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2017年3月,適逢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紀念日,武漢市佛教協會、武昌佛學院將隆重舉辦系列紀念活動,緬懷大師,策進來學。從近現代歷史看,太虛大師作為劃時代的非梵谷僧之一,他在武漢的一系列卓越愛國行動與弘法歷程,一度將武漢推至佛教文化全國中心地位,使武漢成為蘊育中國化大乘佛法新希望的搖籃之城,一時間蜚聲中外,在教內教外形成了深遠影響,至今綿延不息。太虛大師在武漢的功業,是值得在今時今日繼續光大的寶貴精神遺產。


武昌佛學院是太虛大師於1922年用現代教育方式創辦的第一所最為正規、最具影響的佛學高等學府,在海內外享有佛教教育「黃埔」之譽,為佛教界培養了大批燦若星辰的佛門龍象,對中國近現代佛教的振興具有重大影響,在中國佛教教育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上世紀90年代,武昌佛學院在一代愛國愛教著名佛教高僧昌明老和尚的關懷下恢復辦學,時至今日,盛世重興之氣象愈發恢弘,必將更為有力地重彰太虛大師之佛法慧見,必將見證中國佛教的強勢復興之路。

大師雖圓寂已久,但其精神上承無邊佛法之最高綱領,下契此時此地此人之因緣,是為漢傳佛教重振之時代起點,永為前赴後繼的求法者引領方向。


在大師順寂70周年紀念之際,特輯太虛大師珍貴舊照,以懷念大師思想與壯舉中,融古開今的代表性成就,以紀念和頂禮這位悲智深遠的佛陀使者、人間菩薩。


看到這些影像,我們才知道盛世正法的來之不易,更懂得要為漢傳佛教的未來與人民大眾的終極福祉深深祝禱!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太虛大師畢生所建構的現代漢傳佛法體系,所推動的掃蕩舊弊、適應時代、引領人心的佛教實踐,不僅提振當時,更對當今乃至未來佛教有著立本開新、高屋建瓴、高瞻遠矚的深厚影響。(圖為太虛大師舊照,現供奉於原武昌佛學院舊址的潮音茅蓬中)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太虛大師16歲出家,18歲受具足戒於寧波天童寺寄禪和尚座下。1912年赴廣州弘揚佛法,被推舉為白雲山雙溪寺住持,並與仁山法師首倡組織佛教協進會,進京晉謁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先生,提出改革佛教計劃,中山先生以手令褒勉之。翌年,在南京創設中國佛教協進會,後併入中華佛教總會。(圖為太虛大師身著自己設計的僧服與三衣)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1914年,太虛大師掩關於普陀山,在關中先後撰寫《佛法導論》《整理僧伽制度論》《首楞嚴經攝論》等論著。29歲出關後,代圓瑛法師參加台灣法會,遊歷日本,並在上海創設覺社,主編《覺社叢書》,翌年改為《海潮音》月刊。(圖為太虛大師與諸方賢達合照)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太虛大師為現代中國佛教愛國、愛教的僧伽楷模,不僅為愛國護教做出重大的貢獻,而且對培育僧才,整頓僧制更不遺餘力。太虛大師一生創辦或主辦的僧教育學院有:武昌佛學院、閩南佛學院、世界佛學苑、重慶漢藏教理院、西安巴利三藏院、北平柏林教理院等。(圖為安奉於世界佛學苑圖書館的館長太虛大師照)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太虛大師創辦佛教刊物有《海潮音》月刊、《正信周刊》、《覺群周報》等。組織佛教團體有世界佛教聯誼會、中國佛教會、中國佛學會、中國宗教聯誼會、世界素食同志會等。主要著作有《整理僧伽制度論》《釋新僧》《新的唯識論》《法理唯識學》和《真現實論》等,後由弟子輯為《太虛大師全書》行世。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1922年,太虛大師在武昌千家街創辦了武昌佛學院。佛學院的辦學目標不在培養一宗一派的講經法師,而是培養一批改革僧制的人才,僧人學員畢業後,能勝任寺院的住持,組織現代化僧團;居士學員畢業後,能推廣佛法,成立佛教正信會。大師後來將武昌佛學院改為「世界佛學苑圖書館」,大師之弘法活動,從此步入新的「高潮」,其佛學思想亦漸成體系。(圖為《海潮音》中留存的佛學院女眾院開學典禮攝影)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上世紀90年代,武昌佛學院在一代愛國愛教著名佛教高僧昌明老和尚的關懷下恢復辦學。時至今日,盛世重興之氣象愈發恢弘。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1927年,太虛大師任廈門南普陀寺住持兼閩南佛學院院長。轉年在南京創設中國佛學會,並弘化於英、法、德、荷、比、美各國,應法國學者建議,在巴黎籌設世界佛學苑,為中國僧人赴歐美傳播佛教之始。(圖為太虛大師弘法留影)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1929年,太虛大師以弘法因緣行走在英國倫敦街頭。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1932年,太虛大師在重慶縉雲山發起創建漢藏教理院。(圖為太虛大師在漢藏教理院)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太虛大師當即由廬山發出《告全國佛教徒書》通電,號召全國佛教徒抗日救亡共赴國難;同年8月,在太虛大師指導下,漢口佛教正信會李弘基、羅奉僧、鍾益亭正副會長等,組成僧俗救護隊;同年9月,政府通令全國壯年僧道一律須受軍訓,太虛大師呈請政府,改為僧侶特組訓練,偏重於救護技能,俾合佛教宗旨。於是,抗日前線正式出現「僧侶救護隊「這一組織。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1938年,重慶漢藏教理院在「雙柏精舍」成立了編譯處,由法尊法師主持。在此譯著的重要論典與著述包括《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現觀莊嚴論》《辯了不了義論》《入中論》《西藏民族政教史》《佛教各宗派源流》《現代西藏》《漢藏合璧讀本》《藏文文法》《藏文讀本》等。(圖為雙柏精舍及「太虛大師主持漢院十餘年來之駐錫處」)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圖為太虛大師盛年舊照。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1940年6月7日,太虛大師在《大公報》第三版發表了《佛教與反侵略戰爭》一文,希望佛教徒承擔起維護正義的責任,協同一致,消除戰爭可能給人類帶來的損害。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太虛大師44歲,住持奉化雪竇寺,其後,積極從事建立佛教中心組織工作。1943年與于斌、馮玉祥、白崇禧等組織中國宗教徒聯誼會。(圖為太虛大師舊照)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1943年前後太虛法師於西安大興善寺創設了「世界佛學苑巴利三藏學院」,任院長,為陝西培養了一批近代學僧,溝通了陝西佛教與全國佛教的聯繫。(圖為陝西西安大興善寺)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抗戰勝利後,太虛大師任中國佛教整理委員會主任、國民精神總動員會設計委員等職。(圖為太虛大師舊照)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1946年,大師受宗教領袖勝利勳章。欲成立中國佛教會,惜尚未達成,便先於1947年3月17日示寂於上海玉佛寺直指軒,享年59歲。荼毗後得舍利子300餘顆,分於各地供奉。武漢地方所請得的大師舍利,於武昌佛學院內大師居住的潮音茅蓬前建塔供養(圖為位於武昌千家街原武昌佛學院舊址上的太虛大師舍利塔)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廈門方面分得大師舍利多顆,1948年由其皈依弟子蔡吉堂、許宣平、虞愚等為建舍利塔於虎園路半山堂,同年遷建於南普陀寺後五老峰山頂太虛台上。太虛台前亭後塔,亭中立一石碑,高約2米,上鐫當代畫家豐子愷為太虛大師造像。造像法相莊嚴安詳,神態栩栩如生。像下有書法大家虞愚題銘,銘志大師住世大德。(圖為廈門南普陀寺太虛大師舍利塔)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圖為太虛大師圓寂於上海玉佛寺,荼毗後留下的舍利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圖為重慶漢藏教理院太虛大師之塔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1932年起大師住持雪竇山,卓錫十四載。在此期間,他講授《彌勒上生經》,弘傳彌勒信仰,積極推動彌勒道場建設。1949年1月6日(農曆臘月初八), 雪竇山大師舍利塔工事粗備,由當時雪竇寺方丈大醒法師恭奉大師靈骨入塔。《太虛大師全書》也相繼在雪竇山編纂完成。(圖為雪竇山太虛講寺內太虛大師舍利塔)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潮音茅蓬,初名潮音草舍,1935年由李基鴻居士於原武昌佛學院內建成(圖為位於武昌千家街武昌佛學院舊址內的潮音茅蓬全貌),為太虛大師往返弘法於武漢的駐錫之所。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1935年了空居士李基鴻手書的《潮音草舍記》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潮音茅蓬中太虛大師像側,李炳南居士手書供養讚譽太虛大師的對聯——「清凈莊嚴超群聖,慈悲喜舍度群倫」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太虛大師手書——「實行大乘佛法,建設人間凈土「。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武昌佛學院舊址內的潮音茅蓬及門前的太虛大師舍利塔全景。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新武昌佛學院男眾部位於武昌寶通寺內,尼眾部位於武昌蓮溪寺內。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毎當清明時節,武院師生便約同前往武昌佛學院舊址的潮音茅蓬,緬懷太虛大師並頂禮掃塔。


