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30位抗戰英雄的「決死」誓言,這些名字我們不該陌生

30位抗戰英雄的「決死」誓言,這些名字我們不該陌生

面對抗日戰爭的那段歷史,我們應該銘記,是為民族的災難。但我們更應該緬懷,是為英雄的犧牲。翻檢70多年前的歷史,我們惶恐而又慚愧。多少民族英雄,他們為戰爭而生,為祖國赴難。我們竟陌生了他們的名字,淡忘了他們的事迹。「有我無敵,有敵無我!」你知道這是誰的鐵血誓言?「日寇不退,誓不還鄉!」你知道這又是誰的臨終遺囑?……我們在此精選了30條抗日言論,這些「決死」誓言帶著血氣和不屈,透著悲壯和豪邁。他們讓我們明白:中華民族為什麼沒有滅亡,中國人民為什麼能迎來抗戰勝利。


1、楊靖宇(1905~1940,河南確山人,時任東北抗聯司令)


「頭顱不惜拋掉,鮮血可以噴洒,而忠貞不二的意志(指抗日)不會動搖。」

背景:1940年初的50多天里,抗聯陷入困境,幾乎彈盡糧絕,戰士們只好以草根、樹皮充饑,甚至將衣中棉絮掏出來吞咽。日軍曾千方百計誘其投降,楊靖宇作此表態,不久後壯烈犧牲。



30位抗戰英雄的「決死」誓言,這些名字我們不該陌生



2、馬本齋(1901~1944,河北獻縣人,時任回民支隊司令)

「偉大母親雖死猶生,兒定繼承母志,與日本人血戰到底!」


背景:為了招降馬本齋,日本人抓走了馬本齋的母親,讓她寫勸降信說服兒子「歸順皇軍」,享受「榮華富貴」,但馬母堅貞不屈,並以絕食的方式進行抗爭,最後光榮犧牲。馬本齋聞訊強痛寫下上面的話。


3、陳誠(1898~1965,浙江青田人,時任第九戰區司令長官)


「我生國亡,我死國存!」


背景:武漢會戰前夕,陳誠視察湖口要塞炮台,發表了戰前宣言,稱「湖口要塞,是武漢門戶,官兵必須樹立與炮台共存亡的決心」,全體官兵高呼:「誓與倭寇決一死戰,誓死守衛湖口要塞。」後炮台將士絕大部分壯烈殉國。

4、陳文杞(1904~1941,福建莆田人,時任第24師少將高參)


「有我無敵,有敵無我!」


背景:中條山之戰,陳文杞率部在聞喜、夏縣等地與敵激戰。後該師遭日機狂轟濫炸。陳文杞穿梭於槍林彈雨,指揮官兵堅守陣地。在最危急的時刻,陳振臂大呼上述口號。後不幸壯烈殉國。



30位抗戰英雄的「決死」誓言,這些名字我們不該陌生


5、宋哲元(1885~1940,山東樂陵人,時任29軍軍長)


「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


背景:1933年初,日寇出兵侵佔山海關,宋哲元率領軍隊奮勇投入長城戰役。29軍將士在喜峰口殲敵3000有餘,「喜峰口大捷」轟動了全國。盧溝橋抗戰槍聲打響之後,宋哲元便命令師長以上的將領親臨前線指揮、督戰。


6、戴安瀾(1904~1942,安徽無為人,時任中國遠征軍第200師師長)

「現孤軍奮鬥,決心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為國戰死,事極光榮。」


背景:1942年初,戴安瀾率所部200師萬餘人赴緬參戰。在東瓜保衛戰前,他留給妻子上述遺書。戴安瀾部擊斃敵軍5000餘人,取得出國參戰的首次勝利。後他在孟關激戰中以身殉國,終年38歲。


7、鄧錫侯(1889~1964,四川營山人,時任川軍第一縱隊司令,第45軍軍長)


「川軍出川抗戰,戰而勝,凱旋而歸;戰如不勝,決心裹屍以還!」


背景:1937年9月5日,四川舉行約萬人參加的「各界民眾歡送出川抗敵將士大會」,鄧錫侯在會上發表了如上講話。後鄧參加了徐州會戰、太原會戰,戰功卓著。


8、佟麟閣(1892~1937,河北高陽人,時任29軍副軍長)


