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上映45周年:這不是一部黑幫電影?
「我相信美國,……」
一位長者絮絮語繁、面容愁苦,隨著他訴說自己女兒的悲慘經歷,鏡頭緩緩向後拉開。模糊間,一手作支頤狀納入視野。當長者起身趨前耳語,鏡頭一轉,柯里昂閣下不怒而威、面目豁然彰顯。
據說電影《教父》這段開篇鏡頭是後來加上的,原定的開篇是緊隨其後的柯里昂家族婚禮,這個改變在《教父》成為經典的過程中起到了一畫開天的作用。將黑幫生意與家族婚禮前後連貫,把室內的幽暗和室外的明亮順序對比,鏡頭切換間,柯里昂閣下關於生意與家庭的雙重人生和道德衝突一覽無餘。
昨天是《教父》首部曲上映45周年。45年來,《教父》系列已經登堂入室,被封為極品電影。然而《教父》的出現卻並非一日之功,這背後體現著好萊塢工業幾十年的進化過程,並且遭受了意想不到的非難。
開篇的改變在《教父》成為經典的過程中起到了一畫開天的作用
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愁雲慘淡。雖然並未完全受到大蕭條的影響,好萊塢的日子也不大好過。影院上座率一落千丈,票房持續低迷。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打造多樣化的影片才有可能招攬觀眾。
正當好萊塢束手無策的時候,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又讓局面雪上加霜。美國參戰後,好萊塢在政治策略的授意之下,積極在影片中宣揚愛國主義、國家榮耀,同時號召國內不同種族的群體與美國人民緊緊團結在一起。這種宣傳攻略竟然使當時的影院上座率維持在一個相當高的水平。
二戰結束幾年後,影院票房再次持續走低,相比去城市中心看電影,人們更樂於在田園風光中消遣。消費的熱點主要是購房和添置家居用品。而作為更為方便廉價的娛樂形式,電視機的風靡普及也把電影工業逼得步履維艱。另一方面,歐洲市場開始注重自製電影作品,法國新浪潮和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等電影運動風靡一時,也直接壓縮了好萊塢電影的歐洲市場。而真正給好萊塢致命一擊的是美國眾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HUAC)。
麥卡錫主義的出現導致HUAC嚴格審查電影內容
麥卡錫主義的出現導致HUAC嚴格審查電影內容,由此生成了臭名昭著的「好萊塢黑名單」。如果影視從業人員被認為是美國共產黨黨員,或對共產主義表示過讚許、同情甚至參與其中或拒絕幫助政府調查共產黨活動的,都有可能被列入黑名單。黑名單對好萊塢發展造成了直接衝擊,人們迫於生計,或違心屈服、或與業內朋友反目,整個產業籠罩在意識形態審查的陰影下。
一直到1967年前後,年青一代的電影從業者開始崛起,好萊塢進入了「美國新浪潮」時代。年輕人的衝勁和標新立異使類型電影從內容到形式都發生了質的變化,電影開始具備激進的社會意識,並且勇於反對僵化的體制。同時電影的受眾群體也趨於年輕化,16歲到25歲的觀眾擠滿了各大院線。電影製作者和電影觀眾由於相似的價值觀念,在相互交流中齊頭並進,開始推動電影工業前進的車輪。這種相輔相成徹底挑戰了原有的工業體制和價值體系,形成了以弗朗西斯·福特·柯波拉 、馬丁·斯科塞斯 、喬治·盧卡斯、斯蒂文·斯皮爾伯格為代表的「美國電影新浪潮」。
馬丁·斯科塞斯/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弗朗西斯·福特·柯波拉 /喬治·盧卡斯
新浪潮期間,好萊塢出現了大批叛逆的、逃避現實的電影。《星球大戰》系列讓喬治·盧卡斯名聲大噪。《教父》系列電影則使導演科波拉被推崇成為美國新浪潮的旗手。《教父》將黑幫片與移民家庭、美國夢想結合,推陳出新,成為經典。
然而,科波拉也因此飽受美化黑幫罪行的指責。黑幫犯罪行為混雜著暴力血腥、腐敗墮落,是社會負面的集中體現其中。在影片《教父》出現之前,黑幫片的套路是描寫黑幫的興衰滅亡,最後犯罪分子會得到法律制裁。黑幫片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風靡一時,以《小凱撒》(1931)、《國民公敵》(1931)和《疤面煞星》(1932)最受追捧。這些影片暗示著禁酒法案實施期間和經濟大蕭條期間,美國國家體制的崩塌和美國人民夢想的覆滅。出於弘揚良善道德觀念的目的,針對以這幾部影片的不良影響,《海斯法典》從1933年前後開始明令禁止在電影中美化犯罪,影片中的犯罪分子必須以受到懲罰為終結。
《小凱撒》(1931)/《國民公敵》(1931)/《疤面煞星》(1932)
