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研究發現海洋4000米深處四分之三動物會發光
4月12日報道 英媒稱,自從探險家威廉·畢比在20世紀30年代乘坐一個金屬球狀潛水器下潛到深海以來,海洋生物學家一直對發光海洋動物的數量與種類感到震驚。不過,幾乎沒有什麼研究真正記錄了海洋不同深處的發光動物數量。
英國物理科學新聞網站4月10日報道,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新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中,美國蒙特雷灣海洋生物研究所(MBARI)研究人員塞夫里娜·馬丁尼和史蒂夫·哈多克展現出的場景是,在蒙特雷灣海平面到4000米深的海水中,有四分之三的動物都能自體發光。
有人會認為,統計海洋中發光生物的數量是件易事,只需觀看在不同深度拍攝的視頻或照片就行。遺憾的是,只有極少數攝影機的感光度能達到可以顯示許多海洋動物發出的微弱光亮的地步。海平面下300米深處事實上就已是漆黑一片,因此動物不需要發出很強的光亮。此外,大多數動物也不會持續發光,因為發光不僅會消耗額外的能量,還會招來捕食者。由於在深海清點發光動物數量存在難度,因此先前對發光動物比例的大多數估計都是建立在研究人員透過潛水器窗口進行的定性觀察基礎上。馬丁尼和哈多克的研究是有史以來對海洋不同深度的個體發光動物數量與種類進行的首次定量分析。
MBARI的遙控水下機器人在蒙特雷峽谷及周邊水域進行了240次下潛並拍下了視頻,研究人員對視頻中出現的所有體長超過1厘米的動物都進行了記錄。他們清點了超過35萬隻海洋動物。
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馬丁尼把上述240次下潛所觀測到的動物清單與此前已知的自體發光動物和動物群清單進行了對比。後者是建立在對先前的科學論文進行匯總以及哈多克等人的第一手觀測的基礎上。
馬丁尼和哈多克在對數據進行仔細研究後吃驚地發現,從海平面直到4000米深處,發光動物與不發光動物的比例在各個深度都極其相似。儘管發光動物的總數隨深度的增加而減少,但這顯然是因為,深度越深,任何種類的動物數量本來就會越少。
研究人員還發現,海洋不同深度的光亮是由不同的動物群發出的。比如,從海平面到1500米深處,大多數發光動物都是水母或櫛水母。而在1500米至2250米深處,蠕蟲是數量最多的發光動物。而在更深的地方,形似蝌蚪、名為「尾海鞘」的小型動物佔到可觀測發光動物總數的一半左右。
【延伸閱讀】日發現隕石撞地球致海洋生物滅絕證據
新華社東京7月10日電(記者華義)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報告說,他們發現了約2.15億年前巨大隕石撞擊地球導致海洋生物滅絕的證據。
日本熊本大學發布的新聞公報顯示,該校和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等研究人員2013年在岐阜縣等地的地層中,發現了三疊紀晚期(2.37億年至2億年前)巨大隕石撞擊地球的有力證據,研究人員推斷這顆隕石的直徑約為3.3米至7.8米。
研究人員在上述地層中獲取了多種具有遠古海洋浮遊動物遺體的微小化石——牙形石,這些化石只有不到1毫米大小。通過分析這些化石,研究人員發現,巨大隕石撞擊地球後,這些海洋浮遊動物在約2.15億年前發生了大規模滅絕。研究還發現,當時居於食物鏈底端的海洋表層的浮游植物也顯著減少,導致這些動物大量滅絕。
此前關於隕石撞擊地球導致生物大滅絕的研究只有66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事件。與此相比,這一新發現的時間更為遙遠,而且是隕石撞擊地球導致海洋生物滅絕。研究人員還將研究,那次隕石撞擊對當時地球上陸地生物產生的影響。
