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2017兩會:佛教界的這些亂象,國家要管了!

2017兩會:佛教界的這些亂象,國家要管了!

2017兩會:佛教界的這些亂象,國家要管了!


2017兩會:佛教界的這些亂象,國家要管了!


今日,全國兩會正式召開,


每年這個時候,各位代表都有不同提案,


佛教界也不例外。

佛教界兩會代表的「發聲」,


關乎著中國佛教的未來,


也影響著每位佛教人士。


一起來關注這些代表的佛教熱詞。


熱詞:仁波切

2017兩會:佛教界的這些亂象,國家要管了!



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朱維群


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朱維群曾表示,「朝陽區生活著30萬仁波切」的說法肯定是不對的,不可能有那麼多。


如今,仁波切在大陸極受尊崇。社交網路上,他們已經成了心靈雞湯的生產主力軍。

面對無數渴求心靈撫慰的信眾,山寨「仁波切」也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坊間甚至出現了「朝陽區有三十萬散養仁波切」的笑談。


「仁波切」——原義「寶中之寶」。現在流行稱活佛為「仁波切」,「活佛」實為漢地對藏傳佛教轉世修行者的叫法。


熱詞:宗教界亂象

2017兩會:佛教界的這些亂象,國家要管了!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北京龍泉寺方丈學誠法師曾表示,國內佛教界存在著佛教名山被承包、被上市,假冒僧尼,借佛斂財,非宗教活動場所開展宗教活動等諸多亂象。


學誠法師指出,治理宗教界亂象,需要有關部門完善法律法規,依法加強管理,維護宗教界的合法權益。


學誠法師同時強調,佛教界也在思考,如何在這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加強佛教的自身建設,推動佛教事業全面發展,以積極有效地回應民眾的宗教需求,並盡量化解和超越商業潮流對佛教的衝擊。


對假活佛泛濫的怪相,學誠法師表示,此前因為缺乏依法管理,從事藏傳佛教的弘法活動中難免出現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現象。


而去年上線的藏傳佛教活佛查詢系統直接在網路上面公開相關信息,有利於信眾們從合法渠道接觸、學修、傳承純正的藏傳佛教,同時也讓藏傳佛教得到更加健康、系統、有序發展。


熱詞:借佛斂財

2017兩會:佛教界的這些亂象,國家要管了!



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傳印長老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傳印長老曾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上指出,佛教、道教名山「被承包、被上市」現象已引起國家層面關注;但如果不能妥善解決寺院法人地位問題,則寺院仍無力維護自身權益。


媒體有關「被承包的信仰」長篇報道揭開了佛、道教寺院宮觀被商業化侵襲、各地「借佛斂財」的種種怪現狀。


傳印長老在提案中指出:全國佛教3.3萬個宗教活動場所,大多數尚未能辦理房地產權登記。關鍵問題在於佛教活動場所(寺院庵堂)沒有明確的法人地位,不能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不具備完整的民事主體資格。


不具備法人條件的後果是:寺院不能在銀行開設對公賬戶,只能公款私存。民事行為也受限制,如只能以私人名義購買寺院公用車輛。


熱詞:文管寺廟應歸還宗教

2017兩會:佛教界的這些亂象,國家要管了!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山西省佛教協會會長妙江法師


妙江法師曾向兩會提交過《關於將文物旅遊部門管護的寺廟道觀歸還宗教人士看護管理的提案》。


文中表示:根據政策和法律規定,「文革」時期文物、園林、林業等部門佔用的寺觀,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退還給佛道教界管理使用。


但目前絕大多數寺觀至今仍被文物、園林等部門佔用,拒不退還佛道教管理使用。


而目前所謂的「文物寺觀」「園林寺觀」「旅遊寺觀」存在問題不少,極不利於宗教團結和睦,有損國家宗教形象。


鑒於文物宗教場集文物和宗教於一體、分屬宗教部門和文物部門管理,建議將此問題較多的市縣宗教部門和文物部門合并,減少兩部門糾葛。


熱詞:全國素食日

2017兩會:佛教界的這些亂象,國家要管了!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佛教協會會長、廣州光孝寺方丈明生法師


明生法師非常關注民生問題,特別是環保問題。


今年兩會,他建議加強環境保護,倡議設立「全國素食日」。


吃素,包含兩個內容,一是不食眾生肉,二是不食五辛(就是五種辛辣的蔬菜)。


不食眾生肉,體現的是慈悲心,源於佛教的五戒之一,戒殺。食眾生肉,雖然不直接殺生,但與殺生都有一個助緣。


不食五辛,是因為這些東西如果熟著吃,容易使食者生出淫慾的心,如果生著吃,容易使食者生出嗔恚的心,這於修行都是不好的。


熱詞:佛教商標被濫用

2017兩會:佛教界的這些亂象,國家要管了!



