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張從正還是個針灸高手!
小編導讀
作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張從正,是「攻下派」的代表,對中醫學的發展功不可沒。張氏私淑劉完素的學術觀點,對汗、吐、下三法的運用有獨到的見解,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擴充了三法的運用範圍,形成以攻邪治病的獨特風格。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張氏對針灸也頗有研究,且為針灸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張氏對針灸學的貢獻到底有哪些呢?且看正文!
張從正(1156-1228),字子和,號戴人。睢州考城(今河南蘭考縣)人。著有《儒門事親》十五卷,為綜合性醫書。張氏為金元四大家之一,在學術上頗有建樹,勇於創新,主張「古方不能盡治今病」,遵古而不泥古,學眾家之長,但不囿於眾家之弊,如說:「昔人有一誤,流為千百世之禍者,苟不證其非,雖曰謙讓,其如人命何如?」他主張邪氣為致病之源,如說:「夫病一物,非人體素有之也,或自外入或自內生,皆邪氣也。」因此,治病立足於攻邪,善用汗、吐、下三法,尤其重視攻下,故後世稱為攻下派。對三法的應用大加發揮,擴大其應用範圍,認為「今余著此吐、汗、下三法之詮,所以該治病之法也」;「三法能兼眾法」。對補法採取慎重態度,「蓋邪未去不可言補,補之則適足資寇」。因此,反對濫用溫燥、妄施峻補,若補者「必觀病人之可補者,然後補之」。在病因病機上,宗劉完素六氣病因說,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學術思想也很突出,在其醫論及病案中都有精闢的論述及生動的記載。張氏治療方法是多方面的,既有諸多方葯治療,又有許多針灸治療。現僅就其對針灸療法的貢獻,簡述如下。
一、經脈辨證論治的發揮
經脈辨證論治始於《黃帝內經》。《靈樞·經脈》在各經病候中說:「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說明各經病候有虛、實、寒、熱、陷下、不盛不虛之分,因而有不同針灸方法。在各種病證的論述中,也多以經脈分證,循經取穴治療,如《素問·刺腰痛》《素問·刺瘧》《素問·厥論》《靈樞·厥病》等篇,皆以十二經脈論證,分經取穴,這為針灸辨經論治奠定了理論基礎。
張氏在《黃帝內經》基礎上,對經脈辨證論治有較大發揮。
1
循經辨證,按經取穴
如卷二(為《儒門事親》卷數,下同),「證口眼斜是經非竅辨」論述按五臟外竅治療,經久不愈的原因時指出:「蓋知竅而不知經,知經而不知氣故也。」又說:「豈知目之內眥上下二綱,足太陽及足陽明起於此,目之銳眥,足少陽起於此,手少陽至於此,鼻之左右,足陽明、手陽明夾乎此,口之左右亦此二經環乎此,故七竅有病不可獨歸之五臟,當歸之六陽經也。」又說:「十二經所出所入、所循所環、所交所合、所過所注、所起所會、所屬所絡、所上所下、所夾所貫、所布所散、所結所繞、所抵所連、所系所約、所同所別,千萬人中,或見一二明白,可謂難其人矣。」說明經脈循行與病候有密切關係,只有掌握經脈循行、起止、交會、出入、絡屬關係,才能全面掌握病機及辨證,正如《靈樞·官能》所說:「用針之理,必知形氣之所在,左右上下,陰陽表裡,血氣多少,行之逆順,出入之合……上下氣門……審其所在……萬刺不殆。」為此,張氏提出:「目之斜,灸以承泣,口之,灸以地倉,俱效。苟不效者,當灸人迎。」
2
辨經脈氣血多少而行補瀉
根據經脈主病的虛實病候及經脈氣血多少而採用或補或瀉的治療方法。如卷一,「目疾頭風出血最急說」曰:「夫目之內眥,太陽經之所起,血多氣少;目之銳眥,少陽經也,血少氣多;目之上綱,太陽經也,亦血多氣少;目之下綱,陽明經也,血氣俱多。然陽明經起於目兩旁交鼻之中,與太陽少陽俱會於目,惟足厥陰肝經連於目系而已,故血太過者,太陽、陽明之實也;血不及者,厥陰之虛也,故血出者,宜太陽、陽明,蓋此二經血多故也;少陽一經不宜出血,血少故也,刺太陽、陽明出血則目愈明,刺少陽出血則目愈昏。」說明目疾的虛實與經脈氣血盛衰有關,根據病證的虛實、經脈氣血多少而決定是否針刺出血。故又曰:「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如雀目不能夜視及內障,暴怒大憂之所致也,皆肝主目血少,禁出血,適宜補肝養腎。至於暴赤腫痛,皆宜以針刺前五穴(神庭、上星、囟會、前頂、百會)。」根據經脈氣血多少亦可刺眉沖、曲差、五處或承泣、四白出血,以泄實熱。
3
辨臟腑病循經取穴
經脈與臟腑相絡屬,臟腑、經脈本為一體,臟腑病證亦波及於經脈,辨臟腑病候亦是經脈辨證的一個方面。如「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木……可刺大敦,灸亦同」以疏肝解郁,養血。「諸痛癢瘡,皆屬於心火……可刺少沖,灸之亦同」以清心瀉火,疏散熱邪。「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土……可刺隱白,灸亦同」以滲濕瀉水,利水道。「諸氣鬱,皆屬於肺金……可刺少商,灸亦同」以益肺解表,清膈利水。「諸寒收引,皆屬於腎水……可刺湧泉,灸亦同」以折衝降逆,益腎堅陰。諸井穴為經氣之所出,如水之源頭,亦為表裡經氣相接之處,接氣通經之要穴。四肢為諸陽之本,井穴又為陽氣始發之處,故為調治五臟經氣的常用穴。
