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紙上談兵說的不是他?其實他是被黑了2000多年的一代名將!

紙上談兵說的不是他?其實他是被黑了2000多年的一代名將!


(圖)長平之戰趙括突圍





「紙上談兵」這個典故,大家都知道,說的是戰國時候秦趙長平之戰中,趙軍主帥趙括生搬兵法中的用兵方略指揮趙軍作戰,結果導致趙軍大敗虧輸。由此,趙括作為一個反面教材,一直被家長們用來教育孩子要腳踏實地、活學活用,而不要坐而論道夸夸其談,好生可憐!但是,小編總覺得這裡面有問題——戰國時期還沒有紙,何來「紙上談兵」?紙上談兵說的真是趙括嗎?一系列的疑問讓小編不由得想要一探究竟,今天咱們就來分析一下趙括究竟是真的紙上談兵,還是被冤枉的一代名將。




雙雄對峙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長平之戰的整個過程。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國攻佔韓國野王(今河南沁陽),把韓國上黨郡與本土的聯繫完全切斷。於是,韓國國君韓桓惠王決意將上黨獻給秦國,以求秦國息兵。但當地百姓卻堅決反對,大家一致同意把上黨郡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想憑藉趙國的力量與秦抗衡。



上黨即今山西省東南部、以長治為中心的這一地區,其戰略地位重要。秦趙兩強誰拿到了上黨,誰就佔據了今後爭霸戰的主動權。但是,秦強趙弱,是不爭的事實。如果接收上黨,將不可避免地惹惱秦國,從而與強秦開戰。趙國君臣爭論良久,最終在一貫主張對秦強硬的平原君的力主之下,趙孝成王最終決定接收上黨,同時派大將廉頗率軍駐守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防備秦軍來攻。




沒過多久,惱羞成怒的秦軍大舉進攻趙國。秦軍在大將王齕的率領下,與廉頗在長平交戰。據歷史記載,六月,「秦軍陷趙軍,取二寨,殺四尉」。由於秦軍勇猛天下無敵,趙軍初戰不利,廉頗只好下令趙軍築壁壘而守之。秦軍猛攻趙軍壁壘,又先後多次擊敗趙軍。廉頗於是堅守不出,趙軍士氣低落,士卒多有逃亡。



廉頗的「烏龜戰術」雖然比較被動,但竟讓秦軍無計可施。於是秦國秘密派出威名赫赫的戰神白起到前線接替王齕為帥。同時,秦散布謠言,說廉頗畏敵如虎,不敢出戰,趙孝成王遂考慮臨陣換將。幾經選擇,最後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被任命為帥,接替廉頗。這時雙方的參戰總兵力已經達到了接近一百萬人,秦軍四十萬,趙軍四十五萬人,雲集於上黨山地之中,大戰一觸即發。




趙括到前線之後,一反廉頗用兵之道,下令趙軍主動出擊。白起指揮秦軍主力佯裝敗退,退入山地之中。趙括見秦軍「敗陣」,立刻率軍追擊,但很快就中了秦軍埋伏,被困山谷之中。與此同時,就在秦趙兩軍的主力大戰之時,白起派了兩隻偏師,一支去徹底截斷趙軍後路,另一支用騎兵去切斷趙軍糧道。




白起的計奏效了,趙軍糧道被截,陷入絕境。但是,趙括年輕彪悍,他將精銳趙軍分為四隊,每日一隊,親自領兵衝殺突圍。但因為趙軍無糧,所有突圍行動都是在官兵體力透支的情況下進行的。趙括率主力做出了最後一次突圍行動,死力衝鋒,卻被秦軍弩陣射中,中箭而亡。主帥陣亡,趙軍群龍無首徹底瓦解,四十萬人繳械投降。之後白起坑殺了四十萬降卒,只放了幾百個未成年的娃娃兵回邯鄲報信,這場決定天下走勢的大戰最終以趙軍的慘敗落下帷幕。





(圖)長平之戰,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說是周赧王五十五年農曆四月至九月間,又一說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國名將白起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一帶同趙國的軍隊發生的戰爭。趙軍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佔長平,此戰共斬首坑殺趙軍45萬。楊葦(繪)




趙括指揮水平很low嗎?




趙括之所以被後世說成是紙上談兵的典型,直接原因就是在其指揮下,趙軍輸掉了長平之戰。那麼,第一個疑問產生了:趙括的指揮水平真的很low嗎?