全國政協委員、洛陽白馬寺方丈印樂法師


全國政協委員、洛陽白馬寺方丈印樂法師曾提交了一份名為《關於佛教寺院名稱及佛教名稱和名號被作為商標註冊的問題的建議》的提案,建議國家商標局要杜絕對佛教名寺的各種類型的商標註冊。


印樂在提案中表示,佛教傳入中國後,以其獨特、博大、導人向善、和樂無爭的佛教經典演繹著莊嚴神聖的教化功能,使得眾多信眾和樂向善,心向菩提,並與中國本土文化諧和相融,成為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但近年來,佛教名稱、名號、知名寺院名稱,不斷被人作為商品的商標進行註冊,這不但侵犯了佛教的知識產權,而且有些商標對佛教聲譽造成褻瀆和不敬,損壞了佛教的莊嚴、神聖與清凈,應儘快引起國家商標局的高度關注。


印樂法師舉例說,比如「白馬寺」被作為商標在不同領域被註冊,先後有15家,主要在食品、藥品、飯店、服裝、酒類等,其中已註冊成功正在使用的有4個,其他因為欠費失效或正在申請。


因此,他建議國家商標局對宗教古迹立法保護,杜絕對佛教名寺的各種類型的商標註冊,切實維護佛教的合法權益、清凈莊嚴。


熱詞:僧人身份證

2017兩會:佛教界的這些亂象,國家要管了!



全國政協委員、中佛協副秘書長、福建省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普法法師


普法法師曾提案:應對僧人規範管理髮身份證明。


他曾表示,在福建沿海地區,基本上每個村莊都有廟,都有三三兩兩的出家師父們,有的廟裡只有一位師父,甚至兩個廟裡才有一位師父。


一些年輕師父本身在修持方面就鬆弛,再加上管理不夠到位,導致社會對佛教有一些負面反應。


現在有很多出家人,有的並非是出家人,穿僧侶衣服到處跑,這樣給社會帶來很多反面的教育影響,特別還有一些社會別有用心的或許借著這樣一個平台摻雜到僧團隊伍里來,根本沒有信仰,也穿上這件衣服到處跑,大家都把他當成是一位出家人。


熱詞:傳統文化教育要從小抓起

2017兩會:佛教界的這些亂象,國家要管了!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上海玉佛禪寺方丈覺醒大和尚


去年兩會上,覺醒大和尚表示,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者,全面開展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是提升青少年文化素養、培育優良品行的重要載體。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個人在青少年成長發育階段形成的個性和價值取向,會直接影響到其未來的學習、事業、婚姻、家庭和社會生活。從小接受文化熏陶逐漸培養起來的良好習慣和品德修養,對於青少年一生的成長將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熱詞:文明進香

2017兩會:佛教界的這些亂象,國家要管了!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江蘇省佛教協會會長心澄法師


心澄法師曾表示,太多的環境問題與人類的貪婪有關,從而造成了當今資源的極大浪費;寺院燒高香的問題直接導致寺院周邊空氣污染;植被的破壞對寺院的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溫室氣體的排放導致了氣候變化異常,而這多半與畜牧業有關,這直接關係人類的飲食結構。為此,心澄法師曾向政府提出倡議。


倡導文明敬香,寺院義不容辭,然而,僅靠寺院的一己之力遠遠不夠,還需要政府、社會的大力支持,尤其需要工商、環保、質檢、旅遊等部門派執法力量,取締寺院周邊違法賣高香攤點,引導信徒、遊客文明進香。

2017兩會:佛教界的這些亂象,國家要管了! 點擊播放 GIF/74K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分享轉發,自利利他。


掃下方二維碼購買拜佛去供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拜佛去 的精彩文章:

婦女節特獻※佛說:「法欲滅時,女人精進」
修行的根本
「自己」是最大的枷鎖
慈航明燈系列欄目之慈學長老(一)
佛陀開示居家八法

TAG:拜佛去 |

您可能感興趣

9700多元錢的葯,真正治療的葯只有1000元!央視曝光醫療亂象!
旅遊亂象剖析:團費470 遊客被關小黑屋強制消費10萬,到底誰之錯?
美國在阿富汗16年共浪費4.8萬億,貪污腐敗亂象讓納稅人要哭了
魔獸世界:8.0前夕上線後的5大亂象!最後一個讓玩家忍無可忍!
3年被騙210000元!7旬老人用親身經歷講述「書法展賽」的亂象
國家網信辦「亮劍」自媒體亂象:處置9800多個自媒體賬號
多圖!央視315曝光機器人打騷擾電話亂象:一年撥打40億,這些AI企業上榜
「權健丁香」之爭,暴露價值4000億市場的亂象
2018五一檔亂象創紀錄:票房最高!口碑最差!市場最亂!
央視3·15晚會曝光匯總 別再被這些互聯網亂象坑了
網信辦出手!整治自媒體亂象 處置9800多個賬號
五星酒店衛生亂象:14家僅一家回應正在查
你買的珍珠粉,竟是貝殼做的?國家標準來了!幾十年的亂象,有治了!
終於出手了!為打擊這些樓市亂象,9省16市出台文件
50歲的男人留給60歲的女人一個攔攤子,揭露英國脫歐亂象根源
亂象與真相,揭秘榮耀10 AI 2.0背後的故事
3.15揭秘家電售後服務亂象:坑蒙拐騙,第三方竟如此作為
放貸亂象叢生 4家銀行被罰340萬
315晚會曝光「714高炮」網貸App亂象
5年近2萬家私人影院營業,迅速擴張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