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看大表哥和赫敏的《美女與野獸》,聽我講講電影產業的技術變革

看大表哥和赫敏的《美女與野獸》,聽我講講電影產業的技術變革

「大表哥」與「赫敏」主演的新版《美女與野獸》,大家去看了嗎?


這部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沿用了動畫版的歌舞片形式。 大熒幕又響起熟悉而好聽的音樂,是不是讓你想起了不少往事?

看大表哥和赫敏的《美女與野獸》,聽我講講電影產業的技術變革 點擊播放 GIF/677K


近些年,迪士尼熱衷於把經典動畫回爐重造,陸續推出了真人版的《沉睡魔咒》、《灰姑娘》和《森林王子》。真別說,電影里的3D畫面和原版動畫居然一模一樣!

看大表哥和赫敏的《美女與野獸》,聽我講講電影產業的技術變革


能做到這樣,只有一個法寶——特效!很多人都說特效行業「苦逼」,究竟是怎麼個苦逼法兒呢?


原來,我們一般認為「牛掰」的效果,經常需要特效師一幀一幀的描繪,一幀就是一張圖片。在一部電影中,每秒最少有24幀。想像一下,即使我們看到的特效畫面只有十秒,對特效師來說,那就是240張圖片!

看大表哥和赫敏的《美女與野獸》,聽我講講電影產業的技術變革 點擊播放 GIF/951K



然而,做特效不是最慢的,渲染特效才是最慢的……即使用性能很高的電腦,渲染一幀所需的時間還是有可能達到48個小時!另外,渲染會拖慢電腦的運行速度。如果後台正在進行渲染,特效師大概就沒辦法用這台電腦工作了……

這些種種原因,加上電腦死機等不可控因素,特效師們常常因為渲染問題,沒辦法在製片人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工作…… 而且,維持電腦渲染所需要的人耗、物耗、電耗對製作公司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今天,小探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家公司,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好萊塢稱為「Pain in the Ass」的特效渲染問題而存在的!它叫Conductor Technologies,剛成立兩年多,就一邊與Google合作,一邊和Google的同類產品對飈得風生水起!


它的創始人Kevin Baillie可以說是玩轉好萊塢!看一下這家公司華麗麗的履歷——與它合作過的電影,你有幾個不認識的?

看大表哥和赫敏的《美女與野獸》,聽我講講電影產業的技術變革


看大表哥和赫敏的《美女與野獸》,聽我講講電影產業的技術變革



論有一個牛逼老闆的重要性


星際迷航 、變形金剛、權利的遊戲、加勒比海盜,能參與這些超級IP的製作,雖然不能說完全依靠Kevin,但也八九不離十。

看大表哥和赫敏的《美女與野獸》,聽我講講電影產業的技術變革



(年輕時的Kevin)


早在1997年,年僅18歲的Kevin就加入了盧卡斯影業(Lucasfilm),參與了《星球大戰I:魅影危機》的特效製作。在大家耳熟能詳的《哈利波特與火焰杯》、《罪惡之城》中,也都有過Kevin的手筆。

看大表哥和赫敏的《美女與野獸》,聽我講講電影產業的技術變革 點擊播放 GIF/740K



2010年,翅膀硬起來的Kevin和一位同樣來自西雅圖的老鄉Ryan Tudhope共同創辦了自己的影視特效公司,Atomic Fiction。


他們的作品中,最有名的就是《Deadpool》里死侍從大橋上跳下來、用肉身攔車的場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那段特效中一切的背景,大到城市的高樓大廈,小到汽車、路牌、煙霧和空氣中漂浮的顆粒都是Atomic的特效師一點一點做出來的。

看大表哥和赫敏的《美女與野獸》,聽我講講電影產業的技術變革 點擊播放 GIF/1446K



而幫Atomic一炮而紅的其實是2015年的電影《雲中行走》里的片段。這部電影改編自法國走鋼索表演家Philippe Petit挑戰美國世貿中心雙子塔的真人真事。多虧了那些特效師們,這部電影才能還原1974年紐約和雙子塔的真實模樣,讓觀眾們身臨其境。

看大表哥和赫敏的《美女與野獸》,聽我講講電影產業的技術變革 點擊播放 GIF/1358K



與其他的製作團隊一樣,渲染對Atomic Fiction來說也是一個大問題!對此,傳統的解決方案是渲染農場(Renderfarm)。渲染農場的學名叫 「分布式並行集群計算系統」,是指用現有的CPU、乙太網和操作系統構建的超級計算機。


特效工作室可以通過租用渲染農場的方式進行渲染,但是價格非常貴,根據美國最有名的渲染公司RebusFarm的定價,租用5個節點7天要1203.53美元,約人民幣8285元。於是,有大量渲染需求的特效公司,就會建立自己的渲染農場。比如皮克斯(Pixar)、夢工廠(DreamWorks)等 。 但是,這些都是小的特效工作室無力負擔的, 這也是為什麼多年前我們只能在大製作的電影中看到高質量的特效……

