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員用氣象破疑案,一把扇子的疑點
清康熙年間,山東青州有個名叫范小山的人,以販筆為業。常年在外,某年清明節前的一個夜晚,天空漂著霏霏細雨,范未歸,其妻胡氏獨居家中,不幸被人殺害。次日上午,縣令接到范的報案,即派人前往案發現場勘查,發現房前泥濘中有遺失的詩扇一把,扇上題有七言絕句一首,落款處寫著『王晟贈吳蜚卿』字樣。王晟何許人也?無人知曉。吳乃青州富豪,與范小山同鄉,平時行為浪蕩,時有風流韻事。所以,說他打胡氏的注意未成而懷恨殺死胡氏,人們都深信不疑。
縣令將吳蜚卿拘押縣衙門嚴加審訊,吳經不住酷刑折磨,含屈招供。吳被打入死牢,只待秋後問斬。
不久,知府周亮工來到青州。他是一位體察民情、廉潔的好官清官,在複查縣裡報上來的案件時,發現吳蜚卿的案卷有許多疑點。提審吳蜚卿,吳連呼冤枉。為慎重起見傳范小山,追問道;『你指控吳蜚卿殺死你妻有何證據?』范不假思索地答道;『有吳遺失在現場的一把詩扇為證。』周亮工仔細察看詩扇,隨後立拘城南酒店的掌柜。知府問他;『你店中牆上有東莞縣李秀題寫的詩句,是什麼時候寫上的?』掌柜答道;『去年學府來考考核生員學業,有幾個秀才在酒店飲酒寫詩作賦,其中一名秀才喝醉了,便信手揮毫在酒店牆上寫下這四句詩。但不知他們居在何處。』知府下令查訪、拘傳東莞秀才李秀。
李秀到堂後,知府劈頭便問;『好一個秀才,你為何殺人害命,快快從實招來。』李連忙跪地磕頭,反覆申辯自己並未殺人。周知府把詩扇扔給他看,問;『這首七言絕句明明是你所作,為何詭稱王晟?』李細看詩扇答道;『此詩是我作不假,但字不是我所書。』周知府追問;『既然熟悉你的詩,必是你的朋友,你看看這字是誰所寫?』李仔細看了一陣後說;『看筆跡像是青州王佐所書,他在當地書法了得,有名氣。』
於是,周知府又令拘傳王佐,王交代說;『這是青州鐵商張成叫我題寫的,他是我表兄,今年四月初,他找到我說,他有個經商的朋友王晟想結識青州富商吳蜚卿,托我在扇上題詩贈吳。我覺得李秀這首贈友七言絕句挺合適,便抄錄詩扇上。『周知府聞後大喜,』殺人兇手終於找到了『隨即逮捕張成,一經審訊,張便招供了。真相大白後,釋放了吳蜚卿,將張成依法斬決,人心大快。
原來,張成看到胡氏年輕貌美,遂起邪念。為防萬一,他偽造了這把詩扇,那晚得知范小山外出未歸,便爬牆入胡氏家中,企圖強姦,胡不從大喊,張強姦不成,將胡氏殺害,故意扔下詩扇,倉皇逃離現場。
事後,人們向他求教,周知府解釋說;『此案認定吳是殺人兇手有許多疑點,最大的疑點是胡氏被害是在清明節前一天,此時春寒天氣,又下著小雨,氣溫較低,扇子又不是急需之物,哪有在作案時帶著這個累贅?可見帶著這個寫有姓名的詩扇是為了嫁禍於人。我青州赴任時,曾在城南酒店避雨,見過牆上李秀的題詩,複查此案時,又見扇上的題詩與李秀的題詩一字不差,便初步李秀與此案有關。果然由李秀審問步步深入,最後終於查出真兇。『
案子破後,人們對周知府應用氣象破案,斷案如神讚嘆不已。
※末代皇帝的感情觀,曾因為身體不健全,對妻子下跪
※慈禧為何又叫「西太后」 和「老佛爺」
※三國搶女人大戰,曹操、張飛搶了誰,劉備的女兒竟然被一個人搶了
※三國大佬曹操、孫權、劉備,誰的兒子最聰明?本來居然是他
TAG:華人咨訊 |
※破解宋朝第一疑案:還你一個真實的「狸貓換太子」
※借腹生子:這才是宋朝第一疑案「狸貓換太子」的真相
※三大疑案,現在看一點也不驚奇--明朝宮廷疑案
※今日最新:破解宋朝第一疑案,還你一個真實的「狸貓換太子」
※清宮最後的疑案:光緒真是被毒死的嗎?
※明朝三大疑案的,紅丸案真的是因為藥丸子嗎
※一樁歷史疑案,卻是明太祖獲得軍權的第一步
※清朝四大疑案你們都知道嗎?
※順治出家?細數清宮那些無中生有的疑案
※一座王府消失牽扯出清宮三大疑案
※一則鬼故事引發出的疑案猜想
※惡毒貴妃,是否與明末疑案有關?
※客廳里的「疑案」
※清宮最後的疑案:光緒到底是怎麼死的?
※解密清宮疑案:雍正並沒有弒父篡位
※一把古劍背後的千古疑案
※都靈裹屍布疑案
※千古疑案:雍正帝的屍體為什麼沒有頭?
※清朝開國史的第一樁疑案:努爾哈赤真的被明朝利用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