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醫徐大椿《洄溪醫案》:治療急危重症有奇招
點擊
上方
藍色字
中醫思維十
可快速關注
導讀
《洄溪醫案》雖然僅載案91則,且篇幅短小,但由於所選病案很有代表性,或示人以治法,或切中時弊,特別是對急危重症的診療較為系統,非常值得現代臨床醫家借鑒。我們應該吸取其精華,為中醫診療急危重症提供參考。
徐大椿生平
這個人有多厲害呢?
先生生有異稟聰強過人 凡星經 地誌 九宮 音律 以至舞刀奪槊 勾卒 嬴越之法 靡不宣究 而尤長於醫
---------袁枚《徐靈胎先生傳》
大概意思就是:
徐靈胎先生上通天文下懂地理、中曉算術、精通音律,且武藝高強、兵法純熟,最擅長醫術。
牛逼的不是這些,而是這些他全是自學的。
他年輕那會學八股覺得沒意思就琢磨《易經》 後來又研究《道德經》和諸子百家 然後一邊琢磨一邊注 道德經注釋和陰符經注釋後來被收入《四庫全書》
評價是這樣的:其訓詁,推求古義,取其上下貫通者,其詮釋,主乎言簡意賅在《老子》注中,尚為善本。
他的父親徐養浩是一位水利專家在他20歲的時候 當地巡撫要求他父親編一本《江南水利書》 然後他父親沒時間,就把這事交給他。
後來袁枚記載:
少時留心經濟之學,於東南水利尤所洞悉。雍正二年,當事大開塘河,估深六尺,傍塘岸起土。先生爭之曰:「誤矣!開太深則費重,淤泥易積,傍岸泥崩,則塘易倒。」大府是之。改縮淺短,離塘岸一丈八尺起土,工費省而塘保全。乾隆二十七年,江浙大水,蘇撫欲開震澤七十二港,以泄太湖下流。先生又爭之曰:「誤矣!震澤七十二港,非太湖之下流也。惟近城十餘港,乃入江故道,此真下流所當開浚者。其餘五十餘港,長二百餘里,兩岸室廬墳墓萬計。欲大開,費既重而傷民實多;且恐湖泥倒灌,旋開旋塞。此乃民間自浚之河,非當官應辨之河也。」蘇撫以其言入奏,天子是之。遂賦式屬役,民不擾而工已竣。
他天生體弱於是在20歲左右學習武術,可舉三百斤巨石,精通槍棍之法。
聞言力可試而長也,及試舉巨石,日加重,兩年可舉三百斤,身亦便捷,後復得閃打母子及槍棍之法,更參悟練習,以更有所得,竟可不受制於人,而能以弱勝強也。
——洄溪府君自序
他弟弟病了治不好 於是他開始自學中醫 後來在中醫內科婦科的成就這裡就不贅述了。
他醫術好到什麼程度呢——雍正皇帝曾兩次召他看病。
列舉一下他寫的醫書:
《難經經釋》《醫學源流論》《神農本草經百種錄》《醫貫砭》《傷寒論類方》 《蘭台軌範》 《洄溪醫案》 《慎疾芻言》 《內經詮釋》 《洄溪脈學》 《脈訣啟悟注釋》 《六經病解傷》 《寒約篇》 《舌鑒總論》《雜病源》《女科醫案》
他的母親老年時眼睛不好就請樂工來讓老母親樂樂 然後他嫌人家唱的不好 就自己琢磨 後來寫了本書《樂府傳聲》,
這本書到現在仍然在唱法聲樂方面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指導意義。
他還是一個詩人和散曲作家著有《洄溪道情》 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篇特別引人注目:
從今後,再不聞侵晨飄笛韻,再不聽半夜讀書聲。只遺下文章百首詩三卷,傳示旁人俱淚零。
——哭亡三子燝
七十九歲時他摸摸脈象然後說自己活不過今年
後奉召入京到達北京三天後 卒
萊菔子的故事
這裡要說的是徐大椿第一次進京。召他進京的原因是乾隆帝的皇太后病了,胸悶腹脹、不思飲食,眾多御醫調理多日也沒有效果。因為聽聞了徐大椿的大名,便專程召他進京為太后看病。徐大椿進宮後對太后的病情進行了一番了解,發現她是因端午節過節高興了,多吃了些粽子而發病的。於是他便開了個處方,其中以萊菔子為主葯。太后服了後,立即大便暢通,自覺心寬腹和,胃口恢復,使他一時名燥天下。
關於徐大椿進京的傳說還有很多。據說他在為太后看病的同時也為大學士蔣浦看病,之前許多御醫曾為蔣蒲看病,但都支支吾吾語焉不詳,可徐大椿看了後立即斷言他立夏後第七天當死。居然敢預言病人死期,而且精確到哪一天,真是夠牛的!但沒辦法,後來果然應驗了。這不得不讓乾隆和群臣都佩服得五體投地,乾隆還特贊他「博學多才紹炎黃」。
治療急危重症有奇招
《洄溪醫案》中記載了不少急危重症的治療經驗,至今在臨床治療中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茲選擇徐大椿診療某些急危重症的醫案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1.洞察入微,辨證精準
