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解讀中華人文精神的兩大傳統:以史為鑒、以天為則

解讀中華人文精神的兩大傳統:以史為鑒、以天為則



解讀中華人文精神的兩大傳統:以史為鑒、以天為則



與西方文化相比,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華文化的根本精神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的一項重要貢獻。中華文化從西周以來就確立了以人為本的文化品格,而西方在公元以後形成的是以神為本的文化,直至歐洲啟蒙運動時期才高舉起人本主義的旗幟,啟發人不要做神的奴隸,要做人自己。它的思想來源是古希臘羅馬文化,同時也受到16世紀以後傳教士從中國傳回去的人本文化的影響。

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有兩個重要傳統。第一個是「以史為鑒」。唐太宗說,「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強調歷史經驗的重要性。也正因為如此,我國的歷史著作在全世界是最系統、最完備的,僅正史就有二十四史或者說二十五史,還有很多野史和輔助性歷史資料。每個朝代政權相對穩定以後,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修訂禮樂,第二件事情就是修前朝歷史。中國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就是通過「以史為鑒」總結出來的,是這個傳統的一個成果。



解讀中華人文精神的兩大傳統:以史為鑒、以天為則



商滅夏,周滅商,在歷史上被稱為「湯武革命」。夏商兩代的歷史給周王朝非常深刻的啟示。以歷史為借鑒,周王朝一開始就認識到一個重要的道理:「天命靡常。」天命並非恆常不變,不是獲得了就可以一勞永逸,它是會因人而變的。那麼,天命是如何變化的,又根據什麼變化呢?

《尚書》里記載了周人對歷史的總結:「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周人提出了一個重要觀念——「敬德」,而且要「疾敬德」,國家治理者要努力地、快快地提升自己的德行。這就形成了中國文化的一個根本特性,即決定命運和政權興亡的不在於外在力量,而在於人自身德行的好壞。上天是根據民意來行事的,《尚書》里有很多這樣的記載,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等等。「王者以民為天」。中國文化里的天不是簡單地指天空的天,也不是一個造物主的天。天的含義很豐富,是自然而然天道的天,也是代表民意的天。中國文化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重點在於人不是受外在力量主宰的,而是靠自己德行的提升來行動。


中國文化中的第二個重要傳統是「以天為則」。孔子說:「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中國人非常強調以天地為榜樣,向天地學習。傳統上用「德配天地」來讚揚孔子。聖人的品德能夠與天地相配,與天地一樣高明博厚。人絕對不能妄想去做萬物的主宰,而要向天地萬物學習。「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天地是這樣的廣大無私、廣闊包容。人們首先就要學習天地的這種品德。同時,天地也是非常誠信的。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人道是從天道學來的,天道誠,所以做人也要誠。


人不僅要向天地學習,還要向萬物學習。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名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要人們學習小草堅韌不拔的生命力。又有兩句詩描寫竹子:「未出土時先有節,及凌雲處尚虛心」。這是用竹子做比喻,人們要學習它從根子上就要有做人的氣節,地位再顯赫也虛心謙下。中華傳統文化中很多人提到要學習的物,就是「水」。古書記載,孔子遇水必觀,非常注重向水學習,因為水的品德太多了。老子也說:「上善若水」。水總是往下流,普潤萬物,卻從不居功自傲,也不要求回報;水能夠包容萬物,卻沒有自己的形狀,而是隨器賦形。這彰顯了「道」的精神。


縱觀近幾百年來的歷史,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或社會的關係、人自身身心的關係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緊張,這與傳統以人為本人文精神的式微頗有關係。現在亟須重振這種精神,正確闡釋和弘揚中華文化中以人為本人文精神的現代意義,將它貢獻給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手書、寸箋、函札…書信別名知多少
中英對照丨吾不與祭,如不祭
楊震「四知」拒金:獨處時更要自律
吾不與祭,如不祭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解讀丨中華人文精神的兩大傳統:以史為鑒、以天為則
中華人文精神的兩大傳統
樓宇烈:中華人文精神的兩大傳統
樓宇烈:中華人文精神的兩大傳統是什麼?
其命惟新,以美術的名義鑄造嶺南人文精神
張其成:儒學與中醫人文精神的傳承
家訓中蘊含的中華人文精神
張岱年:中國知識分子與人文精神
南懷瑾先生:祭祀內在的人文精神
趙培智—人文精神的推崇者
洪再新:尋找馬孔多——發現拉美藝術的人文精神
南懷瑾老師:清明,祭祀內在的人文精神
深度:究竟何為人文精神?
「西學東漸」三十年,人文精神的光暈復歸了嗎?
到餘姚,赴一場人文精神之旅
文人階層消亡與當代古琴人文精神之缺失
著名畫家王廣然的會意水墨畫彰顯人文精神與筆墨神韻
「周末講壇」秦伯益:我們的醫學,需要一次人文精神的「回歸」
教育隨筆:重建我們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