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崛起史其實就是土耳其的衰敗史 一艘印度航母養活了俄羅斯兩大軍工企業
文:王偉 節選自《用地圖看懂世界格局》
授權讀史(dushi818)發布
要想真正搞清楚電視新聞里每天究竟都在說些什麼,你其實沒必要天天盯著熱點新聞,最有效的工具應該是幾本歷史書和一張地形圖(不是只簡單標出國境線的那種)——歷史淵源和地緣政治是研究國際政治的基礎,搞清楚這些,你甚至可以預先知道幾天以後的新聞將會報道什麼。
俄羅斯與土耳其之間的關係也許就是一個最好的範例。自2015年俄羅斯武裝力量正式介入敘利亞內戰以後,俄土關係一度變得異常緊張。2015年11月24日土耳其軍方擊落一架俄軍蘇-24戰鬥轟炸機並導致一名俄軍飛行員喪生,由此兩國關係跌到了谷底。
依照當時的緊張氣氛,即便俄軍真把土耳其境內的什麼目標給轟了,恐怕人們也不會感覺到太意外。而不久之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態度轉變之快同樣讓人始料未及,埃爾多安不僅在態度上對俄迅速軟化,甚至提出可以向俄軍提供軍事基地。不久之後,土耳其爆發了針對埃爾多安的政變,而這一次俄國人選擇了支持埃爾多安,其態度要比歐美國家明確得多,甚至有消息稱,關於土軍方發動政變的情報,最早是由俄羅斯情報部門提供給埃爾多安的,這是否屬實我們不得而知,但俄羅斯對埃爾多安的支持則是顯而易見的……
要想把這種亂糟糟的關係搞清楚,我們恐怕要把時間退回到1453年。當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軍隊正在猛攻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都城君士坦丁堡,在經過慘烈的攻城戰之後,土耳其士兵如同潮水般攻入城內。東羅馬帝國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在守城戰中戰死,兩個兒子一個戰死,一個投降。由此東羅馬正式宣告滅亡,君士坦丁堡也就成了現在的伊斯坦布爾。至此,歐洲基督教文明開始處於奧斯曼帝國的兵鋒之下。
君士坦丁堡被圍城
在君士坦丁堡被攻破時,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婭公主和她的父親卻成功逃了出來,並且一路跑到羅馬尋求庇護。1472年,羅馬天主教教廷做出了一個決定:將已經成年的索菲婭公主嫁給了莫斯科大公國的伊凡三世。
對於公主本人來說,這在當時恐怕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那時候莫斯科公國在西歐人眼中的形象,就類似於我們春秋戰國時代中原國家看秦國——就是一個介於「蠻族」和「文明人」之間的存在。而且伊凡三世同意聯姻的條件是索菲婭公主未來所生的子女不得繼承莫斯科大公之位,要知道母憑子貴可並不是中國的專利。而這位公主卻很痛快地答應了這樁婚事,相對於在天主教的地盤上寄人籬下,這位公主顯然更願意去「荒蠻之地」重振家族的榮光——老實說,這段歷史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權力的遊戲》里「龍母」丹妮莉絲·坦格利安或者《羋月傳》上去,抑或說是兩者的混合物。
羅馬教廷之所以要促成與莫斯科公國的聯姻,本質上還是來自奧斯曼帝國的巨大壓力。東羅馬帝國被滅後,土耳其人很快又佔領了巴爾幹半島,這也為五百多年後的南斯拉夫分裂埋下了伏筆,此時羅馬教廷所處的義大利半島已經岌岌可危。
如果能讓伊凡三世率軍南下,向土耳其人開戰,那麼這個危機就可以得到緩解。
此外,羅馬教廷還有另一層心思:東羅馬被滅之後,東正教文明圈就只剩下以莫斯科大公國為首的諸城邦了,如果羅馬的天主教教廷促成了帶有東羅馬最後血脈的索菲婭公主與莫斯科大公的聯姻,那麼教廷與東正教城邦的關係就會變得密切起來,那麼未來沒準就可以結束天主教和東正教長達千年的分裂狀態,使得後者重新歸附於羅馬教廷。
