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8】迷悟之間?無憂無喜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8】迷悟之間?無憂無喜

佛心慧語


微信號:XinXueCiHang


皈依正信三寶,遠離附佛外道,

聽聞正法,親近善士,依教奉行,持戒精進。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三皈依


皈依佛,兩足尊。

皈依法,離欲尊。


皈依僧,眾中尊。


皈依佛,不墮地獄。


皈依法,不墮惡鬼。


皈依僧,不墮旁生。

皈依佛竟,終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竟,終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竟,終不皈依外道徒眾。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8】迷悟之間?無憂無喜



無喜


人的生活,不是喜就是憂;得則喜,失則憂。然而,得,不一定就是喜;失,不一定就是憂。甚至,喜不一定就是好,憂不一定就是壞。例如:年輕的兒女在外偷盜、搶劫,看似有所得,但大禍就將臨頭;所謂「憂患意識」,一時的艱苦,卻能帶來永遠的平安,是以「喜」不一定就是好,「憂」不一定就是不好。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8】迷悟之間?無憂無喜



所謂歡喜,要能與人共享共有;所謂歡喜,要能不妒人有。能夠享有無私無我的歡喜,這才是有價值的歡喜。


所謂憂悲,是關懷別人,是關懷道業;所謂憂悲,是不忍社會紛亂,是不忍眾生受苦,這種「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行為,有什麼不好?


歡喜,是人人所追求的;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不是金錢,也不是名位,而是歡喜。一個人如果有了財勢名位,可是生活過得不歡喜,人生也沒有什麼意義。因此有人以「安貧樂道」為歡喜,有人以「無事自在」為歡喜,有人以「平安是福」為歡喜,有人以「知足常樂」為歡喜。


憂悲煩惱也不一定不好,佛法未興,眾生未度,怎能不叫人憂煩?國是紛擾,人心不凈,才是真正的憂煩!憂煩自己德性不夠精進;憂煩自己能力不見增長;憂煩自己待人情意不夠真實,憂煩自己對人服務不夠貼切。因此,憂煩其實也是仁者之心,能夠「憂道不憂貧」,就是仁人之心的體現!


《岳陽樓記》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人,固然不可以把歡喜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更不應只為自己一人一事而歡喜,而應以天下蒼生為念。即使是一個小老百姓,也應該以一家人的溫飽、平安、和諧而歡喜,應以一社區的鄰居之團結、互助、友愛而歡喜,應以跟隨的老闆、主管、長官之順利、得到利益而歡喜。總之,要以他人的歡喜為歡喜,則庶近道矣!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8】迷悟之間?無憂無喜



「歡喜」讓這個世界充滿了色彩,「歡喜」讓我們的人生充滿了希望。沒有歡喜只有憂悲,這是不懂生活;有歡喜也有憂悲,此乃人之常情。能夠「無憂無喜」,則是更高的修養,也是最有智慧的處世之道。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8】迷悟之間?無憂無喜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8】迷悟之間?無憂無喜



迴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8】迷悟之間?無憂無喜



平台自營微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心慧語平台 的精彩文章:

吃素不被理解,怎麼辦?
懂得知足常樂的人 永遠是最富有的
佛在世的時候皈依的人多嗎
教理-第二篇 解脫自在

TAG:佛心慧語平台 |

您可能感興趣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43】迷悟之間?永不言敗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19】迷悟之間?一念之間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15】迷悟之間?力爭上遊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20】《免於恐懼的自由》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 6 】《認識時間》〖歡迎轉發 散播智慧〗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27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31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61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28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33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32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21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36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36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35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35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47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39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