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上古時期養生思想人物的代表

上古時期養生思想人物的代表


上古時期養生思想人物的代表



1黃帝與岐伯

黃帝同炎帝並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目前學術界公認黃帝出生建都於有熊(今河南新鄭),葬於陝西橋山(黃陵縣),國際領導人多次到兩地訪問!中國自古也有「拜祖到新鄭,祭祖到黃陵」的說法。傳說中黃帝為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相傳黃帝姓公孫,出牛於軒轅之丘,故名號軒轅(天黿)氏,在姬水生長成人,所以又以姬為姓,後來在有熊建立岡家,故又稱有熊氏。他以土德為王,土是黃色,所以叫黃帝。黃帝是古史傳說的人物,關於他的傳說最精彩的就要數黃帝與炎帝、蚩尤的戰爭了。最終黃帝取得了勝利,被各部落擁戴為部落聯盟領袖。在黃帝時期,養蠶、舟車、文字、音律、醫學、算數都先行發明,並得到發展,他的功勞為後世所稱讚,被譽為華夏的「人文初祖」。在《黃帝內經》中總有一個人在黃帝問話後,叫答問題,這個人就是岐伯。岐伯,相傳亦為黃帝之臣,又是黃帝的太醫,奉黃帝之命嘗味各種草木,典主醫病。他還與雷公研討經脈。《黃帝內經》即黃帝與岐伯等討論醫理而作。相傳岐伯曾乘由12白鹿拉的絳雲車,遨遊於東海中的蓬萊仙山,奉黃帝之命向仙人求不死之葯,十分浪漫。


岐伯又被尊稱為岐天師,意為懂得修養天真的先知先覺。張志聰《黃帝內經素問集注》卷一:「天師,尊稱岐伯也。天者,謂能修其天真。師乃先知先覺者也,言道者上帝之所貴,帥所以傳道而設教,故稱伯曰天師。」


2醫緩


醫緩,春秋時期秦國人。據《左傳》記載,魯成公十年(前581),晉國國君景公姬據(前599 -前581)生病,先叫桑田巫治療。桑田通過占卜,認定景公的病,是遭晉景公殺害的晉網大夫趙同和趙括的鬼魂作祟所致。晉景公聽說秦國有良醫,就派遣使臣求醫於秦國。秦恆公(前603 -前577)派遣醫緩往診,醫緩即到晉國,診景公病直言不諱說:「疾不可為也!」因為病程已發展到「在肓之卜,膏之下」的晚期,而「攻之不可,達之小及,葯不至焉,不可為也」。就是說,以砭石、針灸攻治已不可及,服食藥餌醫治,亦不能至,而醫療無能為力。自此「病入膏肓」就成為一句典故與成語。

3醫和


醫和,春秋時期秦國人。據《左傳》《國語·晉語》記載,魯昭公元年(前541),晉平公姬彪(前557 ~前532)有疾,求醫於秦國:秦景公贏後(前576 ~前537)派遣醫和住診,醫和診病後說:「疾不可為也,是謂近女室,疾如蠱,非鬼非食,惑以喪志。」就是說,平公的病已不能治好,因為近女室,惑以生蠱!平公問道:「女不可近乎」?得禁絕情慾嗎?醫和答道「節之」,要有節制和限度,還對疾病的機理作了闡釋說:「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為五色,征為五聲,淫生六疾;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分為四時,序為五節,過則為災。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並針對平公的疾病和提問,進一步解釋說:「女陰物而晦時,淫則生內熱惑蠱之疾。今君不節不時,能無及此乎?」


醫和還把這話告訴了趙孟,趙孟不解地問道:「何謂蠱?」醫和解釋說:「淫溺惑亂之所生也,於文,皿蟲為蠱,谷之飛亦為蠱,在《周易》,女惑男,落風山謂之蠱,皆同物也。」趙盂聽了這話,亦稱讚說:「良醫也!」


4醫呴


醫呴,戰國時期秦國人,事迹出於《屍子》,據說:「為宣王割痤。為啕王療痔皆愈。張子之背腫,命呴治之,遂愈。」從其所治療的疾病來看,皆為外科疾患,醫呴應是一位醫療技術高明的外科醫生。

