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子欲孝,隨時,隨勢,隨心可也

子欲孝,隨時,隨勢,隨心可也

常說子欲孝而親不待,大部分其實只是孝子賢孫偷懶的借口。

有時間可以陪伴,有錢可以物質上反哺,會說話可以哄著老頭老太開心。什麼都不具備,可以儘力把自己活的穩定健康,不讓父母再為自己擔心也是孝。隨時都可以做的事情,不要穿孝袍的時候再捶胸頓足的哀嘆:親不待啊,親不待。

我的家庭結構比較複雜。

兒子高考審戶口。戶籍警看了五分鐘一臉茫然,只好問我:你家本上五口人,四個姓。你媳婦和戶主是父女關係,卻不是一個姓。你和戶主也不是一個姓。這,啥情況。

我給她解釋:我父母是再婚。我媳婦是和我結婚的時候遷入的,當時戶籍科的美女大意了,輸入錯誤。不影響什麼,就一直沒改。

民警同志很負責任的說:「高考審核戶口就是防止高考候鳥。戶籍關係不清將來是要出大問題的。」查檔翻底,折騰了二十多分鐘,徹底肅清我家十九年的混亂。

當年老爸領著老哥,老媽領著我。在我七歲那年,組成了這個家。風風雨雨三十五年,感情醇厚。

尤其是我和老哥,打小就在老爸和老媽漫長的磨合期里相互支撐。「戰火」中的兄弟情義是生活賜予我們的財富。

老哥大我兩歲。勤於學習,善於堅守。長於隱忍,與人為善。考到浙江大學,通過數十年的努力在上海紮下了根。如今事業有成家境優渥。

比起老哥我的生活狀況差很多。每次老哥孝敬爸媽做的體貼入微不露痕迹,避免在經濟上給我造成壓力。

老哥如果直接孝敬money,我不給或少給很明顯不合適。老爸對我們是一樣的,甚至為我付出的比老哥多。

感恩我生命中的遇見,遇見我的老爸,遇見我的老哥。

四十有二,不惑都兩年了。經歷了很多事,懂得了許多道理。孝敬父母我應該做在前面,老哥才好有空間盡更多的孝心。

四月來了,老爸的生日快到了。他那部舊手機已經用了三年。

屏小、卡頓,老爸玩微信,又是各類新聞APP重度用戶。買部新手機送給老爸。

從每一天出發,從每一個細節入手,從內心真正的感謝。

子欲孝,隨時,隨勢,隨心可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人最怕:子欲孝而親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