看大表哥和赫敏的《美女與野獸》,聽我講講電影產業的技術變革 點擊播放 GIF/736K



「為了渲染《阿凡達》,維塔數碼動用了佔地10,000平方英尺的伺服器群 。其中有4,000台伺服器,共35,000個處理器核心。單機渲染一幀的平均時間為2小時,160分鐘的影片, 整體渲染時間需要2880000小時,相當於一台伺服器要工作328年!」

看大表哥和赫敏的《美女與野獸》,聽我講講電影產業的技術變革



不過,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成立於2010年的Atomic Fictions發現,那時電影行業已經出現了一種叫「雲渲染」技術。


「雲渲染」就是把素材上傳雲端,遠程使用Google、亞馬遜等公司的雲計算系統進行渲染。這就意味著,不管特效師在哪兒,他們都可以使用雲渲染完成「三部曲」:1、上傳素材;2、等待渲染完成;3、下載到本地。並且,他們還能根據緊急程度自己安排渲染的順序、隨時監控渲染的進度。


另外,雲計算技術可以將一個或者多個渲染任務分割成若干部分,由集群中的各個節點同時渲染,從而降低整體的渲染時間,縮短電影的製作過程。


如果Atomic Fiction要渲染一段60秒的特效,1秒24張圖片,渲染雲可以自動把這1440張圖片分給24台機器,每台機器渲染60張圖片。這樣渲染的時間就變成原來的1/24了,製片人再也不用擔心特效師渲染不完!」


Kevin和同事們發現這種技術以後,非常興奮地開發出了自己的雲渲染軟體Conductor,先致力於解決內需! Conductor基於谷歌雲計算平台,按幀數、渲染時長(以分鐘計)、處理器型號計費,並且也對雲儲存空間按量收費。

看大表哥和赫敏的《美女與野獸》,聽我講講電影產業的技術變革



(Conductor的任務管理器)


它除了能夠實現剛才提到的「三部曲」,還有預算監控功能,能夠幫助特效公司控制預算。並且,使用這款軟體的用戶有上下級之分,上級能夠給下級設置「預算額度」,比如,如果你是特效總監,你可以規定特效師小白在這周花在渲染上的錢不能超過1000美元,而他的同事小紅花的錢不能超過500美元。這種預算控制對於電影這種燒錢沒個聲響的行業來說非常實用!

看大表哥和赫敏的《美女與野獸》,聽我講講電影產業的技術變革



(Conductor的預算監控頁面)


幾乎是在Conductor誕生的同時,市場中的雲渲染公司如春筍一般湧現。於是,Kevin也決定加入這波浪潮,在2014年底成立了Conductor Technologies。經歷了將近兩年的私下測試與開發,到2016年10月,這款軟體正式上線,開始公測。


(Conductor的實時用戶使用數據)


讓我們再回到本節開頭討論的問題。《星際迷航》、《死侍》等超級IP完全是Conductor Technologies的老闆從自己的另外一個公司Atomic Fiction引進來自產自銷的。但是,這種情況幫他們在業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贏得了非常好的聲譽。電影行業最具權威性的媒體之一Variety曾在它的報道中說:「雲渲染引領了未來發展的趨勢,而Conductor Technologies是其中的佼佼者。」


考慮到影視作品的製作周期都比較長,而且前期保密工作非常重要。即使Conductor Technologies在2016年底公測之後,獲取了一批好的新客戶,現在我們也難以知曉。不過,在獨家採訪中,Kevin表示正在與他們合作的有1家遊戲公司、2家虛擬現實製作公司和好幾家電視、電影製作公司。對他們來說,在業界找客戶可能並不是一件難事。


可見,有一個牛掰的老闆有多麼重要!

看大表哥和赫敏的《美女與野獸》,聽我講講電影產業的技術變革 點擊播放 GIF/344K



戲台上看門道


如果把如今的雲渲染市場比作一個戲台,可以說,幾乎所有提供渲染業務的公司都想往這個戲台上擠。


這種改變是自然而然的。由於電影製作的特殊性,特效公司不是總有活干。能接到電影的時候,它們可能需要集中、大量的渲染一批素材;但沒活乾的時候,是真閑!於是,自己建了渲染工廠的公司必須承擔間歇性閑置大量處理器所帶來的負擔,總是租用處理器也不划算。而雲渲染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看大表哥和赫敏的《美女與野獸》,聽我講講電影產業的技術變革



(Kevin把雲渲染的計價方式比喻為「家用電錶」,只有用時才收費)


雲渲染的另外一個紅利就是抹平了特效製作的門檻,它讓小的工作室也可以擔負起高質量素材的渲染。在電影行業,這次技術變革不亞於雲計算本身給IT行業帶來的改變。


比如,獲得2014年第86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的《哈布洛先生》(Mr. Hublot),正是由一隻名不見經傳的小動畫團隊,配合雲渲染技術製作的。以後,我們也有希望看到越來越多的小團隊帶來高質量的作品。