「釁將不免,吾輩首當其衝,戰死者榮,偷生者辱,榮辱繫於一人者輕,而繫於國家者重。」


背景:南苑之戰爆發前夕,按命令佟麟閣應首先撤離,此時夫人恰好送來書信,稱父親病重,但佟執意不撤,回信道:「大敵當前,此移孝作忠之時。」並告所部曰:「此殺敵報國時也!」後終於以身殉國。


9、杜聿明(1904~1981,陝西米脂人,時任第5軍軍長)


「督促本部官兵奮勇向前,不惜一切代價,全殲小日本鋼軍,奪回崑崙關,打出第5軍的威風來!」


背景:1939年11月,日軍攻陷桂南戰略要地崑崙關,為了奪回崑崙關。杜聿明向所屬各師下達如此作戰命令。他親臨前沿陣地指揮戰鬥,日軍被擊斃4000人,旅團長中村正雄被打死。取得了著名的崑崙關大捷。


10、范築先(1882~1938,山東館陶(今河北)人,時任山東第六區專員、保安司令兼聊城縣縣長)


「守土有責,裂眥北視,決不南渡,肝腦塗地,亦所不惜。」


背景:1937年10月,日軍侵入山東,韓復榘兩次要范南撤,范向全國發出如此通電。次子范樹民犧牲,他強忍悲痛說:「民兒為國家民族戰死沙場,是死得其所。」後聊城失守,范築先舉槍自戕殉國。



30位抗戰英雄的「決死」誓言,這些名字我們不該陌生



11、馮治安(1896~1954,河北故城人,時任河北省主席、29軍代軍長)


「寸土都不許退,可採取武力自衛。國家存亡在此一舉,設若衝突,盧溝橋即是你們的墳墓!」


背景:1937年7月7日夜,日軍詭稱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被我駐軍拒絕,日方即調動軍隊包圍了宛平城。當地駐軍向馮治安請示,馮當即作出以上指示。之後日軍炮轟宛平城,抗戰全面爆發。


12、傅作義(1895~1974,山西榮河人,時任綏遠省主席、晉綏軍第35軍軍長)


「岳武穆38歲壯烈殉國,我已過了38歲,為抗日死而無怨。」


背景:1936年10月,蒙古分裂分子德王在日軍指揮下,分三路大舉進犯綏遠。傅作義通告全軍:「愛國軍人守土有責,我們一定要打!」後指揮百靈廟大捷,擊斃日軍千餘人,俘敵200餘人,綏遠抗戰勝利結束。


13、高志航(1907~1937,吉林通化人,時任空軍第四大隊中校大隊長)


「家仇國恨,等待何時!日機炸我同胞,向其討還血債!」


背景:淞滬抗戰爆發,日本轟炸機開始轟炸江、浙,航委會當時命令不抵抗,而高志航主張「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於是他下令起飛,並首開第一炮,擊落日領隊機。此戰共擊落敵機六架,後高被日空軍炸死。


14、謝晉元(1905~1941,廣東蕉嶺人,時任第524團團長)


「晉元決心殉國,誓不輕易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計,在晉元未死之前,必向倭寇索取相當代價,餘一槍一彈,亦必與日寇周旋到底。」


背景: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後,謝晉元受命率第524團官兵411人(對外詐稱800人)留守閘北,掩護大部隊撤退。他堅守蘇州河北的四行倉庫三天三夜,打退日軍多次進攻,四行倉庫巍然屹立,為國內外矚目,百姓讚譽他們為「八百壯士」。


15、黃樵松(1901~1948,河南尉氏人,時任第68軍第143師)


「南陽就是我的葬身之地,各位好友來生再見!」


背景:1945年3月,黃樵松受命死守南陽,誓與城池共存亡。與好友握別時他發出如此言辭。黃還派人趕做一口棺材,擱置在師部門口,親筆寫上:「黃樵松之靈柩。」後日軍猛攻,黃親臨前線指揮,陣地力保不失。


16、黃啟東(1891~1938,湖南平江人,時任第23師少將參謀長)


「何以對國家?何以對民族?寧作戰死鬼,不作亡國奴!」


背景:徐州會戰爆發後,日軍土肥原率精銳師團猛攻菏澤,23師官兵奮起抵抗,與敵激戰數晝夜,傷亡慘重。師長殉職後,黃啟東親率余部衝鋒十餘次,頭部中彈,仍喚衛士背著他指揮戰鬥,臨死前顫抖著說出上述話。


