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正規軍80萬人,為何抵不過英軍僅7千人的快速入侵?

清朝正規軍80萬人,為何抵不過英軍僅7千人的快速入侵?



歡迎讀者轉載分享到朋友圈,其它公號如需轉載,

請回復『

轉載

』了解事項。





鴉片戰爭,清朝為何會輸得那麼慘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澀梗



一口鴉片,民體羸弱;


一次禁煙,華夷相爭;


一場戰爭,門戶洞開;


一紙條約,社會沉淪。




鴉片戰爭,一場改變中國歷史的中西衝突,開啟了中國沉淪的閘門,成為億萬中華兒女永遠的痛。




彼時的清朝,泱泱大國,四億黎民,坐擁萬里河山,傲視群雄的經濟實力。




而面對英國侵略者的衝擊,卻喪城失地,一路敗北。




是什麼造成了這樣弔詭的結果?清朝為何會輸得那麼慘。






(圖)第一次鴉片戰爭前中國及周圍形勢




鴉片在中國的「走紅」




鴉片作為一個提神醒腦的東西,明朝時就已經出現在中國了,只不過當時的鴉片作為藥物來使用,起著麻醉的作用。




但鴉片的副作用是容易成癮,一旦吸食,難以自拔。且鴉片屬於進口產品,價格高得離譜,稍不留神就會傾家蕩產,最終家破人亡,嚴重影響社會和諧。




鑒於此,雍正七年,頒布了禁鴉片令,可見此時的鴉片危害已經相當大了。




鴉片之所以能夠走紅,除了本身的提神醒腦,還在於它高得離譜的價格。這就像當下的奢飾品一樣,吸食鴉片成為地位和身份的象徵。漸漸地,吸食鴉片成為一種時尚,逐漸進化出中國的鴉片文化。




當時的鴉片有很多美妙的名字,比如芙蓉膏、阿芙蓉等,和名字一樣得到發展的是各種吸食的煙具、禮儀,這都影響了社會的潮流。




中國人一向有隨大流的特點,很多普通民眾即使傾家蕩產也要追隨潮流,其結果就是身體一天天垮下去,債台一天天高起來。





鴉片泛濫帶來的影響是惡劣而深遠的。

表面上,鴉片走紅使中國對外貿易「出超」變「入超」,進而導致白銀外流,物價飛漲。而深層次的影響則是使人民體質孱弱,再無往日雄風。鴉片導致太多家破人亡,小農經濟基礎遭到毀滅性破壞。社會根基從此不穩,各種社會矛盾集中爆發,封建社會的末日提前到來。




鴉片成為中國失敗的喪鐘。







(圖)外國鴉片由上海入口




腐敗透頂的官僚政治




這個問題在清朝初期就開始了。




「跑馬圈地」實際上就是皇帝為代表的地主階級對下層民眾的無情盤剝,這導致了底層人民從一開始就不認可這個統治階級。




官民的關係一直都是對立的,對於貧苦大眾,官僚們總是各種壓迫。同時因缺乏監督,清朝官場的貪腐尤其嚴重。有了康熙的寬仁放縱,即使經歷了雍正的整肅,衰敗的趨勢也已無法挽回。




至道光時期,官官相護已經司空見慣,貪腐成為官場的常態。




道光是幸運的,因為還有林則徐這樣的大臣願意為國家出力。只可惜林則徐也是官僚,他的身上也有著清朝官僚的特點,即官官相護和妄自尊大。




鴉片在中國走紅,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官僚階層的默許和縱容,特別是在廣東和福建。

作為權力擁有者,他們在緝拿走私中敲竹杠和利益抽成中做得特別到位,後期英國商人走私鴉片所交各種費用甚至要高出鴉片價值數倍。




這樣的條件下,讓以鴉片為灰色收入的官僚們去禁煙,就好比是黃鼠狼看雞。




這樣的條件下,林則徐成為官場異類,於是禁煙轟轟烈烈的開始了。




可惜林始終跳不出封建官僚的圈子。他查英國商人,查買辦,就是不查自己的同僚。想必他也知道得罪同僚自己沒什麼好下場。




這樣的官僚集體,指望他們為國為民為社稷是不靠譜的。他們有好事就占,遇麻煩就跑。後期開戰他們出色地完成了坑皇帝坑國家的任務。






(圖)法國畫報。鴉片煙館




混蛋的皇帝老兒




道光皇帝應該為腐敗的政治負責,也該為戰爭的失敗負責。




對比明朝的皇帝,清朝的皇帝可以說是相當勤政,基本都是事必親躬,累得半死不活。




然而,恰恰是事必親躬毀了這個國家。




封建社會的中央集權在清朝時達到頂峰,這樣的集權也反過來要求皇帝們必須忙裡忙外。




這時的皇帝素質就決定了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很可惜,道光皇帝的素質實在是讓人難以恭維。




