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布魯門貝格》背後隱喻 隱喻的獅子與現實的人生

揭秘《布魯門貝格》背後隱喻 隱喻的獅子與現實的人生


揭秘《布魯門貝格》背後隱喻 隱喻的獅子與現實的人生



當代德國作家西碧拉·萊維查洛夫則在小說《布魯門貝格》中,真正賦予了布魯門貝格一頭獅子。

當獅子在書房中悄然出現,布魯門貝格的心像失控的機器一樣狂跳不止。他把獅子的降臨看做是對自己哲學認可的莫大榮耀,想像自己像聖哲羅姆一樣,憑藉雄辯馴服獅子。然而與羅姆的獅子不同,這隻獅子就那樣安靜地躺在書房中央的地毯上,泰然自若地望著他。在他此後的生命里,這隻獅子在課堂上促他精神煥發,在書房中伴他著哲思泉涌,撫慰他的焦慮不安,化解他對妒忌惱怒,幫助他重新認識世界。


這隻他人無法看到、自己從未觸碰的獅子成為獨屬於他一人的精神伴侶。他無法將獅子的存在用語言表達給別人,甚至於連他自己也時常恍惚,這隻獅子是否真實存在。獅子在布魯門貝格這裡成為了語言無法企及的真相,他揣測:「這頭不存在於這個世界的獅子的確以某種形式存在於某物上,從而以這一事件的一種新的其他形式顯現。世界命名者的語言遊戲恢復了獅子的存在和生命。」


這正是現實中的哲學家漢斯·布魯門貝格意義上的獅子——對於世界與真理的隱喻。他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寫道:「人總是繞過非他所是的東西去理解。其實不僅人的境遇,連同他的構造都是潛在的隱喻。」我們不是通過抽象的概念去認識世界,而恰恰是藉助隱喻和圖像去使一切直觀化,由此構成對世界的命名,再導向理性的思考。


在小說中,獅子的出現完成了對哲人思想的催化。獅子的不離不棄,也正意味著某種以隱喻作為媒介的認識框架的存在,以及由此帶來的對世界秩序的命名可能。

獅子與哲學家進行著形而上的交流,並日漸顯露出相濡以沫的溫情脈脈,但與此同時,小說中另一敘事線索中的故事卻彌散著莫名的悲哀與蒼涼。


布魯門貝格有四個學生,伊薩、格哈特、理查德和漢西。伊薩對哲人心懷暗戀,絕望之愛將她推向了深淵,身著一襲白裙,在抑鬱中從高架橋上縱身一躍,以看似唯美的姿態譜一曲絕唱。而她暗戀的教授,甚至連她的名字都未必知道。理查德同樣深深折服於哲人的學說,但在學校中的不得意,讓他終於在糾結中帶了一本《存在與時間》到南美流浪,卻不料被人誘騙殺害,葬身異邦。家境富有、樣貌帥氣的漢西性格古怪,行為同樣古怪。他總是帶著冷漠面容以生硬語調朗讀自己的詩歌,並在這樣的過程中日漸潦倒。最終在又一次呼喚人們走出迷茫時,過於激動而死。格哈德也許是生活最為正常的一位,在導師過世不到一年,他順利獲得高校任教資格。但在一次獲得極大成功的演講之後,他竟然一頭跌倒在學院的走廊上,突發腦溢血而死。


與布魯門貝格潛心哲學而與世隔絕相比,他這四個學生的故事更有生活本身的質感。布魯門貝格在獅子的陪伴下壽終正寢,名垂學史;而這四位在不同的層面上深受導師的人格與理論影響的學生,但卻以不同的方式草草結束了一生。理論與現實之間,似乎始終存在著一種不可違抗的悖謬。導師充滿力量的哲學語言令學生們心馳神往,但學生們的悲涼人生卻又恰恰在某種程度上映襯出所謂真理的蒼白無力。他們在不同的人生軌跡中同樣尋求著生命的意義,但最終卻掉落在形而上的意義和形而下的人生的罅隙之中。


學生們死後,在柏拉圖式的「洞穴」里與敬愛的老師重聚一堂,以近乎平等的姿態對話,討論「人類」「體驗」「彼岸」和「我」,但到了最後,卻都「忘卻了言語,忘卻了姓名」。此刻,獅子仍為布魯門貝格一人而存在,他得以舒服地把手搭在獅子的肩頭。然而,當初那個非常滿意於作為「世界命名者」的他,此刻,卻忘記了所有的名字與言語。他雙膝跪地,顫慄的手臂探向遠方,獅子則立起身,發出帝王般威嚴的咆哮:布魯門貝格。而這一聲吼叫,讓他體內彷彿充滿了另一種物質,令他容光煥發。最後的最後,獅子的利爪在他胸口猛地一拍,將他拽入了另一個世界。


也許真理終將無法言說,但這隻獅子以實在的形式構成小說中布魯門貝格最需要的慰藉。也許真理與現實之間總存在著錯位、混亂與不可調和,但對真理的渴望與追求終於可以使人獲得進步的空間與可能。

現實中的布魯門貝格在著作《洞穴出口》中這樣說:「理論使自身理想化為首先為生活謀求原因的需要。不過,生活不需要原因,這是生活自身的精確性。」學生們進入了另一重空間,獅子又召喚布魯門貝格進入另一個世界。「洞穴的出口同時也是入口:它們通向開闊和自由,就如相反地進入充滿預感的深淵和沉思那內在的靜寂一般」。真正的人生或許很難用成功或失敗來概括,我們無法為每一段生活找到來路,也無法寄希望於虛無的彼岸,卻可以在現實的泅渡中為自己探尋一份生存圖景,在生活的必然延展中找到某種自洽的人生。(文/趙雅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晚報 的精彩文章:

古人如何鑒別中毒身亡
楊先讓老師的幾個側影
「二月二」的民俗 除了剃龍頭還有哪些正確打開模式
「雨果獎」能否點燃科幻熱

TAG:北京晚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托馬斯 阿倫 科佩拉借著隱喻圖像的虛與實,表現黑白與色彩的人生
後啟示錄、烏托邦與宗教隱喻——《阿麗塔》與它背後的《銃夢》
《羅馬》中的隱喻,現實與期望的交纏
《遺傳厄運》中的隱喻神秘學
四面黃帝之謎:軒轅神話背後的神秘隱喻,孔子的解釋是錯的
巴別塔 藝術中的隱喻
梅根王妃結婚後手擋身體這個地方 專家揭秘姿勢背後的隱喻:跟要孩子有關
《射鵰英雄傳》中的隱喻,郭靖其實並非漢人
《羆大母》的隱喻與思考
妖嬈記 | 梅賽德斯的隱喻史。
古道上的義大利④︱蓬蒂達的政治隱喻與歷史記憶
《千與千尋》里另一段最秘密的愛情和它的隱喻
羅志淵:電影《一出好戲》隱喻人類發展進程,揭露人性醜惡
魔法少女童話外殼下隱喻的反烏托邦
一部隱喻性強的國產佳作《暴裂無聲》
《遺傳厄運》的神秘學和隱喻解釋,看完別害怕
吃辣的性隱喻
彌諾斯最古老的植物女神:希臘神話中最美麗的女人海倫的文化隱喻
蘇珊?桑塔格 | 關於攝影的隱喻
張牙舞爪的邪惡隱喻:西方繪圖傳統中的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