而伊凡三世在迎娶索菲婭公主後,從法理上說也就成了東羅馬帝國的唯一繼承者,後來「沙皇」這個稱謂其實就是俄語中的「愷撒」,而作為東羅馬皇室標誌的雙頭鷹,也就成了沙皇俄國和現在俄羅斯聯邦的國徽。而俄羅斯學者則一直認為俄羅斯是「第三羅馬」(西羅馬為「第一羅馬」,東羅馬為「第二羅馬」)。
伊凡三世在迎娶了索菲婭公主之後,自然沒有如羅馬教廷所希望的那樣,傻呵呵地去和土耳其人拚命——以當時莫斯科大公國的實力而言這基本等同於自殺。但是伊凡三世卻充分利用了這次聯姻所帶來的「勢」,既然莫斯科公國是東羅馬的繼承者,那麼莫斯科當然就應該是其他信奉東正教的城邦的首都,伊凡三世就應當是羅斯諸城邦共同的國君,那麼由莫斯科大公國來完成對東正教諸城邦的統一,在道理上也就名正言順了。
索菲婭公主到達莫斯科時,還帶去了大量原本收藏於君士坦丁堡的典籍,其中除了文化內容之外(所以俄羅斯文化確實傳承了一部分拜占庭文化),還包括官制和禮儀制度。伊凡三世藉此進行了一輪政治改革,打壓了舊貴族,強化了中央集權。
後面的事情因非本書主線,所以就不贅述。簡而言之,伊凡三世藉此機會一路開疆擴土,在他去世之前,「莫斯科大公國」變成了「俄羅斯」,版圖足足擴大了6倍。而與此同時,索菲婭公主經過一系列宮廷政治鬥爭,幾經沉浮,最終讓自己的兒子瓦西里登上了王位,這就是歷史上的瓦西里三世。換句話說,伊凡三世最初的布局還是被自己的王后給破了。繼位後的瓦西里三世繼承了老爹的遺志,經過一系列戰爭之後,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俄羅斯統一國家基本形成。
從16世紀中後期伊凡雷帝時代開始,俄羅斯開始大舉擴張領土,到公元17世紀,俄羅斯與奧斯曼土耳其兩個帝國終於開始了正面碰撞。對於俄國上層而言,「南下」幾乎是一個永久的戰略命題,其主要方向大致是今天的南亞、中亞、西亞以及北非地區,再具體說,俄國的南下戰略有兩條路徑:一條是越過高加索山脈南下,直抵伊朗,最終控制波斯灣;另一條是從費爾干納盆地向南進入阿富汗,切開開伯爾山口。數百年來,這一戰略幾乎從未變化。
至彼得大帝時代,俄國的南下戰略思路開始變得越發清晰起來,已經不再是居於苦寒之地的民族的本能反應,而是有明確的地緣戰略目標:一般來說,人們通常認為俄國的南下戰略,最終是為了獲得溫水港,而事實可能並非如此——即便俄國人真能得到一兩個溫水港,也很難靠它們來挑戰歐洲強國的海上霸權。相反,如果俄羅斯能夠南下控制「世界島」的中央區域——歐亞非三大洲的交界地帶,那麼完全可以憑藉陸權來挑戰西方的海權。
當時俄國南下所面對的對手,正是波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從公元17世紀到20世紀初,俄羅斯與土耳其在241年里打了11仗,平均不到19年一戰,第11戰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俄土分屬對立陣營。十月革命之後,多國干涉俄國內戰,這其中也包括土耳其軍隊,這樣算下來,俄土之間大戰共計12次。
從17世紀開始,奧斯曼帝國已經開始逐步轉入頹勢,面對俄羅斯一直是敗多勝少。通過200多年的不斷交戰,俄國人將與土耳其交戰的戰場逐步從烏克蘭推到了西亞地區,他們從土耳其手中先後奪下了克里米亞半島以及高加索地區的喬治亞和亞美尼亞,並且讓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脫離了土耳其的統治,成了獨立國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俄羅斯的崛起史其實就是土耳其的衰敗史。
一艘印度航母養活了俄羅斯兩大軍工企業
毫無疑問,普京如今是俄羅斯的「男神」,即便在中國,他也擁有不少粉絲:政治硬漢,擁有傳奇般的克格勃背景,其實他自己反倒並不願意提及這段往事,上天可以開戰鬥機、在地上用麻醉槍撂翻過老虎,騎馬、游泳、打獵,甚至可以騎著哈雷摩托在大街上狂奔,還是柔道黑帶,外加不少姑娘們眼中的「暖男」,這些都是普京公眾形象的符號。不過這裡的故事,反映的則是普京或者說俄羅斯人的另一面。
