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日本奶粉有危害?「洋奶粉」真假有爭議?

日本奶粉有危害?「洋奶粉」真假有爭議?


本文4500字,閱讀大約需要7分鐘




頭條號簽約作者



公眾號/微博:營養師顧中一


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北京市營養學會理事


清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華西營養專業畢業


代表作《顧中一說: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舊文勘誤






這是去年分答上網友提的問題,我當時結合以前對嬰幼兒配方食品國家標準的學習、參加食葯監局會議了解的信息,又翻了一遍對方提到的

奶粉揭秘

微博、查了提到的那幾款奶粉的標籤,查了一些文獻綜述後回答了問題,還將筆記做成思維導圖免費發在了我的自媒體上。(見下圖,圖中最後一部分提到了幾款奶粉有些人認為我在做廣告,其實對比就能發現是因為我在回答這位網友的提問)。





轉眼

8

個月過去了,幾天前突然有人提醒我當時說

日本奶粉不含碘

高端配方

兩處並不合適。我經過進一步學習,發現那些成分雖然在某些功能方面確有一定的證據,但

在權威醫學機構的建議中一般認為沒有必要。

我作為科普者應當忠實傳遞主流科學界的意見,將有爭議的成分冠之以

高端

確實不合適,所以我將那張圖刪掉並在微博和公眾號發了致歉聲明。



不過話說回來,既然諮詢對象對於奶粉配方上有更高的要求,我作為營養師除了告訴對方

合格奶粉營養就足夠好了

,自然也還是應根據其價值觀、當前的最佳證據、產品信息給出購買建議的,比如我查了乳鐵蛋白在一些功能上是有雙盲臨床試驗的,類似的一些成分也存在有益的證據,加上安全性也有保障,就算多半沒什麼用,不在乎價格的話當然也是可以選擇的。

據說這次一直沒有人給我挑錯是因為思維導圖的表達不夠明確,比如不含碘可以理解為可能不含碘,高端配方可以理解為價格高端的配方……

所以我以後會注意表達上更嚴謹、儘可能地給出理由、方便大家判斷,但是也還是會繼續發表觀點,也歡迎大家指出我的錯誤。





說了這麼多了回歸正題,以下是我在微博問答中回答@王志安 的付費問題答案


1.

日本奶粉適合中國兒童嗎?


不適合,原因就在於碘。


不可否認,

2008

年的

三聚氰胺

事件之後,消費者對於國產品牌的信心幾乎喪失殆盡,紛紛轉向了進口奶粉品牌。然而因為擔心買到的是貼牌貨,所以無論是

人肉

、網購或是其他渠道,總是想盡辦法希望能買到真正的

洋奶粉

,總覺得這樣才安心,買來的奶粉才會更安全更營養,至少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其中日本作為與我們臨近的發達國家,其奶粉也被很多人所推崇。


2016

年央視曾經曝光過《

19

款知名

海淘奶粉

抽檢

40%

不合格》的新聞,新聞中提到,根據我國的標準,抽檢的

4

種日本奶粉中(固力果、明治、和光堂、森永)有一款碘含量不足(並沒有提到是哪一款),如果說新聞性報道因為專業性不足,並不適合作為論據的話,

2012

年香港食品安全中心曾檢測發現日本品牌和光堂(就是我這篇

5000

字的文章

數據來了:吃過日本「核污染區」食品會怎樣?

洗地

的品牌)的奶粉碘含量只有

1.2μg/100kcal

,森永的奶粉也只有

2.4μg/100kcal


目前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

CODEX

)關於

0-6

個月嬰幼兒奶粉碘標準是

10-60μg/100kcal

,美國是

5-75 μg/100kcal

2014

年歐洲食品安全局營養與過敏專家委員會的建議最低碘標準為

15 μg/100kcal

。我國是

10.5-58.6 μg/100kcal。


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新國標

GB10765-2010

GB10767-2010

在多個項目要求中均比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嬰幼兒奶粉標準更嚴格,號稱

全球最嚴格嬰幼兒奶粉國標

,當然了,嚴格不等於先進


2.

