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側記:胡適-鈴木大拙-《禪海蠡測》
胡適·鈴木大拙·《禪海蠡測》(下)
劉雨虹
《禪海蠡測》在一九五五年出版,那時的台灣處在為生存而奮鬥的局面。急需復興的農業則有中美合作的農村復興委員會。
農復會的主任委員,是曾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蔣夢麟先生。他接受這個任務的條件是,國民黨的黨團組織不能進入農復會。換言之,農復會是由技術及專家挂帥,不能被國民黨以黨來領導內行。蔣中正特許了他,所以農復會才能自由運作,達到有目共睹的成就。
當時最苦的是軍人。因為台灣的經濟尚未突破,軍人待遇無法改善;人口多的軍人家庭,甚至有三餐不繼的情形。
現任東海大學教授的蔣勛,那時也生活在少年困苦的環境。他在自述中說,一日三餐只有空心菜佐飯,十分苦惱。但他的母親,一個平凡的家庭主婦,為了提起孩子們對這唯一的空心菜的興趣,向他們說著商朝的宰相比乾和空心菜的故事。蔣勛對歷史文化產生興趣,也始自飯桌上的空心菜。這也說明了早期台灣普遍的窮苦狀況。
政府官員及立法委員們,薪資雖然稍微多一點,但也好不到哪裡去。
有一次,立法委員們(一九四七年南京選出來的)聯名要求政府給他們加薪,改善待遇。聽說當時的行政院長陳誠在立委請求加薪的文件上,批了四個大字:「軍人該死」。那些老立委們尚有道德觀念,看到這種批示,也就不好意思再說什麼了。
陳誠雖一心為國為民,但到底不是財經專家。台灣經濟突破瓶頸,是後來尹仲容、陶聲洋、李國鼎等人的設計規劃、逐漸努力而造成經濟起飛。那是到了嚴家淦當行政院長的時代了,此是後話不提。
再說,當時經濟生活極度困難的台灣,誰還管什麼文化啊!就如後來大師級的學者牟宗三,那時也只在師大教書,所得僅可溫飽而已。年輕一代尚在求學,文化建設根本不成氣候。
至於那時的香港,本是一個殖民地,一切只重商業。人們只重視金錢,有了錢則向英國文化學步;香港這些炎黃子孫們,與炎黃文化似無太多關聯。
那時錢穆和唐君毅二位學者,由大陸遷到了香港,創辦了新亞書院。後來程兆熊、徐復觀也去加入他們的行列,懷著「鵝湖」的精神,開始文化播種的工作。
《禪海蠡測》的出版,開始時沒有多大的影響,但這時卻有一個獨具慧眼的人——張君勱,據說他看了這本書後說:「我們這一代,總算對歷史文化沒有繳白卷。」
張君勱這樣說,並不一定是對禪宗情有獨鍾,而是作為一個讀書人,深知禪宗在中國哲學文化中有不可忽視的歷史地位。如果甩掉禪宗不談,文化等於掉了一條腿,中華文化就變成了跛腳鴨。當然,也極可能他已看過胡適與鈴木論辯的文章了。
張君勱和左舜生、李璜、余家菊、陳啟天等人,都是早年留學法國的讀書人,他們關心國事,有書生報國的熱忱。但他們是用批評建言的方式,後來組織了民社黨(張君勱、陳啟天等創立)及青年黨(左舜生、李璜、余家菊等創立),宣揚政治上的理想。但理想常常是桃花源,他們就被人譏諷為國民黨政府的花瓶政黨。這也因為他們是書生的原故。
其實政治上的「花瓶」也沒有什麼不好。南老師常引用易實甫的兩句詩「江山只合生名士,莫遣英雄作帝王」。名士好比花瓶,起碼讓人賞心悅目,比起帶給人民無邊痛苦的英雄帝王好多了。民、青兩黨今天在台灣已「無疾而終」,但在過去幾十年中,他們實在並沒有起過什麼壞作用。
左舜生更為有趣,這位政治上有理想的書生,最喜歡看瓊瑤的小說,因為瓊瑤筆下創造的是愛情桃花源,人人嚮往。
瓊瑤成名(一九六五年)後,立刻得到左舜生的欣賞,他每天工作完畢,一定要看瓊瑤的小說,精神才能得到舒解。據他自己說,瓊瑤的小說是他思維的重要調劑。但是,也可能是瓊瑤的愛情桃花源,吻合了他的政治桃花源的原故罷!
一九七三年,另有一個欣賞《禪海蠡測》的年輕人,名叫袁保新。他當時還是輔仁大學哲學系四年級的學生。有一天,他托我向南老師轉達先知出版社的意願,希望由先知再版《禪海蠡測》這本書。先知出版社是屬於天主教大學的,但他們肯定《禪海蠡測》在學術上的價值,南老師也就答應了他們。袁保新後來在文化大學獲博士學位,曾任教於中央大學,現在則為南華管理學院教務長,也陸續有著作出版。
中華傳統文化,儒家、道家以及各宗各派,歷來或如滾滾江河,或如涓涓細流,總有學者或達者繼續傳承;唯有禪宗,這個唐代以降占文化要角的禪宗,自清末以來,卻在日漸蕭條中,難怪有識之士要大聲疾呼了。
其實,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是包括了禪宗的。但一般認為,那是學者的論述,尚未真正表達出禪宗的精神。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看過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印象深刻。一九七二年,尼克松初訪中國大陸,即探詢馮氏,希望見面。有人說,美國歷屆總統中,只有尼克松比較了解中國人,大概因為他看過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的原故。
再說《禪海蠡測》剛出版時,真是可憐,每本定價新台幣五元,在基隆市面出售,根本沒有人買。但十年之後,少數流傳出來的舊書,在香港的書攤被居為「奇貨」,每本價值廿元美金。所以老師常勉勵文化界的人士,凡事莫灰心,真有價值的作品,早晚會被人肯定的。
本文選編自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劉雨虹先生著《禪門內外——南懷瑾先生側記》
出版信息
《禪門內外——南懷瑾先生側記》
作```者:劉雨虹先生
出```版:東方出版社
年```份:2013年7月
南懷瑾學術研究會
南懷瑾先生的生平、事迹與學術研究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並附上本信息
※南懷瑾老師:千古以來對老子思想的誤解
※南懷瑾老師: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出家?這就是話頭
※宗性法師:善用「四念處」來透視和對治我們的生活問題
※南懷瑾:大吉大利的保合太和「了解生命的本源,調整性命就正位」
TAG:傳承網 |
※南懷瑾先生側記:胡適-鈴木大拙-《禪海蠡測》上
※南懷瑾先生側記:草 山
※南懷瑾先生側記:佛光山的七日
※南懷瑾先生側記:卡普樂與李約瑟
※南懷瑾先生側記:美國的禪宗
※南懷瑾先生側記:蘭溪行館
※葉嘉瑩先生:詩覽眾山小
※南懷瑾先生側記:復青大廈遇老鄉——王啟宗
※南懷瑾先生側記:初到香港
※新疆克拉瑪依-黃傑先生藏石《上帝之眼》
※南懷瑾先生側記:一張古董床
※南懷瑾先生側記:華府歲月
※北京日記:麥香魚先生
※蘇雪林:林琴南先生
※南懷瑾先生側記:美國大學的禪風
※游寶瓊:游國恩先生在西南聯大
※南懷瑾先生側記:話說《論語別裁》
※南懷瑾先生側記:離台赴美
※南懷瑾先生:胡適胡聊虛雲老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