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七首禪詩,句句皆禪!
詩佛王維的山水詩,融禪於詩,達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是我國唐宋時期的佛禪詩奠基人之一。
王維的佛禪詩,是我國古典抒情詩歌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它追求虛靜幽寂的情趣,開拓出一種追求寧靜、和諧、澹泊、清遠的審美境界。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詩人寫這首《鹿柴》時,已是晚年,對佛教已有進一步體會,因此,在詩文的筆墨之外,寓有禪意。
詩人在這青苔返照時,使他從這種境界想到大幹世界就是這樣不知下覺地生滅,生滅地無有常住,以一瞬為永恆,將生命熔入了這剎那的終古,一滴萬川,有限無限的境界中。我們從這裡可以看見詩人超脫塵世立於禪之三時境界的身影。
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這是一首著名的田園詩,詩人王維因花悟道,物我兩忘的禪詩。詩詩文在敘述這個絕無人跡的地方,辛夷花正默默地開放,又默默地凋零。既沒有人對它們讚美,也不需要人們對它們的凋零一灑同情之淚。
它們得之於自然,又回歸於自然,沒有追求,沒有哀樂,聽不到心靈的一絲震顫,幾乎連時空的界線都已泯滅了,這樣的一種靜謐空靈,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的。在這個境界中,天與人、物與我、情與景、觀照者與觀照的對象,完全渾然一體,達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境界。
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首詩是說明詩人與空寂為伴的空寂之心,詩文寫出有聲有色、有動有靜、亦虛亦實的美麗自然景物,達到佛教那種「禪境」的空寂。
詩人獨自在這幽深寧靜的竹林里,彈琴長嘯,這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沒有其它的聲音,也沒有人知道詩人的存在。其寓意幽深,意境寧靜安祥,淡泊空遠,禪機悟境流露於字裡行間,是王維禪理詩的佳作。
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詩中寂靜的空山,它並下受世間的干擾,花落、夜靜、山空、無聲的月光驚鳴了山鳥,然而山鳥的鳴叫,卻又給山中帶來了更幽靜的寂靜,這是一個無聲中顫動,寂中迴旋的世界。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詩人的禪境詩,已達到「意」與「境」的融合為一。因此明胡應麟說:此詩「讀之身世兩忘,萬念俱寂」
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首詩,詩人通過「空山新雨後」的境色,細心觀察,描繪了大自然美麗和可受可留,浸透了詩人的濃厚的感情,流溢出生動而豐富的思想,同時也體現了詩人的藝術魅力和禪境。
從禪學來看,詩的上聯、次聯,表現一種真空的境界,所謂一切皆歸於寂靜的空靈意境,三聯末聯,則描繪一種「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的中道境界,使一切趨於完美和和諧。
木蘭柴
秋山欽余照,飛鳥逐前侶:
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
這是一首禪境詩,全詩的著眼點在於飛鳥的「彩翠時分明」的一句上,在這一剎那之中,它雖然有即將無的殘照,以及似有似無的夕嵐,不僅將這閃光的一剎那,烘托得分外鮮明,使讀者體會禪趣的含寓。同樣,全詩也賦予了「秋山欽余照」的許許多多,說不清的意味。
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王維晚年官至尚書右丞,職務不小。由於政局變化反覆,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艱險,便想超脫這個煩擾的塵世。他吃齋奉佛,悠閑自在,大約四十歲後,就開始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
他的兩句話「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此句有兩種意境第一種,身處絕境時不要失望,因為那正是希望的開始;山裡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雲起來就表示水快來了。 另一種境界是,即使現在不下雨也沒關係,總有一天會下雨。
※最寬廣的不是大海,是人心
※時光在轉,人心會變
※時間,是一條路,一條走回自心的坦途
※人生不怕苦,就怕你不醒悟
TAG:閱讀經典 |
※「詩佛」王維的七首禪詩,句句皆禪!
※唐詩宋詞中的七夕,絕美七首!
※傳頌千古的七首悼亡詩,字字如淚!
※七夕節,七首關於七夕的唯美古詩詞
※顧城最經典的七首短詩,精美!
※郭沫若書毛主席詩詞三十七首
※隋祥雲詩詞七首
※七夕,你可願為愛的人寫詩?原創古風《鵲橋仙七首》
※史上最霸氣的七首王者詩詞,吞天地,納萬物
※七首王維詩詞: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王學彬】詩詞七首
※《紅樓夢》里的十七首經典詩詞
※七首相思情愛古詩詞,又再訴幾番衷腸
※經典古詩詞七首,你還能背得出來幾首呢?
※細數捧紅了樓台勝景的七首著名詩詞,你都知道嗎?
※唐伯虎行書《古詩二十七首》
※席慕蓉詩七首:時光留下的,一顆開花的樹
※唐伯虎行書欣賞《古詩二十七首》
※人帥還真的會寫歌!七首你可不知道是賈斯汀幫其他大明星所寫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