作為清朝的既定國策,閉關自守一直執行地很到位,一百多年所謂的「康乾盛世」,清朝一直在這樣的封閉環境中緩慢前行,直到英國人打上門來。




一直以來,清朝皇帝都很愛學習,作為外來者,他們非常熱愛學習中原的各種文化,但是面對世界的翻天覆地,他們並沒有什麼察覺。




道光非常勤政,但在位時期清朝衰落愈發嚴重,為挽救清朝他做了很多努力,如整頓吏治,整厘鹽政,通海運,平定張格爾叛亂,禁鴉片等。但很多事看起來很好,但實際上很糟。




他所做的努力只為自己的統治更加穩固,且治標不治本。個人習慣上,道光力行節儉,但是經不住下屬的蒙蔽,打個補丁用五十兩銀子還認為很省。而且在治國上也及其吝嗇,這樣的素質是註定救不了清朝的。




和他的先皇們一樣,道光對於外面的世界基本是懵逼的。




和英國打起來了,他還不知道英國在哪裡,他問群臣:「英吉利在何方?距我大清有多遠?有無陸路可通?」而大臣也是一臉懵逼。這樣的統治集團,焉能禦敵於國門之外?




再就是道光的性格。




道光的性格疑慮猶豫、反覆無常,導致改革收效甚微。禁煙時嚴禁與馳禁猶豫搖擺。戰爭爆發後主戰與主和反覆無常。在用人上,任賢與任奸功罪倒衡。戰後他也沒有反思,苟安姑息,得過且過。




俗語云:「上樑不正下樑歪。」皇帝的混賬自然影響下屬。種種都導致了不可逆轉的失敗。






(圖)道光帝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1782.9.16—1850.2.25),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後的第六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






遠道而來的本土自衛軍




戰爭爆發時,英國已經完成了軍事改革。




有了蒸汽動力的船,續航能力強,而清朝一直以來都是康熙時代的老家當。




武器上,英國裝備了相對於清軍抬槍而言不太先進的前裝燧發滑膛槍,但是槍上列裝了刺刀,這保證了白刃戰時的優勢。




而清軍方面,抬槍射速慢,精度低,反而不如弓箭好使。




當時的清朝有正規軍80萬人,鴉片戰爭中,清朝先後投入戰爭的有10萬人左右。前來侵略的英軍有7千人,後期增加到2萬。面對龐大的國土和漫長的海岸線,需要處處防守的清軍不佔數量優勢。




每個重鎮,清軍駐守的部隊有4千人至1萬人,在每處都難以集合優勢兵力。中英多次戰役,中方投入的部隊往往與英軍相當,甚至處於劣勢。而英軍依靠先進的艦船卻可以進攻任何一點,並牢牢掌握制海權和進攻主動權。




所以投入戰爭的清軍極其有限,再加上落後的武器和渺小的水師,挨打是肯定的。




清軍的80萬人里,八旗兵20萬,綠營兵60萬。八旗子弟在康熙時代就打不了仗了,後期靠綠營。




但是隨著周邊戰事的平息,軍備廢弛,綠營也越來越差勁。再後來隨著鴉片流行,這種情況更加嚴重。




面對英國的進攻,清軍反擊不足,防守也不足,丟城失地接連發生。




一直以來清朝對於戰爭始終沒有認真準備,所以戰後各種問題馬上凸顯。




其中交通不便、調兵速度緩慢成為清朝戰敗的重要因素。




1841年10月10日,英軍攻佔寧波,道光急調四川建昌、松潘兩鎮精兵2千人,前往浙江征剿。




當時的條件,從四川東下到達浙江,需要四個月。而英軍從本土調兵也需要四個月。而事實上侵略中國的英軍基本來自於印度,這裡到中國沿海只用兩個月不到。




等到兩千出川將士風塵僕僕,歷經兩千餘公里趕至前線,英軍已經在寧波休整近半年,以逸待勞之下,清軍焉能不敗?




中英兩國,究竟誰在勞師遠征?誰在以逸待勞?






