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五行」算不算科學,蓋茨暢談中國未來
「陰陽五行」是否該納入公民科學素質基準?
「陰陽五行」是否該納入公民科學素質基準?今年2月25日,中國科普博覽和SELF格致論道講壇請來中國科學院人文學院的正方辯友孫小淳教授和反方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張雙南研究員,在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吳國盛教授的主持下,展開辯論。上周,主辦方發布了現場實錄。
事情緣起於2016年4月,科技部、中宣部發布了關於印發《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的通知,其中將「陰陽五行、天人合一」作為其132個基準點之一,迅速引發關注,對立的兩派意見在網上持久「互懟」。中科院國家天文台陳學雷等八位科學家還專門撰文,呼籲有關部委組織有關專家,對此進行進一步的審議和修改。
中國科學院人文學院孫小淳教授。
在最近這場頗具代表性的現場辯論中,支持「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等寫入《基準》的孫小淳認為,歷史地看待科學,才能真正地理解科學。「陰陽五行」屬於中國古代科學裡的一種概念和範疇,用來解釋事物的變化,在當時提供了構造世界圖景的宇宙哲學,這種世界觀與神話、巫術相比是一個很了不起的進步。
孫小淳指出,科普本來就不只是講正確的科學知識,「《基準》並不是讓你相信這個東西,了解陰陽五行並不是把它當做科學真理來對待」,科普不能離開科學史。歷史上重要的科學理論即便現在看起來是錯誤的,也應該讓大家知道,能夠進行思考、比較。比如地心說、日心說,大家現在認為是錯的,那為什麼科普基準里可以講日心說呢?美國的科學基準也在科學史的部分提到了亞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說,現在看來也是錯的,為什麼西方可以講,而中國講陰陽五行就不可以呢?
更何況,陰陽五行在中國文化中有根深蒂固的影響,是語言和思維的一部分,「如果把古代思想都認為是糟粕,就不利於彌和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之間的溝壑,也不利於給我們的科學發展賦予真正的文化底蘊」。
將陰陽五行寫入《基準》且討論這個問題,也不會造成宣傳迷信的後果。這個基準的對象是公民,一個18歲以上的,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如果我們從來不聽不同的意見,沒有不同的想法,那就會造成這些公民特別容易被誤導」。
他還提到,陰陽五行的概念在現代也有很大影響。玻爾在1947年得到的勳章,中間設計的就是一個陰陽魚。Science雜誌在2013年1月11日的封面上就用了陰陽的圖形來介紹巨噬細胞在炎症中的反應。近十年、近十五年以來,西方主要雜誌上,標題裡面就直接體現出陰陽概念的論文數量在激增,有700多篇,而且很多是高級雜誌。
2013年1月11日Science雜誌的封面。
「天人合一」也是中國古代思想中非常重要的理論之一,來自周易,是一種描述變化的哲學。它認為人是小宇宙,和大宇宙是對應的,人是要按照宇宙的節律來做事情,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是天人合一的。
在孫小淳看來,什麼是科學呢?科學就是用人類發明的語言概念去描寫事物之間的關係,試圖能通過實證來達到和諧的統一。廣義上來說,如果天人不合一,這個世界就沒辦法被認識,更別談科學了,「所以天人合一應該就是科學的第一原理」。
因此,孫小淳認為,陰陽五行、天人合一是可以講的,因為科普不僅是要傳播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人們怎麼去思維,怎麼去進行批判、比較,最終實事求是的一種科學精神。現代的陰陽已經同古代不一樣了,但是讓中國公民了解這種宇宙觀的性質和內容,讓人們藉助中國古代的概念來對新的知識進行重新的啟發和思考,就是陰陽五行對現代科學的一種影響。
他表示:「把陰陽五行等寫入《基準》,說明科普開始引入歷史的維度,是中國科普思想的可喜的進步。」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張雙南研究員。
而堅決反對陰陽五行、天人合一「入准」的張雙南則認為,《基準》中不應該加入和科學毫無關係、甚至與科學背道而馳的內容。科學是從天文學的研究產生出來的,具體來講就是從古希臘就開始的通過不斷地刨根問底追問太陽系內行星的運動規律。因此,科學簡單來講就是刨根問底。
張雙南認為科學有三個要素:第一是科學的目的,也就是發現各種規律;第二是科學的精神,就是質疑、獨立和唯一;科學的方法是邏輯化、定量化和實證化,尤其實證化在近代科學的發展中變得非常重要。
那麼,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科學有什麼關係呢?在他看來,中國傳統哲學的精髓,一個是過去中國人以詭辯代替刨根問底,以贏得辯論代替追求真理;另一個則是以實用主義代替追求真理。這都與科學相去甚遠。
而陰陽五行,在今天看來是傳統,是文化和哲學。從歷史上看,的確是偉大的思想,值得驕傲和宣傳,但它不是科學,沒有產生科學,也不會產生科學,這是一個事實。
張雙南表示:「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思想裡面沒有科學的元素。我認為陰陽五行不應該放到《公民科學素養基準》裡面。如果要放進去,應該放到中國公民的傳統文化素養基準裡面。 我們應該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並在這個基礎上進步,我們需要理解祖宗的文化,但它並不是科學,跟科學沒有什麼關係。想理解科學,就要回到希臘,了解科學是怎麼來的,那是科學的歷史。」
