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照:讀經典,讓我活得更像樣了一點
從小到大,我們無數人都會背魯迅對《史記》的評價「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然而很多人就此止步,停留在了這句評價上,僅有的深入是語文課本里的《鴻門宴》(來自《史記·項羽本紀》)。
我們越來越熟悉村上春樹、米蘭·昆德拉、毛姆、杜拉斯,卻離孔子、左丘明、司馬遷越來越遠……
今天,楊照的《史記》百講在豆瓣時間上線了。我們找到楊照老師在去年9月《經典里的中國》系列叢書出版之際,與梁文道老師展開的對談內容。今天把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一起看看在當下的時代,我們如何閱讀中國古代的經典。
- 今天,我們如何讀國學經典? -
楊照
(以下為演講內容節選)
讀經典,從一個「電影夢」談起
30年前,我大學四年級,干過一件非常有意思,但是也是很出軌的事。
那個時候我人生最大的夢想,也是那個年代許多台灣文青共同的夢想——拍電影。
大四的那個寒假,看完了《上海灘》之後,就引發了我這個夢想。我花了7天的時間寫完了人生的第一個電影劇本。這個電影劇本標題,叫做《孔子傳》。
然而30年過去了,我這個電影還不知道在哪裡。不過後來有一個對我來講非常奇怪的反諷的巧合,就是《上海灘》的男主角周潤發去拍了一個《孔子傳》。我去看了周潤發演孔子,看得渾身流冷汗,《孔子傳》能這樣拍嗎?趕快回家把我的《孔子傳》拿出來,不好意思,我平常不是這麼自誇的,我還是覺得我那個寫得比較好看。
孔子的真性情是他最大的特色
了解孔子,先認識子路
我一直認為,如果你要了解孔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其實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論語》裡面所有跟子路有關的段落,統統都拿出來讀一遍。
比如說孔子到衛國去,碰到了衛靈公,然後衛靈公問政,問中國的治理。然後孔子就回答說, 「必也正名乎」。白話翻譯就是第一件事情是什麼,就是應該叫什麼。子路在旁邊,結果子路反過臉來,跟老師說,你怎麼會這麼迂腐啊,你到底在回答什麼啊?子路是這樣對待他的老師的。
還有另外一個更有名的故事《子見南子》。南子在衛國是具有高爭議性的一個美女。孔子到了衛國之後,南子就叫孔子去見她,孔子去了。子路就跟老師翻臉了。南子是衛國最重要的幕後權力人,所以子路的意思是說,你寧可走後門,去拉裙帶關係,為了要讓衛國的國君用你嗎?你有這麼卑鄙嗎?《論語》裡面,孔子的反應是,「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用今天的語言來翻譯的話,孔子就是在詛咒,他的意思是說,「如果我真的像你說的這樣,天打雷劈把我打死吧」。
一個講「禮」,卻會耍賴的老師
各種歷史記載的孔子得知「子路之死」的場面都很感人,這很可能跟你們以為的孔子的形象是完全不一樣的。在《禮記》裡面清楚地寫著,當使者告訴孔子子路去世的時候,孔子最重要的反應叫做「哭之慟」,這個「慟」在古文裡面是有明確的意義的,所謂「慟」,就是悲哀超過了禮儀所允許的。
所以,為什麼弟子跑去跟他說,老師你太傷心了,弟子是用這種方法,一方面是安慰老師,一方面是要去拉住老師,說老師你一輩子在教我們什麼叫做「禮」,什麼叫做「不逾禮」,「禮」最重要的精神就是節制,人做任何的東西不能夠過分。但是孔子又怎麼反應?他就耍賴,他就說,我有嗎?我有太傷心嗎?
這後面有一個很重要的背景,是孔子一輩子究竟是幹什麼的一個人?他是一個教「禮」的人。這件事情讓我們清楚地看出來,孔子不只是一個聖人,他是一個人,他不是一個真理製造機,他是一個人,而且是一個徹底真性情的一個人。
我反對用現代的眼光讀經典
什麼才是讀經典該有的態度?