非也!趙括被白起伏兵分割後,還能扎住陣腳,「括戰不利,因築壁堅守以待救至」,趙括從容指揮部隊構築工事等待援兵,糧道斷絕後又堅守四十六天。試想一下,如果兩天不讓你吃飯,恐怕你就要罵娘了。幾十人斷糧四十六天,不僅沒有嘩變,還仍然服從主帥指揮,如果趙括僅僅是個紙上談兵之輩,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




在這四十六天內,秦王「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兵及糧食」。為了對付趙括,秦國也快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了。秦王砸鍋賣鐵動員了最後一支生力軍,這在秦軍歷次戰役中是絕無僅有的一次。可見即便身陷重圍、糧道斷絕,趙括仍讓秦軍頭疼不已。否則,以白起的本事,對付一支肚皮在呱呱叫的部隊,還需要秦王不斷給他輸血嗎?能在斷糧之後堅挺四十六天,迫使秦國全國總動員,這樣的統帥水平low嗎?




趙軍失利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第二個疑問:既然趙括堪稱帥才,那麼為什麼長平之戰趙軍最終還是輸了?




原因在於,打仗並不單單是將帥之間的博弈和官兵之間的廝殺,打仗其實是拼消耗、是拼國力,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戰國時期官兵是不能脫離生產的,拿起武器是兵,放下武器是農。如果國家一次徵發的部隊太多,時間一定不長,否則地就沒人種了。而且,真要組織起這麼多人來,後勤消耗是相當驚人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興師十萬,就需要30萬民夫在補給線上來來回回!到這個程度時,你越增加兵力,就會給後勤造成越大的負擔。戰爭打了八個月,50萬部隊的糧食、被服、武器的消耗已耗光了趙國的戰略儲備。可以說,趙國是舉全國之力來進行這場戰爭,至此時已難以為繼了。




況且,這種相持還得多久,沒人知道。但趙王清楚,如果不能儘快結束戰爭,趙國一定會垮。 而秦國不僅有整個關中之地作為後盾,巴蜀天府之國也為秦所有,秦國的糧食儲備、兵員儲備都遠在趙國之上。基於以上原因,應該說趙王不是輕信了秦國的謠言才換帥的,而是不得不選擇以攻為守,期望重挫秦軍主力、儘快結束戰爭。




所以,作為前線主帥的趙括,實際上是帶著必須進攻的王命上的戰場。你不遵從王命,王就會要你的命!戰後,白起與秦王談及趙括時,一代戰神說,我以五十萬之眾圍趙括二十萬之軍,傷亡過半,才全殲此軍,是我用兵以來從未有過的事情。腹中無食而鬥志不懈,這是趙括的本領。與其說趙括是敗在戰場上,倒不如說是敗在了綜合國力的較量上。如果趙括按照自己的意願,而不是迫於國力的無奈執行趙王速戰速決的命令,勝負也許尚未可知。





(圖)長平之戰遺址




趙括的本事究竟如何




當時可以接替廉頗的人有五人:樂毅、李牧、趙勝、趙括、田單。趙王一開始把希望寄托在了曾率領燕軍連破齊國七十餘城的樂毅,但樂毅卻竭力推薦趙括。樂毅一代名將,如此看重趙括,並非沒有道理。樂毅說,趙括少年即在軍中,軍事經驗豐富,軍中敬畏其父子。而且趙括軍事理論深厚,趙軍將領多從其研習兵學,對他都很佩服,以他為權威,能夠服從他的調遣。




樂毅的話有根據嗎?下面我們看看史籍的記載。




前280年,趙括之父趙奢率軍攻齊國麥丘(今山東商河西北)。開始,趙軍屢攻不克,這讓趙奢十分頭疼。但趙括判斷,城內糧食將盡,不久會有變故,建議父親暫緩攻勢。趙括每天都召見齊軍俘虜,但是不審訊,只是給他們飯吃。所有俘虜一看見飯,無不大口大口地吃——趙括的猜測被證實了,城中的確乏糧。於是,趙奢讓圍城的趙軍用拋石機把糧食拋入城中,拋完後就回營休息,什麼也不幹。這樣過了幾天,齊將派人把這些糧食送了回來,對趙奢說趙軍要戰就來攻,不要再拋糧食了。趙奢讓他回城裡等著,但卻並不進攻,只是隔了幾天才繼續向城裡拋糧食。這樣又過了幾天,齊將又派人來與趙奢擇日決戰,但趙奢聽從趙括的意見,拒絕與他見面。




過了幾天,麥丘守軍殺了齊將開城投降——變故果然發生了,趙奢對兒子的計謀佩服不已,趙王也對趙括讚不絕口,重賞了趙括。




如果麥丘之戰中,趙括僅僅是出了點計謀,談不上能獨當一面,那麼接下來的閼與大戰,則可以作為有又一個例證。




前270年,秦軍進攻趙國閼與(今山西和順)。閼與地處太行山西,通過太行山的孔道,可進抵趙國都城邯鄲,是個十分重要的軍事據點。正因如此,趙王命趙奢前去迎戰秦軍。趙奢問趙括有何想法,趙括說,秦軍借韓路攻趙,韓國很擔心被秦軍順手牽羊,秦軍也擔心韓國反戈一擊,秦韓實際上互有顧慮。秦軍遠道攻趙,利在速戰。趙軍應讓秦韓兩軍相疑,分散秦軍對趙國的注意力,而後突然襲擊,一戰可成。