為什麼日本的奶粉碘含量低?


人體需要的碘除了來自食物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來源是環境(土壤、水、空氣等)。日本的地理位置、飲食模式等因素都決定了它是一個不容易缺碘的國家,甚至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碘出口國,有著海產品豐富、環境本底值偏高的特點。


因此在這種豐富的碘環境下,日本奶粉本身都或多或少會含有一定量的碘,而日本嬰幼兒能接觸到的其他途徑(例如母乳、輔食、飲水、甚至空氣等)也一般不會缺乏碘。所以從本國實際情況出發,日本奶粉的國家標準中並沒有強制要求碘含量,也不檢測碘含量。


既然不強制要求,那麼日本奶粉中碘水平的高低,就需要看其原料的含碘量以及生產環境、生產工藝等因素。不排除日本的某些地區環境碘含量的確不高,所以如果是從日本不同地區購買的奶粉(有一些日本品牌的奶粉是澳洲代工不銷往日本的),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因為碘含量可能

忽高忽低,飄忽不定

。買到的日本奶粉罐子上往往也不會有碘的營養含量標識。


好在如果是從正規渠道出口到我國大陸的奶粉,必須要按照我國關於嬰幼兒配方奶粉相關標準的要求。我國出入境、質檢以及食葯監等監管部門也會對進口奶粉進行嚴格的檢驗,以

1

段嬰兒奶粉為例,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兒配方食品》的要求,其必檢項目就有

50

項,進口商須提供全部項目合格檢測報告才能入境。所以只要是符合我國標準通過正規渠道在我國市場上市的奶粉,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品牌,含碘量都是有保障的。


3.

長期吃日本奶粉有嚴重後果嗎?


碘最重要的作用是維持甲狀腺功能碘攝入不足會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孕婦和嬰兒碘攝入不足更是會對寶寶的大腦發育造成損傷。慢性缺碘也可能導致甲狀腺代償性增生和甲狀腺腫(慢性碘攝入過量也可導致甲狀腺腫)。


要提醒的是,即便是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協調一致的標準,除了保證消費者健康同樣也為了食品貿易的公平,低於這個標準不見得會產生風險,具體還是需要評估各種因素,比如餵養習慣、當地經煮沸的自來水的碘含量、孩子的體重、其他的食物等等。


根據歐洲食品安全局

2014

年的建議,

6

個月內嬰兒適宜的碘攝入量為

70

微克

/

天,中國營養學會

2013

年的建議是

85

微克

/

天。假設每天攝入

500

千卡,如果是只吃前面碘含量較低的兩款日本奶粉,搭配

10

微克

/

升的水沖配,一天僅有不到

20

微克的攝入量,確實遠不足以滿足正常需要,風險還是比較大的。


如果長期碘攝入不足可能會因為缺碘出現生長發育損傷,認知能力低下,甚至引起克汀病(呆小症),表現出生長停滯、身材矮小、發育不全、智力低下、聾或啞等癥狀。


4.

國外奶粉品牌重要還是配方重要?


這個問題其實也比較難回答,選奶粉肯定得是適合孩子需要的情況下綜合考慮品牌、配方、渠道、口味、價格等因素決定購買哪一款產品。


前面說到,無論是國產品牌還是進口品牌,只要是通過正規渠道進入中國市場銷售的奶粉,都是需要符合中國對於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各項國家標準的,這是最基本的前提。如果是

