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一意孤行才使秦國步入強國之路!不是秦始皇
戰國時期,秦國的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產生和賦稅改革相對落後,社會經濟的發展落後於齊、楚、燕、韓、趙、魏六國。為了增強國力,在諸侯爭霸中處於有利地位,秦孝公試圖引進人才,變法圖強。商靹就是這時候從魏國來到秦國的。
商鞅
古往今來的所有改革,無一例外會因觸動一些人的既得利益而招致反對,阻力重重。秦孝公雖有變法圖強的願望,也因此顧慮重重,下不了決心。於是,召開朝會討論。
商鞅舌戰群臣
商鞅是堅定的變法者。他說:「要想使秦國早日強盛,變法不僅是必須的,而且是刻不容緩的。懷疑自己行動的人,不會取得什麼成就;懷疑自己事業的人,不會獲得成功。認定有利於國家的事情就一定要堅決地去做。」
守舊派的代表甘龍、杜摯反對變法。甘龍說:「聖人不改變舊禮俗施行教化,聰明人不變更制度治理國家。不改變舊禮俗旅行教化,不費勁就能成功者 ;依據舊法度治理國家,人民容易接受。變更禮法,有違傳統,難免讓天下人非議。」
商鞅反駁說:「墨守成規,四平八穩,只是死水一潭;革故鼎新,雖有一定風險,卻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新事物取代舊事物是不可抗拒的歷史規律。愚昧的人被法度所束縛,聰明的人創造法度。」
杜摯起來反對:「我聽說沒有百倍的利益,不能變更法度;沒有10倍的功效,不能更換器具。效法古人不會出錯,變更法度是歪門邪道。」
商鞅駁斥道:「我們總是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歷來治水,慣用堵法,收效甚微;大禹引而導之,是不是獲得了百倍的利益?古人用石刀石斧,我們今天用銅鐵利器,有沒有石器10倍的功效?一味泥古,社會永遠不會發展,只有變法,才能推動歷史前進。」
商鞅唇槍舌劍,舌戰君臣,最終說服了秦孝公。秦孝公決心變法,任命商鞅為左庶長,正式推行變法。
立木為信
怎樣才能取信於民,讓老百姓相信新法,遵守新法呢?在新法頒布前,商鞅先在國都南門豎立了一根長木杆,當眾宣布:誰能把木杆扛到北門,獎給黃金10兩。人們都不信,誰都能辦到的事,給10兩金子,世上哪有這麼便宜的事?商鞅眼看人們不信,就加碼說給50兩。一個楞頭青說,就算上當受騙,也不過出點力氣。我來扛!當他把木杆扛到指定地點後,商鞅果然兌現了他的諾言。商鞅趁熱打鐵,適時頒布了新法。老百姓覺得政府言而有信,說到做到,便自覺遵守新法。
商鞅變法使秦國步入強國之路,為秦始皇吞併六國,建立秦王朝一統天下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位皇帝有一特殊癖好!每一天都要殺一個男人
※此陵墓在中國龍脈之上,曾數次遭到野蠻挖掘而不破,如有天佑!
※一鄰國對中國覬覦千年,近代中國孱弱時,欺負中國幾十年
※古埃及不僅是文明古國,還創造五大科學奇蹟,人類至今還在用
TAG:二哥說史 |
※秦國之所以能一統六國,全因此二王之功,秦始皇只是實施者而已!
※戰國初魏國比秦國還猛,為何吞併不了秦國?原來是這樣
※此人名氣不如吳起,卻是戰國時唯一攻入秦國函谷關的將領!
※麻隧之戰,秦國再敗晉國之手,秦國何時能崛起!
※秦國最早變革的「王」,曾導致秦國衰弱,可沒他秦始皇成不了事
※如果秦國不實行商鞅變法,秦國國祚豈不是延續更久?
※為何統一中國的是秦國而不是最強大的楚國?
※戰國時韓國上黨為何不願歸入秦國而想去趙國?
※秦國不是因為秦始皇才統一而是因為她
※為何統一中國的是秦國,而不是最強大的楚國?
※為什麼秦法在秦國施行,使秦國強大,而統一後只是推廣到全國就成了暴秦?
※戰國末年秦楚爭霸,為何最終統一六國的是秦國,而不是楚國?
※六國戰敗,為何唯獨是秦國統一六國?難道只是因為有秦始皇?
※秦國滅趙國,悲催的壯士一去不復返
※無論如何,秦國一定會首先滅掉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
※戰國時期魏國「第一霸主」之位是如何被秦國搶走的?
※戰國後期,秦國是這樣一步步吞併六國,完成大一統偉業的
※從戰國到秦始皇統一六國,秦國殺的人,比一個巴林王國人口還多!
※中國有個小國,完全不敵秦國,卻一直沒被秦始皇所滅,原因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