》,這是培訓中心的教材。這本書是近期榮寶齋出版社出版的《行書八講》的基礎。我學書的經歷和人生的經歷相互交織,中間遇到過困難,但由於熱愛書法,我不斷去克服這些困難,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所以書法才不斷進步。
榮寶齋在線:
我們知道您早期寫《蘭亭序》,後來寫《聖教序》,您能否談一下您在這兩者之間轉變的原因?
張旭光:
20世紀70年代末我初學行書,便開始寫《蘭亭序》,一直寫到1988、1989年,十年間下了很大的工夫。但我的創作需要把字寫大,因為要反映這個時代的壯美,可《蘭亭序》的字體對我而言不夠大。所以我開始寫《聖教序》。我把它和《蘭亭序》做比較研究,得出了一個非常學術的結論,就是刻帖具有符合我們時代特徵的審美價值。《蘭亭序》寫得很流暢細膩,但筆法太微觀了,很難把字寫大。《聖教序》是刻在石頭上的,就把微觀的內容去掉了,變得簡單和大氣。這個結論有非常了不起的時代價值,因為清人以前包括清人把刻帖否定了,他們認為刻帖已經走形了,被翻刻得面目全非了。我們現在發現刻帖反而比墨跡更具有這個時代的價值,它能把這個時代改革開放下的豪邁和壯美表達出來。
榮寶齋在線:
那張老師,是否可以說您的實踐結果救活了歷史上的刻帖?
張旭光:
我的切身體會得出了這個結論,至少發現了刻帖的時代審美價值。明代以後,隨著建築的高大,書法作品的尺寸變大,但明代人過於浪漫主義,把帖的優雅破壞得太多。所以我的行草書創作要吸取明人的經驗,把字寫大,但要保持帖學的古雅,二王的體系保留了帖學的流美和文雅。這就是《聖教序》和《蘭亭序》相比,它的時代價值,以及《聖教序》和二王體系的關係。我們當代要表現豪情和壯美,同時還必須保持文雅。
榮寶齋在線:
您近幾年的書風變化很大,一改之前的秀美飄逸,轉為用筆剛勁強健,意境蒼茫渾然,既有深厚的傳統,自己的風格又非常突出。縱觀中國書法史,不少書家受到自然美和生活美的啟發而使他們的書法得到突變,如張旭觀公孫大娘舞劍器。今天由於科技的進步,我們對於自然的感知已經不如古人,聽到這些書法上的掌故,大部分人覺得這是神話傳說,您怎麼看待這些掌故?您的書法風格是怎麼確立的?是否有類似的感悟和追求?
張旭光:
藝術風格的生成,需要一個過程。藝術家在自然和社會中獲得了一種震撼之後,就會自覺追求這種意境。1991年我到西安碑林,在看碑的時候沒有感到震撼,但院子里漢代的石雕讓我感到震撼,它們的造型渾圓、開張、博大,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想用書法來表達這種感覺,就像詩人有了寫詩的衝動。但這種意境不是想表達就能表達出來的,因為書法不是繪畫,沒有具體的形象。但這種意境變成了我的審美理想,永遠刻在我內心深處了。
我回到北京以後,就開始研究它,進而研究整個漢代的藝術精神。漢代藝術的共同點是什麼?八個字:開張、雄渾、瀰漫、充滿。我要表現這種意境,需要再深入研究,我研究的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隸書,如張遷碑、西狹頌等,漢隸的刻石經過多年的風化,線條本身就是蒼渾的,樸厚凝重,結構開張;另一方面是顏真卿的楷書,字體結構外撐,線條圓渾,但我的創作在這種圓渾中加了蒼茫之感。研究後,我創作的行書在結構上變得開張,這就是時代的氣象。
此外,我改變了材料和工具。過去用狼毫寫小行草,我改用羊毫來表現樸厚、綿厚的韻味。以前用仿古宣,現在我用生宣,讓水與墨在紙上融合。
2003年非典期間,我天天寫《聖教序》,目的就是讓字體既要博大又要文雅,非典以後,風格就與以前不一樣了。風格的生成必定有一個契機,在生活中得到一種震撼,追求不到永遠不罷休。
榮寶齋在線:
2003年,中國書壇屬於創作的迷茫期,當時新老兩代書家在創作思想上產生了分歧,老一代堅持傳統,新一代要摒棄傳統,在八屆國展宣傳會議上,您提出了書法評審要遵循四條規律:一,歷史繼承性是書法發展不可替代的規律;二,表達性情是藝術創作的基本特徵;三,藝術多樣性與統一性的統一是藝術繁榮的標誌;四,喚醒美感是藝術作品的重要特徵之一。您還指出堅持傳統,鼓勵創新,多種風格是當前以及今後一個時期書法創作的主流傾向。這些思想在當時書法界引起強烈的反響,很快在書法界成為共識,請問您當時基於哪些思考而總結出這些超越時代局限的思想?
