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李今庸:50種常見病的穴敷療法(家庭必備)

李今庸:50種常見病的穴敷療法(家庭必備)

點擊

上方

藍色字

中醫思維十

可快速關注





李今庸 第二屆國醫大師、湖北中醫藥大學教授



1925年出生,湖北棗陽人。第二屆國醫大師,湖北中醫藥大學教授、當代著名中醫學家、被稱為「《內經》王」。全國中醫藥傳承博士後合作導師、,第一批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指導老師,第一批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業教授。




案例精選——治療中暑的穴敷療法



處方:

鵝不食草適量;穴位:鼻孔;方法:上一味,晒乾,研為細末,裝入磁瓶內,用蠟封口備用。每用時,取葯末約0.5g,放入鼻孔中。此治感冒暑濕證。




感冒




處方:

白芥子、薄荷各適量,雞蛋兩個;




穴位:

神闕、大椎、湧泉;




方法:

將白芥子、薄荷研細,取雞蛋清調葯,敷貼神闕、大椎及湧泉穴。此治風寒感冒。




處方:

淡豆豉30g,連翹15g,薄荷9g,蔥白適量;




穴位:

風池、大椎;




方法:

將前三味葯混合研細過篩,用藥20g,加入蔥白適量,搗融如膏,敷貼風池、大椎穴,再以冷水滴藥膏上,覆以紗布。此治風熱感冒。







咳嗽




處方:

瓜蔞大者1枚,貝母50g,青黛15g,蜂蜜120g;




穴位:

肺俞、大杼、後溪;




方法:

先將貝母、青黛混合碾為細末,再放連籽、皮的瓜蔞搗融,放蜂蜜入鍋內加熱,煉去浮沫,入以上三味葯,調和如膏狀,分別攤貼在肺俞、大杼和後溪穴上,蓋以紗布用膠布固定。每日或隔日換藥1次。此用於乾咳、久咳、熱咳等證。




處方:

白芥子18g,吳茱萸18g,麻黃6g,白鳳仙花全草1株;




穴位:

肺俞、膻中、湧泉;




方法:

前三味葯研細末,鳳仙花搗融,用酒共調勻,敷貼在肺俞、膻中、湧泉穴處,外用紗布紮緊及膠布固定。此用於寒咳。







哮喘




處方:

老薑9g,麻黃4.5g;




穴位:

膏肓、大杼;




方法:

二味煎取濃汁,再用濃汁熬膏,將藥膏攤在狗皮膏上,敷貼背部膏肓、大杼穴。




處方:

白礬30g,麵粉、醋各適量;




穴位:

足心;




方法:

將上三味和勻做成小餅狀,敷貼患者兩足心,布包一晝夜。




處方:

白芥子45g,半夏9g,輕粉6g;




穴位:

天突、肺俞;




方法:

三味葯共研細末,取少量,用蜂蜜調敷天突、肺俞穴。




中暑




處方:

鵝不食草適量;




穴位:

鼻孔;




方法:

上一味,晒乾,研為細末,裝入磁瓶內,用蠟封口備用。每用時,取葯末約0.5g,放入鼻孔中。此治感冒暑濕證。




處方:

田螺3枚,青鹽1g;




穴位:

臍下;




方法:

田螺搗爛,入青鹽,攤成膏,敷於臍下1寸處。此治暑證二便不通。







嘔吐




處方:

白礬、麵粉各適量;




穴位:

湧泉;




方法:

白礬研細末,加麵粉適量,用醋或開水調成膏狀,敷貼於湧泉穴。此治熱性嘔吐。




處方:

吳茱萸(炒)30g,生薑1塊,香蔥10餘根;




穴位:

臍腹;




方法:

上三味,共搗成餅,蒸熱敷貼在臍腹處。此治寒性嘔吐。




呃逆




處方:

皂角末10g;




穴位:

鼻孔;




方法:

上一味,用一紙筒取少許葯末,放入鼻孔中,得嚏即止。此治突呃不止證。




處方:

薑汁、蜂蜜各等量,丁香10g;




穴位:

中脘、陰都;




方法:

上三味,共搗如膏,取之敷於中脘、陰都穴。1日換藥1次。此治久呃不止證。







泄瀉




處方:

