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為大漢王朝滅了匈奴,卻因言獲罪,晚年凄苦,死後被篡漢者平反

他為大漢王朝滅了匈奴,卻因言獲罪,晚年凄苦,死後被篡漢者平反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絕域名將陳湯(20)


可憐陳湯,為大漢王朝滅匈奴、誅單于,立下了赫赫戰功,老了只是想求個長安戶口能安居在天子腳下,不料竟因言獲罪,在此風燭殘年、舊病纏身之時被流放到了敦煌邊塞偏遠之地,這就是國家功臣的結局。


然而陳湯淪落到這等地步,他在敦煌仍然不安分,也沒法安分,關鍵是他在胡人中名聲太大,往來的西域各國君長、王公、貴人、行商、遊俠、軍吏、使者,反正黑白兩道什麼亂七八糟的胡人都會跑去他那圍觀、拜會、送禮,指指點點,議論紛紛,都在背後說陳湯這大名鼎鼎的超級英雄怎麼現在落得如此下場。於是沒幾年敦煌太守就受不了了,無奈只好向朝廷上奏道:「湯前親誅郅支單于,威行外國,不宜近邊塞。」

此時成帝已經去世(野史言成帝乃服食春藥,興奮過度、精盡人亡而死,真是死也死的很西門慶),即位的是元帝庶孫漢哀帝(成帝無子)劉欣,今年二十歲,此人博學敏捷,少有才名,還是個狂熱的武術愛好者,除了與美少年寵臣董賢有些不清不楚的男男關係外,基本還算是個懂政治的皇帝,他看到奏書後哭笑不得:先帝本來是想讓邊塞長官來約束陳湯的,沒想到這事兒竟大大影響了地方秩序與國際形象。實在沒轍就讓他去安定郡吧,那裡胡人少些。



他為大漢王朝滅了匈奴,卻因言獲罪,晚年凄苦,死後被篡漢者平反



然而這時又有人站出來替陳湯打抱不平了,他就是議郎耿育。與劉向谷永不同,耿育與陳湯並無深交,他對陳湯完全是一股同情與敬仰之心,這從他的奏章里就可以看出來:

「陳湯為聖漢揚鉤深致遠之威,雪國家累年之恥,討絕域不羈之君,系萬里難制之虜,豈有比哉?先帝嘉之,頻下明詔,宣著其功,改年『竟寧』,傳之無窮。時先帝寢疾,然猶垂意不忘,數使尚書責問丞相,促立其功。獨丞相匡衡排而不予,封延壽、湯數百戶,此功臣戰士所以失望也。


至今奉使外蠻者,未嘗不陳郅支之誅以揚漢國之盛,此乃援人之功以懼敵,棄人之身以快讒,豈不痛哉?」


況且,臣聞居安思危,盛必慮衰。今國家素無文帝節儉富饒之蓄,又無武帝梟將擒敵之臣,獨有一陳湯耳!然陳湯功曾未久,反聽邪臣鞭逐斥遠,使亡逃分竄,死無處所。豈不謬哉!


今天下賢達之士皆以為:陳湯之功累世不可及,而陳湯之過人情所有,陳湯尚如此,雖復破絕筋骨,暴露形骸,猶複製於唇舌,為嫉妒之臣所系虜耳。此臣所以為國家尤戚戚也!」


時過境遷,哀帝其實也不想再追究陳湯了,何況陳湯的問題主要是大司馬王商要整他,而王商早已在元延元年(前12)去世,現在的大司馬王莽還是陳湯的好朋友,少不了要為陳湯說幾句好話,於是哀帝大發慈悲,赦陳湯之罪,放他回長安養老。

不久,隨著哀帝政權逐漸穩固,大司馬王莽又被遣回封地,新的外戚傅氏、丁氏相繼上台。傅氏、丁氏與寵臣董賢又是一番明爭暗鬥,無聊,不提!



