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古都洛陽:司馬光閑居洛陽15年 終成巨著《資治通鑒》

古都洛陽:司馬光閑居洛陽15年 終成巨著《資治通鑒》

  小時候,我們都會聽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司馬光的小孩,在看到朋友掉進水缸後,果斷的用大石頭砸破水缸,救出了朋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司馬光是如此的聰明。不過,長大以後,我們對司馬光的崇拜更多來源於《資治通鑒》。

司馬光砸缸司馬光砸缸

  司馬光編纂的《資治通鑒》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在這部書中,司馬光總結了許多治理國家的經驗教訓,宋神宗認為此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所以賜名為《資治通鑒》。這本書共294卷,約300多萬字。

  司馬光是早慧之人,從砸缸的事情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到了宋仁宗寶元元年,20歲的司馬光就中進士甲科,隨後被派往華州任通判。不過,司馬光的政治生涯並非一帆風順。早年為官,司馬光一直在地方任職,之後雖奉調入京,卻還是擔任一些學術性的官職,無法參與到更深層次的政治中。不過早年的這些經歷卻給司馬光後來編纂《資治通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後來,司馬光藉助仁宗立儲的機會走到了政治的前台。1065年,宋英宗任命司馬光為龍圖閣直學士兼侍講,為皇帝講讀經史。司馬光認為,他可以通過歷史來影響皇帝,進而參與到最高層的政治中。所以,司馬光藉機將一部八卷本《通志》進呈給英宗,也就是後來成書的《資治通鑒》的前八卷,記述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秦二世三年的歷史事件。這部書引起了英宗的重視。次年四月,英宗下令在崇文院設立書局,命司馬光編寫一部《歷代君臣事迹》。這也就是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鑒》的開端。

司馬光司馬光

  政治從來都是變化無常的,1068年,王安石受到宋神宗的重視,被任命為參知政事,主持變法。司馬光與王安石的政治思想不同,因此上書神宗阻止變法。不過,神宗當時鐵了心要變法,無視了司馬光的上書。隨著變法的發展,司馬光無法繼續在朝中待下去,就自貶出京。

  當時司馬光選擇退居洛陽,不過他雖然離開了政治中心,但並沒有放棄編寫史書的願望。司馬光在離開的時候,沒有要求別的,只是隨身帶著書局,方便自己繼續編書。司馬光閑居洛陽15年,直到1082年,終於完成了《資治通鑒》的編纂。

  從48歲到63歲,司馬光遠離政治中心,放棄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不過「失之桑榆,收之東隅」,正是因為不被這些俗事所擾,司馬光才能完成《資治通鑒》這部著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動百科 的精彩文章:

細說後宮:以軍禮下葬的大唐公主 歷史上真正的巾幗英雄
日韓廣記:日本曾展出河童的木乃伊?真的存在河童嗎?
日韓廣記:你絕對猜不到日本拉麵僅有100多年的歷史
官場出沒:日本妓女間諜學校培養出了哪些美女間諜?
官場出沒:代表「人民的名義」的包拯 敢和皇上吵架

TAG:互動百科 |

您可能感興趣

古都洛陽:穿越千年 洛陽龍門石窟背後的歷史滄桑
龍門山上的千年密宗古剎——洛陽廣化寺
古都洛陽:「道林三百眾 書院一千徒」 中國古代輝煌的書院文化
古都洛陽:追溯華夏燦爛文明起源 神秘的河圖洛書
古都洛陽:歷經滄桑 洛陽見證了魏文帝曹丕的登帝之路
古都洛陽:穿越到古代洛陽領略壯麗的園林美景
看看河南.洛陽市汝陽縣李黨輝的藏石吧
中國八大古都,河南省有四個,洛陽、開封、安陽、鄭州在列!
華夏民族發源地之一:1984年的河南洛陽老照片
1529年都城歷史,中華聖城洛陽,古建築為什麼這麼少?
洛陽牡丹與寺院
古都洛陽:劉邦南宮論三傑 論功行賞安天下
古都洛陽:風雲匯聚洛陽 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
古都洛陽:牡丹被貶 卻成就了洛陽「牡丹花城」的美譽
古裝攝影:洛陽城外周南驛,雲尚衣裳誦唐詩
粉黛青衿,春綺中原—二游開封-華山-洛陽
古都洛陽:神都洛陽為什麼會有「九朝古都」之說?
樹王/程遠河-河南洛陽
古都洛陽:一碗熱湯 承載了洛陽的千年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