張旭光:
當時老一代講傳統比較多,新一代講外在形式比較多。我講這幾條是想把他們的優勢統合起來,把他們的缺點都消掉。把傳統理解透了才有創新的能力,這是書法規律,你要尊重它。第二條講表達性情,新一代的書家講表達性情。老一代的講中和,講功夫。實際上藝術既需要功夫,又需要性情。關於第三條,有些老同志一直在提堅持主旋律,提倡多樣化,把多樣化放在一個次要的位置,實際上,對於書法,什麼叫主旋律?我覺得傳統書法不一定就是主旋律,我認為應該是各種風格共生一個主旋律。多樣化是客觀需要,因為人和人不一樣。沈先生在八屆國展開幕式上說,八屆國展標誌著中國書法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書法健康發展的標誌是什麼?在座談會上,我提出了三句話:堅持傳統,鼓勵創新,多種風格。這就是中國書法健康發展的標誌,離開哪個都不行。
榮寶齋在線:
您擔任書協副秘書長期間,負責專業工作,您又陸續提出「到位」、「味道」等具有指導意義的理念,您規範國展的流程、評選方式,發掘出一大批青年才俊,如今他們逐漸成為書壇的中流砥柱,請問這些創意,流程,規範,您是基於什麼提出的?為何又能影響這麼大?
張旭光:
評選要公平公正,但這個評選要體現集體的意願。我對評委提出幾條,第一,你不代表你個人,你代表的是整個中國書壇,你不能以個人偏好來衡量作品;第二,你不代表任何單位和省份,你只代表中國書協,不能你是哪個省的,就讓哪個省入選的人多些。第三,你不能因私利來評選。這樣就實現了少數服從多數,這種對公平的堅持是很難的,需要對藝術的忠誠,甚至對生命崇高的理解。「到位」、「味道」的標準,首先是針對評委的,作品選還是不選,要看到位不到位,進入複評就要看「味道」。所以「到位」、「味道」,後來也成了大家共同的創作標準。
榮寶齋在線:
「北蘭亭」自創辦以後,逐步集創作、交流、展覽、教學等多種活動於一體,您普及藝術教育,推動書法創作,服務書法家,服務書壇,熱心公益,幾年下來,學生遍布全國,為書壇培養了一大批中堅力量,請問您創辦「北蘭亭」的動因是什麼?
張旭光:
動因就是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實際上,組織把我調離書協後,我的書法追求就失去了平台。我是可以失去一切,但不能中斷書法的人。所以自己與朋友再搭建一個平台,目的是把自己對書法的理念傳揚出去,把藝術生命延續下去。我有個總體判斷:改革開放30年,儘管伴隨不少問題,但總體上是豪邁、壯美的。北方人性情是偏於豪邁的,再融合帖學的文和雅,就構成了北蘭亭的含義。通過北蘭亭,我可以把自己對當代書法的理念進一步堅持下去,推廣開來,這不是為了滿足我個人的愛好,因為北蘭亭有一個指導思想,「以我們的書法特長為社會做點事」。
對書法的推廣有兩條途徑,一條是通過現代媒體,即通過書畫頻道,給最傳統的經典插上現代媒體的翅膀,讓它們進入尋常百姓家。每年舉辦晚會,讓書法家成為主角,以書法精神、蘭亭精神去創作節目,提升節目的文化程度,和泛娛樂形成鮮明對比,來陶冶民眾,這既是書法的功能,也是書法人的責任,也是一種文人士大夫精神。第二個渠道是把中國最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播到世界,我們連續幾年去聯合國舉辦活動,到哥倫比亞大學去講學,到華人社區、韓國做活動,增強了中國文化的世界影響力,所以才引起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重視,他在聯合國總部這個全世界的平台上,介紹書法,傳播書法。第三條是通過教學傳達我對書法筆法、創作方法的理解,讓更多的成年人走向正確的道路,比如《書法家之路》系列講座,這關乎全民的文化素養。
榮寶齋在線:
從您剛閉幕的「味道」展覽上看到,才幾年的工夫,您的書法又是一變,讓人驚嘆,這批小品在氣息上更加傳統,而在用筆和章法上卻更加恣肆,用流行的話說就是很任性。這幾年您既要做美協的工作,又有北蘭亭的教學活動,再加上各種社會活動,這麼繁忙的情況下,您的書法如何做到不退反進?此外,您在書法上還有什麼計劃?