他為大漢王朝滅了匈奴,卻因言獲罪,晚年凄苦,死後被篡漢者平反



總之,陳湯在朝中再無靠山,再加上垂垂老矣,英雄遲暮,風濕病也越來越嚴重,幾至無法行走,他名聲再大,如今也只能苟延殘喘罷了。


數年後,陳湯結束了他傳奇而又坎坷的一生,病死長安。

陳湯的前半生窮困潦倒,後半生坎坷落魄,只有中間在西域的幾年閃耀無比,其間郅支城下的一夜更是光華絕世。如此人生,也不知悲劇,喜劇,還是一個玩笑。



他為大漢王朝滅了匈奴,卻因言獲罪,晚年凄苦,死後被篡漢者平反



又過了幾年,年輕的漢哀帝也死了,他這個謚號的確很傳神:心有中興之壯志,上台後便致力於重振皇權與土地改革(下「限田令」限定私田三十頃,以解決土地兼并問題),卻屢遭朝中官僚地主集團與外戚集團的橫加阻撓,又由於私人感情自己打破了土改詔令(賞賜寵臣董賢私田2000頃,幾乎相當於關中良田的一半,另外,董賢的家財有四十三億,比國庫還多),導致各項改革盡數夭折;再加上身有重症肌無力之惡疾,結果壯志未酬身先死,只當了短短六年的皇帝就魂歸天國,這豈不是劉欣之哀,也是強漢之哀么?當年,宣帝劉詢為了解決土地兼并問題,三次遷徙陵縣,又多次將皇家公田假借給無地、少地農民耕種,使他們擺脫豪強地主的控制,重新成為國家掌握的編戶齊民。比起宣帝,成帝、哀帝這些劉氏後人們難道不感覺汗顏么?

不過照我看,西漢朝病入膏肓,整個統治階級在一片爭權奪利、縱慾狂歡、腐朽墮落中已全部潰爛,是民不聊生,忍無可忍,只寄望於一個中興明主來拯救國運是不可能的,悲哀無助妄圖挽救國運的哀帝是如此,野心勃勃試圖「托古改制」的王莽也是如此。除了大破大立,改天換地,新生統治階級,重建社會秩序,其他別無選擇。


哀帝完全不好女色,死後也是無子,權力便又全部回落到了外戚王氏的手裡。不久王莽被太皇太后王政君徵召復出,受命回朝處理哀帝喪事,並誅滅丁、傅、董賢,重新當上了大司馬。當時新立的漢平帝劉衎(亦為元帝庶孫)只有九歲,基本就是個傀儡,再兩年後王莽更被群臣共推為安漢公,離帝位只有一步之遙了。



他為大漢王朝滅了匈奴,卻因言獲罪,晚年凄苦,死後被篡漢者平反



王莽大權在握後,為收買人心廣施恩惠,大封宗室與功臣後裔。不久更懷念起陳湯往日對他的恩情,於是召集群臣為他平反,追謚陳湯破胡壯侯,並以1400戶封陳湯之子陳馮為破胡侯,連帶還加封了甘延壽之孫甘遷1600戶。當年那個親手砍了郅支頭的軍侯杜勛本來已被世人遺忘,現在也被撈了出來封為討狄侯,食邑千戶。


現在大家可以回答我們前言里的問題了吧。關於陳湯,他就是個有著堅定的信念與偉大的志向,而且也擁有足夠的才華去完成他信念與志向的人。而其他的細枝末節,史載其實很模糊,在他的功業之外,我們終究是不了解這個兩千多年前的歷史人物,關於他的生活,關於他的情感,關於他的愛恨,關於他的貪腐,關於對他道德上指責,只透過幾頁史簡,我們很難清楚洞悉,他也從來沒有在歷史中留下過剖白自己心跡的文字,除了那句時常被人誤解為漢武帝所說的話:「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但這就夠了。


