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古代哲學不算是真正的哲學?
當亞里士多德說:人出自本性地求知,即使不出於任何實際目的——的時候,他說的是全人類。
當我們說,不,我們只應該把「西方的」那一套哲學算作哲學的時候,我們在說什麼呢?
我們是不是在說,只依靠理性,探究事物本性的那種「西方的」學科呢?
如果這樣,我們如何去評價中世紀哲學?
確實有些中世紀哲學家是「只依靠理性的」,確實有一些中世紀哲學家是為了「探究事物本性的」,但是同時也有中世紀哲學家,他們是「依靠信仰的」,是「依靠聖經的」(阿拉伯哲學家則有些是「依靠古蘭經的」),依靠什麼直覺的,有些哲學家是「為了捍衛基督教信仰的」(阿拉伯哲學家有些則是「捍衛伊斯蘭教信仰的」。
我們要把這些哲學家從哲學中除名嗎?
如果我們反感亞伯拉罕諸教,那我們往古希臘或者古羅馬回溯一下,也不難發現有為了諸神信仰而辯護的哲學家們。
如果我們反感宗教,那讓我們轉到政治上,從亞里士多德到黑格爾,為那個年代的政治洗地的哲學家也是一票一票的,當亞里士多德說「奴隸是會說話的工具」時,理性何在?這裡有的不過是「習慣」罷了,但是這不妨礙《政治學》依然是一本哲學著作。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重新思考哲學的定義呢?
我覺得,哲學是為了解決人當下存在的問題才誕生的一個「人對自身的反思」,這種反思最核心的問題或許是:
我們憑什麼活著。
這句話本身就包含兩重意義:
1)我們藉以活著的那個基礎是什麼?
2)我們活著的目的是什麼?
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東方西方,無論古代現代,這兩個問題都一直無法迴避,從前蘇的元素說,柏拉圖的理念論,亞里士多德的質形論,到中世紀圍繞神創論的種種解釋,以致尼採的超人學說,都是西方對解決第一個問題的嘗試。
而在中國,這個問題則似乎在另一個角度被解決著,比如我理解的孔子學說就是把「仁」(或者闡釋為:人的基本人性)作為我們活著的這個基礎,以它所外化的標準(禮)作為生活的基本準則。而仁作為「先驗被給予」的東西是無法探究的。
對於第二個問題的情況也是類似,無論是柏拉圖的讚美理念世界,亞里士多德的中道幸福觀,斯多葛派的無痛苦,阿奎那的面見上帝的本質,尼採的成為超人等等,都是每一家哲學的終極目的。
孔子的「隨心所欲而不逾矩」,道家的清靜無為什麼的(我其實不知道),也都是圍繞這個問題給出的答案。我們很難說,誰家給出的答案最好。
中國哲學往往給人一種似乎很不成體系的感覺。但孔子本人的思想雖然比較散亂,但是後人已經把它整理得很系統化了,道家也一樣,不存在這個問題。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在當時算是吹牛嗎?
※歷史上那個超越時代的人?
※乾隆,雍正,你都知道,那你知道他們姓什麼嗎?
TAG:怪物志 |
※真正的史學大家無不是政治哲學家?
※古代中國陰陽哲學思想與現代物理學哲學思想的相似之處
※真正的哲學家是半死的人
※做人哲學
※中醫不僅是單純的科學,更是哲學!
※南懷瑾老師:這一段是人生的哲學,也是國家大政治的哲學
※《哲學與人生》慕課稿之四:智慧的反思:哲學不是什麼?——哲學不是工藝技術、智慧不是小聰明
※哲學,哲學,哲學,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人工智慧時代必備生存技能!
※好玩的哲學:神話是哲學的母親
※泡學中的哲學思想
※漲知識:醫學與哲學也有聯繫?「醫學哲學」都研究啥?
※「哲學史」中要有「哲學」
※胡大一說,醫學是最需要學點哲學的學科
※俄羅斯人的生活哲學,說得好有道理!
※學好哲學,將總能看清人們什麼時候在胡說八道!
※意識是哲學難題還是科學的研究對象
※經濟學的哲學性質究竟是什麼?
※《西遊記》里的處世哲學有哪些是值得現代人學習的?
※哥夢的不是蝴蝶,是處世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