5文摯


文摯,戰國時期宋國人,洞明醫術。事迹出於《呂氏春秋·至忠篇》。據說齊王田地(前323-前284)有病,使人請文摯。文摯診王病,根據病情決定採用心理療法治療,遂對太子說:「王之疾必可已也。雖然王之疾已,則殺摯也。」太子問:「何故?」文摯說:「非怒王,則疾不可治,怒王則摯必死。」於是,太子再三懇求說:「苛已王之疾,臣與臣之母以死爭之於王,王必幸臣與臣之母,願先生之勿患也。」於是,文摯應允,願冒死為齊王治病,便與太子約期前往,而文摯故意不守信譽,三次失約,不按約期為王治病,使齊土很生氣。當文摯見齊王時,又不脫鞋就上他的床,還故意踐踏他的衣服,用很不禮貌的語言詢問他的病情,使齊王氣得不肯答言。文摯卻反口出陋辭,以激怒齊王。於是齊王大怒,與文摯爭吵起來,使其病遂愈,而文摯終為齊王所烹死。


6秦越人


秦越人約生於公元前5~前4世紀,是戰國時期的著名醫學家,世稱扁鵲,河北任丘人,一說為山東長清人。還有人據《陳璋圓壺》《陳璋方壺》銘及古陶文等,認為其是臨淄附近的鄭陽人。秦越人生平事迹出於《史記》《韓詩外傳》《戰國策》《說苑》等古代典籍。


秦越人約自公元前386年前後即「為人舍長」,隨長桑君「出入十餘年」,承長桑君授以《禁方書》。在診斷上,他以「切脈、望色、聽聲、寫形」針葯並用、綜合治療虢太子的「屍厥」證成功。虢君感動他說:「有先生則活,無先生則捐棄溝壑,長終而不得反!」遂「名聞天下」。他以砭石彈刺,治療秦武王面部癰腫成功。秦國太醫令李醯「自知技不如也」,而使人刺殺秦越人於秦國。

秦越人名聞天下。過邯鄲,聞貴婦人,即為帶下醫;過雒陽,聞周人愛老人,即為耳目痹醫;來人咸陽,聞秦人愛小兒,即為小兒醫;隨俗為變。遊歷了今山東、河北、山西、河南、陝西等省的廣大地域。從事過內科、外科、婦科、五官科、小兒科等多學科的醫療工作。精通湯液、針灸、砭石、熨帖、按摩、手術等各種技術。體現了為廣大民眾解除病痛的優秀品格。


在診齊桓供病案後,司馬遷對秦越人評價說:「使聖人預知微,能使良醫得早從事,則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故醫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藏氣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藥,五個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則重難治也。」


7淳于意


淳于意(前205?~前150),西漢臨淄(今山東淄博)人,因曾任齊國的太倉長(一說太倉令),人稱倉公。年輕時喜鑽研醫術,拜公孫光為師,學習古典醫籍和治病經驗。公孫光又將倉公推薦給臨淄的公乘陽慶。當時公乘陽慶已年過六十,收下淳于意為徒,將自己珍藏的黃帝、扁鵲脈書,根據五色診斷疾病、判斷病人預後的方法,以及藥物方劑等書傳給他。三年後倉公出師四處行醫,足跡遍及山東,曾為齊國的侍御史、齊王的孫子、齊國的中御府長、郎中令、中尉、中大夫、齊王的侍醫遂等診治過疾病。當齊王劉將閭為陽虛侯時(前176 ~前164),淳于意曾為其治癒了關節炎一類疾病,還隨從將閭來過長安(今陝西西安),並為安陵(今咸陽東北)阪里的項處診治牡疝病。

齊文王(前178 -前167年在位)患肥胖病,氣喘、頭痛、目不明、懶於行動。淳于意聽說後,認為文王形氣俱實,應當調節飲食,運動筋骨肌肉,開闊情懷,疏通血脈,以瀉有餘。可是有一庸醫施以灸法,使文王病情加重致死。於是王公貴族誣滔倉公「不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加之同時趙王、膠西王、濟南王請倉公為其治病而未至。官府聽信誣告,把淳于意傳到長安受刑。淳于意生有五女,當皇帝詔書進京問罪時,他感傷無男隨行。於是小女兒堅持隨父進京,並上書朝廷,申述父親無罪,並願意為奴以換取父親的自由。經漢文帝詔問,遂使淳于意被赦免而回故里。淳于意在應詔回答漢文帝詢問時敘述了自己學醫、行醫的經過,業務專長、師承、診療效果、病例等,史稱:「診籍」(即診病的簿記)共計25個病案。他所答詔的病案格式一般均涉及病人的姓名、年齡、性別、職業、籍里、病狀、病名,診斷、病因、治療、療效、預後等,從中反映了淳于意的醫療學術思想與醫案記錄上的創造性貢獻。