我認為應該是「有效的態度」?對我來說,也就牽扯到經典的倖存,經典是什麼?當我們在講無論中國的還是西洋的經典,經典必然內在帶著彼此互相矛盾的兩種不同的素質。
第一個,他必須要有一種可以超越時空、普遍有效的道理,他才能夠變成經典。所以我們才會認為兩千多年前的書,今天還可以讀,還需要它,因為它有跟我們兩千年之後的這個時空仍然相關的一些智慧在裡面。
但是,它也必然要有另外一面,因為它是從時間的歷史中傳留下來的書籍,它是一個歷史的文獻。我們要能夠有效地閱讀經典,最重要的是必須把這兩個彼此互相矛盾的性質,都放在我們看待經典的態度上。
孔子不是我們當中的一分子
所以我極度反對用現代的眼光去讀經典。那意味著我們只是在經典裡面去找我們想要的東西,對現代有意義的東西。其實經典很大一部分是在提醒我們,在不一樣的情境、環境當中,有人用我們今天不一樣的方式來看待生命,來看待事情。
你要認識孔子,你必須心裏面有一個基本的距離,你要知道,最重要的特色,孔子就不是我們當中的任何一分子,因此,他可以教我們更多的東西。他可以教我們,在我們今天視之為理所當然的這樣的一個環境當中,我們所相信和遵循的,沒有那麼理所當然。
在我們今天的這樣一個時代,沒有一個老師是這樣教學生的,也沒有一個老師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來看待、對待學生。所以我們會重新去思考,什麼叫做「老師」,什麼叫做「學」,以及作為一個人,我能夠擁有的最大的成就,以及我所需要去追求的最大的目標,到底是什麼?
看到和我們不一樣的生命情調
有些東西比活著更重要
讀經典,一方面在文化的價值底下,它強化提升我們必然要有的品位。但是讀經典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是,它把我們搬到我們很不熟悉的,即使是古代的中國,非常不一樣的環境當中,讓我們看到,很不一樣的生活的態度。
《戰國策》里有一個故事,有一個大臣,得罪了國君,國君氣得不得了,找了一個刺客,要讓刺客殺了這個大臣。刺客半夜跑到大臣家裡面去,準備殺他。但是他去了嚇了一跳,這個大臣穿好了朝服,坐在那裡打盹。為什麼?因為馬上要上早朝了,所以他早早就起來,寧可在那裡打盹,他不願意匆忙。他這樣看待他自己作為一個大臣的位置和職責。
這個刺客一看他是這樣一個盡忠職守的人,下不了手。他不能殺了好人。但是他又不能背叛對國君的承諾,他怎麼辦?文獻上就只有四個字,「觸槐而死」,旁邊據有一棵大槐樹,他「砰」一下就撞上去,把自己撞死了。
你們一定會說,這故事一定是你編出來的,哪有這種事?那個時代的人,為什麼會有這種人?至少唯一能夠得到的唯一的結論就是,他們真的跟我們非常非常的不一樣。在那個時代,活著沒那麼重要,有太多原則、信念、思想、信仰,都比讓人單純地活著要來得重要。
經典是「高貴人格的寶籍」
因為這樣,他們活出非常不一樣的人格,活出了非常不一樣的人的重量。我只能夠用我有限的中文來形容,叫做「高貴」。就是人為了這些原則,為了自己的信仰,連生命都不要了。
經典為什麼可貴,或者說經典為什麼有意義,對我來說,它是經過了時間的淘洗之後,成為了文明的共同標準,它可能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表達,但是它必然含藏著我說的叫做「高貴人格的寶籍」。如果我們用這種心情去閱讀經典,就可以認識了跟我們有著很不一樣生命情調的各種不同的人。透過讀經典,你會覺得我如果單純地這樣活著,不值得啊。我可以活得更豐富,我可以活得更有意義,活得更像樣一點。
————
今天,《楊照史記百講》在豆瓣時間上線了
※何其幸運,一路有你
※「我想知道你走了多遠的路,才能把過去留在身後」
※去年的今天,你在哪裡?
※閑下來的時候,可以讀讀這13本書
※忘不了前任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TAG:未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