17、蔣光鼐(1887~1967,廣東東莞人,時任第19路軍總指揮)


「本彈盡卒盡之旨,不與暴日共戴一天!」


背景:淞滬抗戰爆發之後,日軍兵分5路進攻閘北,19路軍奮勇抵抗,當即予以迎頭痛擊。日軍發動了四次總攻,卻均遭敗績,四易主帥,死傷累萬。在戰爭最慘烈的時候,蔣光鼐這樣表達他的抗戰決心。


18、姜玉貞(1893~1937,山東菏澤人,時任66軍65師196旅旅長)


「有我姜玉貞在,就有原平在,我姜玉貞誓與原平共存亡!」


背景:1937年,日軍7萬人直撲太原,姜玉貞奉命死守原平,他和5000官兵與日軍在此血戰十日,反覆進行拉鋸戰。後陣地上只剩下二三百人,他奉命突圍,但在途中中彈犧牲。原平死守為忻口會戰殲敵兩萬贏得了時間。


19、吉鴻昌(1895~1934,河南扶溝人,曾任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第2軍軍長)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背景:1933年5月,與馮玉祥、方振武在張家口建立抗日同盟軍,他任第2軍軍長、北路前敵總指揮,率部向察北日偽軍進擊,連克康保、寶昌、沽源、多倫四縣,將日軍驅出察境。


20、張自忠(1891~1940,山東臨清人,時任第33集團軍總司令)


「吾一日不死,必盡我一日殺敵之責;敵一日不去,吾必以忠貞至死而已。」


背景:這是他寫給弟弟張自明的信。在棗宜會戰犧牲的前夕,他從宜城東渡襄河督戰,臨行前留給副總司令馮治安的絕筆信中說,「本著我們最終之目標(為國犧牲)向北邁進。以後公私,均請我弟負責。從現在起,以後或暫別或永離,不得而知。」


21、闞維雍(1900~1944,廣西柳州人,時任31軍131師師長)


「千萬頭顱共一心,豈肯苟全惜此身,人死留名豹留皮,斷頭不做降將軍!」


背景:1944年,日軍十餘萬人猛攻桂林,闞維雍指揮部隊打退了日軍多次瘋狂進攻,雙方損失慘重。日軍使用了毒氣,6000抗日將士被殘害。中正橋主陣地被突破,闞維雍親率敢死隊奪回。後桂林陷落,闞維雍自殺殉國。


22、李宗仁(1890~1969,廣西臨桂人,時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


「湯兵團正在南進,很快就會進庄,你們不能後退半步,組織敢死隊,發動反攻!」


背景:台兒庄戰役,孫連仲的第二集團軍3個師基本打光,孫來電哽咽著請求「撤到運河南岸去,給我們留點種子!感謝長官大恩大德」,李宗仁做出如上答覆。孫連仲悲壯地說:「絕對服從命令,直到整個兵團打完為止!」


23、李必蕃(1892~1938,湖南嘉禾人,時任第23師師長)


「誤國之罪,一死猶輕,願我同胞,努力殺敵。」


背景:1938年5月9日,日軍十六師團進攻鄆城,李必蕃令69旅死守。該旅守城不力,鄆城失陷。後日軍重兵臨菏澤城下,他率師直屬部隊與敵軍肉搏,後菏澤淪陷。他在城郊腹部中彈,臨終前用軍用地圖反蓋於胸,上有如上字樣。


24、劉湘(1889~1938,四川大邑縣人,時任四川省主席、第七戰區司令長官)


「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


背景:抗戰爆發後,劉湘準備帶病出征,部下多勸他不必出川親征,他說:「過去打了多年內戰,臉面上不甚光彩,今天為國效命,如何可以在後方茍安!」劉湘最終在抗戰前線吐血病發,死前留下如上遺囑。


25、蔡廷鍇(1892~1968,廣東羅定人,時任第十九路軍副總指揮)


