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撞樹、倒走、爬行、吊嗓子,這些鍛煉方式哪個效果最好?

撞樹、倒走、爬行、吊嗓子,這些鍛煉方式哪個效果最好?

作者:劉強,本文首發於丁香醫生網站(dxy.com)

一年四季,每天清晨傍晚,在小區公園裡看到積極鍛練的人里,中老年人佔了絕大多數。

有強身健體的意願、且能夠堅持鍛煉本是好事,但五花八門的鍛煉方式,有時卻也挺讓人擔心。比如,有人用後背撞樹,有人互相拍打,有人高聲吊嗓子,有人倒走……

丁香醫生溫馨提醒:

如果不根據自身狀況,還選擇了錯誤的鍛鍊形式,不僅無法達到預期的鍛煉效果,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

有些人會用肩膀、後背、腰撞樹,據說能緩解疼痛、舒經活絡、改善脊柱問題。

但事實上,這種說法並沒有確切的科學依據。

上了年紀,身體會發生一些不可逆的退化,出現諸如骨質疏鬆、肌肉萎縮、關節軟骨退變等問題。中老年朋友身體的韌性和肌肉強度不如年輕人,抗衝擊能力較低,盲目用身體撞樹,部位不當、力度過大或持續時間長,很容易造成軟組織損傷,或導致血壓升高等情況。

不推薦任何老人使用這種鍛煉方式。即使勉強說有按摩作用,也完全不需要採用如此劇烈的方式。

互相拍打身體,也是常見的鍛煉項目之一。

場景通常是,三五成群的阿姨互相用力拍打肩膀、手臂、後背、後腰等,有時還會大聲呼喊:高血壓,拍掉!糖尿病,拍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拍打的位置、力度、頻率不對,也有造成損傷的風險。

造成大傷害的幾率倒是不高,但這種活動對於心理方面的益處可能遠大於身體方面。

如果願意這麼做的話,在拍打的時候,注意用力適中有節奏,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局部組織血液循環,緩解肌肉僵硬不適。

播音員、歌唱演員等可能需要做「早課」,用大聲朗誦等來「開嗓子」。但對於普通人來說,這一鍛煉方式,實在是弊大於利。

早晨,聲帶比較放鬆,就這麼突然揪起來喊,容易給聲帶造成負擔。

大聲喊、吊嗓子,有可能造成缺氧,而頭暈、眼冒金星。另外,長期大聲說話、不合理地發聲,也會增加聲帶息肉的發生概率。

如果是想鍛煉心肺功能,常規的有氧運動就挺好。

爬行這種鍛鍊形式由來已久,最早起源於華佗的「五禽戲」,通過模仿動物的爬行動作來達到健身目的。

爬行訓練可以提高肩關節和軀幹穩定性,以及上下肢和身體整體的協調性,此外,爬行時還能釋放大部分脊柱壓力。

但是,爬行健身對人的核心肌群要求較高,不具有普遍適用性。

手腕、膝關節不好的以及比較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都不適合爬行鍛煉。

倒走能夠增強肌力、提高平衡水平,而且對於膝關節疾病的康復,預防前交叉韌帶損傷有好處。

但老年人倒走訓練時最好能夠有人陪同,因為不容易注意到路面狀況,有跌倒的風險。

1. 散步

最容易、最安全的運動。

選擇一雙舒適的運動鞋,控制好運動速度,保持抬頭挺胸的姿勢,堅持每天半小時以上的散步,對預防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有好處。

2. 廣場舞、太極拳

一種非常好的有氧運動形式,除了提高心肺功能、緩解骨質疏鬆和身體疼痛,還能鍛煉身體的柔韌性和協調能力。另外,還可以拓展社交,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3. 力量訓練

老年人可以藉助較輕的啞鈴、彈力帶等道具進行力量訓練,這有助於維持肌肉力量,延緩肌肉萎縮以及促進新陳代謝。

總結來說,鍛煉的注意事項:

堅持,每周 5 天,每天至少 30 分鐘;

循序漸進,運動量不要太大;

運動前後監測血糖、血壓;

注意安全,穿上合適的運動衣運動鞋;

如果存在慢性疾病,記得事先諮詢醫生是否可以鍛煉。

動起來總比只坐在那裡要好得多,但如果能夠注意運動方式,一方面可以避免不要的傷害,另一方面,也能讓運動效果事半功倍。

所以,你上次運動是什麼時候呢?

丁香醫生是一個提供專業醫療健康服務的平台,集健康科普、藥品查詢、在線問診(互聯網醫院)、就醫推薦等功能於一體。通過丁香醫生,你可以看到專業醫生通俗易懂、活潑有趣的健康科普文章,還可以享受到三甲醫院醫生一對一診療服務。

丁香醫生,隨時隨地專業呵護您和家人健康!

點擊了解更多,下載丁香醫生 App,讓健康的問題變得更簡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撞樹、倒走、爬行、吊嗓子……這些鍛煉方式有效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