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酸奶有助於治療抑鬱?世界健康日帶你關注最新研究近進展

酸奶有助於治療抑鬱?世界健康日帶你關注最新研究近進展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7年3月30日對外公布數據稱,全球目前有超3億人患有憂鬱症。自2005年至2015年,憂鬱症患者人數增加了至少18%。



酸奶有助於治療抑鬱?世界健康日帶你關注最新研究近進展



WHO表示,2015年的數據顯示,全球約有3.22億人患有抑鬱症。他們發現,憂鬱症患者快速增加,但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與此同時,病人缺乏足夠的心理治療,來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恢復正常生活。在高收入國家,約有50%的抑鬱症患者沒能接受治療,而這一數字在低收入國家更為驚人,達到80%至90%。


WHO在2017年4月7日世界健康日當天啟動一項名為「抑鬱症:我們來談談」的推廣活動,致力於抑鬱症患者尋求相關幫助。對於這種疾病的典型治療包括談話療法和藥物療法。基於此,小編盤點了近期在抑鬱症的不良後果、抑鬱症檢測和治療方面取得的進展,以饗讀者。

1.Biol Psych:突破!科學家發現增加抑鬱症風險的特殊基因突變


doi:10.1016/j.biopsych.2016.08.008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Biological Psychiatr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荷蘭伊拉斯姆斯大學醫學中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對來自一個與世隔絕村莊的人群進行研究發現,基因NKPD1的罕見突變或許和個體患抑鬱症風險直接相關;相關研究或能幫助研究人員理解引發抑鬱症分子病理學表現的分子機制,同時對於後期開發改善抑鬱症的診斷以及治療該病的新型療法或許也提供了新的線索。


研究者Amin表示,通過對編碼mRNA和蛋白質的所有DNA進行測序後,我們發現了一個特殊的單一基因,該基因或許在抑鬱症的遺傳性風險上佔到了4%的比例。


為了鑒別出該基因,研究人員對來自Erasmus Rucphen家族研究的數據進行分析,該家族研究包括收集直到過去幾十年居住在與社會隔離地區的家庭和其後代相關的數據信息;在諸如這樣的人群中,遺傳隔離往往會誘發罕見突變不斷被放大,這就為研究人員發現罕見突變的相關信息提供了強有力的隊列研究,文章中,研究者對幾乎2000名有抑鬱症癥狀的個體進行了相關研究。


利用全外顯子組測序技術對包含遺傳編碼產生蛋白質的部分DNA進行測序後,研究者Amin及其同事發現,NKPD1基因的多個突變或許都和較高的抑鬱症癥狀分值直接相關,同時研究人員還在來自一般人群的獨立樣本中也複製出了抑鬱症癥狀和NKPD1基因之間的關聯,儘管這種複製樣本強調了NKPD1基因中的不同突變。Amin說道,我們發現NKPD1基因能夠參與鞘脂類(Sphingolipids)和神經醯胺的合成,而這一研究也非常有意思,而這同時也指出了NKPD1基因在機體中的預測性角色。


研究者指出,血液中鞘脂類水平的改變和抑鬱症的發生直接相關,同時其也可以作為一種治療性的靶點來幫助開發治療主要抑鬱症障礙的新療法。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次闡明了NKPD1基因和抑鬱症發生之間的可能性關聯,同時研究人員或許也能夠開發出治療攜帶NKPD1基因突變的抑鬱症患者的新型療法。


2.Am J Psychiat:腦部掃描有助於抑鬱症的治療


doi:10.1176/appi.ajp.2016.16050517; doi:10.1176/appi.ajp.2016.16050518


來自埃默里大學的研究者們發現對抑鬱症患者的大腦的某種特定活動進行掃描能夠幫助醫生們決定使用心理療法還是抗抑鬱藥物療法。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們對患者進行了為期12周的抗抑鬱藥物或者行為認知療法。在研究的初期,患者接受了功能性的腦部MRI掃描檢測,並通過進一步的分析決定進行上述哪一種治療。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雜誌上。


MRI掃描結果顯示,大腦負責情緒處理的中心與其它三個區域的功能性連接程度的強弱決定了治療手段的選擇。如果患者的大腦這些區域的正向連接較高,那麼應該選擇行為認知療法,而如果上述區域之間存在負面的連接或者沒有連接的情況下那麼更適合抗抑鬱類的藥物療法。