丁香2g,肉桂1g;




穴位:

神闕;




方法:

上二味,共研為細末,以水調和,做成黃豆大藥丸,放在肚臍神闕穴上,外貼普通膏藥固定。







便秘




處方:

大黃末10g,芒硝40g;




穴位:

臍部;




方法:

上二味,用適量黃酒調和,塗敷於臍部,外用紗布覆蓋,用膠布固定,再用熱水袋熱熨10分鐘左右。




處方:

白礬末20g;




穴位:

臍部周圍;




方法:

上一味,先做一紙捻,圍在臍周,將白礬末放於其中,用冷水慢慢淋濕白礬末。




處方:

蔥白(連須)10g,生薑10g,淡豆豉10g,食鹽5g;




穴位:

臍部;




方法:

上四味,共搗爛如泥,製成餅狀,烤熱,趁熱敷於臍部,外用紗布固定。




眩暈




處方:

嫩茶葉60g;




穴位:

鼻孔;




方法:

上一味,研為極細末。每用時,以一紙筒取少許葯末,放入鼻孔中。1日數次。




失眠健忘




處方:

吳茱萸9g,米醋適量;




穴位:

湧泉;




方法:

吳茱萸搗爛,用米醋調成糊狀,敷貼雙足湧泉穴,24小時後取下。




處方:

酸棗仁適量;




穴位:

耳穴神門、皮質下、心、腎、腦點;




方法:

用開水將酸棗仁浸泡去外皮,分成兩半,以酸棗平面貼在直徑約10mm的圓形膠布中心備用。選耳穴,每次1-2個,將葯貼壓於穴上,並按揉1-2分鐘,每日數次按揉。3-5日換藥一次,4次為1療程。





汗證




處方:

何首烏適量;




穴位:

神闕;




方法:

上藥研為細末,用水調成膏狀,貼敷神闕穴,用紗布固定。此用於自汗證。




處方

:五倍子(蜜炙)、枯礬各等份,乳汁適量;




穴位:

腎俞;




方法:

上二味葯混合研細末,過篩,加入乳汁調和成膏,取10-15g藥膏,敷於腎俞穴,蓋以紗布,用膠布固定。1日換藥1次。此用於盜汗證。




吐衄




處方:

大蒜2個;




穴位

:足心;




方法

:大蒜2個,搗為泥,敷貼雙足心,4小時敷1次,連續敷貼。此治吐血。




處方:

白及15g;




穴位

:印堂;




方法

:上一味,研為細末,用冷水調和,塗敷兩眉之間印堂穴,以紗布覆蓋,用膠布固定。此治鼻衄證。注意:治療期間忌喝酒。







水腫




處方:

針砂、豬苓、生地龍各9g,甘遂10g;




穴位:

臍部;




方法:

上四味,先將針砂加食醋煮數沸,取出炒干,再同豬苓、地龍共研為細末,用蔥汁調和,做成餅狀,貼敷臍部,外用紗布固定。1日換藥2次。




癃閉




處方:

獨頭大蒜1個,山梔子6g,食鹽60g;




穴位:

臍部、陰囊;




方法:

共搗為末,加清水調和,敷於臍部,若小便不通,再加敷陰囊部位。




遺精




處方:

硫黃、丁香、胡椒、杏仁各10g,麝香少許,紅棗肉20g;




穴位:

臍中;




方法:

上六味,共搗研如泥,做成黃豆大藥丸若干粒。每用時,取一丸放在臍中,外用紗布固定。




處方:

五倍子(炙)15g,煅龍骨15g;




穴位:

臍中;




方法:

共研末,唾液調糊為丸,如龍眼核大。用時納入臍中,外以布扎。3日1換,久用有效。




面癱




處方:

皂角(去皮)1500g;




穴位

:地倉、頰車;




方法:

上藥研末,用陳醋調成膏狀,敷貼面部穴位地倉、頰車,左側病患貼右邊穴,右側病患貼左邊穴。葯乾燥後換掉再敷。







頭痛




處方:

蔥白、薄荷各等份;




穴位:

太陽、眉心;




處方:

用開水泡上藥,後貼於雙側太陽穴及眉心處。此用於風熱感冒頭痛。




處方:

川芎、芒硝各10g;




穴位:

鼻孔;




方法:

上二味,共研為細末。每用時,以一紙筒,取少許葯末,放入患者鼻孔中。此治偏、正頭痛。




痹證




處方:

丹參、川芎各適量;




穴位:

A組:心俞、巨闕、內關、上巨虛;B組:厥陰俞、中脘、間使、足三里;




配穴

:偏於氣滯者加肺俞、氣海,偏於血瘀者加膻中、膈俞,偏於寒凝者加關元、命門、中極,偏於痰濁壅盛者加太白、豐隆;




方法:將中藥丹參、川芎各適量,製成粟粒大小的藥丸2粒,貼在7mm×7mm的二氧化鋅橡皮膏上。每用時,將膏藥貼於所選穴位上,隔日貼葯1次。







腹痛




處方:

蔥白(連須)7個,胡椒適量,枯礬6g;




穴位:

臍部;




方法:

上三味,共搗爛,用乳汁調和,做成餅狀,敷在臍部,外用紗布固定。此治寒積腹痛。




處方:

老生薑60g,豆豉15g,蔥頭(連須)3根;




穴位:

臍中;




方法:

上三味,共杵成藥餅,烤微熱,貼臍中,布扎12小時。此用於便秘腹痛者。




處方:

川楝肉30g;




穴位:

肛門;




方法:

上一味,用酒浸泡1小時左右,取出,用乾淨紗布包裹,塞入肛門內。此治蟲積腹痛。




痹證




處方:

吳茱萸16g,大蒜1頭;




穴位:

足心;




方法:

上二味,共搗爛,取藥包患側足心。1日1次。




坐骨神經痛




處方:

馬錢子、乳香、沒藥、麻黃各250g;




穴位:

阿是穴;




方法:

上四味,共研為細末,加蜂蜜調成膏狀。每用時,取膏藥適量敷於痛點阿是穴,外用紗布包紮固定。




三叉神經痛




處方:

馬錢子、川烏、草烏、乳香、沒藥各等份;




穴位:

太陽、下關、頰車或阿是穴;




方法:

上五味,共研為細末,裝瓶備用。每用時,取葯末適量,以黃酒或醋調成膏狀,敷貼在穴位上,外用紗布覆蓋,並以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



痛經




處方:

食鹽(研末)300g,生薑120g,蔥頭1握;




穴位:

阿是穴;




方法:

上三味,先將姜、蔥洗凈,後共炒熱,溫熨腹部痛處阿是穴。




經閉




處方:

紅花50g、食醋200ml;




穴位

:鼻孔;




方法

:上二味,一同煎煮,趁熱熏蒸患者鼻孔。







崩漏




處方:

蓖麻葉1張;




穴位

:頭頂;




方法

:上藥搗爛,包在患者頭頂上。1日換藥1次,可止血。




處方

:艾葉適量;




穴位

:隱白;




方法

:上藥搗爛,加熱,敷貼隱白穴。1日換藥1次。左右穴同時使用,也可交替使用。




胎位不正




處方

:鮮生薑適量;




穴位

:至陰;




方法

:上一味,搗成泥狀,用生薑泥分別敷貼雙側至陰穴,外用塑料薄膜包裹。每日貼1次,可連續用2-3日。




乳癰




處方:

生半夏10g;




穴位

:鼻孔;




方法:

上一味,研細末。每用時,以一紙筒,取葯末少許,放入患者鼻孔中。




處方:

生南星1粒;




穴位

:鼻孔;




方法

:上一味,搗爛,用細紗布包裹成花生米大小的葯栓,塞入一側鼻孔中,當鼻內有熱辣感即取出,塞入另一側鼻孔中。




乳缺




處方:

麥芽、芒硝各等份;





穴位:

乳房;




方法

:上二味,共研為細末,裝入布袋中備用。每用時,將葯袋貼敷乳房上,濕則另換1葯袋,交替使用。




小兒驚風




處方:

天南星1個,全蠍1條;




穴位:

囟門;




方法

:上二味,共研為細末,用唾液調和成膏狀,敷塗於患兒囟門上。抽搐止則停用。若抽搐未止,則繼續敷塗。此用於小兒急驚風。




處方:

胡椒、梔子各7粒,蔥白7根;




穴位:

心窩;




方法:

上三味,共搗研爛,加細面,以雞蛋清調和成泥狀,攤在布上,貼於心窩處。此治小兒慢驚風。







小兒泄瀉




處方:

五倍子、吳茱萸、公丁香、靈磁石、白芥子各等份,冰片或麝香少許;




穴位:

足三里、天樞、中脘、關元;




配穴

:吐乳加內關,發熱加大椎,久瀉加脾俞、腎俞、大腸俞;




方法

:前五味,共研極細末,加冰片或麝香少許,用油膏調成黃豆大藥丸。取藥丸貼敷穴位,蓋以傷濕膏。1日換藥1次,5次為1療程。




小兒積滯




處方

:胡椒、公丁香;




穴位

:肚臍;




方法

:上二味,研細末,以水調和成餅,貼敷肚臍,24小時更換1次。







小兒頓咳




處方

:阿魏6g,膏藥1張;




穴位

:天突;




方法

:將阿魏放膏藥上,敷貼天突穴。




小兒發熱




處方

:鉛粉30g,釀酒小曲10枚;




穴位

:胃口及手心、足心;




方法

:以雞蛋清調水粉,略稀,塗小兒胃口及兩手心。復以酒麴研爛,用熱酒和做二餅,貼兩足心,用布扎之。




小兒夜啼




處方

:陳茶葉適量;




穴位

:臍上;




方法

:將茶葉嚼爛後,捏成小餅狀,敷貼在患兒臍上,外用棉花蓋上紮好,10分鐘後即可停止。




小兒尿床




處方

:五倍子30g;




穴位:

臍部;




方法:

上味葯,研為細末,用唾液調和,分做成6塊葯餅。臨睡前取葯餅一塊置於臍部,外用紗布固定。




丹毒




處方

:硝石、白面各10g;




穴位

:足心;




方法

:上二味,共研為細末,用井水調和成糊狀。臨睡時塗於足心,外以紗布覆蓋,用膠布固定。







濕疹




處方

:白芷、白及、白枯礬、黃柏、硫黃各25g;




穴位

:阿是穴;




方法

:上五味,共研為細末,裝瓶備用。若濕疹未流水或未潰爛,取葯末以麻油調成糊狀,塗敷患部阿是穴處;若濕疹已流水或潰爛,取葯末直接撒於患部阿是穴處。每日換藥1次,病甚者可每日換藥2次。




扭傷




處方

:大黃粉、生薑汁各適量;




穴位

:阿是穴;




方法

:上二味,混合調勻成膏狀,備用。每用時,將藥膏平攤在扭傷處阿是穴,覆蓋油紙或塑料薄膜以保持濕潤,再用紗布、膠布等固定。敷12-24小時,若未愈者,再敷之。




目赤腫痛




處方

:決明子適量;




穴位

:太陽;




方法

:上一味,炒,研細末,以茶調敷太陽穴,干則易之。







鼻淵




處方

:獨頭大蒜2粒;




穴位

:足心;




方法

:上一味,去皮,切成薄片,貼於兩足心,外用紗布固定。




處方

:黃木香花50g;




穴位

:頭頂百會;




方法:

上一味,鋪於頭頂百會處,外用紗布固定。




咽喉腫痛




處方

:綠豆粉30g;




穴位

:頸項;




方法

:用雞蛋清調綠豆粉成膏糊狀,敷貼在雙側頸項處。每日用藥1次。




牙痛




處方

:蒼鹽(炒)12g,青黛1.5g;




穴位:

鼻孔;




方法:

上二味,共研為細末。每用時,以一紙筒,取少許葯末,放入牙痛一側的鼻孔中。




處方

:全蠍21個,五倍子15g,螻蛄6個;




穴位

:太陽;




方法

:上三味,共研為細末,用蔥汁調和成膏,攤在紙上,貼敷在牙痛一側的太陽穴上。







雞眼




處方

:鴉膽子仁10粒;




穴位

:阿是穴;




方法:

將鴉膽子仁搗爛如泥,備用。用藥時,先用溫熱水泡腳,後剪去雞眼上的硬皮,塗少許葯泥於膠布上,貼敷在患部阿是穴上,外固定之。5-7日換藥1次。




凍傷




處方

:蘿蔔1個,麻油適量;




穴位

:阿是穴;




方法:

在蘿蔔中間挖一個圓洞,將麻油倒入洞孔中,再將蘿蔔燒熱,待麻油開滾後,即倒出備用。用治時,用無菌棉球蘸蘿蔔油塗敷患處阿是穴。每日2-3次。




燒燙傷




處方

:大黃、地榆、黃柏各等份;




穴位

:患處;




方法

:先將地榆、黃柏加油熬煮,後加入大黃,待葯熬成焦黃色,去渣待冷將紗布浸泡其中。用藥時,取浸泡藥油之紗布,包敷患處。




面部色斑




處方

:白及、白芷各6g,白蘞4.5g,白附子6g,白丁香4.5g,密陀僧3g;




穴位

:患部;




方法

:上六味,共研為細末,裝瓶備用。每晚用時,先凈患部,再取葯末少許,以雞蛋清或白蜜調成膏狀,塗敷患部,次晨洗去。




痤瘡




處方

:黃芩、黃柏、紅花、硫黃各等份;




穴位

:患處;




方法

:上四味,共研為細末,裝瓶備用。用藥時,取葯末適量,以清水調為糊狀,塗敷患處。




狐臭




處方

:佩蘭葉9g,滑石12g,枯礬6g;




穴位

:腋窩;




方法

:上三味,共研末。用藥時,將葯末敷於腋窩中,用繃帶包紮之。3日換藥1次。







脫髮





處方

:芫花、紅花、制川烏、制草烏、細辛、川椒各3g;




穴位:

阿是穴;




方法:

上六味,共研為細末,放入適量75%乙醇溶液或白酒中,浸泡一周左右,過濾取汁,備用。




每用時,用棉簽蘸藥液塗擦患部阿是穴處,擦至頭皮發紅為度。每日1-2次,1個月為1療程。




煙癮




處方

:丁香、肉桂、谷氨酸鈉各等份;




穴位

:甜味穴;




方法

:上三味,共研末,裝瓶備用。每用時,取葯末0.5-1g,用凡士林調成膏狀,或加少許白酒做成藥餅,貼敷於手腕甜味穴,外用膠布固定。24小時後取下。




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中醫思維十平台無關,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本文來源

《李今庸特色療法》,科學出版社出版

由中醫思維+編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由中醫思維+(zhongyisw)分享。






葫蘆中醫精品微課開始預報名啦


名額有限,預報名享優惠,識別下方二維碼鎖定席位







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立即優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思維十 的精彩文章:

徐文兵妙解中藥性味(五味調神,必須掌握的健康飲食法則)
人民日報:請留住中藥「老字號」,莫讓改名換姓斷了「金字招牌」的命脈
古書遺方:十二時辰無病法
成為名醫的十大條件
李可:我闖過的劑量關、毒藥關(附李可老中醫經驗總結珍貴36條)

TAG:中醫思維十 |

您可能感興趣

50種常見病的穴敷療法
50種常見病的穴敷療法(推薦收藏)
再也不用排隊三伏貼了,50種常見病的穴敷療法
常人常事非,中醫的貼敷療法
頸椎病的外敷療法
婦科、男科常見病貼敷療法推薦
健康養生,腰痛消除法之冷敷療法!
中藥內病外治貼敷療法治療頸椎病
失眠的藥物貼敷療法
頸椎病也可以自我治療?中醫教你頸椎病的按摩熱敷療法
外敷療法治肩周炎
中醫貼敷療法治療腮腺炎心得
傳世秘方,冬病夏治中醫貼敷療法,神奇功效不用吃藥輕鬆治療身體病症!
貼敷療法治各類型頭痛
貼敷療法,牢記這些注意事項
全國首家紅外線熱敷療法減肥——纖纖玉蝶
孩子退燒了、炎症消了、淋巴結還在腫,用這個葯外敷療效好
小孩肌肉拉傷怎麼辦 冷熱敷療效佳
中醫貼敷療法-金鄉縣衛計局特邀省中醫專家傅迎教授親臨東城社區坐診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