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專訪元生創投合伙人陳傑、林藝:多些耐心,「讓子彈多飛一會兒」

專訪元生創投合伙人陳傑、林藝:多些耐心,「讓子彈多飛一會兒」

2017年3月24日,元生創投在金雞湖畔舉辦元生創投投資人大會,宣布完成人民幣二期基金募集的最終關閉並超過預期募資規模。包括此次新完成募集的基金在內,目前,元生創投共管理兩支人民幣基金,總規模約有20億元人民幣。

據了解,元生創投專註於早期和成長期的醫療健康項目,立足BioBAY,輻射全國、全球。目前已經完成39個優質項目的投資,主要涉及新葯創製、創新醫療器械、精準醫療等領域。在當天的投資人大會上,元生創投創始、管理合伙人陳傑介紹到, 「從投資回報的角度,我們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1期基金截止目前已投項目估值已經翻了2.15倍,年化收益達到43.7%。」

專訪元生創投合伙人陳傑、林藝:多些耐心,「讓子彈多飛一會兒」

元生創投創始、管理合伙人陳傑

陳傑對於過去一年基金取得的投資成績得到風險投資行業各方的認可表示感謝,「感謝每一個投資機構和每一位投資人對我們團隊投資和管理能力的支持和認可,在過去一年裡,元生創投榮獲多個行業大獎,這也基本確定了元生創投躋身中國醫療醫藥一線投資基金的地位。

專訪元生創投合伙人陳傑、林藝:多些耐心,「讓子彈多飛一會兒」

元生創投管理合伙人林藝博士

隨後,生物探索有幸採訪到元生創投創始、管理合伙人陳傑先生以及元生創投管理合伙人林藝博士,了解他們2期基金的規劃以及看項目的秘訣。

2期基金,近14億怎麼花

元生創投管理合伙人林藝博士向我們介紹到,元生創投於2016年4月啟動二期基金募資,歷時11個月,原計劃8個億規模,超募70%。在各位投資人的信任和支持下,在元生創投合伙人及員工的不懈努力下,截止2017年2月,新建元二期基金正式封閉,總認繳金額近14億元。

2期基金根據基金3年的投資期,投資人將按40%、30%、30%來出資,根據目前的項目和投資進度,投資時間也可能會提前到兩年半完成。

選擇項目標準:能解決臨床的痛點

元生目前涉足的領域主要包括:新葯創製、創新醫療器械、體外診斷/精準醫療、醫療服務(CRO/CMO/專科醫院)等。陳傑表示,「我們在選擇項目的時候,最優先考慮的原則就是,是否可以解決臨床的痛點。」

元生投資的新葯研發領域項目,包括由兩位「千人專家」童友之博士和郭創新博士創辦的開拓葯業,致力於抗癌新葯研發的高科技創新企業,於2017年2月27日舉辦掛牌新三板儀式,其於去年12月12日成功登陸新三板。研發產品包括前列腺癌和乳腺藥物普克魯胺,處於2期臨床中,並獲批國家十二五「重大新葯創製」專項資助。

元生創投投資的另外一家新葯研發企業派格生物,近日,派格獨立自主研發的治療糖尿病新葯PB-119獲入選十三五重大新葯創製項目,該葯採用一周一次的給藥方式,改善了糖尿病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治療費用也將是進口產品的1/3。 林藝博士笑稱,「我們和派格打交道多年,1期基金和2期基金都投了,很看好這個項目以及團隊,徐敏博士(派格公司創始人)是一個說到做到的人」。

從2014年起,元生創投就陸續開始在精準醫療領域進行布局,所投項目包括,康立明、貝康、艾達康、數問等。康立明是國內領先的腸癌無創早篩公司,創始人鄒鴻志博士是美國FDA批准的大腸癌無創篩查技術的第一發明人。說起康立明這個項目,陳傑清楚地記得,「2015年大年三十,團隊還在和當時人在國外的鄒鴻志博士談具體的合作方案。」

合理估值,不要「豪賭」

近來,國家加快了整個新葯的審批流程,CFDA邀請此前一直負責美國FDA新葯的審評審批工作的何如意博士來擔任CDE首席科學家,學習借鑒了很多FDA的管理經驗和流程。3月17日,CFDA又發布徵求意見稿,鼓勵國外在研新葯在國內同步開展臨床試驗;縮短新葯境內外上市的時間間隔;滿足公眾對新葯的臨床開發。林藝博士表示,現在的環境對於新葯研發是利好的,意見稿的發布也鼓勵我們去投資一些面向全球的新葯項目

相比過去,隨著近兩年大量資本湧入生物醫藥領域,創業者更加容易拿到天使輪或A輪的融資。有時,一些創業公司甚至能夠以數百倍或千倍的估值拿到極高的風險投資。

在林藝博士看來,企業的估值和未來的成長息息相關,給予初創企業合理的估值,比高估值更加重要。對於一些年增長僅5%到10%的企業,倘若一開始就給予較高的估值是非常危險的,這種影響猶如「捧殺」一般可怕;不過對於一些年增長能保持30%到50%的企業,即使給予很高的估值也是合理的。陳傑表示,「對於估值過高的項目,我們會傾向於保守甚至迴避的態度,不會『豪賭』。」

Fast follow on(快速跟進)

「在新葯領域,我們會以投"me too,me better/fast follow on"為主,即那些迅速跟進國際研發品種、在臨床三期或者產品已經上市的項目,可以比原研葯在藥效、安全性上有更多改進,而且機制和靶點都已經被驗證,失敗率和風險會小很多。 在醫療器械方面,我們主要是做高端器械進口替代,我們希望能夠把歐美前沿的技術和產品引進來,在中國快速地轉化。」

陳傑認為,在創新的道路上,國內企業先要做的也許不是完全原創,而是迅速跟進、進口替代——那些改進型的醫療器械、藥物研發都能產生巨大的生產力和回報。

多些耐心,讓子彈多飛一會兒

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領域的投資是長期的過程,兩位元生創投合伙人都建議,「我們的LP要有耐心,我們投資人也要有耐心,公司創業團隊更要有耐心。就像一匹好馬,如果剛騎上一會就下來,這樣對我們投資人來說太過可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賽諾菲全球CEO:在華排第三怎麼行?我們要當老大!
Neuron:你為什麼會化悲憤為食慾?
FDA批准首個帕金森病新葯,肺具有造血功能……

TAG:生物探索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個女人的魅力,在於她能為人生創造更多可能
大學生創業,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大學生創業,進入電視的致富欄目學習,沒想到竟是一群騙子!
孿生創始人張勇的藝術之路
大學生創業還需多扶一把,不然你會後悔的!
大學生創業《二》:乞丐是如何玩弄傭人的!
實拍美女大學生創業賣豆腐,生意紅火讓人羨慕,被人稱「豆腐西施」
大學生創業的優勢在哪裡?
合生創展的成長之路在何方?
學生創造力到底有多強?看看這些令人佩服的作弊方式就知道了!
白日夢不是沒用 研究稱走神會讓人產生創新性思維
這一支「細紋小熨斗」,讓這個大眼睛女生創造了銷量奇蹟,紅遍社交網路…
所有人都說那彝族女孩沒救了,她19歲的丈夫卻和醫生創造了奇蹟……
孝義:「勝溪創領」眾創空間為大學生創客插上逐夢之翼
穿著西裝去餵豬,大學生創業之路讓人驚嘆!
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我們是互聯網公司,要用技術重構零售價值
美國一女碩士研究生創辦「陪睡」服務,目的為客人釋放壓力
「首秀」學生創作杜甫生平工藝作品
美國一女生創造新奇職業,憑睡覺發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