"抑鬱症也存在多種不同的類型,就像癌症一樣。不同類型的抑鬱症適合的療法也往往不同。通過腦部的掃描,我們能夠找到最適合某個患者的治療方式,從而避免無效的治療"。該研究的首席作者,來自埃默里大學的心理學家Mayberg說道。


3.血檢可診斷早期抑鬱症與精神分裂症


doi:10.1113/EP086212


近日,耶魯大學宣布開發出可以區分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血檢診斷工具。通過一種新的生物標誌物,可以在這兩種精神性疾病的任何發展階段進行檢測。這是第一種可用於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理診斷工具。該項研究結果發表在《Experimental Physiology》,詳細介紹了檢測的概念性驗證工作,以及開發成診斷產品的預期成功率。由於這兩種疾病很難通過簡單地行為觀察來早期發現,因此這種血檢方法很有應用價值。


這項新的血液診斷針對的是一種稱為精氨酸血管加壓素(AVP)的激素,其水平在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中存在差異。這種激素調控人體血管收縮和水瀦留,它受神經系統細胞信號通路NMDA(altered N-methyl-D-aspartate,N-甲基-D-天冬氨酸)調節。


在研究中,Gunduz-Bruce博士分別檢測了7個精神分裂症患者,8個抑鬱症患者和10個對照成員的激素水平。結果顯示,NMDA受體在患有抑鬱症的人體內「過度活躍」,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功能失調」。抑鬱症組具有比精神分裂症組高3倍的AVP濃度,證明血液測試可以基於所選擇的生物標記物將兩種癥狀成功區分。


4.酸奶治抑鬱焦慮


doi:10.1038/srep43859


酸奶有助於治療抑鬱?世界健康日帶你關注最新研究近進展



弗吉尼亞大學醫學院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吃活菌培養的酸奶可能可以逆轉抑鬱症和焦慮癥狀。該研究發表在《科學報告》雜誌上,表明在稱為乳桿菌的酸奶中的益生菌與抑鬱癥狀的發生中具有直接聯繫,並且更多地攝取這些益生菌可以緩解癥狀。


對於該研究,研究人員分析了小鼠模型的腸道微生物組在其受到應激之前和之後的組成。研究人員觀察到,當小鼠受到壓力時,其腸道中的乳酸桿菌的數量減少。隨著乳桿菌的流失,出現抑鬱癥狀。有趣的是,當研究人員給小鼠乳桿菌他們的食物,小鼠幾乎恢復正常。


進一步分析腸道微生物組與精神健康之間的關係揭示了乳桿菌影響抑鬱症的機制。研究人員指出,腸道中乳酸桿菌的數量影響血液中被稱為犬尿氨酸(kynurenine)的代謝物顆粒的水平。研究人員觀察到,腸道中乳桿菌數量的減少導致犬尿氨酸水平的增加。隨著犬尿氨酸水平的上升,抑鬱癥狀出現。


5.為了減輕抑鬱症:腦結構自發改變


doi:10.1038/mp.2017.34


由洛杉磯兒童醫院(CHLA)Saban 研究所的 Ravi Bansal 博士 Bradley S. Peterson 博士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抑鬱症患者的大腦皮層存在結構變化異,這些變化可通過適當的藥物治療正常化。這項研究發表於 3 月 7 日的「分子精神病學」(Molecular Psychiatry),是第一個在隨機對照試驗的背景下完成的,報道指出在用於治療抑鬱症的藥物治療期間大腦皮質結構變化的存在,並且首次提供在人類大腦中存在解剖神經可塑性的體內證據。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大腦皮質增厚是一種補償性的神經生長反應,有助於減少抑鬱癥狀的嚴重程度,」CHLA 發展心理研究所主任,南加州大學 Keck 醫學院兒科和精神病學教授Peterson 說。「患者不用藥物會有一個加厚的皮質,它越厚,它們的癥狀越少。用藥物治療然後降低癥狀的嚴重性,這反過來減少對大腦中的生物補償的需要——使他們的皮質變得更薄,達到類似於健康志願者的厚度值「。


研究人員在先獲取解剖性腦部掃描基線,並在 40 周研究期結束時為 41 名慢性抑鬱症患者獲得解剖性腦掃描,而 39 名健康志願者曾經被掃描過。本研究是在 Peterson 和 Bansal 在任時期對哥倫比亞大學治療的成年患者進行。

