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一種幼稚叫「講理」
作者:楊奇函
來源:作者著 《如果你想過1%的生活》
「有效的宣傳不是讓人思考為什麼需要,而是要讓他們感受到他們多麼的需要。」
——納粹德國宣傳部長,保羅·約瑟夫·戈培爾
首先,我們再溫習一遍「狼和小羊」的故事:
狼看見小羊喝水,找碴說:「你把我喝的水弄髒了!」小羊說:「您站在上游,水是從您那兒流到我這兒來的。」狼說:「就算這樣,那去年你說過我壞話!」小羊喊:「啊,去年我還沒有生下來吶!」狼不想再爭辯了,大聲嚷:「說我壞話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都一樣!」說著就往小羊身上撲去。
還記得小學老師怎麼教的嗎?不要跟壞人講道理!他們就是要做壞事,說什麼都是沒有用的!《我的祖國》面唱的好:朋友來了有好酒,敵人來了有獵槍!
某哥們博覽群書,三觀剛正,從人人網到微博,從微博到朋友圈,每逢熱點問題都在論戰第一線。然而半年來他的朋友圈很安靜。當時台灣大選鬧得很兇,我好奇問他:「帝吧都出征了,你咋還這麼淡定?」他說:「少年,你撕多了就懂了。這麼多年撕X經驗告訴我,網上講理,身不由己;不和稀泥,必死無疑。」
一入網路深似海,從此理性是路人。平生只有兩行淚,半為腦殘半女神。任你是雄才大略,苦口婆心,伶牙俐齒,鳳毛麟角,想在網上跟人家講理,唯有死路一條。
某怪人來到孔子學生們面前問:「一年有幾季?」 弟子們道:「四季of course。」此人堅稱一年只有三季,雙方開撕。孔子問詢趕來,端詳此人說:「哥!一年的確是三季,我們無知!」屌絲聽罷滿意離去。見此人遠離,孔子對弟子們說:「此人是蚱蜢精,蚱蜢是過不了冬季的,它一生只有三季!你們跟他講個毛道理!」眾弟子大悟。
後人杜撰的這個孔聖人的段子告訴我們,作為一個真正成熟的個體,一根傑出的老油條,就是要懂得:給狗讓路,不丟人!
如上,我們很多時候,真沒必要「講理」,或者說我們不僅僅要著眼於「道理」。然而,日常生活中,我們恰恰愛「講理」。比如,批評一個人的時候,我們會說:「你怎麼不講道理」;誇獎一個人的時候,我們會說:「他是一個講道理的人」;講到某個行為規範的時候,我們會說:「老理(兒)說得好」;評定雙方對錯的時候,我們推崇「以理服人」。
受過良好教育,尤其是受過高等教育及以上的人,在面對偏激論調或愚昧行徑等個體認知破裂的時候,以及共識危機或突發事件等社會輿論風暴的時候,只愛「講理」,倡導「理性」,「客觀」,「公允」等等,他們強烈傾向並參與到社會理性捍衛和建設中來。
他們有一種責任感:教化愚昧的對方乃至開啟民智是他們作為文明人的義務;他們有一種優越感:作為文明人他們有資格和能力來教化和啟發眼前的傻X乃至烏合之眾;他們有一種成就感:通過他們的努力和戰鬥,無知愚昧的對方或者民眾有所進步和成長。
然而,對於責任感來說,很多時候是「自作多情」;對於優越感來說,很多時候是「自以為是」;對於成就感來說,很多時候是「自慚形穢」。當很多人耗盡全力對著他認為愚昧無知的對象耍盡十八般武藝的時候,他會驚恐的發現,他的一切努力都那麼蒼白無力:腦殘還是那個腦殘,傻X還是那幫傻X。
實際生活中,大多數時候,大多數人,不是用理智在交流,而是用情緒在對抗。情緒,是我們講理的第一障礙。包括很多自認為客觀公允的智識主體,並不在乎交流的內容,只在乎交流的態度。你以為他們關心你說的「好不好」,「對不對」,其實他們只關心你說話時候「乖不乖」。他們並不用邏輯和理性來判斷這個世界,而是用情緒和感性來感知這個世界。
只要你沒照顧到他們的情緒,你就是「偏執狂妄」,「邏輯混亂」,「言語不詳」,「一派胡言」等等;只要你照顧好了他們的情緒,你都是「公正客觀」,「有理有據」,「實事求是」,「擲地有聲」。他們根本不在乎你的辭藻,邏輯,思維,他們只關心你再跟他們的對話中是否足夠謙卑乖巧,你論述的最終立場是否跟他們和諧一致,你的最後一句話是否是「我認同你,你是對的!」
事實一次又一次的證明:一切溫和剋制的姿態同暴虎馮河的認知的浴血奮戰都將一敗塗地。在大多數時候,大多數情況下,大多數人的大多數交流,情緒始終是第一。哪怕他們衣冠楚楚,簡歷華美,英姿颯爽,溫文爾雅。何況,大多數人還是那樣的(往最噁心了想)。情緒之外,還有兩個鴻溝,決定著很多交流註定失敗。
首先,認知結構。很多人不是壞人,他們只是傻X。每個人的所思所行都基於他的智力發育,教育背景,生活經驗,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等一切精神內容的總合。每個人讀的書,挨得刀,走的路,愛的人都不一樣。你想跟他「說明白」「講清楚」,需要跨越的不是語言,而是語言背後的認知水平,以及決定認知水平的智商,教育,階層,信仰等等無數鴻溝。如果想僅僅依靠自己的思想儲備對別人實現價值觀同化是很難的,很多時候我們同對方吵來吵去,最後爭論的是「同一個事兒」就不錯了。
