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傳說中的「春捂秋凍」真有科學依據么?

傳說中的「春捂秋凍」真有科學依據么?

導語:

今年剛20歲的玲玲一直跟著奶奶生活,奶奶和孫女兩輩人之間觀念上的差異特別明顯。前幾天,天氣剛剛回暖,玲玲就迫不及待地脫掉了厚重的外衣,換上了清爽的春裝。奶奶看到孫女這身打扮就有些接受不了了。一直在嘮叨玲玲,給她講「春捂秋凍」的養生方法,讓她多穿一些。一場中老年人和年輕人之間的「戰爭」就因為「穿什麼」而展開了!

傳說中的「春捂秋凍」真有科學依據么?

在我國民間,一直流傳著「春捂秋凍」這句保健諺語。家裡的老人們更是把這句話當做換季保健的金科玉律。動不動就拿這句話來告誡那些「不會穿衣服」的年輕人。其實,從科學上來說,「春捂秋凍」是有一定道理的。而從中醫上講,春捂秋凍也與「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一脈相承的。

春季,陽氣初生而未盛,陰氣始減而未衰。在春天裡,人體內的陽氣還不夠盛,體表皮膚抗寒能力相對差一些。這個時候,如果得不到及時添置衣物、保暖,很容易損傷到陽氣,因此要特別需要注意保暖和禦寒。

傳說中的「春捂秋凍」真有科學依據么?

而秋季,則是陰氣初生而未盛,陽氣始減而未衰。氣溫降低,人體陽氣開始收斂,為冬時藏精做準備。這個時候如果一下子添置太多的衣物,會影響到陽氣的收斂。正需要一些冷空氣的刺激,不但有利於體表皮膚的緻密和陽氣的潛藏,還能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

我國通常把3-5月稱為春季,9-11月稱為秋季。春天和秋天這兩個季節很特別,都是過渡性的季節,但仍有差異。一個是從低溫向高溫過渡,一個是從高溫向低溫過渡。

雖然,春季白天的溫度相對高一些,但是早晚溫度還是比較低的。而且春季屬於回暖期,室外要比室內熱很多。而秋天就不一樣了,是一個降溫的季節,室外會先冷下來,室內反而更加暖和一點兒。

如果春天不「捂」,一熱就急著脫衣服,換上輕薄的衣物,身體很容易不適應早晚還有室內的溫度,帶來感冒等不適病症。而秋天如果一冷就加「衣物」,也會因為不適應室內的溫度,而影響到身體的保健。由於秋天天氣剛冷,更冷的日子還在後頭,所以一開始的時候適當少穿一些,也能提高身體抗寒能力,讓身體更好的適應之後的寒冷冬季。

傳說中的「春捂秋凍」真有科學依據么?

當然,「春捂秋凍」也是講究「度」的。凡事過猶不及。如果在春末、秋末,氣溫已經過渡到夏天和冬天模式,還是捂得很嚴實或穿得過於單薄,這樣的「春捂秋凍」就過分了。因此,春季和秋季衣物的增減要適當,特別是每年的3、4月和11月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一方面是由於氣溫變化大,身體來不及適應,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衣物的增減不適當。

指導專家:國醫大師沈紹功,著有《大國醫講了你才懂》,內含600年養生良方。

傳說中的「春捂秋凍」真有科學依據么?

? 名醫傳承,壹號專家(微信公眾號:壹號專家健康說)旗下中西醫養生頻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醫傳承 的精彩文章:

一白遮三丑!女人皮膚黑,中醫有兩個小方子可以幫你!
這8個問題你回答「是」越多,說明你離亞健康越近!
女人身體好不好,老大夫看看臉就知道,秘訣在哪呢?
長期久坐會患上4大疾病,老大夫教你兩個小動作守住健康!
睡覺前吃東西,身體這個器官很受傷,你卻不知道!

TAG:名醫傳承 |

您可能感興趣

養生:傳說中的「春捂秋凍」真有科學依據么?
清朝傳說中的「冷宮」究竟有多冷?
北京傳說中的鎖龍井真的存在嗎?科學家為何不敢探尋?
傳說中的「食人蟻」真的存在嗎?
無聲:傳…傳說中的真愛?
真相:「癌白菜」真的有傳說中的那麼可怕嗎?
傳說中削鐵如泥的寶劍真的存在嗎?
你認為有關先民的傳說是否有科學依據
美國的激光炮真有傳說中的那麼牛嗎?
歷史上的關羽,真的有傳說中那麼厲害嗎?
古人的兵器真的有傳說中那麼重嗎?
關於龍的傳說是真的嗎?中國龍的說法有什麼來歷
傳說中的ah噴霧真的有傳說中那麼好?
歷史傳說中的那些中國功夫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春節】乙未說羊,羊有哪些有趣的傳說?
李小龍的精武指真有傳說中那麼神嗎?
傳說中的抗癌食物,真的存在嗎?
遊走朝鮮:朝鮮真的和傳說中一樣嗎?
傳說中的減肥糖果真的那麼神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