患者隨機接受活性藥物度洛西汀(duloxetine),選擇性 5 - 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或安慰劑。在試驗期間,用藥物的患者與接受安慰劑的患者相比經歷了癥狀的顯著改善。在藥物治療的患者中,皮質厚度下降到健康志願者的值,而安慰劑治療的患者顯示皮質輕微增厚。根據 CHLA 的研究員和 USC Keck 醫學院的兒科教授 Bansal 的研究,這一發現表明,安慰劑治療的患者繼續需要補償他們正在出現的癥狀。


6.腹針療法治抑鬱症作用機制揭示?


doi:10.1016/j.nicl.2016.07.011; doi:10.1016/j.jpsychires.2016.09.014


廣東省中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劉波教授、婦科王小雲教授與美國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院精神系副教授孔健開展國際合作,首次利用腦功能磁共振技術進行合作研究,經對比研究發現,抑鬱症患者經腹針聯合藥物治療後,與情緒和意志活動相關的腦網路發生顯著變化,並與臨床癥狀的改善存在顯著相關。相關研究成果近期已發表在國際期刊《NeuroImage-Clinical》(IF3.857)《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IF4.465)上。


腹針療法是通過針刺腹部特定穴位治療全身疾病的一種新的針刺方法,與傳統針刺療法不同,該療法是針對腹部與全身部位相關的反應點,並對其進行相應的輕微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臨床效果較好,但作用機制不明。


隨著功能磁共振和神經電生理技術的開發與利用,人腦活動數據的採集已成為可能。大量結構及功能影像研究證實,抑鬱症患者的主要癥狀包括情緒低落和意志活動的降低,與杏仁核、紋狀體、扣帶皮層和前額葉皮層等大腦區域的異常神經活動存在顯著相關,這些腦區的神經活動及功能連接已經成為預測抑鬱症及其評價療效的生物學標誌。


在中韓合作課題基金的資助下,廣東省中醫院放射科主任劉波教授及婦科主任王小雲教授與美國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院精神系孔健副教授等合作,對18例抑鬱症患者進行腹部針刺治療、18例對照組進行假針刺治療,兩組均輔以氟西汀藥物治療。持續治療8周。兩組患者均在治療前和治療後接受腦功能磁共振的靜息態掃描,並採用國際通用的蒙哥馬利抑鬱評定量表評估患者抑鬱癥狀,對治療組和對照組間的療效差異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發現,與對照組相比,腹針治療組患者大腦的杏仁核與扣帶皮層、紋狀體與前額葉皮層的功能連接強度顯著增強,而這種功能連接的變化與患者蒙哥馬利抑鬱量表評分的降低顯著相關。


研究成果表明,腹針刺激可以對參與情緒和精神活動的腦網路產生調節作用,這有利於進一步揭示腹針療法的中樞作用機制。同時,由於腹針療法的感覺刺激相對輕微,更加易於患者接受,因此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和推廣價值。


7.體育活動或可以防止兒童患抑鬱症


doi:10.1542/peds.2016-1711

過去的研究已經表明體育活動活躍的成年人患抑鬱症的風險較低。但是還沒有研究探索相同的效應是否在兒童身上也存在。日前,一項新研究的結果表明活躍的兒童患抑鬱的風險也較低。當然這裡指的是中度或者劇烈的可以讓兒童出汗或者是氣喘吁吁的體育活動。來自挪威科技大學(NTNU)的研究人員在長達四年的時間裡追蹤研究了數百名兒童,以確定他們的體育活動與抑鬱症風險之間的關係。


研究人員在800名兒童6歲時開始了實驗,並在他們8歲和10歲時對其中700名兒童進行了追蹤調查。他們通過先進的加速器檢測了兒童的體育活動,並通過對父母的採訪了解兒童的精神健康狀態。「活躍、出汗及打鬧不僅會帶來身體方面的好處,也可以防止他們患抑鬱症。」NTNU的博士研究生Tonje Zahl說道,她是這項2017年2月發表在《Pediatrics》上的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 體育活動更活躍的6、8歲兒童在10歲時的抑鬱症癥狀更少,因此體育活動似乎可以防止兒童患抑鬱症。「知道這些信息很重要,因為這表明體育活動或許可以防止兒童患抑鬱症或者治療已經患抑鬱症的兒童。」NTNU心理學系副教授Silje Steinsbekk說道。Steinsbekk強調這些結果應該通過進一步的隨機研究進行確認,需要增加兒童的體育活動強度並檢測這些兒童的抑鬱症癥狀是否比對照組更少。「我們也檢測了那些有抑鬱症癥狀的兒童的體育活動是否會隨著時間減少,但事實上上並非如此。」