漢平帝下元始五年(公元5年)十二月,王莽弒平帝而立孺子嬰(宣帝曾孫),群臣奏請王莽攝行皇帝之事,稱「假皇帝」(代理皇帝)。



他為大漢王朝滅了匈奴,卻因言獲罪,晚年凄苦,死後被篡漢者平反



公元9年,王莽從假皇帝變做真皇帝,改國號為新,西漢滅亡。


如果說秦朝的滅亡主要還是兩任皇帝自身的問題,那麼西漢的滅亡則是整個君臣班子從上到下的全體爛掉,而劉氏王朝又無能亦不願自行醫治,於是王莽不失時機的站來出來,提出要用一場不切實際的改革來解決所有這些問題,民眾便選擇相信王莽,而放棄了一次次讓他們失望的劉氏王朝,如此而已。


換句話說,當時天下蒼生急需重組一個強有力的政府來充當救世主的角色,救萬民於水火。劉氏幹不了,那就王莽來干,王莽干不好,那就再換人。古代沒有民主,沒有民選,所以也就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要麼和平篡權,要麼就武裝顛覆,古人稱之為「再受天命「,今人稱之為「歷史選擇」,如此而已。


至此,無論是陳湯還是王莽,或者是強漢,都在充滿了歷史的指責中,走向了末路,但我們無需為此太惋惜太沉痛。正如西方哲學尼采所言:「因為是前輩人造就了我們,因此他們的熱情、他們的迷茫、他們的錯誤,還有他們的罪行——也造就了我們。」


我們是漢人。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千古名將英雄夢jhxlesheng,未經本人同意,嚴禁轉載



他為大漢王朝滅了匈奴,卻因言獲罪,晚年凄苦,死後被篡漢者平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名將英雄夢 的精彩文章:

一名將功勛卓著,只不過為了獲得京城戶口,說錯一話,被流放敦煌
兒時偷光,大了盜名,老了竊田,這就是教科書里吹噓的勤學榜樣?
中國史上最霸氣捷報:請將這顆敵國元首的頭顱高懸在京城的胡人街
秦時明月一情節歷史出處,漢軍確與羅馬兵團和匈奴美女打過一仗
傳奇戰神衛青、霍去病都沒做到的事兒,一個書生是怎麼做到的?

TAG:千古名將英雄夢 |

您可能感興趣

他是西漢名將首創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勝匈奴殺單于卻不被漢朝所容
為何秦朝可以狂虐匈奴,而一到漢朝卻反遭匈奴吊打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便出自他口,擊垮匈奴卻被判死刑
大漢晚年遭到了匈奴人的強勢反擊,為何漢朝軍隊對匈奴連戰連敗?
他是妥妥的匈奴人,卻為何要取漢名,還自稱漢皇帝?
漢朝第一酷吏,匈奴人聽到他名字都要逃,結果他無罪也被害死
秦朝能踏平匈奴,為何到漢朝就反過來了?漢朝經歷了什麼?
劉邦死後,匈奴向大漢提了一個要求,讓呂后感到羞恥不已
漢朝:他不是將軍卻威名遠揚,匈奴人怕的要死!有他在,匈奴不敢過雁門關!
漢朝此人匈奴人聽到他名字都怕,結果無罪被害死
為什麼秦朝當時吊打匈奴,而到了漢朝卻被匈奴屢屢欺負
一生的掙扎悲嗆,漢朝李陵,是否真投降匈奴?家人已死,不願歸漢
滅匈奴的第一名將,一戰殺十萬,此後千年無人能及,不是在大漢朝
被李牧蒙恬吊打的匈奴,為何在漢初那麼囂張,因為在劉邦眼裡,他比匈奴更可怕
他原是匈奴王子,因父親被殺而降漢,從弼馬溫做起,最終位極人臣
此國便是被漢朝打跑的匈奴人,但他們死活不承認!
他們是漢武帝手下最厲害的7員猛將,北卻匈奴,護我山河!可惜大多得不到善終
衛青一句話,讓漢武帝大喜,後被重用,只是匈奴兵被他嚇得不輕!
從她死後,漢朝由被匈奴欺負到挺胸抬頭的華麗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