其次,利益關係。「揣著明白裝糊塗」,是很多人應對某個事件的狀態。很多人的認知水平不低於你,他也明確知道你在說什麼,更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他可能認同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是出於利益集團,身份局限,組織關係等因素,故意刁難耍橫,胡攪蠻纏,言語不詳,針鋒相對。他不是不懂,而是假裝不懂;他不是對立,而是偏要對立。你的障礙不是他的大腦,而是他的腰包;你的思想和語言的對手不是他的思想和語言,而是他的慾望和利益。
最後有一點要注意,就是警惕自我。對情緒,認知,利益三者的認知,不僅適用於我們溝通,吵架,互撕的對象,也適用於我們本人。你要保證你的對面是一個跟你認知結構相當,利益關係和諧,性情自控穩定的人,同時還還要保證自己在交流的過程中配得上對方的認知結構,不為利益衝突左右,可以剋制住自己的情緒。
保證對方不腦殘,已經很難,保證自己不腦殘,難上加難。很多時候我們自己往往自以為是,自認為自己「聰明」「博學」「公正」,責備對方「淺薄」「偏執」「愚昧」,而事實上是我們自己不能夠設身處地在對方的境遇上分析和處理問題,不能夠有足夠的見識和能力把握和判斷對方的論述,或者不能夠有足夠的修養和定力保證自己不被情緒左右等等。從而妄自尊大,蠻不講理。
在所有的溝通中,我們不僅要認清對方的情緒,認知和利益等。也要時刻提醒自己,認知自己。我們多少時候為情緒控制,為認知局限,為利益羈絆。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秉承著自以為是的理智,邏輯和剋制。然而,實際我們常常比我們認為腦殘的人還要腦殘。
這裡強調一下,我們絕不否認堅守理性的意義和伸張正義的價值,我們也要看到在溝通和交鋒的時候,一味「只講理」,在理念上是不成熟的,在操作上是有風險的。
當我們再面對需要溝通的個體或者群體的時候,不妨首先內省,警惕自身智識,情緒和修養。然後立足理性,不拘泥於抽象道理和邏輯,而是通過綜合協調情緒,利益和修養等多方因素,達成溝通效果。當然我們也要注意,很多人確實不需要交流,因為不是所有的東西都進化成了人。
另外,為了給日常的溝通和交鋒做好準備,我們可以一方面提升自己的智識和修養,提升未來的溝通能力,論戰資格和輿論掌控水平;一方面各種進步,混的比你覺得腦殘的個人或者群體好。一邊用實力基礎之上的更精彩絢爛的生活讓他們恥於面對你,一邊把更多的目光和聽眾吸引到你身邊,他們綠著眼睛看著你傳播思想,high翻全場,而他們自己卻人嫌狗不咬。憋死他們。
最後,以《莊子·秋水》的一段話自持和自省:「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丑,爾將可與語大理矣。」
免責說明: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侵權等問題,請聯繫小編刪除。
※契丹消失之謎!
※這支筆要火!它能拯救數千萬孩子的眼睛
※來不及等待(莫言的短文,很有寓意)
※送給未滿30和已滿30的創業者和奮鬥者們!
※揭秘:1969年康生簽署的一份秘密處決令
TAG:李三頻道 |
※老外頭一回吃中國菜,就說了這一句話:「中國人是全世界最有口福的」
※中國最獨特的村莊,一邊是中國,另一邊是緬甸,一不留神就出國了
※五個常任理事國,唯一沒有航母的國家是它?美媒:建議從中國購買
※中國在歐洲還有一塊「領土」,你知道嗎?
※中國歷史上有一位唯一的女狀元,竟出自這個朝代
※饕餮,中國傳說中的一種兇惡貪食的野獸,真的不是龍的九子之一?
※中國最神秘的一個景區,還被叫做「中國百慕大」
※中國唯一一座與省同名的地級市,你知道是在哪裡嗎?
※老外首次吃到中國菜,吃完羨慕的說了一句話: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有口福的
※有一種偉大叫中國媽媽,五一感動徵集
※世界上最「怪」的三塊石頭,有兩個在國外,中國這塊號稱是飛來的
※它是中國的鄰國,是唯一一個未與中國建交的鄰國,奇葩的國家!
※中國人的祖宗來自哪裡?目前有這3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最讓人吃驚
※魯迅批「狗有狗道理,鬼有鬼道理,中國與眾不同,也自有中國道理。道理各各不同,一味理想,殊堪痛恨。」
※中國是唯一擁有反艦彈道導彈的國家:但鼻祖是誰你一定不知道
※拿破崙說「中國是一隻沉睡的雄獅」,但其實還有下一句,真正含義出乎意料!
※韓國在巴基斯坦遊玩:說自己不是中國人,看完這個,中國人卻笑了
※凝固汽油彈到底有多恐怖?聽聽這位在非洲的中國醫生是怎麼說的
※中國有一支世界唯一兵種,成立兩年讓各國猜疑,至今仍是一個謎
※中國是怎樣演化為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