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日本如何與中國鏖戰了14年?
很多人都在糾結一個問題,為何8年抗戰變成了14年抗戰。這是因為交戰時間的改變,在此之前,一直強調從1937年7月的盧溝橋事變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但是現在則是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的,從九一八事變開始計算,抗戰確實持續了14年。那麼,作為一個資源匱乏的國際,日本如何與中國鏖戰了14年之久。
一、侵佔東北地區以後,獲得了一部分資源
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自身耕地面積有限,而且沒有什麼自然資源,最坑的是多火山多地震。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後,一直試圖對外擴張。日本明治天皇在晚年制定了龐大的擴張計劃,日本需要建立一個囊括了東北地區、俄國遠東、朝鮮半島、東南亞地區的大日本帝國。為此日本發動了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從而得到了朝鮮半島和東北地區的立足點。但朝鮮半島僅僅是南部盛產稻米而已,對於日本的幫助並不是很大。因此,日本準備逐步佔領東北地區。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佔領了東北地區。東北地區的農業資源和自然資源都十分豐富,大豆、棉花、銅礦等等應有盡有。所有當時在日本出現了這樣的說法「日本得到了東北,就像當年英國得到了印度。」
1937年7月,日軍有發動了盧溝橋事變,中國開始了全面抗戰。請注意,東北地區的資源此時派上了很大用處。日軍利用掠奪來的資源,加工以後再輸送給前線的軍隊。但是東北地區的資源類型不全面,例如石油和鋼鐵都嚴重不足。當時對日本幫助最大的就是美國,由於戰爭的巨大消耗,日本一直在進口美國的資源。當時,日本所需石油的70%、所需鋼鐵的70%、所需機床的50%均來自於美國。正是由於美國不斷的輸血,日本才有能力繼續作戰。要不然依靠日本那點家底,連半年都撐不住。在當時,美國的態度就是大發戰爭財。由於自己處於兩洋堡壘之間,所以美國準備像一戰時期那樣繼續發展。問題是隨著局勢的變化,美國不得不改變政策。
二、日本佔領越南之後,美國迅速改變了態度
日本雖然在不停的進口美國資源,但日本內心也希望擁有自己的資源供應地,以至於自己不受制於人。日本希望佔領東南亞地區,問題是東南亞地區是英法美等西方國家的殖民地,日本還不能與這些國家撕破臉皮。但是到了二戰爆發以後,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1939年9月,第二次世紀大戰爆發。隨著戰爭的發展,荷蘭、法國等國家被德軍佔領,英國依靠海軍優勢苦苦支撐。西方各國已經無力顧及自己在東南亞的殖民地,日本則看準機會,首先接管了法國統治下的越南。就是這一舉動刺激了美國,美國隨後宣布對日本實施資源禁運和經濟制裁。這些舉動又將日本推到了風口浪尖,因為日本的資源不足。
日本自身的資源根本不足以長期為此戰爭,因此日本需要在自身資源耗盡之前,得到新的原料供應地。日本徵服東南亞地區的行動必須加快,就這樣,日本在1941年12月發動了珍珠港事件。與此同時,日本開始席捲東南亞地區。在半年的時間裡,日軍佔領了菲律賓、馬來亞、緬甸、蘇門答臘、新加坡等地。佔領這些地區以後,日本在資源方面已經不再受制於人。問題是日本將美國拖進了戰爭,而且日本的工業生產能力與美國相差甚遠。日本雖然暫時取得了海洋優勢,但也僅僅是一年多而已。時間到了1943年,美國已經轉入了全面反擊階段。到了1944年,美軍切斷了日本本土與東南亞地區的聯繫,而且開始轟炸日本本土,日本的戰敗僅僅是時間問題。
※清朝北洋水師鼎盛時期,相比當時的美國海軍實力如何?
※日本維修航母需要3個多月,為何美國只需要68個小時?
※蘇聯對印度的援助長達30多年,這對蘇聯有什麼利益可言?
※中國第一代狙擊步槍服役了30多年,為何至今仍是王牌?
※古巴作為一個南美國家,為何跑到非洲同南非打了13年?
TAG:興替 |
※日網友:現在建國歷史超過兩千年的國家只有日本 中國不算
※這種巨艦美國11艘,日本6艘,中國為何一艘沒有
※日媒:中國青年80天縱貫日本 稱日本為「和平國家」!
※99%的日本人討厭中國,為什麼中國人還要去日本
※1949年,舊日本帝國曾對新中國有過一次秘密行動
※1945年,中國為何要放棄日本的戰爭賠款,留下百年的遺憾
※中國歷史上揍了日本一次,日本舔著屁股學了1000年!
※1945年日本投降後,在中國的幾百萬日軍戰俘跑哪去了?
※1945年,中國為何要放棄日本的戰爭賠款
※一個在日本生活的中國人眼中的「日本」和「日本人」……
※中國的錢這麼好賺?10個來中國撈金的日本AV女優
※日本投降後,10名日軍和一個女人在孤島度過了5年
※專家稱人類僅存30枚氫彈都在中國:送兩顆過去,日本國就沒有了
※中國只有5家百年企業,日本卻有2萬家,為什麼?
※中國是怎麼捲入一戰?只因此人收了日本500萬日元
※一個日本女人:竟當了八年中國人民解放軍!
※四百年前中國曾和日本打過一仗,救了朝鮮,滅了日本
※在日本,34人的小「作坊」,為何能年收10億?
※1946年美國大兵和日本情人的日常,是真愛還是性慰勞計劃?
※英國脫個歐,日本翻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