淳于意同秦越人一樣,並沒有把醫學經驗的傳授限定在神秘而狹小的範圍內,而是廣泛傳授醫術。他因才施教,培養宋邑、高期、王禹、馮信、杜信、唐安以及齊丞相府的宦者平等人,是秦漢時期文獻記載中帶徒最多的一位醫家。


8涪翁與程高、郭玉


郭玉(公元1~2世紀),東漢廣漢郡(今四川新都縣,一說廣漢縣)人,是漢和帝時最負盛名的醫學家。


郭玉的師祖是一位隱士醫學家,即四川涪水附近以釣魚為生的一老翁,世人不知其姓名,所以稱為「涪翁」。史志記載:「涪翁避王莽亂隱居於涪,以漁釣老,工醫,亡姓氏。」(《直隸綿州志隱逸》卷41),涪翁「所居處為漁父村」,在涪城東四里。(《三台縣誌·方使》卷9),涪翁「乞食人間,見有疾者,時下針石,輒應而效,乃著《針經》《診脈法》傳於世。弟子程高尋求積年,翁乃授之」(《後漢書·方伎列傳》)。綿州人民為了紀念他,將涪翁列入南山十賢堂,又有「涪翁山石刻」、「漢·涪翁像碑」等勝跡。


郭玉的醫術、醫德和對針灸與診法的貢獻,為朝野所嘆服。他死在官任上。


程高也是位隱士醫家。廣漢(今遂寧縣東北,或今射洪縣)人。郭玉年少時拜程高為師,「學方診六征之技,陰陽不測之術。」在漢和帝時(89 ~ 105)為太醫丞,治病多有效應,皇帝感到奇異,為試驗郭玉診脈技術,使一手腕肌膚似女人的男子,與女子雜處帷帳中,令郭玉各診一手,問郭玉此人所患何病,郭玉診脈與望形色相兼,診出其中有故,說:「左陰右陽,脈有男女,狀若異人,臣疑其故。」皇帝為之讚嘆不已。郭玉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為人診病「仁愛不矜,雖貧賤廝養,必盡其心力」,但在為貴人治病時,往往療效不很滿意。皇帝派一個貴人患者,換上貧寒人的衣服,並變換居處,請郭玉診療,郭玉一針而愈。皇帝詔問郭玉,郭玉問答說:「醫之為言意也,腠理至微,隨氣用巧,針石之間,毫芒即乖,神存乎心手之際,可得解而不可礙言也。」反映了他在診治疾病時全神貫注,為病人負責的精神。郭玉對答中分析了為貴人診病的難處,他說:「夫貴者處尊高以臨臣,臣懷怖懾以承之,其為療也,有四難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難也;將身不謹,二難也;骨節不強,三難也;好逸惡勞,四難也。針有分寸,時有破漏,重以恐懼之心,加以裁慎之志,臣意且猶不盡,何有於病哉?」郭玉以上論述正確估計了存在於東漢王公貴族的生活和思想行為對疾病診治的不良影響;同時也科學地揭示了醫生診治不同社會地位的患者所存在的心理障礙。他是繼扁鵲之後又一個對醫療社會與心理有研究的醫家。


9張仲景


張仲景(約150 - 219),名機,東漢末年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南陽市,一說涅陽故城在今南陽市與鄧縣之間的稂東鎮,地屬鄧縣)人。[按《水經注》:「涅陽,漢初置縣,屬南陽郡,因在涅水(今趙訶)之陽,故名。」張仲景的里籍自來眾說紛紜,陳邦賢氏定為南陽郡涅陽,范行准氏定為南陽蔡陽,嗣後廖國王、張炎二氏考涅陽故城在今鄧縣稂東鎮。尚啟東考為南陽郡棘陽(故城在今河南新野東北)]。《後漢書》無傳,其事迹始見於唐代甘伯宗《名醫錄》:「張仲景,南陽人,名機,仲景乃其字也。始受術於同郡張伯祖,時人言,識用精微過其師,所著論,其言精而奧,其法簡而詳,非淺聞寡見者所能及。」