這個話題還要回到1991年蘇聯解體的時候。在蘇聯解體之前,印度曾欠蘇聯政府100多億美元,我們要注意的是那是在20世紀九十年代初,一輛原產的雅閣轎車在北美市場不過4000美元,可想而知那100億美元意味著什麼。
蘇聯解體後,盧布對美元匯率從最初的1∶1.1狂跌至3000∶1。印度瞅准這個時機,堅持用盧布還清了當時欠蘇聯的所有債務——這樣一來,實際支付給俄羅斯的不過是300多萬美元。而這件事正好發生在俄羅斯人最困難的時候。當時莫斯科冬天連供暖都保證不了,不少居民由於食物缺乏出現了營養不良的現象。而在不久之後,印度人就將意識到,他們要為自己的「精明」而後悔。
資料圖:印度從俄羅斯購買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
1994年,由於保養不善,隸屬俄羅斯北方艦隊的「戈爾什科夫」號航母的鍋爐發生了爆炸,爆炸使得這艘航母徹底無法動彈。由於蘇聯解體,唯一可以建造航空母艦的黑海造船廠位於烏克蘭境內,因此俄羅斯根本沒有能力修復「戈爾什科夫」號,在勉強修理後僅僅維持了一年不到,這艘航母於1996年正式宣告退役。
到1998年,此時印度海軍裝備了兩艘購自英國的二手航母,已經老舊到再也湊合不下去的地步——這兩艘航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因此印度急於購買一艘合適的航母來填補海軍的空缺,於是此時正缺錢的俄羅斯與缺航母的印度很快就「一拍即合」。
為了確定「戈爾什科夫」號的狀態,印度專門派了一個代表團到俄羅斯進行實地考察。在代表團到達俄羅斯之後,印度人驚喜地發現俄國人對他們的接待規格異乎尋常的高,除了好吃好喝好玩之外,竟然還為他們專門安排了一場閱艦式,在各國的外交史上這都是絕無僅有的。
俄羅斯人為了歡迎印度的貴賓,把當時海軍僅存的家底統統搬了出來——「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現代」級驅逐艦,甚至還有「颱風」級戰略核潛艇,這些艦艇眾星捧月般簇擁著45000噸級的「戈爾什科夫」號航母,緩慢而威嚴地從印度代表團眼前駛過,印度人在一瞬間就被這股氣勢震撼了。
而印度人恐怕做夢也想不到,當時「戈爾什科夫」號的鍋爐已經徹底毀了,自己根本無法動彈,受閱時船上一共只有75個人。之所以要用一堆大艦圍著它,是為了遮擋住牽引這條破船的拖船——依靠幾條拖船連拉帶拽,「戈爾什科夫」號才勉勉強強移動了四海里,駛出了印度人的視線之外。當然,在不知情的人看來,這種艨艟巨艦緩緩而來的感覺,肯定是充滿了氣勢和威儀。
經過這場閱艦式,印度人徹底被唬住了,很快他們確定要購買這艘航母。在確定了購買意向之後,1998年底時任俄總理的普里馬科夫訪問印度,俄方提出來的方案是:航空母艦可以無償送給印度,需要改裝費用7到8億美元。印度人再一次表現出了他們的「精明」,印方表示最多只能支付給俄羅斯5到6億美元,另外可以用15億美元購買艦載機,這個價格遠低於俄方的預期,於是談判就此僵持下來——印度人盤算著當時俄羅斯正在遭受金融危機,而且車臣反叛勢力也在蠢蠢欲動,在這種內憂外患的局面下,俄羅斯遲早要讓步。
事情拖到2000年,這個故事的主角終於要上場了,普京此時已經正式就任俄羅斯新一屆總統,如印度人所料想的那樣,當時俄羅斯確實非常需要錢:俄羅斯剛剛遭遇了對沖基金的洗劫,雖然普京通過「拔插頭」的方式,強行遏制住了金融危機的蔓延,但俄恢復元氣尚需時日;另一方面,第二次車臣戰爭俄軍雖然在戰場上取得節節勝利,但打仗終歸也是要花錢。
普京上任後不久便訪問了印度,這次訪問的核心任務很簡單——弄錢。「戈爾什科夫」號的交易,也在這次訪問的日程之中,普京給出的價碼連印度人都嚇了一跳:航母本身依然免費贈送,連改裝帶配套艦載機的採購、訓練等,所有的費用加一起只要15億美元,這個價格比印度人兩年前提出的價格還要低5億美元,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當時印度人樂瘋了,經過一系列技術性流程之後,2004年雙方正式簽署了合同。合同簽字之後,印度當即向俄方支付了1.75億美元,並承諾五年之內付清全部款項,而俄羅斯則需要在2008年把航母交付給印度人。簽了合同以後,印度人滿心歡喜地等待航母,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後面的故事差一點把這幫印度人逼瘋……
