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可怕的,不是你的投訴。
圖/Pacino
一個圈層、職業和人群之間缺乏溝通的社會,會走向兩個極端不是在沉默中死亡,就是在沉默中爆發。
媽
媽是醫生,所以「殺醫事件」剛出來的時候,媽媽有點害怕,同時很心寒,然後憤憤不平說:
很多病人都遷怒於醫生,其實他們根本不知道我們醫生也是被醫院「剝削」。
我一天要看將近100個病人,我們醫院又不限號,不看完不讓下班,中途連水都不敢多喝,廁所都不敢隨便上,哪來時間每個病人解釋半小時?!
況且都當了30多年醫生,什麼情況沒見過,很多病人我問幾個問題就知道ta怎麼回事兒了,他們卻覺得我太草率不專業,他們作為病人才不專業……
這就是作為一個醫生的女兒的痛苦:醫生不敢向病人透露的苦水,全部回來「吐」給女兒。
不過講真,現在醫患關係如此緊張,很大的原因,是因此醫患之間不夠了解——很多時候,甚至都不是彼此溝通不到位,而是完全沒有溝通。
但這些溝通,不應該是在看病的時候做的,也不應該由醫生來做這件事。
為什麼不應該由醫生來做?
培養一個醫生,現在起碼要讀到碩士,醫學院的大學是5年,算上碩士,就是7年時間,而如果你要進一個省會城市的第一第二醫院,不讀到博士根本沒資格。
就算念完書,剛進醫院,也要先在各個科室輪崗3年,跟著「帶班」的醫生,才能正式獨立「上崗」。
就算「上崗」了,要成為一個「合格」的醫生,也要起碼再積累10年的經驗。
所以,這些「最基礎但又至關緊要」的情緒溝通或常識解答,
應該是在病人走進就診室之前,或走出就診室之後,由專門負責解答基本疑問和調解溝通的助理人員來負責
——而醫生的時間,更應該節約下來,留給更需要ta提供專業知識的更多病患。
所以殺醫事件的出現,說明國內醫院人事部的宣傳、溝通和調解,是非常不到位的,同時也說明國內的醫療資源有多麼緊張。
而很多媒體為了追求點擊量而做的失實、誇張化的報道,比如醫生把手術刀落在病人體內,醫生亂開藥導致病人死亡等,一方面是有失水準,不但沒有了解和澄清事實,反而進一步惡化,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們對醫生的了解,是多麼貧瘠。
(網路傳「麻醉師可能要被麻醉機器人取代」其實非常不現實,因為麻醉師不僅是打麻醉藥就好了,還要監測患者全程的生命體征,根據治療進度做出經驗判斷、及時調整,確保高風險的醫療手術能順利進行)
昨晚《奇葩說》的辯題是:
「外賣小哥惹毛我了,我要不要投訴他?」
被惹毛肯定很不爽,但在投訴之前,請你也給外賣小哥一個機會,問一下他,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做出「惹毛你的那件事」。
比如,外賣小哥遲到了1小時,首先通過基本常識判斷,你就可以排除「他故意遲到」的可能,因為他接的外賣訂單越多,他賺的越多。
這時候你雖然很生氣,但好心問一句原因,說不定會了解到:
1.可能是在店家客人多,好多個外賣員都在拿餐,所以慢了;
2.也可能是之前的客戶耽擱了,聯繫不到人,住處特別「隱蔽」;
3.也可能是系統問題,或者人手不夠,外賣單過了半小時才派送到外賣小哥手上;
4.也可能是他在路上出了一些意外,不小心擦了別人車,或者撞到人,糾纏了半天,或者跌了一跤,差點「掉了下巴」;
5.還有可能他電動車的電池沒電了,或者手機沒電了……
各種因素考慮下來,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真正外賣小哥自己的原因,可能性極小,基本上都是外因。
其次,你投訴他,會怎麼樣?