張仲景生活於東漢末。當時,除連年戰亂外,疫癘流行,曹植曾有記述:「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曹集詮評》第九卷)張仲景稱其宗族原有人丁二百餘口,自建安以後的不到十年間,死亡者有三分之二,而死於傷寒的竟佔十分之七。張仲景有感於宗族的衰落和人口的死亡,加之世俗之弊,醫家之弊,醫道日衰,傷往昔之莫救,促使他悉心研究醫學,「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撰用前代醫籍如《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葯錄》,又結合個人臨證之經驗,編成了《傷寒雜病論》。原書十六卷,經漢末戰亂兵火而散佚,復得後世醫家整理,成為今本《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二書。前者專門討論傷寒病,後者主要論述內傷雜病。


傷寒是外感急性熱病的總稱。《素問·熱論》說:「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張仲景基於此說而發展,他以六經為綱,剖析了傷寒病各個階段的病機、病位、病性,創立了傷寒病的六經辨證體系。對於各科雜病,張仲景以臟腑經絡為樞機,縷析條辨,開後世臟腑辨證之先河。《傷寒論》與《金匱要略》二書共載方劑269首,用藥214種,對藥物的加工與使用,方劑的配伍與變化都有很細緻的要求。張仲景對外感熱病與雜病的認識和臨證治療的指導思想與方法,被後世概括為辨證論治體系。其在藥劑學方面的成就,對後世醫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宋代之後的醫學家多尊稱其為「亞聖」、「醫聖」。


張仲景本為士人,而能絕意宦途,精研醫道,並鄙視那些「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的「居世之士」,他不僅以醫術享譽於當時,且對醫生的醫德與醫療作風有相當嚴格的要求,批評那些醫德不修、醫風不正的醫生,「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終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跌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彷彿。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這些論述上承秦漢,下啟晉唐,成為祖國醫德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張仲景的著作除《傷寒雜病論》外,見於文獻著錄的尚有《張仲景百臟論》《張仲景脈經》《張仲景療婦人方》《五臟營衛論》《療黃經》《口齒論》等。張仲景弟子有杜度、衛汛,他們俱為當時名醫。後人為了紀念張仲景,曾修祠、墓以祀之。明清以來留下的有關文物勝跡較多。河南南陽的「醫聖祠」始建於明代,有清代石刻「醫聖祠」(1727)、「醫聖張仲景故里」(1900)。據明代《漢長沙太守張仲景靈應碑》記載:「南陽城東仁濟橋西聖廟,十大名醫中有仲景像。」清代《南陽縣誌》記載:「宛郡(南陽)東高阜處,為張家巷,相傳有仲景故宅,延曦門東迤北二里,仁濟橋西,有仲景墓。」河南南陽的醫聖祠經明清以後屢次修葺(其間也有毀壞),保存比較完整。分布各地的十大名醫祠中都供有張仲景的塑像,反映了中國民間對張仲景的崇敬與緬懷。醫聖祠於20世紀50年代以後經不斷擴建增修,已煥然一新,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古人對自然現象引發思考
道醫認為掌控生命的密碼竟是它!
萬兩黃金不賣道,十字街頭白送人
100個素菜,三個月不重樣!收藏了!
驚艷500年的千古奇文,陳眉公《警世通言》句句皆金句!

TAG:道醫 |

您可能感興趣

跟著古人學養生!快來看看古代怎麼養生
人生壯年時期的養生要點你了解嗎?
古人衣著的養生秘密,現代人都搞反了
四時變化與人同:道家遵時養生之法
肽助力新時代的健康養生之道
茶,在養老養生中無可替代!
因天之序,順時養生-《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法之申時養生
飯後半小時,是養生的黃金期
養生又養顏的養生壺,讓你體驗佛系生活
忙碌的現代人,如何做到「按時養生」?
疾病和養生所想
因天之序,順時養生-《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法之午時養生
古幣上的隻言片語,原來是養生經
養生貼士 | 最養心的夏季作息時刻表,養生的最高境界!
古人衣著的養生細節
正確的養生觀念及養生秘訣
新一代的「老年人」養生局怎麼玩
什麼是養生?如何養生(年輕人必看)
注意!睡前的兩個小時,養生黃金時期
更適合現代人的艾灸養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