人肉

海淘

等方式購買的國外奶粉,往往是遵循當地的相關標準生產的。所以這時候需要關注其配方,對照我國標準及

DRIs

,判斷是否真的適合中國寶寶的需要(並非人種差異導致的營養素需要量不同,主要是環境因素和飲食習慣)。


但是,產品的安全性是由生產企業從原料到成品全過程的生產工藝和風險控制、成品運輸及儲存時的安全保障等方面共同決定的,因此品牌也很重要,甚至於在我國動不動就銷聲匿跡的小品牌、什麼都敢說的銷售人員也很常見,這種情況下更容易出現虛假宣傳的問題,有的時候小品牌經營不善退出市場還可能導致媽媽們被迫轉奶,因此如果是購買國行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我個人會選擇大品牌優先於配方,事實上我給我寶寶當初準備的就是愛他美(德國

pre

段沒有澱粉,不過國行沒有

pre

段,

1

段就是用於

0-6

個月的),不過我的寶寶好像頂多也就吃過一次,純母乳餵養了整整

173

天后根據我的判斷加了跨境購買的美國標準強化米粉和進口鐵劑,這又是後話了

……


說到跨境購買,提醒這存在長途物流可能增加的風險,例如儲存不當導致變質、包裝或奶粉污染機會增高等(如果是大批貨運倉儲環境會好很多)。因此一般還是建議找靠譜渠道購買,一方面產品的真假、質量等相對來說更有保障(可能會有不良代購收購進口奶粉的包裝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另一方面如果出現問題,溯源和維權路徑相對通暢。


5.

如何界定某品牌是

假洋鬼子


怎麼算是

假洋鬼子

?鑒於

假洋鬼子

這個詞是貶義的,我傾向於理解為:

從各種宣傳上突出國外的元素,不但宣傳與實際不符,而且品牌背後以華人為主

。以嬰幼兒配方奶為例,人家肯定是自稱自己是進口產品、國外品牌,那麼我們就可以來看看這個東西到底是不是進口的。


6.

如何判斷是否進口

?


首先想要單純的用進口和國產來區分奶粉可能不太容易,因為一罐奶粉,特別是配方奶粉,是由多種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而這些原料則可能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甚至奶粉從加工生產到成品上市前的某些環節也會在不同國家完成,簡單的分類見下表:

























原料來源


生產


包裝


純國產


國內


國內


國內


進口原料


國內生產


國外


國內


國內


原裝(罐)進口


國外


國外


國外


2013

年九部委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其中要求

嚴禁進口大包裝嬰幼兒配方乳粉到境內分裝


一般國產品牌常用前兩種方式,進口品牌則常用後兩種。可能大部分消費者最放心的是最後一種原裝(罐)進口的奶粉。那麼如何判斷奶粉是否原裝(罐)進口的?


1

、看標籤:包裝上的中英文標籤,可查看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繫方式等信息。


2

、看證書:看該產品有無檢驗檢疫部門簽發的,注有進口奶粉包括生產批號等詳細信息的衛生證書。只有貨證相符,才能證明該奶粉是真正進口的。


3

、查目錄:國家質檢總局官網上公布了已通過國家質檢總局註冊的境外嬰幼兒乳粉生產企業生產的產品信息和進口商信息,自

2014

5

1

日起,未經註冊的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允許進口。消費者購買前可查詢該目錄:

http://www.aqsiq.gov.cn/xxgk_13386/tzdt/zztz/201405/t20140529_413978.htm

感興趣的還可以看看進口嬰兒奶粉到達中國的報關日期:

http://www.cccfna.org.cn/dairy/


7.

了解品牌所有者信息?


就配方奶來說,如果是國外進口品牌,可以先在中國工商局查一下國內進口商的信息,可以利用國家工商局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了解公司成立日期、註冊資本,相關人員的其他公司等進行一些梳理。然後通過進口乳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名單:

http://www.cnca.gov.cn/bsdt/ywzl/jkspjwscpqzc/

查到境外的生產企業、註冊地點,再去該國的工商局、商標註冊機構查一下相關信息也就能有所了解了(這個還得看搜索引擎的實力)。


如果是一些新成立的小公司,我一般還會著重看一下其官網,比如上面的外語是否通順流暢、是否有總部的聯繫方式,還有網站域名的

whoise

信息,這種往往都是早期人員搶注的,可能比商標註冊還早,有時候就能發現是中文拼音,甚至是有的在中國備案的網站可以直接查到公司管理者的聯繫方式,進而反向查詢有時會發現都是一家人。