幾年以後,印方人員到俄羅斯船廠視察時發現,那艘航母幾乎原地沒動,2004年時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而此時印度人已經陸陸續續砸進去4億美元。俄羅斯人給出的理由是:當時對航母的狀況評估嚴重不足,之前支付的這些錢僅能給航母去水、去油、去銹,此外還花了5000萬美元從烏克蘭重新買了一套動力設備,到現在已經沒錢了,如果你要完成它,之前預計的15億美元肯定是不夠用的,我們估計最終需要34億美元,但考慮到俄印之間的傳統友誼,打個折,22億美元就可以了。當然,如果不想要的話也沒關係,不過之前的4億美元肯定是退不出來了。
印度人自然不能同意讓前期花出去的美元打了水漂,更要命的是印度海軍後面的規劃都是圍繞著這艘航母來做的,原來的兩艘舊航母此時已經破舊成了樣子貨,而為了「戈爾什科夫」號,此前印度人已經回絕了英國人的航母合同。此時,他們已經沒有退路,只能滿足俄羅斯人加價的要求,畢竟22億美元對比印方在1998年開出的價格並沒有差太多。
但事實證明,印度人還是把這個世界想像得太美好了,再次之後:設計方案需要修改——加錢、線纜長度估算少了——加錢、甲板需要重新更換——加錢……到了原本計劃交船的2012年,印度的航母還是沒有等到,不過倒是等來了俄羅斯代表團,此次訪問的議題非常簡單——加錢。當然,這一次他們給印度人帶來了一份慶祝印度海軍節的禮物——一幅巨幅航母油畫。
最終在2013年,印度人總算拿到船的時候,此時印度人支付費用已經達到了29億美元。憑藉這筆資金,俄羅斯對他們在巴倫支海沿岸的新造船廠進行了徹底的改建、升級,由此使得俄羅斯在烏克蘭獨立之後再次具備了建造航空母艦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從2004年到2013年這八年多的時間裡,借著在印度的航母上「磨洋工」,俄國人培養出了一大批技術熟練的高級技工。此外原本瀕臨解散的米高揚飛機設計局,也借著印度人的這個合同起死回生。米高揚開發米格29K艦載戰鬥機,使用的全部是印度人的資金,而俄羅斯海軍也順道搭了順風車,以低廉的價格採購了一批該型艦載機,搭載在了俄海軍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上。
熱誠歡迎廣大微友投稿,我們將在最顯著的位置註明作者姓名、來源或作者的微信打賞二維碼等。投稿信箱:2076458511@qq.com(回復「投稿」,可查看投稿事宜)■有問題請添加小編微信(lishibuluo)
※《易經》全文翻譯,一看就懂,價值連城!
※論容顏、論聰明與智慧
※曾與付笛生相戀,差點被前夫暗殺!如今卻被三個男人寵成少女!
※三家分晉趙養成,胡服騎射移民風,淚泣蒼天開尊眼,佑我華夏終太平
TAG:讀史 |
※俄羅斯的崛起史其實就是土耳其的衰敗史
※一艘印度航母養活俄羅斯兩大軍工企業,造船廠磨洋工卻全面升級
※俄羅斯與土耳其的「史前衝突」
※俄羅斯的狠,造就了俄羅斯的強大
※實拍內蒙古難得一見的俄羅斯族:河對岸就是俄羅斯
※俄羅斯的軍訓
※中國航母的原型艦戰力一度比肩美軍再次出海卻讓俄羅斯尷尬
※中國航母的原型艦戰力一度比肩美軍再次出海卻讓俄羅斯尷尬
※金髮碧眼的性工作者,一位白俄羅斯姑娘的噩夢
※英國、美國、俄羅斯的一些航空母艦採用這種技術
※俄羅斯航母又出大事故,令這國海軍最後一絲希望破滅
※俄羅斯空軍的製造實力,那是沒的說
※俄羅斯的衰落:俄羅斯引進中國技術 昔日軍事大國輝煌難再現
※全世界唯一一個敢鄙視俄羅斯的國家,嫌棄一切與俄羅斯相關的事物
※軍事大國俄羅斯的又一重大突破
※實拍:俄羅斯國內遊戲展 會——美女火辣性感養眼
※孤獨的俄羅斯失業馴獸師,與自己馴養的兩頭熊相依為命
※此國的軍工漸漸衰落,還好意思埋怨俄羅斯?俄專家的說法讓我大開眼界
※俄羅斯航母敘利亞「亮劍」 難掩俄羅斯國力的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