(來源:武漢佛教

武漢佛教界紀念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系列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覺居士 的精彩文章:

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出家?
廣欽老和尚:放不下就是執著
星雲大師:人們為什麼會做夢
虛雲長老:悟道與修道
星雲大師:以「五停心觀」對治煩惱

TAG:明覺居士 |

您可能感興趣

人間潮音:紀念太虛大師圓寂七十周年
農曆八月十三 近代佛門泰斗圓瑛大師圓寂紀念日
一身系五宗法脈:農曆七月二十九日紀念虛雲大師誕辰
中國佛教八宗之祖:鳩摩羅什大師圓寂紀念日
清音徹九天:紀念鳩摩羅什大師圓寂1604周年
紀念武漢長江大橋通車60周年 鳥瞰「萬里長江第一橋」夜景
農曆九月二十 律宗十一祖弘一大師誕辰紀念日
農曆七月初二 紀念凈土宗八祖蓮池大師圓寂日
湄洲島舉行海祭大典 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29周年
萬松書院紀念孔子誕辰2568周年 呼喚青少年崇詩尚禮之心
在太虛大師圓寂7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農曆二月二十六 凈土宗六祖永明延壽大師圓寂紀念日
紀念本煥長老誕辰110周年暨南海佛教深圳圓桌會舉行
青城山飛仙觀舉辦傅圓天大師誕辰九十三周年紀念法會
泰國最美佛像之一建成660年紀念!
北京舉行浴佛節祈福法會 紀念佛祖誕辰2561周年
農曆八月初三 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圓寂紀念日
紀念長江大橋建成60周年藏品展在武漢舉行
電影大師伯格曼逝世十周年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