然而《海斯法典》很快失去了意義,1966年法典被正式取消,美國電影分級制度開始要登上歷史舞台。黑幫電影由此開始了一個新的時代。在1967年版的電影《雌雄大盜》中已經可以看到最初的端倪。《雌雄大盜》針對年輕群體,在立意上與《小凱撒》、《疤面煞星》等影片截然不同,用經典的電影手法體現個人與社會的對立衝突,而這恰恰迎合了越戰背景下大眾的怨懟。
至此,對於黑幫影片開始了浪漫主義傾向的重新定義。對這種重新定義的終極體現,最終集合於電影《教父》身上。
《教父》明顯與老套黑幫片不同。第一部的結尾,凱在房門緩慢的合攏中,遠遠看見邁克爾接受屬下臣服的吻手禮。這一幕意味深長,但是顯然邁克爾沒有遭到法律制裁。《教父》由此挑戰了傳統黑幫片的既定類型,也挑戰了當時傳統社會的價值體系。大眾斥責科波拉用迷人的電影手法美化了黑幫,頌揚反英雄。對此,科波拉異常憤怒。他公開為自己辯護說,他拍這部電影並不是支持犯罪行為,更不是為了支持義大利黑幫。
事實上,他一直把這部影片看做是一部西西里家族的編年史,家族的先輩來到美國,在自由主義的引導下,追尋夢想追求幸福。相較於暴力與犯罪,影片著重於以家庭為中心的親情、忠誠和友誼,導演科波拉也從不肯將其視為黑幫電影。
凱在房門緩慢的合攏中,遠遠看見邁克爾接受屬下臣服的吻手禮
推出《教父》之前,派拉蒙影業正處於無法適應新時代的衰退危機中。派拉蒙雄心勃勃意圖扭轉頹勢,在立項之初就決定,為了體現原汁原味,堅持尋找一位義大利籍導演,於是鎖定了科波拉。雖然科波拉也處於個人破產危機中,但是他自持藝術家的身份,並不想接拍這部改編自小說的電影,他認為原著小說是一部嘩眾取寵的低劣作品。最終,他的朋友喬治·盧卡斯曉之以利益之重,說服了他。
影片在紐約開拍之初,就遭遇了各種非難。當地的美籍義大利人聯盟多次抗議導致拍攝中斷。該組織聲稱這部影片中含有義大利黑幫情節,完全以貶低美籍義大利人為目的。同時真正的黑手黨也抱怨該片會惡化他們的形象。對此劇組不得不發表聲明,宣稱這部電影中的犯罪描寫源於改編、悉出虛構,並沒有任何醜化美籍義大利人的目的。
《教父》三部曲
從同意接拍那一刻起,科波拉就始終堅持要拍攝一部美籍義大利人追尋美國夢的史詩,而不是拍攝黑幫成員的暴力生活。他表示,暴力情節作為一種暗喻,表現了義大利人想要實現美國夢的情非得已。那時的美國,儘管表面上接納外來族裔,實際上並沒有積極為他們提供均等的工作機會。所以系列影片中特意刻畫了維托·柯里昂在美國成長的過程里,為了自己和家庭,逐漸接納有組織犯罪作為安身立命的飯碗。對於上述理由,科波拉知道並不能使輿論信服。於是在該系列的後兩部影片,科波拉還是讓邁克爾以及柯里昂家族為自身的暴行付出了應有的代價。
電影《教父》的出現,讓其後的影視從業者得窺門徑。儘管科波拉否認其黑幫電影的掌舵地位,但是黑幫片確實由此枝葉繁茂起來。無論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好傢夥》還是安德魯·博格曼的《新鮮人》都從《教父》系列中汲取了諸多營養,電視劇《黑道家族》的成功又將黑幫類型伸展到電視工業。如今的影視作品到處充斥著對於《教父》系列電影的各種致敬,從台詞到情節,從攝影到音樂不一而足。對於影視製作者和觀眾來說,科波拉這部具備獨特感召力的視覺盛宴足以讓人們各取所需,又各得其所。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當我想念大海的時候,就想吃貽貝
※我們不願推脫任何一種未來
※斯里蘭卡的音樂行腳
※「名畫大盜」病亡:「廣美盜畫案」再反思
TAG:三聯生活周刊 |
※這部黑幫電影,讓杜琪峰圓了自己一個《教父》夢
※從小癟三到黑幫教父,杜月笙做人只靠7句話,你連其中3句都做不到
※都說教父是黑幫片第一,我卻認為是這一部
※1634年,幾個天真的教父坑慘了中國
※《教父》的偉大,從它第一天拍攝就開始了
※黑幫教父杜月笙,借給人錢從不當著第三者,晚年一件事勝過孟嘗君
※對昔日杜月笙這位上海黑幫教父的評價
※此人是民國教父,弟子三萬多,連黃金榮杜月笙見到都要下跪!
※世界電影史最偉大的十個劇本,教父第二,第一你一定能猜到!
※蘋果教父喬布斯去世六周年,請為他點上一根蠟燭說聲謝謝!
※電影教父45周年,導演卡司透露拍片秘密
※《教父》上映45周年,科波拉揭秘幕後故事
※一代黑幫教父杜月笙死後竟給各個姨太太這麼多錢!
※中國第一的汽車「教父」,曾經落魄街頭,如今身價350億!
※這部中國版《教父》憑什麼可以打敗《縱橫四海》,拿了最佳電影
※是教父,是基佬:洛杉磯14K訪談
※梁宏達:上海灘第一「黑幫教父」,杜月笙勢力之大,你難以想像!
※中超造星教父一舉動打臉恆大上港 國足未來10年靠他了
※5歲前閱讀1000本書,看看美國的公立圖書館教父母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