現在外賣員所在的公司,他們的經理都是有指標的,一個月投訴達到多少,不只是外賣小哥要罰錢,他們的頭兒也不好過——但大多數導致投訴的原因,其實都不在他們的控制範圍之內。
最後經常出現的情況就是:
「大象」挖的坑,「螞蟻」來填。
這也是醫生和外賣小哥這兩個例子的共同點:
整個「產業鏈」都有問題,但最後所有接受服務的人,都把不滿和矛頭,指向了「產業鏈」最終端提供服務的人,而他們往往,其實是最受壓迫、最無奈的——身處漩渦裹挾之中的人,往往最無力解決「挾持著他們的」問題和矛盾。
(美國的外賣公司在接到投訴之後,快遞員很少被罰錢,外賣公司的解決方法是:發放優惠券)
所以這時候,你的一點點善意,主動地了解、理解或諒解,對這些最終端的服務提供者來說,都會讓他們略感寬心。
之前柏邦尼在《奇葩說》里問:「心裡很苦的人,需要多少甜才能夠被填滿啊」馬老師當時說過一句話:
心裡有很多苦的人,只要有一絲甜,就能填滿。
同理,如果之前接受了太多惡意,而很不巧,又都沒有獲得宣洩和化解,那這時候,你最後一個不經意的忽略,都很可能,會成為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同事張柔軟之前給我講過一個外賣小哥的故事。
她投訴一個外賣小哥之後,外賣小哥被罰了錢很生氣,於是找他的弟弟,去她家門口守著,纏著她要索賠,還把她的電話丟到找工作的群里,讓她接二連三接到騷擾電話。
最後柔軟害怕被跟蹤,無奈報了警,外賣小哥丟了工作。
我當初一直想不通,外賣小哥為什麼會在接到一個投訴之後,做出那麼激動的報復舉止,就像我搞不懂殺醫的人,到底是受到了什麼委屈,才如此失常——直到我看了去年所有的殺醫事件之後,我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之前他們受到的所有冷漠、輕視和傷害,都在最後失去某樣重要東西的時刻,爆發了。
一個圈層、職業和人群之間缺乏溝通的社會,會走向兩個極端:
不是在沉默中死亡,就是在沉默中爆發。
日本那麼多自殺案件,就是在沉默中死亡。
而很多牽涉無辜之人的悲劇,就是在在沉默中爆發。
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紅樓夢》里最美的一段之一,是賈寶玉在王熙鳳錯怪了她的丫鬟平兒之後,為平兒畫眉的那一段。
在平兒最受委屈罪被誤解的時候,在很多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遠離當中,
賈寶玉像一個菩薩一樣,去安慰平兒說:「瞧你哭得妝都花了,快別哭,我來替你重新上妝。
」平兒平時雖然是丫鬟,但做人像女王一樣漂亮利落大方,
可是女王也有跌足的時候,女王們通常自己會爬起來,而這時候走到她身旁,輕輕替她拍去裙子上灰塵的那個人,往往擁有最細膩溫柔的心。
之前在朝陽公園東七門的時候,有一個專門為米未送快遞的順豐小哥。
他也是《奇葩說》的忠實粉絲,看過我們做的每一集節目,我偶爾會看見他拉著璐姐說他對節目的喜愛和感受,他最喜歡誰,以及他的喜怒哀樂。
璐姐偶爾也會想逃走,但每次都和他邊開玩笑,聽他說完。
(璐姐充滿靈魂思考的朋友圈)
我一開始會覺得好笑,後來慢慢能夠感覺到其中的溫度,現在公司搬了家,回想起來,居然能感受到,一種慈悲。
人沒有出口,憋在心裡,除非有強大的,內在緩解的心理機制,很難不沮喪抑鬱,很難不爆發。
但大多數人,並非一開始就能夠學會,如何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更多時候,我們是靠外界的出口,來化解我們內心的崩潰。
而外界的那個出口,也許是一個人,也許是一件事,但都讓人,在被生活暴擊之後,像一個重新打滿氣的輪胎一樣,獲得move on的力氣,或力量。
前段時間,逃離北上廣刷爆朋友圈,當時我在想:事業穩定或遇到瓶頸的人,人到中年的人等等,他們逃離北上廣,其實挺正常的。
關於逃離這件事的主角,真正可怕的是:
最低層的人開始逃離,剛開始拼搏的人大規模的逃離,如果這件事發生,這說明這個城市不僅沒有機會,還異常冷漠。而在被惹毛被投訴這件事情上,
最可怕的,不是怪錯了罪、投訴錯了人,而是:
沒有人關心被投訴人「出問題」的原因,沒有人願意施與一個「舉手之勞」的善意,於是日積月累,最後一根稻草,就壓死了整個駱駝。但還好,北京還遠沒有走到「正在奮鬥的人開始逃離」這一步。
我們對服務人員,可能普遍缺少尊重和諒解,但北京讓我們感到有溫度的一點,是那些「兒音」腔濃厚的感謝,時不時夾帶著若干問候或提醒:
謝謝您啊!
您沒出啥事兒吧?
哎,沒事兒,您放心吧,甭客氣。
點擊
閱讀原文
,查看《奇葩說》視頻。本文為廣告
點擊
閱讀原文
,查看《奇葩說》視頻。※父女關係里,藏著女兒婚姻的模樣
※關注它們,一眼就能讓你發現誰是真正愛你的人
※願你多發朋友圈
※你的生日是哪天?31天不同的性格特點你知道嗎?
※春風起,好想你
TAG:水木文摘 |
※這個女廁所是誰設計的,太污了,我必須要投訴他!
※她是央視名嘴,曾因太胖被觀眾投訴,瘦了又被人罵,真心累!
※偷私密照,靠侵權走紅,卻無一人投訴,小心下一個被黑的就是你!
※看什麼看,你這是在虐汪,給你說我要投訴你
※偷私密照作畫,靠侵權走紅,卻無一人投訴,小心下一個被黑的就是你!
※為什麼給我送貨的快遞員不是這樣?我要投訴!
※這些發生在醫院的奇葩投訴,您遇到過嗎?其中,竟然有的得逞了!
※作為央視名嘴,曾因太胖被觀眾投訴,如今的她卻瘦得讓人心疼
※住這樣的員工宿舍,是誰設計的,我要投訴
※我去,又被患者投訴了!
※怕被投訴,湖州一外賣小哥都被熱暈啦!是你,還投嗎?
※移動的客服移娃,你被投訴了!這麼搞笑你是怎麼被放出來的?
※必勝客電子發票屢次開不出?公司不徹查原因反問媒體要投訴者電話,原因你真的想不到!
※男人注意了,多吃點這個,腎功能想不強都不行,小心鄰居投訴擾民
※因為業主投訴,狗被帶上枷鎖,解下來那一刻真的想罵人
※這部劇竟然還沒被投訴已經是奇蹟惹
※如果不是國腳,投訴計程車不打表的事還有人管么
※9月份,這幾款汽車被投訴得最多,說不定就有你的愛車!
※讓人大跌眼鏡的「新娘妝」,化成這樣,化妝師真的不會被投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