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海泛舟」涼武公李愬的用兵伐謀之道

「史海泛舟」涼武公李愬的用兵伐謀之道

淮西戰場形勢圖

愬字,一為su(四聲),同訴。二為shuo(四聲),意思是恐懼不安的樣子。後人常稱唐涼武公李愬(shuo),大概是因為李愬常常以謙虛、謹慎自居的緣故。

自安史之亂後唐王朝國力空虛,中央已無實力掌控地方節度使,因此藩鎮割據現象並沒有「偃旗息鼓」,反而以世襲制的方式再度興起,威脅著唐王朝統治者的統治。到了憲宗時期國力稍稍恢復,開始著手對藩鎮以點帶面、各個擊破。李愬就是在這一輪平藩的過程中脫穎而出,從而成就了一生之功名。

李愬用兵伐謀頗有一套,讓人想起了老將郭子儀。

一、制勝之道唯在得人

為將者,帶兵打仗必先得人。手下如若沒有善謀遠慮者、勇武非常者、辯才超群者如何能穩操勝券、以逸待勞、克敵制勝。李愬率朝廷大軍攻打蔡州,手下並沒有合適的將領,恰逢手下十將馬少良抓獲了敵將丁世良,甘霖至,必欣喜。丁士良何許人也?丁士良是吳元濟手下的戰將,常常危害附近州縣,令官軍束手無策,眾人皆欲剜其心而食其肉以圖快,但李愬並沒有將他處死,反而任命他為捉生將,丁世良在此後攻克蔡州戰役中戰功卓著。李愬在攻克青喜城之後得知蔡州城內的大將李祐謀略非常,如不納為己用必當成為一大阻礙,於是設伏將其引誘到野外抓獲,麾下又填一員猛將。正是此種種「愛人」才換得淮西之戰的大捷。

二、籠絡人心攻心之要

「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人心歸向,則無往而不勝。李愬攻心有二,一為攻敵之心。在沒有到達淮西戰場之前有軍令規定,對留宿敵方姦細的人,要屠殺其全家。李愬卻除去了這一規定,並讓人優待敵人姦細,姦細反而將實情報告給了李愬,自此李愬對敵人更加了解。二為攻己之心。李愬將文城各將領的女眷親屬全部遷移到安全的唐州,於是唐州和鄧州軍中的士氣又振作起來,前來投降的人接連不斷。李愬根據他們的具體情況一一做出合理安排,得知上有父母的士卒便發給糧食和衣服打發他們回家。自此淮西一帶人心向李。

三、全盤操縱高瞻遠矚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在當時人看來許多不可思議的做法,事後咀嚼才醒悟如此神奇。乏謀者無藏,與敵交戰必全盤托出而無半點「城府」,須知兵不厭詐,兵者,凶也!初到淮西,李愬並沒有整軍備戰一絲不苟,而是向敵人士微弱之相,麻痹淮西守軍;庸者在意得失,一城如能得手,則費盡千難萬苦也要實現,在唾手可得的吳房縣面前,李愬卻沒有進攻;智者多奇謀,按部就班往往難見奇效。風雪路上暗淡無光,士卒無不驚呼「危矣!」但李愬卻從容行軍,勇往無前;勇者陷於死地則愈猛,軍隊深入敵境並非壞事,反而會激發鬥志,凝聚軍心。蔡州光復後,眾將領圍在李愬周圍詢問此前的種種,李愬一番話折服眾人,「朗山失利,敵人便輕視我,因而不做防備。奪取吳房,吳房人便逃亡蔡州合力堅守,留下吳房是為了分散兵力。疾風暴雪天色昏暗,敵人便不能用烽火取得聯繫,那麼敵人自然也不會知道我們到來。孤立無援進入地方境內,人們便會獻身效死,打起仗來便會加倍出力。一般來說,眺望遠處的人,不必顧及近處。計慮大事的人不必知悉細事。倘若誇耀小小的勝利,顧惜小小的失敗,首先便把自己攪亂了,哪裡還有餘暇去建功立業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