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驚蟄:微雨眾卉新,春回大地時
今日17時32分,迎來「驚蟄」節氣。「春雷響,萬物長」,從今日起,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田間地頭一片繁忙的景象。
驚蟄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處於冬春季節交替時期,氣溫變化幅度較大,並會出現初雷雨或連續陰雨。
驚蟄
三侯
驚蟄
習俗
祭白虎
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
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打小人
驚蟄象徵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每年驚蟄那天便會出現一個有趣的場景:婦人一邊用木拖鞋拍打紙公仔,一邊口中念念有詞地念:「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冇定抖,打到你食親野都嘔」的打小人咒語。
吃梨
驚蟄吃梨源於何時,無跡可尋,但祁縣民間卻有這樣一則代代相傳的故事。
傳說聞名海內的晉商渠家,先祖渠濟帶著信、義兩個兒子,用上黨的潞麻與梨倒換祁縣的粗布、紅棗,從中贏利,有了積蓄後定居祁縣城。雍正年間,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驚蟄之日,其父拿出梨讓他吃後說,先祖販梨創業,歷經艱辛,定居祁縣,今日吃梨是讓你不忘先祖,努力創業光宗耀祖。
後來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離家創業」之意,再後來驚蟄日也吃梨,亦有「努力榮祖」之念。
驚蟄
養生
中醫專家表示,驚蟄時節是養生保健好時節,這主要是因為驚蟄時節動物開始蘇醒,植物也開始生髮,氣溫回升,萬物復甦,而人體陽氣上升,正是滋養身體的好時節,那麼驚蟄時節養生都有哪些方法呢?
衣:免風寒侵襲
盡量不要穿裙子等將腿等肢體暴露在外的服飾,會因風寒的侵襲而出現發涼麻木、行動不靈、酸痛等不適,特別是膝關節外皮下脂肪少,缺乏保護,對冷空氣的侵襲較為敏感,受寒後更易發生局部麻木、酸痛等癥狀。
食:多吃清淡食物,適當進補
驚蟄應多吃清淡食物
由於驚蟄後的天氣明顯變暖,不但各種動物開始活動,微生物(包括能引起疾病的細菌、病毒)也開始生長繁殖,所以人們需要進行飲食調養,增強體質以抵禦病菌或病毒的侵襲。
驚蟄節氣是傳染病多發的日子,要預防季節性的傳染病的發生,應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魚、蔬菜、甘蔗等。
驚蟄宜適當進補
驚蟄的飲食原則是保陰潛陽,可以適當選用一些補品,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一般應選服具有調血補氣、健脾補腎、養肺補腦的補品。像鵪鶉湯、白木耳煮麻雀、清補菜鴨、枸杞銀耳羹、荸薺蘿蔔汁、枸杞蛇肉湯、蟲草山藥燒牛髓、扁豆粥等。
住:早睡早起去「春困」
「春雷響,萬物長」。專家稱,春天萬物復甦,應該早睡早起,散步緩行,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鮮空氣,舒展陽氣,以順應春陽萌生的自然規律,使自己的精神愉悅,同時增強體質,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保持身體健康。
行:甩手、扭腰、後傾回春操
在行走時不妨試試做甩手、扭腰、後傾操,這些鍛煉具有行氣活血,壯陽益氣之功。堅持練習,可治療多種慢性病,最適合老年鍛煉,故名回春操。可接連練習,也可只做一種。
甩手:其方法是先將兩腳分開與肩同寬,上身儘可能放鬆,下身則必須用力,然後使用腕力,將手掌輕輕地張開,再將手臂以三成的力量伸到正前方,以七成的力量伸到後方。
扭腰:先將兩腳張開與肩同寬,上半身儘可能放鬆,使身體保持自然狀態,然後將腰部往後傾斜到最大限度,此時腳不要移動,做頭部轉向後邊看似的動作,轉至不能扭轉的程度為止,然後再返回正面,以同樣的方法反覆轉動。
後傾:兩手重疊放在背後,將上半身往後傾斜到最大限度,再恢復至原狀。
驚蟄
讀詩
《觀田家》 (節選)
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春晴泛舟》
宋·陸遊
兒童莫笑是陳人,
湖海春回發興新。
雷動風行驚蟄戶,
天開地辟轉鴻鈞。
鱗鱗江色漲石黛,
嫋嫋柳絲搖麴塵。
欲上蘭亭卻回棹,
笑談終覺愧清真。
《聞蛙》
宋·趙蕃
驚蟄已數日,聞蛙初此時。
能如喜風月,不必問官私。
《擬古九首》(其三)
晉·陶淵明
促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
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
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奉和御製中和》
宋·楊億
佳節更春晦,長標令甲名。
天淵搖綠浪,仙杏吐丹榮。
連皷將驚蟄,高枝已變鶯。
— THEEND —
※震撼心靈的幾何美學-斐波那契數列
※抵制樂天,這一屆的愛國很理性!
※岳飛書法欣賞:《大字帖》
TAG:老坑文化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