張旭光:
在美協工作期間,我利用正常休假去講課,沒有用工作時間,我比在書協更辛苦!為什麼不退還進?引用魯迅的話就是,我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臨帖上,我在下功夫。我一直認為當代書法和經典書法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我們沒有理由停滯不前,所以我告訴大家五字真言:「有空就臨帖」。第二,我特別關注現代美學,我在書法界一直提倡書法家學美學,因為藝術家的環境變了,書法不是字了,是藝術了,就要研究審美心理問題。書法家要重視兩級,傳統經典和現代審美。
我的下一步計劃還是多讀書,多修鍊自己,如何把傳統文化的土壤澆灌得更加豐厚,依然是我關注的重點。
榮寶齋在線:
2014年底,您從美協調任榮寶齋藝術總監,您來榮寶齋之後有什麼規劃?此外,您對「榮寶齋在線」怎麼看?能否提一些建議?
張旭光:
榮寶齋有300年的歷史,從傳承中國書畫角度看,榮寶齋還是非常純正的,在現代建設小康社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對榮寶齋非常熱愛,到榮寶齋後,我還是發揮我的特長,從書法方面為榮寶齋的發展做一些自己的貢獻,比如說如何提升榮寶齋的書法厚度和學術含量,如何建立榮寶齋自己的書法家隊伍等等,這都很重要。榮寶齋經營這麼多年,有很多的積累,在書法的研究、書法的創作、甚至書法的教學傳播這一塊,我有自信做出努力,發揮作用。
「榮寶齋在線」非常符合時代的發展趨勢,我非常支持「榮寶齋在線」這個平台。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有利於增加藝術傳播的迅捷性,擴大藝術的受眾群,提高人們的藝術修養。網路的力量不可忽視。我希望「榮寶齋在線」能夠在書法和傳統文化的傳播上發揮自己的優勢,做出更多的貢獻。
(原標題為「榮寶齋在線【當代名家訪談系列】——張旭光」,經書法網編輯後發布,如有不妥請聯繫小編)
※如何輕鬆看懂一件書法作品,知道了這些你的書法才算入門!
※原來他才是「字聖」!
※沈鵬楷書竟寫這麼好
※顏真卿楷書集古詩文,創作欣賞兩相宜
※這人生的幾大定律,渡了無數人
TAG:書法網 |
※看了國展評委分析的王羲之《聖教序》,茅塞頓開
※《中國新歌聲》武漢區決賽開戰 武漢「小鄧麗君」勵娜出任評委
※《美國偶像》潛在評委:白牙、斷眉和萊昂納爾·里奇
※國展評委揭秘書法創作中需要注意的3大原則!行書、草書創作必讀
※評委解密全國第四屆草書展:什麼樣的作品能入展?
※中國台灣女演員 桂綸鎂將任韓國濟川國際音樂電影節評委
※王菁華受邀任《西遊記》電視劇海選評委
※性醜聞發酵!韋恩斯坦被法國總統撤銷勳章,被好萊塢評委會除名
※桂綸鎂:桂綸鎂將任韓國濟川國際音樂電影節評委
※諾獎評委:鮑勃·迪倫在美國歌曲傳統內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
※華人代表團進駐奧斯卡評委會,真能助攻華語電影?
※《中國新歌聲》日本海選主辦方及評委揭秘海選台前幕後
※國產電影都去多倫多電影節淘金吧!陳凱歌任評委、《芳華》《追捕》入局
※威尼斯評委見面會主席貝南攜成員亮相 四大美女評委鬥豔
※七次擔任全國書法篆刻展評委,擅長隸書,書作兼收並蓄會古融今
※田英章炮轟國展評委不懂楷書,甚至書法都是外行!
※「2016上海國際攝影節暨上海第十三屆國際攝影藝術展覽」 組委會向國際影展評委頒發聘書
※唐楷入不了國展評委的法眼?
※首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公布重磅評委馮小剛擔任藝術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