看大表哥和赫敏的《美女與野獸》,聽我講講電影產業的技術變革



再拿RebusFarm舉例。如今,雲渲染已經佔領了它的官網首頁,並且被打上了「標準渲染服務」的標籤。而傳統的租用服務變得非常不起眼。

看大表哥和赫敏的《美女與野獸》,聽我講講電影產業的技術變革



在這麼熙熙攘攘的市場中,我們就先拿Conductor Technologies的幾個主要對飈公司做一下對比——RebusFarm, 皮克斯的Tractor和 2014年由谷歌收購的Zync。


先說Tractor,它本來就不是為了人民群眾的渲染需求而開發的,而是專門用於皮克斯的特效軟體RenderMan的渲染。所以,它不單獨售賣,而是打包在RenderMan里一起賣,這就決定了它很難在廣闊的市場中與Conductor競爭。不過隨著RenderMan成為業界標準,它也有一定的競爭潛力。

看大表哥和赫敏的《美女與野獸》,聽我講講電影產業的技術變革



RebusFarm在渲染行業浸淫了11年,有廣泛的客戶基礎,並且支持所有的特效軟體的渲染,這是它的一個巨大優勢。不過,它的雲渲染平台真的是太難用了……只有網頁版,渲染時還只能看到單次任務,用戶體驗非常不好!


說到這裡,Kevin透露他們正在與RebusFarm談合作,Kevin出平台,RebusFarm出資源,小探私以為這種想法非常機智。


至於Zync,這款軟體的功能和平台都與Conductor非常類似,同樣基於谷歌雲計算,價格優勢也不相上下 。主要的打擂點就是在合作夥伴上。Zync的硬傷是沒有牛掰的影視公司用,難以打開電影市場;而Conductor的硬傷是不支持RenderMan的渲染……


不過,兩家公司的情況有點相愛相殺,在谷歌介紹雲渲染的網站上,下載Zync的入口下面,就是Conductor和Kevin的專訪視頻。

看大表哥和赫敏的《美女與野獸》,聽我講講電影產業的技術變革



Kevin說,他現在正致力於和RenderMan談合作——這兩款軟體究竟誰能更勝一籌?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戰。


就在今年2月,Conductor Technologies剛剛完成了A輪融資,投資人有曾經領投了Pandora的Walden venture capital和美國最大的計算機軟體開發商Autodesk。藝術家出身的Kevin一手把這家軟體公司從零發展到現在,與他在電影行業打拚多年積攢的人脈和實力有很大的關係,但是,更重要的是在經驗之上,他既順應了大趨勢,又敢想敢做。


於是又回到了那句話: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但是也得有人敢當豬才行!

看大表哥和赫敏的《美女與野獸》,聽我講講電影產業的技術變革



矽谷密探報道的項目被以下資本密切關註:


GGV、Y Combinator、DFJ Venture、丹華資本、華山資本、SV Tech Ventures、LDV Partners、NewGen Capital、華岩資本、SocialStarts、TEEC Angel Fund、Amino Capital、500Startups、Plug and Play、博將資本、新進創投、西湖資本、HEDA Ventures、浙江創新中心、BOE Ventures、UpHonest Capital、國科投資、德成資本、騰訊眾創空間、百度戰略投資、真格基金、經緯創投、紅杉中國、中科創星、黑洞資本、集結號資本、雲起資本、線性資本、星河互娛、豐厚資本、浩方資本、阿爾法創投。


關注矽谷密探


緊盯全球創新趨勢

看大表哥和赫敏的《美女與野獸》,聽我講講電影產業的技術變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矽谷密探 的精彩文章:

第二屆矽谷創業節約你5月2日不見不散
人工智慧開啟了聯網汽車的未來!
增強現實真的「現實」嗎?
研究了600多家AR公司,這家VC總結出6個AR投資的機會領域
早鳥票正式發售,限量搶購!

TAG:矽谷密探 |

您可能感興趣

野性與嫵媚的結合,美女與白馬的傳說
復古照片講述美女與野獸的故事
漫威電影宇宙里的美女們,哪位是你的最愛?
美女與野獸和諧的瞬間
《美女與野獸》電視宣傳片 愛瑪·沃森與梳子對話
戰鬥民族攝影師告訴你,美女與野獸是怎麼合影的
美女與野獸的故事
迪士尼真人動畫電影《美女與野獸》海報設計欣賞
神奇藝術:彩繪大師讓美女變動物
奇幻大片《美女與野獸》、科幻大片《攻殼機動隊》曝光全新劇照
艾瑪華森為《美女與野獸》獻唱的歌曲曝光,一聽到她的歌聲粉絲們都集體耳朵懷孕了!
聽美女講現代主義藝術:一
美女與野獸:全新魔幻預告發布
美女與野獸的經典瞬間!
現實版的美女與野獸,上演的「愛恨情仇」!
從《水滸傳》里的極品美女,看中國古代的女性美標準
蒙古包內美女精彩的柔術表演,技藝超群,姿態優美
《漂亮的李慧珍》迪麗熱巴的演技真的把同為新疆美女的娜扎秒成渣
美女變野獸,扮丑大賽開始了
士兵與美女,攝影史上的溫情之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