「卑軍守土有責,尺地寸草,不得放棄;為救國保家而抗日,雖犧牲至一卒一彈,決不退縮。」


背景:淞滬抗戰爆發之後,蔣光鼐、蔡廷鍇等向全國發出如上通電,十九路軍全軍三萬官兵奮起反抗日軍七八萬人的猛攻,從1月28日至3月1日堅守上海,與敵血戰33天,死傷約萬人,但斃敵逾萬人。


26、劉茂恩(1898~1983,河南鞏義人,時任第14集團軍總司令)


「我堂堂中國軍人,沙場捐軀,死亦光榮,豈能求一時苟安,喪失民族氣節,為人恥笑!」


背景:中條山戰役,劉茂恩部被日軍包圍,數次突圍皆告失敗,左右僚屬苦勸其更換便衣逃出,劉茂恩卻凜然作色如此答覆。說罷拔出手槍要自殺,被侍從死死拉住。所幸風雨狂作,劉趁機脫險。


27、羅芳珪(1907~1938,湖南衡東人,時任第89師529團團長)


「今日之戰有進無退,有我無敵,後顧者必殺之!」


背景:台兒庄血戰打響後,湯恩伯軍團快速馳援,89師羅芳珪團衝殺在前,羅以上述話號召官兵。全團土氣大振,連克敵陣地三處,殺進台兒庄。在敵潰退的時候,羅頭部和胸部中彈犧牲。


28、馬占山(1885~1950,河北豐潤人,時任黑龍江省政府代主席兼軍事總指揮)


「我馬占山心意已決,就是要和日本拚命!要是我打錯了,給國家惹下亂子來,你們把我的頭割下來,送到中央領罪。」


背景:「九一八」事變後,日軍輕易攻陷遼、吉,後又進犯黑龍江。日軍在嫩江江橋製造事端,並向馬占山下達武力通牒。馬召集軍政紳商人士開會商討對策,面對部分下屬的軟弱,他拍案說出上述話。


29、張學良(1901~2001,遼寧海城人,曾任東北軍總司令)


「能使我之血,得染敵襟,死得其願矣。如蒙鈞座之允諾,良生當殞首,死當結草。」


背景: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聯合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扣押了蔣介石,並同共產黨達成「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協議。但張不久後即被蔣介石軟禁。張學良多次通過探望他的宋子文、張治中向蔣介石表達抗日的決心。


30、陳懷民(1916~1938,江蘇鎮江人,時任第4航空大隊第21中隊飛行員)


「每次飛機起飛的時候,我都當作是最後的飛行。與日本人作戰,我從來沒想著回來!」


背景:在1938年武漢「4·29空戰」中,陳懷民的戰機在擊落一架敵機後受到5架敵機圍攻,他的飛機油箱著火。當時他本可跳傘求生,但他猛拉操縱桿,戰機拖著濃濃的黑煙,撞向從後面撲來的敵機,與日本戰機同歸於盡。 作者:謝江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兵軍事 的精彩文章:

三顧茅廬背後的歷史真相,史書記載竟是諸葛亮主動求見劉備?
丘吉爾評價北非戰役,蒙哥馬利的前任正帶我們走上災難之路
川軍血戰常德,鐵血師長以死明志,我是軍人應該死在戰場上
中國史上第一牛X商人,做買賣賺到了一個國家

TAG:老兵軍事 |

您可能感興趣

這些救人英雄,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
這些年,我們的英文名字嚇呆了歪果仁!
至今不被世界承認的6個國家,很多名字聽起來陌生
取名字,杜絕用的這三個字,無論你什麼出生
殲-20服役了,我是不是該改名字了?
你的名字,是我一生的故事
名字起不好,毀的是一生
中國百姓給一類人起了個名字,從此他們無法抬頭,還死得特別慘
古代兩位絕世美女,名字一樣,一個幸福美滿,一個卻凄慘無比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 為孩子起一個好名字,為將來不留遺憾
這3位明星因名字被誤認是中國人!還有2位被當日本人,至今不火
《你的名字》,她不是女主,一樣驚艷
給我們自己,一個恰切的名字
我愛他,只因他名字里的那個「凡」字
金庸筆下一個詛咒,只要誰擁有這個名字,結局必然凄慘
這病名字里有個「瘤」字,但別緊張,它不是癌
武則天新創了19個漢字,其中一個為她的名字,但人們不認可
我不是第一名,但十年過去了,老師依然記得我的名字!
數位名人青澀老照片,要是不說名字,第一位就很難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