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外周動脈疾病,糖友怎麼自查?

外周動脈疾病,糖友怎麼自查?

外周動脈疾病(

PAD

)是糖尿病眾多併發症之一,不僅會使生活質量嚴重降低(疼痛、行走困難等),也預示發生心臟事件和腦卒中的風險更高。如果能早期識別

PAD

,並採用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則可以有效預防疾病進展和治療疾病,緩解病情。




外周動脈疾病的病因

外周動脈疾病(

PAD

)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循環障礙,脂肪、膽固醇、血小板等沉積在破損的血管內壁形成粥樣硬化斑塊,阻塞上肢或下肢動脈(較常見),常見部位是膝蓋以下、足部以上的動脈。因此,糖尿病的外周動脈病變通常是指下肢動脈病變,又稱下肢動脈閉塞性病變。儘管只有

10%

15%

的糖尿病患者發生

PAD

,但是糖尿病患者

PAD

的發生率是普通人的兩倍。研究表明,吸煙、肥胖、糖尿病、高膽固醇、動脈疾病家族史都是

PAD

的危險因素。

動脈管壁最內層在維持血液流通順暢、保持血液凝固與抗凝的動態平衡方面有重要作用,高血糖參與破壞動脈管壁最內層的結構,因此,隨著高血糖狀態的持續存在、管壁破壞和脂質沉積,機體產生炎症反應(在發生感染或損傷時機體的自發反應),進一步導致動脈管壁粥樣硬化形成,阻礙血液流通。高血糖也會對已經形成的斑塊產生影響,使其粘性增加,其他物質更易凝集。




PAD

的癥狀


通常,下肢動脈血栓最早出現的癥狀是間歇性跛行,即步行或上樓梯時小腿發生疼痛或痙攣,休息之後疼痛癥狀消失。也可能出現足部發涼、腿部發麻、針刺感或者足部傷口久不癒合等癥狀。隨著病情進展,阻塞的血管不能為組織提供足夠的營養物質和氧氣,導致缺血性靜止性疼痛,呈持續性灼燒樣疼痛,夜間疼痛感更明顯,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如果未合并糖尿病神經病變,則疼痛劇烈,但在合并糖尿病神經病變後可因感覺神經受損而使疼痛癥狀減輕。在

PAD

晚期,如果發生了下肢外傷,下肢缺血就會加速缺血性潰瘍和壞疽的發生。


檢查方法


美國糖尿病協會

2016

年發布的糖尿病治療標準推薦:無

PAD

癥狀且年齡大於或等於

50

歲的糖尿病患者每年檢查踝肱指數。年齡在

50

歲以下但存在其他

PAD

危險因素(血脂紊亂、高血壓、吸煙、超重或肥胖、缺乏體育運動、心腦血管病變、糖尿病病程

5

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也要常規每年檢查踝肱指數。


糖尿病患者可進行規律自測,以便及時發現病變。最簡單的自測方法是檢查

足背動脈搏動

,具體的檢查方法是:將手指的指腹置於足背動脈搏動點(如圖

),感受有無足背動脈搏動以及搏動的強度,對比雙足的動脈搏動,並與以前的觸摸感受做對比。如果動脈搏動不能被觸及則提示患者可能有閉塞性血管病變(由於解剖變異,有極少部分人不能觸及到足背動脈搏動),需要做進一步檢查。如果出現疑似

PAD

的癥狀或自測時不能觸及足背動脈搏動,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和鑒別診斷。






常見的檢查方法包括三種:


踝肱指數

ABI

是一項無創檢查

分別測量腳踝和手臂的血壓,並計算二者比值。正常值是0.9~1.3,比值

在0.7~0.9為輕度PAD;0.4~0.7為中度PAD;小於0.4為重度PAD。


趾肱指數(TBI)

:糖尿病患者發生血管硬化會導致ABI測量值偏大,從而影響病情判斷,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在血管實驗室測量腳趾的血壓(腳趾的血管通常沒有發生硬化)。計算腳趾和手臂的血壓比值,大於0.7為正常;0.5~0.7為輕度PAD;0.3~0.5為中度PAD;小於0.3為重度PAD。如果已經發生了足部損傷

趾肱指數小於或等於0.3,則應

高度重視病情變化,積極治療。


影像學檢查

:血管彩色多普勒超聲、CT血管成像(CTA)、介入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I)等各項檢查方法,可用於輔助判斷血管有無阻塞以及阻塞的程度。




如果您覺得本文內容對糖尿病患者有所幫助,可以轉到朋友圈或轉給需要的人。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本微信公眾號。




















本微信平台文字內容版權歸《糖尿病天地》雜誌社,轉發請明確註明出處——

微信號:tnbtd365

,未經允許,不得用於任何商業用途。


「糖尿病天地」感謝您的關注,更多內容敬請關注「天地」雜誌。


《糖尿病天地》郵發代號80-225


詳情請諮詢010-51260912


諮詢時間周一-周五9:00~12:00,13:00~16:30


《糖尿病天地》雜誌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天地 的精彩文章:

不適合糖友的六類旅遊路線
糖友要做到科學使用眼藥水
視頻:第12屆湘雅論壇會議通知
第12屆湘雅論壇會議通知
面朝陽光,春暖花開——糖友戶外活動注意九件事

TAG:糖尿病天地 |

您可能感興趣

來自糖尿病家族的糖友教你如何控糖?
老年糖友嘴饞怎麼辦?這些零食可控制糖尿病?糖友能不能吃糖?最全糖尿病患者飲食清單?糖友自測血糖不準?
遭遇嚴重低血糖,糖友該如何自救?
久病成醫?——糖友的「自助醫療」靠譜嗎?
糖友依據這四種情況判斷自己有沒有出現糖尿病神經病變?
糖友,您有心病嗎?
周圍血管病易偷襲「糖友」
糖友易得這種病,更要小心它是舌癌、口底癌徵兆!
糖友家|自我感覺良好,能不監測血糖嗎?
中醫調養糖尿病,不看血糖看「胃陰」!糖友養病就靠它
糖友記住這四點,做自己的醫生,控糖靠自己!
離開醫院,糖友要這樣應對糖尿病!
加入核心用戶群,看我們是如何幫助糖友擺平血糖,防止併發症的?
出現糖尿病併發症,還能做哪些運動?丨糖友生活指南之運動篇
參加線下糖友聚會卻被意外告知自己會死,這到底怎麼回事?
糖友出現「血糖正常,尿糖陽性」的情況,原因是什麼?
如何拯救「糖友們」的失眠?
肝臟不好也會得糖尿病!糖友們要小心!
糖友們如何防範虛假廣告的瘋狂洗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