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再挑古裝劇中的毛病:《甄嬛傳》中這三個字絕對不會出現

再挑古裝劇中的毛病:《甄嬛傳》中這三個字絕對不會出現

之前我們有寫過《不能忍!這些年被影視作品洗白的十大歷史人物》、《駙馬就是指公主的丈夫?未必,其實最初它是這個意思!》這麼兩篇文章,文中對於歷來古裝影視作品中的一些常識性毛病進行了開扒。這裡我們再順帶來提一下另外一部劇中的一個小錯誤。

再挑古裝劇中的毛病:《甄嬛傳》中這三個字絕對不會出現

當年的熱播清宮劇《甄嬛傳》第三十集中,周寧海在向華妃稟報時是這麼說的:「皇上和皇后的鑾駕已經在玄武門外了。」這裡有什麼毛病呢?那就是「玄武門」三個字。因為玄武門在康熙年間重修時,因「玄」字犯了康熙皇帝名「玄燁」之諱,便將「玄武門」改為了「神武門」。所以說雍正朝中任何人說「玄武門」,那肯定是犯了大忌,要嚴厲懲罰的。

據史料記載,我國古代就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王者制宮闕殿閣取法焉」這樣的說法。明成祖朱棣在建北京城時,就是按照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方位,在故宮的北面修建了玄武門。內設鐘鼓,與鐘鼓樓相應,用以起更報時。但皇帝居宮中時,此門上的鐘不鳴。城台開有三門,帝後走中間正門,嬪妃、官吏、侍衛、太監及工匠等均由兩側的門出入。清代選秀女,將嬪妃迎入宮中走的也是此門。康熙上位之後,這個玄武門就因避諱被改成了神武門,周寧海作為一名宮中的老人,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避諱。

再挑古裝劇中的毛病:《甄嬛傳》中這三個字絕對不會出現

我們先人的避諱之風起於周朝,定於秦漢,盛於唐宋,極於清。《禮記·曲禮上》上說:「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意思就是說如果要到他人家中去,就要先了解其家人的名諱,避免在談話的過程中因為犯諱而失禮。那麼避諱又該遵循什麼原則方法呢?主要有三種,分別是空字法、改字法和缺筆法。

空字法很簡單,就是將本字空而不寫,或者寫作「口」字、「某」字以及直書以「諱」字等。當年唐朝人在撰寫《隋書》時,為了避李世民的諱,書王世充作「王充」,空「世」字。

改字法就是以同義字或同音字來代替本字。比如《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的記載,秦代改「正月」為「端月」,就是因為秦始皇名政,與正月的「正」同音,因而避諱。又比如宋仁宗名趙禎,同「蒸」音,故將「蒸」字改為「炊」字,所以武大郎賣的蒸餅只能叫「炊餅」。

缺筆法就是用本字但缺少筆劃。比如《紅樓夢》第二回中,賈雨村說到林黛玉時,說她的母親名賈敏,所以黛玉寫「敏」字時,就缺一兩筆。

再挑古裝劇中的毛病:《甄嬛傳》中這三個字絕對不會出現

以上呢,就是雍正年間不可以說「玄武門」的原因所在。現如今的玄武門早已成了故宮博物院的後大門,懸掛在門楣正中央的牌匾上赫然書寫的也是「神武門」三個大字,至於「玄武門」這幾個字則早已成了歷史。

編後:古歷小軍(gulixiaojun)的微信公眾號同步開通啦,感興趣的朋友歡迎訂閱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歷小軍 的精彩文章:

都說曹操是漢賊,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實我們又冤枉他了
顛覆你的三觀,揭秘康有為鮮為人知的一面
駙馬就是指公主的丈夫?未必,其實最初它是這個意思!
他是一代梟雄,卻因巫婆一個預言起兵造反,最後悲劇收場
人無完人,民族英雄岳飛手中也曾沾滿了南宋人民的鮮血

TAG:古歷小軍 |

您可能感興趣

古裝劇中的那些靈魂畫像,最後一個要笑出眼淚!
古裝劇中出現的俠女斗笠,其實是叫帷帽
古裝劇里的花式吐血演技,黃曉明絕不是最尷尬的那一個
古裝劇中穿上肚兜的這幾位女神 美的全部與眾不同!
古裝劇中最搞笑的五大眉毛,看到最後一個我笑了!
未播出的九部古裝劇,你最期待哪個女主的精彩表現?
盤點古裝劇中明星的新娘造型 最後一個絕對會讓你目瞪口呆
古裝劇中的「靈魂畫像」!原諒我第一張就笑出了聲,什麼鬼?
《思美人》《龍珠傳奇》還是沒逃出偶像古裝劇的老毛病
古裝劇中最美男子,誰是你心中的第一?
古裝劇中經常出現的歷史錯誤,你知道幾個?
古裝劇中這幾位歪頭賣萌的女明星 最可愛的當屬她了!
古裝劇中這幾個差別不大的女星造型 最好看的還是她!
這些在古裝劇中獻過舞女明星 哪一位驚艷到你們了?
古裝劇中這幾位出演過「太子妃」的女星 你最喜歡哪位?
袁姍姍演過的古裝劇美人無淚,造型一個比一個驚艷,太美了!
古裝劇中難以超越的五大經典角色 甄子丹的關羽就是搞笑的
古裝劇中這幾位笑容明媚的女神 你們最愛的會是誰?
古裝劇里的美人,出場一個比一個奇葩,蚊帳做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