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解密清代官員裝窮伎倆

解密清代官員裝窮伎倆

解密清代官員裝窮伎倆

文:李平發 讀史(dushi818)專欄作家

長這麼大,見過裝孫子的、見過裝殘疾的、見過裝窮人的、見過戴著金項鏈討飯吃的,沒見過也沒聽說過當官的裝窮變賣家什的。

一九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以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奧匈帝國、義大利王國等為首的八國聯軍,對清朝政府進行武裝侵略戰爭。隨後,北京城徹底淪陷。

清政府無能抵抗列強欺凌,被迫簽署了《辛丑條約》。『條約」白紙黑字明確規定,清朝政府賠償款4.5億兩白銀,這是按照當時中國(4.5億)人口,計算得出的數字(賠償額度),分三十九年還清,並帶年利息四厘,本息共計高達九點八二多億銀兩,除此,還有地方各省賠償款0.2億兩以上,這樣算下來,總數就在高達十億兩白銀之上,這筆巨款相當於清政府財政收入的十二倍多。

戰後的清朝政府財政收入十分睏乏、艱難,為了推行所謂的『憲政」,新成立的清朝『內閣」商議後決定,效仿西方,發行愛國公債,這也是一種國債,清朝政府要求各地官員從國家大局利益出發,發揚愛國精神,舉全國之力購買『公債」。

此消息公布之後,北京城就出現了一種怪異現象,讓普通民眾吃驚不已。

原來,是京城那些官員們紛紛在張貼個人財物出售廣告,變賣的商品就是自家馬匹和住宅房屋,並一再聲稱 : 此舉實屬無奈,只為購買愛國公債。

北京官員們的這一舉動,讓普通老百姓誤以為他們真的很窮,開始同情他們,並為他們的『賣家什」行動流淚。

解密清代官員裝窮伎倆

但那時北京的官員們真的很窮嗎?非也。

清朝的內閣成員們、曾對一些官員們存在外國銀行的存款、做過詳細調查,有了驚人發現。官員們在外國銀行的存款數額達到了六千餘萬兩白銀之多,外加他們藏在自己家中銀兩,算在一起已經是個相當巨大的數字了。而他們的變賣家什、這一裝窮舉動,其目的只是一場純粹的作秀和向朝廷『倒苦水」。

清朝時代官員的裝窮舉動,騙過了善良的百姓,他們高超的善裝伎倆,是有師承的。

清朝末年,崇禎為了抵抗李自成的軍隊,準備調遣吳三桂的軍隊進駐北京城,可調遣軍隊是需要經費的,而那時朝廷國庫中居然拿不出一百萬銀兩來。於是,皇帝就向大臣們募捐,然而,這些大臣們在朝廷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刻,卻不願意自己掏出一點點錢來,更別說要他們湊齊一百萬銀兩了,他們就從家裡拿出舊桌舊椅、舊衣舊衫來拍賣,直到李自成的軍隊打進了京城,崇禎也還沒有籌到一百萬兩白銀。

後來,李自成開展了向京城官員追繳賬款運動,而在這場運動中,總共從明代官員手中追繳到七千餘萬兩白銀。清朝官員的裝窮演技可謂高明,他們騙了皇帝、騙了百姓,最後連自己也一起騙了。他們的裝窮給國家、民族、也給自己帶來了深重災難,史學家們感嘆 : 民安得不困?國安得不亡。

投稿:449139064@qq.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螃蟹八足,橫行天下九州 鱸魚四腮,獨佔松江一府
三國鍾會與鄧艾一對歡喜冤家
她的花鳥靈秀富麗,收藏之必增貴氣!|大眾收藏(第52期)
聽《好了歌》之後的思考|博古鑒今
魯迅的祖父到底做了什麼?使一個官宦殷實之家訊速敗落

TAG: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林業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被判入獄18年,還有多少官員裝成「書法大師」在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