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中常有人說自己是「兩榜出身」,「兩榜出身」都是進士嗎?
科舉取仕是中國封建社會沿用了幾千年的官員選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為普通讀書人提供一個公平晉陞的人生之路。古代官場其實也很複雜的,不是所有的官員都是通過科舉考試後取得官職的,所以,那些通過科舉考試被錄用的官員,一般看不起靠歪門邪道混進官場的人。靠科舉進入官場的人,在做自我介紹時,往往會自稱是「兩榜出身」。那麼,到底什麼是「兩榜」呢?
「兩榜」的含義,各個朝代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唐朝,在進行科舉考試時,把舉進士的會試分為甲、乙兩科分別進行,被錄取的人,就是「兩榜出身」,言為出自科舉正途。
而到了明清,「兩榜」的含義與唐朝則大不相同。
且以明朝為例。在明朝最高級的考試叫做殿試,殿試按照結果分為三甲,總稱為「進士」。進士試又稱為會試,是全國統一舉行的國考,是國家級的公務員考度。中了進士以後,就可以被指派做官了。一甲直接授予翰林院的官職,主要掌編修圖史,編輯奏章,講經書等大量文字筆墨的工作,二三甲可以去參加「館選」考試,館選錄取後,可以進入翰林院進行學習,稱作「庶吉士」,學成以後,可以補授官職,如果沒有考取通過,可以到京師或到地方任取官職。
會試前,各省一級也組織過考試,稱為鄉試,是省級公務員考試,被錄取者稱為舉人。擁有舉人的資格後,才可以進京參加會試。如果舉人沒有考中進士,也不會失業,因為,舉人是已經具備了做官的資格的,只是相對於進士而言,他們可供選擇的機會與職位相對要低些,但他們也是科考正途出身。所以,在明清兩朝,會試榜被稱「甲榜」,鄉試榜被「乙榜」,凡是通過乙榜中舉人,再通過甲榜中進士而做官的人,叫做「兩榜出身」。
※名字取不好,到手的狀元也保不了
※兩個人的晚餐:有魚有肉有酒十塊錢都不到,不吃後悔
※清朝有12位鐵帽子王,清亡後的末代王爺們去哪了?
TAG:老黃說事 |
※別再被戲劇誤導了,「兩榜出身」的官員並不都是進士
※康熙皇帝稱他為天下第一能臣,進士出身,尤擅行草!
※只因不是進士出身,大宋一代名將被歌女侮辱後鬱鬱而終
※清朝另類的科舉,同樣是進士出身但含金量很低
※一進士貼了副對聯炫耀自己,有個窮秀才改了些筆畫,進士氣得昏倒在地
※因聽老乞丐一句話,她家出了五位進士,慈禧太后見了她都要叫姐姐!
※中國有一個市,古代出進士最多,現代出將軍最多,地名很有福氣
※這位陝甘總督是舉人出身,62歲突然要考進士,慈禧一聽慌了
※這個人寫文章太大膽,考官不敢錄取,一同科進士憤然說出十二字
※清朝一個進士因兩個字斷送功名到老死,這兩個字指出慈禧是什麼人
※此人是清末進士,叛變投敵成華北最無恥的漢奸,最後身中七彈而死
※一門四進士,父子三宰相,兒子兩狀元,此人才是宋朝最牛的父親!
※你覺得這進士寫的草書怎麼樣
※古代一神童:3歲中進士,是皇帝心腹,卻因一缺陷,終生未被重用
※明末武進士,四川第一猛人,隻身鬧法場,打得張獻忠屁滾尿流
※他是東三省最後一位總督,不愧為進士出身,智改對聯70歲抱子
※三歲考中進士,和太子是鐵哥們,太子登基後卻翻臉不認人,為何?
※少年進士參加科舉,一看題目全部做過,直言給我換題,皇帝大驚!
※古代一神童,3歲考中進士,與皇帝關係很鐵,卻因一致命缺陷,一生未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