趙奢表示贊同,於是他一面派人潛入閼與告訴守軍,援軍將至,大家務要堅守;一面又選派小股兵馬,先喬裝秦軍攻擊韓軍,再喬裝韓軍攻擊秦軍,如此反覆,使秦韓相疑。




秦韓本就毫無信任可言,經趙軍暗中挑撥,漸起摩擦。恰好此時,秦軍遣人冒充閼與使者求見趙奢,被趙括識破,趙奢趁機說道路險遠不好救,想班師回邯鄲。秦軍間諜假裝悲痛欲絕,死諫趙奢救閼與。趙奢不許,命人將其趕走。秦軍間諜走後,韓秦兩軍衝突愈演愈烈,秦軍不得不分派兵力防止韓軍有變,而閼與又遲遲攻不下來,這讓秦軍騎虎難下。然而等間諜回來奏報,說趙奢無意援救閼與時,秦軍頓時鬆了一口氣,於是不再以趙奢為意,而是全力進攻閼與。就在這時,趙奢領軍突然殺來,秦軍猝不及防,全軍大敗。此次戰役中,趙括不僅計謀得當,對局勢的判斷和分析也極為精準,並非無能之輩。




從中可以看出:趙括並非只會「紙上談兵」的紈絝子弟,而是真將軍。




「紙上談兵」之說是如何而來




長平之戰時,趙奢之前的輝煌戰績肯定是趙孝成王選擇趙括的重要參考指標,而趙括又恰好是趙奢的兒子,虎父無犬子,更何況年輕人,沒有哪個不想立功。




於是,帶領趙軍向秦軍主動進攻的人選——趙括,就這麼上任了。如果秦、趙兩軍公平較量,列陣對圓,以死相搏,以趙括之能,應無問題。但老爹沒告訴他:戰場之外智者勝。國力不濟和來自統治者的巨大壓力,讓趙括只能輸給得到秦國上下全力支持的白起。到明清之時,話本、小說開始普及,趙括被坐實了「紙上談兵」的定論,從此成為了反面典型,永世不得翻身。




戰爭考驗的是綜合國力,而不應寄託於一個絕世名將的一己之力,亦或是某個智計百出的絕代天才,發展才是硬道理。所以,大多數時候,事物的成敗也並非是一人能左右的。只不過成王敗寇,才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作者:林森,魚羊秘史特邀作者。



版權聲明:

【本文由林森獨家授權「魚羊秘史」原創出品,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否則視作侵權。】合作聯繫QQ:248384306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密史 的精彩文章:

號稱晚清「第一貪官」的慶親王,竟遭遇銀行詐騙血本無歸?
和尚與女屍竟在枯井內共度一夜?真相令人毛骨悚然!
秦始皇兵馬俑可能是「騙錢工程」,怎麼回事?
千古妙詞,堪稱一絕,辛棄疾的一首戒酒詞,後人無法複製

TAG:魚羊密史 |

您可能感興趣

趙括紙上談兵,是一個2000多年的冤案
紙上談兵?那個被黑了2000年的趙括
趙括並非紙上談兵,他的40萬大軍被白起圍了兩個月還沒潰敗
剪紙上30年的生命,80後小哥顛覆了傳統,在紙上遇見最美的自己!
史上無勇無謀四孬將:一位紙上談兵死了40萬,一位腦袋讓驢踢了
用10年時間將百座寺廟重現紙上,在中國他是第一人
50個素描少女躍然紙上,這性感給100分!
一卷廁所衛生紙價值880萬元,用這種紙上大號你難受不?
轟20即將在今年國慶首飛,不再只是圖紙上的概念機
紙上3D不過癮! 這個小哥,在自己手上把3D畫玩出了花樣
我的紅紙上寫著1982年三月初二
紙上談兵?趙括被欺負了幾千年!
她在紙上刻了幾下,套在燈上,真是太美了
趙括:紙上談兵還是一代名將?——下
千年一代英將的—趙括,並非「紙上談兵」
史上三大草包將:一位善逃卻齊名岳飛,一位紙上談兵害40萬人命
建於1922年,消耗了10萬份報紙,如今報紙上的新聞成了寶庫
他們在人群中把名字寫在粉紅紙上,紛紛舉起,原來是英拉在這裡!
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葬送了趙國40萬精銳,為何還會有人為他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