【延伸閱讀】外媒:美國科學家在南極冰層下發現多種海洋生物
2月26日報道 外媒稱,隨著南半球夏季的遠去,南極科學考察季節也結束了。在世界上最大的浮冰羅斯冰架的3個月考察期過後,北伊利諾伊大學的科學家們回到了他們的實驗室。他們希望發現一些線索可以解釋急速融冰的原因及其對海平面上升的影響。
據美國之音電台網站2月26日報道,南極洲是地球上最乾燥、最寒冷、風又最大的地方。北伊利諾伊大學教授里德謝勒和羅斯鮑威爾剛剛在那裡結束他們的第二季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的考察。在第一季中,他們研究了冰川下的湖泊。這一次,他們在下游一個叫做水陸接合區的地方紮營。在那裡,南極的冰、陸地和海洋匯聚在一起。
里德謝勒說: 「這個研究的重點是試圖明白物理因素在過去是如何制約冰原的面貌的,以及它們現在的作用。」
羅斯鮑威爾說:「我們現在發現,這些地區對於冰運動的穩定性和冰在海洋、大氣中的融化速度是非常敏感的。」
在為考察所建造的特殊設備中,熱水鑽是很強大的一個。它可以鑽入750米的地下收集水陸接合區的第一批水和沉積物樣本。一台遙控攝像機被置於下面400平方米的海洋空間中。在冰面下如此深的地方發現一個多樣的生態系統,在指揮中心觀測這一切的謝勒因此感到驚訝。
謝勒說:「它是一個多變的環境。底層一直在不斷變化。所以我們看到的是一直運動的生物。有些可以游泳,有些是爬行生物。顯然,它們吸收了足夠的營養,生長得很好。一些外形像蝦的生物游的很快很活潑。」
這是魚類被發現的最南部的地方。考察隊隊長羅斯鮑威爾說,從水陸接合區採集來的冰和沉積物可以幫助人們了解,有關生物是如何遷徙到那裡的,它們吃什麼,以及冰層退化造成了什麼影響。
「我們知道現在那裡的冰正在融化,所以等他們回來,」鮑威爾說,「我們看看這些採集物,我們希望能夠明白冰層從過去到現在發生了哪些變化。因為它現在融化的很快,或者說看起來很快,當我們看到那些沉積物的時候,我們希望和我們過去看到的冰原有所不同。」
鮑威爾說,這些工作引出的問號多於答案。和其他研究人員一起,他計劃再申請一筆贊助,讓他重返那片冰凍的陸地。
資料圖片:1月份的南極大陸迎來溫暖的夏季,進入繁殖期的企鵝成群結隊地溯游至大陸沿岸和島嶼築巢繁殖。位於拉斯曼丘陵協和半島的中山站時常有企鵝光顧,數量可達數百隻。新華社記者 白陽 攝
※研究發現 地球環境的惡化從11500年前遠古人類開始
※研究發現古代火星曾有紅色海洋 海嘯高120米
※研究人員發現1600年前的奈米技術!
※研究人員發現1600年前的納米技術
※50000+小鼠試驗發現,50%醫療研究受「性別」影響
※研究發現喝酒致癌,2012年奪走近37萬性命
※2016年11月全球最新科學研究一覽
※2017廣州建博會發現之旅精彩繼續|瑪格成立首家品質生活研究院|金牌廚櫃發布2017上半年業績預告
※海底探測船發現不明物體,研究後發現竟然已存14000年
※研究稱北極淪為垃圾場!洋流帶來3000億塊塑料片
※25億!「幹細胞及轉化研究」等2017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最新出爐!
※一文看懂考恩2017 AI研究報告:2020年AI市場規模將達4000億美元
※研究者發現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起源於墨西哥
※極米發布4K雙色激光無屏電視T1:79999元!研究人員發明4D相機
※海底探測船發現不明物體,研究後發現竟然已存14000年!
※艾媒諮詢:2016-2017中國在線出境游市場行業研究報告
※加拿大啟動首座海事國防3D列印研究中心,總投資獲達7600萬
※中科院斥資3000萬研究5G移動通信晶元
※史上今日:1902年 科學家研究發現黃熱病由蚊子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