《洄溪醫案》所載多為急危重症,或昏厥遺尿,或不省人事,或氣方絕,或已辦後事,或陽越之證等。面對這些病證,徐大椿往往胸有成竹,細心診察,隨證處方用藥,使病人轉危為安,關鍵就在於他面對病人時能夠洞察入微,辨證精準,且能力持己見。
例1:《洄溪醫案·中風》中「運使王敘揆中風」一案。
此公平日即體胖而痰多,一日忽昏厥遺尿、口噤手拳、痰聲如鋸,其他醫生認為這是脫證,主張進服人蔘、附子、熟地黃等葯,葯煎成而未服。徐大椿診其脈洪大有力,面赤氣粗,再結合病人平素的體質及飲食習慣,認為此乃痰火充實,諸竅皆閉,若服參附立斃,而以小續命湯去桂附,加生大黃3g為末,並且將生大黃假稱他葯納之,恐旁人疑駭。服藥5劑後病人能言,然後以消痰養血之葯調之,1個月後步履如初。
從此案可以看出,徐大椿在診病時極善於洞察患者的平素體質、飲食習慣等情況,再結合病發之時的癥狀冷靜地辨證分析,找出疾病的癥結,準確作出診斷,此在病者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尤顯重要。另外,徐氏在治療時能堅信自己的判斷,並機智地將大黃稱作他葯使用,以防外人阻攔,可謂用心良苦。
例2:《洄溪醫案·產後風熱》中「西濠陸炳若婦人產後風熱」一案。
患者產後感風熱,瘀血未盡,當時醫生均拘於產後屬虛寒一說,治以乾薑、熟地黃,患者服藥後汗出而身熱如炭,唇燥舌紫,卻仍用前葯。徐大椿認為此證屬陽明之盛火,非石膏不解,用竹皮、石膏等葯,2劑則愈。
由此可見,
徐氏診病必以患者的癥狀、體征為據來判斷,並不拘泥於某種說法,真正做到了辨證論治。
而醫者群以為怪,是不知此乃古人定法,唯服乾薑、肉桂則必死。
徐大椿對於亡陰、亡陽二證,更是辨別入微
。例3:蘇州沈母,寒熱痰喘,大汗不止。
先有一名醫生辨為亡陽之證而用人蔘、附子、熟地黃、乾薑,處方之後即離去。徐大椿隨後而至,診其脈洪大、手足不冷、喘汗淋漓,辨為亡陰之證,急用浮小麥、大棗煎湯服用而汗頓止。
當此危急時刻,亡陰、亡陽一旦誤辨,用藥相反,將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徐大椿特別指出了亡陰亡陽的具體辨別及在治療時的注意事項,他說:
「亡陽亡陰,相似而實不同,一則脈微,汗冷如膏,手足厥逆而舌潤。一則脈洪汗熱不黏,手足溫和而舌干。但亡陰不止,陽從汗出,元氣散脫,即為亡陽。然當亡陰之時,陽氣方熾,不可即用陽葯,宜收斂其陽氣,不可不知也。亡陰之葯宜涼,亡陽之葯宜熱,一或相反,無不立斃。標本先後之間,辨在毫髮,乃舉世更無知者,故動輒相反也。」(《洄溪醫案·痰喘亡陰》)
2.把握全局,靈活施治
徐大椿具有淵博的中醫理論知識,在對中醫的經典著作《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研究的基礎上,均有建樹,這是非常難得的。徐氏在紮實的中醫理論指導下,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積累了極為豐富的臨證經驗,通過《洄溪醫案》即可明顯地反映出來。從書中驗案可見,徐氏論治各種病證的病程發展、服藥後的反應及疾病的預後轉歸都瞭然於胸,並根據病程的變化及時調整治法。
例1:《洄溪醫案·腸癰》之「南濠徐氏女腸癰」一案。
諸醫俱雲不治,徐大椿診後認為患者瘀血為癰,已經成膿,必自破,破後必有變證,宜急治,即與外科托毒方並丸散。兩日後果膿出升余,脈微膚冷,陽隨陰脫,急以人蔘、附子兩味煎湯灌之,氣漸續而身漸溫,然後以補血養氣之品,兼托膿長肉之葯,內外兼治,兩月而瘺口方滿,精神漸復,月事以時。
上述可見,
隨著病程發展的不同階段,徐氏先後使用了托毒外出、回陽救逆、補血養氣兼托膿長肉的治法,並且準確地預見到服藥後的反應
,若沒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肯定不能如此處置,誠如王世雄所贊:「然其穿穴膏肓,神施鬼設之伎,足以垂醫鑒而活蒼生。」(《洄溪醫案·序》)
例2:《洄溪醫案·乳癤》中「劉夫人乳癤」一案。
