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戰役中先秦如此強大的軍隊,如何敗成到「風聲鶴唳」?
淝水之戰當屬以少勝多中比較典型的戰例,同時因這場戰爭才得使東晉王朝的統治得到了穩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數民族南下侵擾,為江南地區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機。從長期看,淝水之戰最重要的作用是使得流落到南方的漢族中原文化得以延續和發展,並且直接影響到了此後隋唐等統一王朝的精神實質,可以說淝水之戰保住了中華文化的核心部分並使之從「五胡亂華」後得到喘息和重新崛起的機會。
前秦失敗的原因:第一,淝水之戰是在苻堅統一北方後的六七年進行的。當時,前秦只是軍事上的統一,內部統治不穩,更沒有較雄厚的物質基礎,加之苻堅連年征戰,致使人民厭戰,軍隊的士氣不高,缺乏群眾基礎。正如恩格斯所說,「連年的戰爭會使甚至是最強大的國家精疲力竭」。南征前,太子苻宏曾對苻堅說,東晉是應該伐的,但是,當前的主要任務是「厲兵積栗,以待暴主」。苻堅本應接受這一意見,繼續恢復、發展北方經濟,以便使本不穩固的軍事行政聯合的統一政權建立在較深厚的基礎上,然後統一全國才有希望。然而,由於驟勝而日益驕傲的苻堅卻不顧主客觀條件,匆匆忙忙地發動攻晉戰爭,徵兵百萬,給北方各族人民帶來沉重負擔,因而不得人心,戰鬥力低,以致於與東晉軍隊局部接觸便使前秦數十萬軍隊全線潰敗。
第二,苻堅用人不擇賢愚,賞罰失明,又是其在淝水之戰中遭到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苻堅寵信投降前秦的少數民族上層分子,忠奸並蓄,而對於一心忠於他的漢族官員卻存有戒心,不加重用。即使是王猛,雖然符堅說他們的關係是「若玄德之遇孔明也」,但也是對之存有戒心的。王猛死後,苻堅自以為是英主,更加驕傲,任人更是不擇賢愚,群臣的逆耳忠言再也聽不進去,對順耳的阿談奉承之語卻倍加讚賞。在伐晉向題上,他拒絕聽取臣下的一切有益的勸阻,反而聽信懷有野心的慕容垂等人的讒言,一意孤行,「愎諫違謀」,「有功不賞,有罪不誅」,這樣就沒能組成一個堅強的團結的領導集團,其兵敗淝水是可以預見的。
第三,苻堅好大喜功,缺乏冷朴的客觀分析,戰前沒有周密的戰略部署,臨戰時又犯了一系列戰術指揮上的錯誤,這也是前秦在淝水之戰中失敗的重要原因。苻堅不顧主客觀條件,只是依仗自己的「有眾百萬,資杖如山」的兵力和「投鞭於江,足斷其流」的軍威,認為征服東晉「若商風之隕秋籜,貿然遠征。他報有僥倖求勝心理,戰略上驕傲輕敵。在其前鋒軍梁成所率五萬人被東晉大將劉牢之全殲於洛澗後,士氣大傷,苻堅為之震動,開始產生了畏晉思想。所以,當他與前鋒軍統帥特融登上壽陽城樓,望見晉軍「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勁敵也,何謂少乎!』憂然有懼色」。於是,苻堅由輕敵變為怕敵,由冒進轉為敗逃,終子落了個「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的可悲結局。
第四,雙方交戰的兵力相當,但東晉的北府兵的戰鬥力遠勝於前秦軍。
東晉勝利的原因:
1、東晉主戰派謝安等人臨危不亂,堅決抗戰,態度意志堅決。
2、軍隊戰鬥力強,主將有能,指揮若定,將兵上下齊心協力,軍心可用。
3、民間也組織軍事力量對抗前秦,民心可用。
4、有淝水天險,佔盡地利,準備充分,發揮己軍之長。
5、戰術得當,利用前秦內部不穩,分化離間前秦內部關係,渙亂其軍心。
6、以智激敵,誘其自亂,然後乘隙掩殺;堅決實施戰略追擊,擴大戰果。
在此次戰役中前秦苻堅的軍隊可以說一敗塗地啊,正是此時出現的成語「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想想當時的士兵心態已達到何種的地步。真可謂「成也在王,敗也在王」啊!由此可見,將領的重要性!你說呢?
※淝水之戰中北府軍如若不勝,漢人將徹底滅亡
※在淝水之戰中慘敗的前秦苻堅,究竟是怎麼死的?
※如果沒有淝水之戰,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苻堅會成為氐族的李世民
※淝水之戰後盛極而衰的北府軍:君臣猜忌,謝玄一族兵權被奪
※淝水之戰前後,是什麼讓前秦天王苻堅飲恨長江?
※除了赤壁之戰與淝水之戰,長江還發生過什麼重大戰役?
※淝水之戰的前奏: 東晉最終能戰勝強秦的關鍵一役
※王猛究竟是什麼人?竟然預測到了淝水之戰的敗北
※別總說什麼淝水之戰、風聲鶴唳,前秦怎麼一統北方的,你知道嗎?
※淝水之戰的歷史意義,秦晉淝水之戰有何影響?
※淝水之戰,一場英雄的對決!
※這一仗比淝水之戰慘烈得多,堪稱中國古代守城戰之巔峰!
※淝水之戰後謝安的人生尾聲如何
※淝水之戰,官渡之戰動輒百萬大軍廝殺,事實讓人啼笑皆非
※苻堅淝水之戰 史上最蹊蹺的戰敗
※淝水之戰戰敗的原因揭秘,原來神算丞相生前已明示,謝晉談笑破敵
※如果沒有淝水之戰,草木皆兵的苻堅就是氐族的李世民
※主導淝水之戰的謝安以及他身後的陳郡謝氏,怎麼崛起的你知道嗎?
※北府軍的覆滅悲歌:淝水之戰的英雄竟死於東晉士族內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