以上都是一些公開信息,界定假洋鬼子顯然需要更多證據,而且有很多灰色地帶。比如說一個知名國外品牌的負責人是華人,他收購了一個國內的老廠生產這個廠子原先的產品,而且這個產品在國外完全沒有產品線,生產、營銷、用戶都是在國內,這算是假洋鬼子嗎?更何況華人為主、只針對中國市場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因此判斷假洋鬼子對於消費者個人的意義主要在於提醒我們保持警惕,做出更理性的選擇。那麼到底什麼是最好的選擇呢?


8.

母乳餵養


最後提醒,無論是

WHO

還是我國的指南,都建議堅持嬰兒

6

月齡內純母乳餵養,嬰兒滿

6

月齡後仍需繼續母乳餵養,並逐漸引入各種食物。假如由於種種情況(疾病、工作等)不能進行母乳餵養,在所有可獲得的代乳品中,經過科學設計和工藝加工的嬰幼兒配方奶是較為適合嬰幼兒營養需要和消化代謝特點的食物。但要注意的是,雖然嬰兒配方奶粉已經在營養素的數量和比例上盡量接近母乳,但還是無法模擬母乳中完整而獨特的營養和生物活性成分體系,更無法模擬母乳餵養時的母子雙方氣味、心理和身體互動等最原始自然的感覺。所以,還是建議母親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放棄母乳餵養。


感興趣的可以看看:

哺乳媽媽哪些食物不能碰?解答12條常見問題




在公眾號對話框回復感興趣的關鍵詞,300多個話題免費查:


胃腸 ┊ 高血壓 ┊ 懷孕 ┊ 嬰兒 ┊ 冠心病

┊ 化療

┊ 糖尿病


熬夜 ┊

DHA

┊ 酵素

左旋肉鹼

┊ 補鈣 ┊ 減肥


燕窩 ┊

魚油

膠原蛋白 ┊

保健品


痘痘 ┊ 上火

┊ 豐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師顧中一 的精彩文章:

你真的需要一台破壁機嗎?
睡不醒?10招讓起床困難戶趕走「春困」!
你吃的麵包是用過期麵包粉做的嗎?
喝酒時飲食注意什麼?酒量可以鍛煉嗎?
車厘子到底是不是櫻桃?吃多了要人命?

TAG:營養師顧中一 |

您可能感興趣

准妈妈一定要喝孕妇奶粉吗?喝孕妇奶粉有什么好处?
有機奶粉究竟是什麼奶粉?怎麼選擇有機奶粉更安全?
奶粉沖調有氣泡是什麼原因?
「濃香型」奶粉不是好奶粉!
奶粉也有假!原來識別奶粉感官最靠譜
喝牛奶好,還是泡奶粉好?
牛奶粉好還是羊奶粉好?
有一種「毒奶粉」,是爸爸沖的奶粉!
我們瘋搶的「洋奶粉」,其實根本不符合國標…這幾款奶粉你家娃在喝嗎?
孕婦喝特製奶粉有什麼講究呢?
有機奶粉,你值得擁有嗎?答案是……
鮮奶、奶粉、酸奶,孕婦補鈣,最該喝那種奶?
你知道吗?这样冲奶粉是在害宝宝!
選擇奶粉恐懼症,哪個才是好奶粉?
羊奶粉與牛奶粉有什麼區別 選擇奶粉關鍵在於是否適合嬰兒
他吃什麼奶粉?
如何正確沖奶粉?嬰兒沖奶粉用什麼水最好?
什麼樣的奶粉才是好奶粉?
寶寶熱氣上火?不肯喝奶?因為你沒遇見這款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