由於前醫治不得法而使其乳癤將轉為乳勞,於是請內外二科聚議無定,群以為不治矣。徐大椿診後明確指出此非不治之症,而是因為治不如法,病仍可治癒,但需時100天。治療90日尚未見明顯效果,加之患者柔弱怕痛,不敢於乳下別出一頭,而膿水從上注下,總難出盡,有傳囊之患。有鑒於此,徐氏想出了一個巧妙的方法,用藥袋一個,放乳頭之下,用帛束敷之,使膿不能下注,外以熱茶壺熨之,使葯氣乘熱入內,又服生肌托膿之丸散,於是膿從上泛,厚而且多,7日而膿盡生肌,果然百日痊癒。
此案可見,
徐氏在診病時不但對疾病的病程發展心中瞭然,而且能根據病證具體情況靈活地變通治法以切合病情的需要。
3.內外結合,治法巧妙
徐大椿在治療各種病證時,並不僅僅拘泥於「湯方」,常常根據病情需要而內治外治相結合,靈活使用各種劑型。
正如他所說:「凡病只服煎藥而愈者,唯外感之證為然,其餘諸證,則必用丸、散、膏、丹、針灸、砭鐮、浸洗、熨拓、蒸提、按摩等法,因病施治。」(《慎疾芻言·治法》)
例1:《洄溪醫案·胎中毒火》一案
南門陳夫人懷妊3個月,胎氣上逆,舌腫如蛋,粒米不能下。徐大椿用珠黃散及解毒軟堅之葯,屢塗其舌,腫漸消而納食,又用清涼通氣之方內服治之。
例2:《洄溪醫案·項疽》一案
郡中朱姓患項疽,大徹痛心,時時出血。延醫施治,漫腫滋甚,神思昏迷,束手待斃。徐氏急用圍葯裹住根盤,敷以止血散,飲以護心丸,而痛緩血止,神安得寢。瘡口已定,乃大托其膿,兼以消痰開胃之品,兩月而愈。
例3:《洄溪醫案·刖足傷寒》一案
徐氏急用外治之法熏之、蒸之,又用丸散內消其痰火,並化其毒涎從大便出,而以辛涼之煎劑,托其未透之邪,3日而安。
在以上3則病案中,
徐氏治療時內治法和外治法相結合,並使用了散劑、煎劑、丸劑等多種劑型。
徐大椿特彆強調,
醫生治療急危重症,必須預先備好常用之成藥,用以救急。
他在《慎疾芻言·治法》中指出:
「為醫者,必廣求治法,以應病者之求,至常用之葯,一時不能即合者,亦當豫為修制,以待急用。」
徐大椿用藥治病還非常注重藥物的煎服方法,他在《慎疾芻言》的「煎藥服藥法」及《醫學源流論》的「煎藥法論」「服藥法論」中進行了專門論述。《洄溪醫案·痰喘亡陰》中「毛翁痰喘」一案,徐大椿診為上實下虛之證,用清肺消痰飲,送服人蔘小塊3g,2劑而愈。毛翁卻認為人蔘切塊之法是徐氏故弄玄虛,一年後其病複發,照前方以人蔘煎入,卻喘逆愈甚,徐氏囑其仍然用塊服下,亦2劑而愈。徐氏如此處方是取清肺消痰之功先行,人蔘補下之力後發,而病獲痊癒。由此可見徐氏用藥之巧妙。
綜上所述,《洄溪醫案》雖然僅載案91則,且篇幅短小,但由於所選病案很有代表性,或示人以治法,或切中時弊,特別是對急危重症的診療較為系統,非常值得現代臨床醫家借鑒。我們應該吸取其精華,為中醫診療急危重症提供參考。
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中醫思維十平台無關,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本文來源
:多篇網路資料,
由中醫思維+編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由中醫思維+(zhongyisw)分享。
★
葫蘆中醫精品微課開始預報名啦
名額有限,預報名享優惠,識別下方二維碼鎖定席位
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立即優惠※從「藿香正氣」說起,聊聊中醫的那些事
※求賢 | 葫蘆中醫——一個有趣的中醫學堂
※春天的野菜都是天然葯,10種應季野菜及藥效!
※中醫養生應從哪方面入手?
※為什麼現代女性健康會出現這麼多複雜問題?
TAG:中醫思維十 |
※劉宗亮醫生醫案:針刀治療心衰
※黃埔醫校醫案分享—張蕾醫案(三)—學治心臟病
※老中醫趙紹琴治肝癌醫案
※醫案:肺炎的治療
※中醫治癒痛經醫案
※太醫院 流出治療久咳不愈的宮廷醫案醫方 治療帝王大臣的醫方
※中醫枳實薤白桂枝湯治療胃石症經典醫案分享
※讀朱丹溪中風醫案的感悟:醫者治病要膽大心細
※醫案:桂附地黃丸治療帶狀皰疹
※中醫治療抑鬱症醫案一則
※國醫大師賀普仁教授火針治療帶狀皰疹醫案
※名醫李子質醫案:妙用金牛解毒湯治療帶狀皰疹
※醫案:腎結石的治療
※醫案:治療尿頻尿急
※中醫治癒糖尿病醫案——倪海廈!
※王立忠治療發熱經典醫案分享,非常珍貴的中醫診療經驗
※太醫院流出 治療中風 口眼歪斜 宮廷醫案附帶醫方 藥王貼一副
※中醫 | 針灸治療失眠、痔瘡等醫案四則
※醫案:治療胃反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