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伐吳,如果帶趙雲和魏延,還會慘敗嗎?
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不顧諸葛亮和大臣們的勸阻,執意率軍伐吳,就是三國歷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戰」,結果,劉備和東吳陸遜軍交戰,遭到慘敗,損兵折將,逃到白帝城,最終病死在那裡。試想,如果劉備伐吳,帶趙雲和魏延,還會慘敗嗎?
先看劉備伐吳,都帶了哪些人?
《三國志 先主傳》記載: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吳將陸議、李異、劉阿等屯巫、秭歸;將軍吳班、馮習自巫攻破異等,軍次秭歸,武陵五溪蠻夷遣使請兵。
劉備先期派遣的兩位將領是吳班和馮習,吳班和馮習似乎還不錯,上來就打敗了東吳的將領李異等人,取得勝利。在這之前,孫權曾派人向劉備請和,劉備沒有答應,打的就是你孫權,還跟你和談什麼?
第二年春正月,劉備率軍到秭歸,吳班和陳式水軍駐紮在夷陵,到了二月,劉備開始進軍,在夷道猇亭紮營,派遣馬良聯合五奚蠻夷,聯合進攻東吳。黃權在江北,在夷陵道與吳軍對峙。
《三國志 先主傳》記載:二年春正月,先主軍還秭歸,將軍吳班、陳式水軍屯夷陵,夾江東西岸。二月,先主自秭歸率諸將進軍,緣山截嶺,於夷道猇亭駐營,自佷山通武陵,遣侍中馬良安慰五溪蠻夷,咸相率響應。鎮北將軍黃權督江北諸軍,與吳軍相拒於夷陵道。
後來,陸遜擊敗了劉備,將軍馮習和張南戰死,劉備從猇亭退還秭歸,丟盔棄甲,倉惶逃往魚復,改魚復縣為永安。
《三國志 先主傳》記載:後十餘日,陸議大破先主軍於猇亭,將軍馮習、張南等皆沒。先主自猇亭還秭歸,收合離散兵,遂棄船舫,由步道還魚復,改魚復縣曰永安。
從這裡可以看出,劉備帶的將領還有張南。孫權聽說劉備駐紮在白帝城,鐵了心要打他,和他玩命,孫權非常害怕,於是,再次派使者請和,這一次,劉備同意了。
此後,劉備病重,託孤於諸葛亮,不久病死,終年六十三歲。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慘敗,教訓深刻,劉備帶的幾位將領,吳班、馮習、陳式、張南等,雖然都還不錯,但是,比起趙雲和魏延來,似乎還是差了一大截,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
試想,如果劉備伐吳,帶了趙雲和魏延,還會失敗嗎?
我想應該不會失敗,趙雲久經沙場,不僅武藝高強,而且思想謹慎、周全,從後來的箕谷之戰中,就能看出趙雲出色的統兵能力,在敵強己弱,兵力懸殊很大的情況下,還能斂眾固守,不至大敗,堪稱優秀的將才。《三國志 趙雲傳》記載:雲、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
而魏延也是非常優秀的將才,不僅善養士卒,勇猛過人,而且善於領兵作戰,魏延鎮守漢中近十年,漢中穩如泰山,從這就能看出魏延非凡的軍事才能。而且,魏延以偏師擊敗魏國大將郭淮,也顯示了魏延非凡的統兵能力。《三國志 魏延傳》記載: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剌史郭淮與延戰於陽溪,延大破淮等。
劉備伐吳,不帶趙雲和魏延這兩位久經沙場的名將,實在可惜,如果帶了他們,還會失敗嗎?就算失敗,我想也不至於輸的那麼慘!
※關羽兵敗準備逃回成都,他知道回不去了嗎?
※諸葛亮打魏國這麼狠,魏滅蜀時為何不掘諸葛亮墓?
※三國哪些人最喜歡搶別人老婆?唯獨他不屑為之!
※司馬師讓司馬昭繼位,司馬師的兒子是怎麼死的?
※關羽殺有氣節的龐德,為何不殺無氣節的于禁呢?
TAG:瞿凱明 |
※劉備伐吳,孫權如果派他妹妹求和,劉備還會打嗎?
※劉備伐吳,魏延去哪兒了?
※劉備伐吳為什麼會失敗?看看劉備帶的四個軍師就知道了
※如果當年劉備伐吳得到諸葛亮的支持,結果如何?
※諸葛亮為什麼不阻止劉備伐吳呢?
※劉備死亡的推手:原來諸葛亮是支持劉備伐吳的
※劉備死亡的推手:原來諸葛亮是支持劉備伐吳的,目標奪回荊州
※劉備伐吳真的是為兄弟關羽報仇?還是為奪回地盤?
※若張飛不死,劉備伐吳是否能夠成功?答案很明確
※若張飛不死,劉備伐吳是否能成功?答案令人意外
※?劉備伐吳,最大贏家,不是蜀國、不是吳國、竟是曹魏家!
※劉備伐吳僅僅是為關羽報仇嗎?
※三國時期劉備伐吳和諸葛亮伐魏,到底是誰加速了蜀國的滅亡?
※劉備伐吳給關羽報仇,孫權兩次求和,他態度為何變了
※諸葛亮支持劉備伐吳 這才是歷史的真實
※群臣激烈反對劉備伐吳,他為什麼還要御駕親征?
※劉備伐吳為什麼要御駕親征?
※別再傻了,你真以為劉備伐吳,只是給關羽報仇那麼簡單嗎?
※劉備伐吳,到底帶了哪些名將,為什麼不見「五虎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