抑鬱不會導致體育活動減少,同時久坐的生活方式也不會增加抑鬱的風險。因此這項研究傳遞的信息是:促進兒童參加可以出汗和喘氣的運動;嘗試汽車或者戶外遊戲;限制兒童看電視和iPad的時間並不足以保持兒童健康,兒童還需要增加體育活動。


8.BMJ:抑鬱或升高癌症病人死亡率


doi:10.1136/bmj.j108


近日,一項早期研究表明焦慮和抑鬱會增加某些癌症的死亡率。通過分析涉及大不列顛數千名癌症病人的研究數據,研究人員發現心理困擾程度更大的直腸癌、食管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病人的死亡率更高。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BMJ》上。


「我們的發現提供了證據表明精神狀態好壞也許具有預測病人預後的能力,但是我們還需要更多研究確定是否這種關係具有因果關係。」研究人員David Batty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道,他是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


他和他的同事分析了蘇格蘭和英格蘭共16項研究,這些研究包含超過163000名16歲以上的參與者數據,這些人在研究初期沒有患癌症,研究人員對他們進行了10年的跟蹤調查,期間有4353人死於癌症。


研究人員發現將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體重、體脂、吸煙史及飲酒史等因素排除之後,精神狀態與癌症病人死亡率之間的預測關係仍然成立。


9.植入微型線圈,治療抑鬱症

doi:10.1126/sciadv.1600889


用植入大腦的微型線圈施加磁場刺激,可以治療某些精神疾病。對神經學家和醫學專家們來說,大腦入侵(brain hacking)是醫學研究中非常前沿的領域。如果能精準地控制人腦860億神經元,也許能更好地發現這些神經元細胞是如何協作共事,支配身體和個人行為的。這些「大腦黑客」們通常將大腦比作電腦操作系統的控制面板,通過安裝或卸載補丁(「激活」或「凍結」部分細胞)可以修復系統漏洞(治療癲癇和抑鬱等精神疾病)。


可植入的微型「電磁線圈」讓科學家們看到了新希望。絕緣線圈中的電流能夠產生磁場,通過電磁感應刺激神經元細胞。科學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圖改變電磁場區域的形狀,從而激發目標區域的細胞。另外,磁場可以輕鬆穿透結痂的組織。


在某些方面,這項技術類似用於治療抑鬱症的磁場療法。在進行經顱電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時,病人頭戴的大線圈刺激了調解情緒的腦神經元。哈佛大學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Shelley Fried正在他的神經修復學實驗室開展一項新研究,他表示:「TMS受歡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它並不需要損傷人體細胞,但目前為止,依然很難辦到精確地刺激神經元。」


研究人員採用微製造技術,以硅和銅為原材料製造出僅有100微米粗細的電磁線圈(大約為頭髮絲直徑的2倍,與植入式電極相近)。在他們的展示中,這些由微細銅絲纏繞形成的線圈能在端部產生足夠強的磁場。在大腦皮層沿縱向神經元植入探針,就能讓線圈端部產生的磁場刺激該部位神經元,而不干擾從其他部位延伸過來的橫向神經束。


Fried和同事在《科學進展》上發表的文章詳細描述了微型線圈。他們以被麻醉後的小鼠為對象,測試了這套裝置。團隊的研究人員將微型線圈植入到控制腮部的大腦運動皮層,向線圈通電從而使腮部抽搐。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下一步將以猴子為對象進行研究,嘗試在猴子清醒時用微型線圈刺激特定區域的神經元。他們還將在實驗室檢驗微型線圈作用於人類大腦組織切片的效果。


10.美研究稱電子遊戲有助治療抑鬱症


doi:10.1002/da.22588; doi:10.2196/jmir.6482


除了能打發時間,電子遊戲或許還有其他用處。在兩項最新研究中,美國研究人員嘗試利用一種視頻遊戲程序治療抑鬱症,取得不錯效果。這種遊戲療法把目標對準與抑鬱症有關的潛在認知問題,而非僅是控制癥狀。兩項研究均由美國華盛頓大學與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研究人員合作完成。

在第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把22名老年抑鬱症患者隨機分成兩組,一組利用名為「項目:EVO」的應用程序進行治療,另一組接受抑鬱症常規療法。