(圖)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指18世紀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這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






被唾棄的衛國者




林則徐在虎門銷煙和開戰初期都是無懈可擊的,英國封鎖珠江口後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無奈之下只好北上,一路打到天津大沽口,把近在咫尺的道光嚇得不輕,趕緊找到英軍談判。




林則徐不會想到,自己的盡責恰恰害了自己,以至於道光一股腦將責任全部推到他的身上。英軍南撤之後,林則徐被發配伊犁。這位清朝「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最終悲慘收場。





一直以來,林則徐都以民族英雄的形象存在,為了維護這一形象,他的不足被刻意掩蓋,比如他自始至終都蔑視英國人。開戰前他以道光的口吻給英國女王寫信,滿紙流露的是清朝官僚的無知和自大。




相對較為開明的林則徐尚且如此,其他官僚可想而知。這樣的世界觀決定了清朝根本不會把外國人放在眼裡,直到被打痛才能有所悔悟。




除此之外,林則徐還警惕民眾,他認為每個民眾都可能是潛在的通敵者,因此他一直對普通民眾保持著高度戒心。




這種不信任從清朝建立一直流傳下來,統治階級始終無法和勞苦大眾做到魚水一家親。




再加上腐朽的地主階級瘋狂剝削,社會對立的鴻溝早已經無法彌合。




至於軍隊就更是如此了,八旗綠營從來就不是民眾的好朋友。




這幫人打仗不行,搶劫百姓在行。保家衛國指望不上,還要擔心自己的財產被搶了去。所以,戰爭從始至終都是清政府指揮清軍在忙活,至於民眾,則各有千秋。




畢竟英國人在廣州等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所以爆發了三元里抗英等轟轟烈烈的民眾反抗。




而在英軍突破虎門要塞沿珠江北上時,江岸聚集了數以萬計的民眾,他們冷漠圍觀清軍與英軍作戰,當清軍艦船被擊沉時他們還拍手叫好。




英軍登岸時很多居民自願領路,給英軍送來瓜果牲口。相比於深惡痛絕的清政府,英軍更像是替天行道的英雄。




而英軍在侵略中國時,也刻意強調自己的敵人是清政府而非中國人民。這都導致了戰局的一邊倒局面。






(圖)虎門銷煙(1839年6月)指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毀鴉片的歷史事件。此事後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南京條約》也是那次戰爭時清政府簽訂的。




1842年8月29日,清朝代表耆英與英國代表璞鼎查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中國的國門被打開了。




鴉片戰爭沒有讓道光皇帝和清王朝醒來,他們還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無法自拔。




但卻讓世界看到了清朝的孱弱,於是他們紛紛跟進,中國的主權就像剝洋蔥一樣一片片被剝下。




中國的歷史從此被強行改變了。


「稿酬作者招募」點擊詳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探究 | 千古一帝的不解之謎,秦始皇為何連一個「老婆」都沒有?
清朝正規軍80萬人,竟抵不過英軍僅7千人的入侵
千古一帝的不解之謎,秦始皇為何連一個老婆都沒有?
項羽真的盜了秦始皇陵,動用三十萬人搬寶藏嗎?
圖文 | 39張觸動人心的照片,你看懂了幾張?

TAG:歷史大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清朝正規軍80萬人,竟抵不過英軍僅7千人的入侵
坐擁80萬大軍的清朝拚死抵抗,竟敵不過2萬英軍
80萬清軍對抗2萬英軍,為什麼輸得那麼慘?
13萬英軍向6萬日軍投降!結果是10萬華人被屠殺
鴉片戰爭中,80萬清軍,為什麼被4千英軍擊敗?
80萬清軍本土作戰,咋就打不贏遠道而來的2萬英軍
英法戰爭:究竟什麼武器讓法軍慘敗損失1萬多人,英軍僅損失2百人
二戰逗逼:義大利最高元帥被士兵弄死,60萬意軍打不過10萬英軍
坐擁八十萬大軍的清朝拚死抵抗竟敵不過2萬英軍進擊
辮子劇把滿清吹得那麼牛,為什麼80萬大軍,打不過幾千人的英軍
清朝最強特種部隊,死了600人才殺掉1個英軍
軍力對比1:10,國軍以少勝多擊敗精銳日軍,救出7000英軍
英軍對日軍最狠一戰:圍困千餘人,僅20人被俘,全部精神失常
鴉片戰爭期間唯一的勝仗:擊斃英軍近500人,清軍僅陣亡38人
陣亡146人被友軍擊斃35人,美軍也打英軍黑槍,9名英軍白白送了命
新加坡要塞固若金湯,13萬英軍為何向4萬日軍投降?
比日本還強大的國家,結果侵略北非,50萬軍隊被3萬英軍暴打
13萬英軍向3萬日軍投降,大英帝國的軍隊在二戰怎麼誰都打不過
威力大,每分鐘5000發,是世界最恐怖機槍,英軍曾擁有5萬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