比爾·蓋茨在北大演講,盛讚屠呦呦
3月24日,比爾·蓋茨到訪北京大學,出席「蓋茨與北大學生面對面2.0」活動,並發表題為《中國的未來:創新、慈善與全球領導力》的演講。
屠呦呦受邀出席演講,但因身體原因未能成行。她給蓋茨寫了一封感謝信,由林毅夫代為轉交。信中,屠呦呦對蓋茨以及蓋茨基金會在解決發展不平衡、抗擊危害貧困人口生命的重大傳染病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貢獻表示欽佩和讚賞。
蓋茨在演講開始時,提到:全球化究竟能給普通民眾帶來多少好處?富裕國家的人們對此存在質疑。美國總統大選和英國脫歐都印證了這些國家在移民、安全和全球發展等議題上出現了國內利益優先的傾向。他認為,而中國正逐步展現其全球領導力,填補這一缺失,「中國足以勝任這一角色」。蓋茨指出,中國讓數億人口脫貧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成就,不過中國的發展並不均衡,迄今仍有4300萬人口生活在極端貧困之中。
蓋茨主要在健康、農業、能源、技術四個領域展開演講。
在談到健康領域的時候,他提到,沒有人能比屠呦呦教授更好地證明中國在這一領域的能力。屠教授是北大校友,也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女性,屠教授發現的青蒿素可以有效地治療瘧疾,已經挽救了數百萬的生命,堪稱二十世紀熱帶病藥物最重要的突破之一,她的貢獻得到了世界的認可。
此外,「繼天花和即將被消滅的脊髓灰質炎之後,我們有望在中國的領導下,讓瘧疾成為第三種從地球上消失的人類疾病」。一個多世紀前,瘧疾幾乎是所有國家致死率最高的疾病。目前世界上仍然有32億人面臨罹患瘧疾的風險。為在全球範圍內消除瘧疾,需要在屠教授發現的青蒿素的基礎上,開發單劑藥物等其它更強有力的工具,並尋求更好的方法,以阻止瘧疾通過蚊蟲在人群中傳播。
蓋茨認為中國能夠推動全球進步的第二大領域是農業。1975年以來,中國的農業生產率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長,是非洲農業年增長率的四倍。他提到了袁隆平,「袁教授是湖南農業大學的農作物專家,他研究的雜交水稻將水稻畝產量平均提高了20%」。中國在雜交水稻領域取得的持續進步能夠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數百萬的小農戶帶來巨大的好處,他們中有很多人無法生產足夠的糧食養活家人,並將在未來幾十年面臨更加嚴峻的氣候狀況。
而中國的第三大全球機遇是能源創新。中國目前已經成為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全球領導者之一,而且最近還宣布將在2020年前,對可再生能源領域投資3600億美元。中國現在需要找到常規能源和新能源技術的平衡點,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我們也需要更多類型的能源,在滿足能源需求的同時實現溫室氣體減排。中國在這方面能開展的另一項工作就是引領下一代核能技術的發展。下一代核技術將更加安全、廉價,並能克服目前核技術面臨的許多困難。
中國擁有巨大潛力的第四個領域是軟體開發。蓋茨以「微軟小冰」這款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為例,她可以在微博上和人聊天,在電視上播報天氣預報,「小冰目前已經吸引了4500萬名粉絲……而且我聽說小冰現在已經能夠感知用戶情緒,甚至在別人失戀時給予安慰。」
最後,蓋茨表示,隨著地緣政治風向的變化,今日中國有機會推動世界在最為緊迫的挑戰上實現突破。「中國的領導人正在抓住這一機遇,而傳承這一事業則需要依靠中國的年輕人……無論你有什麼樣的雄心壯志要去改變世界,就放手去做吧。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時機,也沒有比現在更好的環境了。」(文/普芮)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同文同種的英美兩國人,母親節的時間為何不同
※化纖塑形文胸可誘髮乳腺疾病,不建議睡覺穿戴
※為什麼葡萄牙「發現」了世界,又迅速「失去」了世界
※劉衍文︱陰間造反:過陰兵,剪雞毛
※梵蒂岡第一任駐華宗座代表的秘密日記記錄的抗日戰爭
TAG:澎湃新聞 |
※為什麼「陰陽五行」不可以成為一門科學?
※為什麼「陰陽五行」不能成為一門科學?
※陰陽五行是不是科學?(上)
※中醫里的陰陽五行在科學裡是這麼解釋的,沒毛病!
※不學金正恩,中國科學家這樣征服太陽
※陰陽五行,真的屬於科學嗎?
※科學洗澡 不知不覺補腎壯陽
※科學健身,你不得不知的十五條
※陰陽五行是不是科學?!3大頂級科學家互「撕」鹿死誰手?
※中國科學家:太陽系極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
※預算危機「淹沒」阿根廷科學家
※堪稱科學史上最牛的合影 你不服不行
※近代中國通靈學說何以流行,「說鬼話」是「新科學」?
※了解冥王星越多, 科學家越不知道它算什麼
※了解冥王星越多, 科學家越不知道它算什麼
※不要「神話」了帶娃曬太陽,科學合理很重要
※什麼是科學?學者激辯「陰陽五行」是否該納入公民科學素質基準
※共和國不會忘記:那些歸國科學家將最好時光獻給一窮二白的祖國
※秘:我國歷史上科學都不能解釋的十大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