「項目:EVO」是一款基於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的視頻遊戲應用程序,旨在通過電子遊戲界面在神經層面提高使用者注意力等認知能力。按要求,接受這一療法的患者每周玩這種遊戲5次,每次20分鐘。許多患者實際上玩遊戲超過這一時間要求。


老年抑鬱症患者通常年齡在60歲以上,癥狀表現為對個人目標提不起精神、因過於焦慮而難以集中注意力等。研究人員日前在美國在線雜誌《抑鬱症與焦慮症》上報告說,經過4周試驗,接受電子遊戲療法的患者在包括注意力在內的特定認知能力改善方面明顯好於接受常規療法的患者;而對於情緒及自我報告功能等方面的改善,兩種療法效果接近。


研究人員據此認為,可提高認知能力的電子遊戲或許是干預老年抑鬱症的有效方法。論文第一作者華金·安格拉說,「儘管『項目:EVO』不是專為治療抑鬱症設計,但我們假設,通過有針對性治療提高認知能力會產生改善抑鬱症癥狀的效果,迄今的試驗結果非常樂觀。」


在第二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把600餘名美國中度或輕度抑鬱症患者隨機分成3組,接受3種不同的移動應用程序干預療法,它們分別是「項目:EVO」,提供常規療法信息的移動應用程序以及作為對照程序、僅提供普通健康建議的移動應用程序。


研究人員在美國在線刊物《醫學互聯網研究雜誌》上報告說,輕度抑鬱症患者接受3種應用程序干預後癥狀都有所改善;中度抑鬱症患者接受前兩種應用程序干預後,癥狀改善程度大於接受對照程序干預的患者。


這篇論文第一作者帕特麗夏·阿雷安說,這表明,「項目:EVO」這類的遊戲程序有潛質為那些沒條件接受常規療法的抑鬱症患者提供治療。但她強調,這類用於治療的應用程序必須在臨床醫師指導下使用。


11.血檢有望用於測評抑鬱症嚴重程度


doi:10.1371/journal.pone.0165267


日本研究人員最新發現,抑鬱症癥狀的輕重與血液中的某些代謝物相關。這一發現有望用於開發測評抑鬱症嚴重程度的方法及研發相關藥物。

來自日本九州大學、大阪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日前報告稱,他們從九州大學醫院、大阪大學醫院以及日本國立精神和神經醫療研究中心收集了抑鬱症患者的臨床數據和血液樣本。研究人員利用高精度的分析儀器對患者的血液進行檢測,研究他們抑鬱症癥狀的輕重和血液中100多種代謝物的關係,同時也參考了常規問診測評結果。


研究人員發現,有20種代謝物的量和抑鬱症的癥狀相關,特別是3-羥基丁酸和甜菜鹼等5種代謝物與抑鬱症癥狀輕重有明顯關聯。此外,情緒低落、自殺傾向等抑鬱症癥狀還與其他代謝物的量的變化相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仁健身堂 的精彩文章:

這些食物吃一口就相當於幾碗米飯!減肥的你還敢吃么?
成為健身達人的標誌,中7條說明你已經達成了
奇聞軼事:腹肌也可以整出來?你怎麼看
是英雄,去超越!這樣去健身,做自己的超級英雄
聽說晚上鍛煉等於慢性自殺?這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

TAG:明仁健身堂 |

您可能感興趣

雙相抑鬱的治療新進展
會議預告!肺癌個體化精準治療最新研究進展研討會
走進針灸治療的新世界
陸舜教授:肺癌免疫治療臨床研究進展
膜性腎病最新治療進展
喝對酸奶 有助於治療慢性胃炎
酒精肝的發病因素及治療新進展
慢性乙肝的治療有了最新進展
最新研究:免疫療法有望治療艾滋病
新葯有望替代生物治療治癒乳腺癌
新型消炎藥物可能有助於治療抑鬱症
推進全球艾滋病治療進程的「英雄」就在我們身邊
靶向特定基因催生新的心臟病治療技術
良好心態有助於癌症治療嗎?
安定精神疾病研究院的中醫治療抑鬱
深圳先進院在超聲溫控給葯治療研究中取得進展
治療這病竟須注射眼球!新研究顛覆史上最「殘酷」臨床療法!
厲害了!這些「中國研究」改變了世界腫瘤治療
基因治療最新進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