綜上所述,經脈辨證的內容包括經脈絡屬臟腑病、經脈所過器官病、經脈氣血多少之虛實病,為經脈全面辨證論治提出了理論依據,對針灸辨證取穴有重要指導意義。
二、瀉血療法的發展
刺絡瀉血療法是針刺治療的內容之一。在《黃帝內經》中,已經廣泛應用,如《靈樞》中,涉及瀉血治療的即有20餘篇。在《靈樞·血絡論》中專門討論與刺絡瀉血有關的問題,如出血多少、血質血色的變化、出血後的不良反應等。張氏在《黃帝內經》刺絡瀉血的基礎上有較大發展。他不贊成世俗所謂「惜血如金」的說法,而是將瀉血療法作為祛邪治病的主要手段。他認為瀉血可有以下4個方面的作用。
1
發汗解表
張氏將瀉血療法列為發汗法之一。如卷二,「汗、下、吐三法該盡治病詮」說:「灸蒸熏渫洗熨烙針刺砭射……凡解表者,皆汗法也。」又說:「夫出血者乃發汗之一端也。」又說:「出血之與發汗,名雖異而實同。」
2
祛瘀生新
由於氣血瘀滯而致腫疼之證,出血可以養血。如卷一,「目疾頭風出血最急說」指出:「但人情見出血,皆不悅矣,豈知出血者,乃所以養血也。」
3
清熱消腫
由於火熱而致腫痛證,瀉血可清熱消腫止痛。如卷三,「喉舌緩急砭葯不同解」曰:「一陰一陽結為喉痹,蓋君相二火獨勝,則熱結正絡,故痛且速也,余謂一言可了者,火是也……其最不誤人者,無如砭針出血,血出則病已。」各種喉痹皆可瀉血,特別是走馬喉痹,更為適宜。張氏還將瀉血療法應用於各種癰癤、發背、痤瘡等,效果也甚好。
4
疏經導氣
由於經脈郁滯,經氣不通而致的各種病證,出血可疏導經氣,散結止痛。如卷二,「疝本肝經宜通勿塞狀」曰:「又項關一男子,病卒疝暴痛不任,倒於街衢,人莫能動,呼予救之,余引經證之,邪氣客於足厥陰之絡,令人卒疝,故病陰丸痛也。余急瀉大敦二穴,大痛立已。」暴病乃寒滯肝經,故引導肝經之氣而痛止。
張氏瀉血特點是出血量多,瀉血針數多,瀉血部位多,其療效顯著,多有出奇制勝之感,故以瀉血而著稱於世。張氏對瀉血療法是有親身體會的。如卷一,「目疾頭風出血最急說」曰:「余嘗病目赤,或腫或翳,作止無時,偶至親息帥府間,病目百餘日,羞明隱澀,腫痛不已。忽眼科姜仲安云:宜上星至百會,速以針刺四五十刺,攢竹穴、絲竹穴,上兼眉際一十刺,及鼻兩孔內,以草莖彈之,出血。三處出血如泉,約二升許。來日愈大半,三日平復如故。故余自嘆曰:百日之苦,一朝而解,學醫半世,尚缺此法,不學可乎?」因此,他在臨床上亦採用大量瀉血療法。
總之,張氏在針灸學上突出此兩點,也是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發展,這對我們繼承和發揚中醫學有所啟迪。對中醫學的學習不應刻舟求劍,而應當有所發揮,有所前進,不斷探索新的技術,不斷總結經驗,使中醫學發揚光大。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針葯濟世:張吉》(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郭長青,張寧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微信號ydzhongyi)推薦發表,封面圖片源於網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點擊播放 GIF/18K
戳原文,一鍵購書!
※中藥不良反應大匯總!客觀看待不良反應,科學用藥是王道!
※小兒推拿很實用,但這些情況下不能用!
※過敏性鼻炎折磨人,中醫辨治有妙計!
※熱愛中醫藥的人啊,你們是世間最美的存在——獎品開出,看看有沒有你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簡單諺語中的養生大道理
TAG:悅讀中醫 |
※女人有這3個表現,必是情場高手,很多男人還不知道!
※金庸小說這三個正道高手地位不錯,但有件事卻讓人看不起!
※楊過要不是遇上這人,他就只能算是一個絕世高手,而不是一個大俠
※如果不知道這些賣出技巧,就算是高手也會虧到很慘很慘!
※洪七公不僅是絕頂高手,還有酷炫身份,很多人想不到
※這種野果,很多人因為味道獨特不喜歡,沒想到是「抗癌高手」
※其實鳴人也是個玩曖昧的高手啊
※劉邦到死都不知道,呂后不僅是「毒婦」,還是「偷情高手」?
※別看它長的不起眼,竟是營養高手?!多吃也不怕胖哦!
※很多人都說這幾種菜的味道太特殊,讓人討厭很難吃的菜,可都是養生高手啊!
※這東西很便宜卻是補腎高手,男人女人卻不知道,太厲害了!
※她被稱為時尚女王,也是多才多藝還是功夫高手,她是誰?
※這些5種食物超市都有賣,是補腎高手,男人不知道太可惜
※它是世界上最小的袋鼠,不僅是個吃貨,還是搶鏡高手!
※目瞪口呆,這些人太有才了!高手都是這樣玩的!
※不僅只有張天愛的穿搭好看,就連她的助理也是穿搭「高手」?
※4種蔬菜是降糖高手,天天做飯很多人不知道,糖尿病患者要多吃!
※連關係定位都不知道, 還好意思說自己是泡妞高手?
※這個瓜很難吃,但它是抗癌高手,這樣做非常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