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顯微攝影藝術擷英
梅花——一維納米棒和三維納米顆粒在放大倍率15000倍掃描電鏡下的奇妙呈現。中科院上海硅酸鹽所劉紫薇攝
果實累累——大鼠腦片熒光染色。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張蕾攝
花心之毒——藥物小分子對鉀離子通道阻滯引起心臟毒性。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劉麗麗攝
暗夜明眸——人胚胎幹細胞神經分化形成Rosset(玫瑰花叢結構)過程中的免疫熒光染色。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陳浩攝
鋒芒畢露——在3550倍下觀察到的氧化鋅晶須。中科院福建物構所林澤彬攝
綻放——TiAlN/SiN複合膜層高溫氧化後表面生成的花狀氧化物,經染色處理後形似綻放的玫瑰。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王蕊攝
花環——人胚胎幹細胞誘導形成的神經上皮細胞,在光學平台共聚焦顯微鏡下呈現花環狀結構。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居相春攝
七彩鵝卵石——銅鉻金屬共摻雜類金剛石薄膜,利用PVD(物理氣相沉積)技術製備所得,拍攝時進行了噴鉑處理。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孫麗麗攝
迷幻——人尺神經神經根橫切面的三色熒游標記。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孫鵬攝
花語——金納米粒子在電鏡測試時展現的狀態。中科院寧波材料所谷金翠攝
望月懷遠——TiAlN/SiN複合膜在劃痕儀划過表面後的裂紋延展,經染色後似一個人的側臉。海濱月夜觸發思鄉之情,意味深長。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王蕊攝
作品點評 謝震霖
誰能相信,眼前這幅「疏影暗香」怒放的梅花,其實是科學家取直徑約100nm的一維納米棒和200-400nm的納米顆粒,在放大15000倍率掃描電鏡下所呈現出「紛紅駭綠」的特殊影像。
科學家非但具有探索未知的能力,而且還潛藏著一雙獨擅的慧眼。本版採擷的這組顯微攝影藝術作品,均出自中科院各學科領域的科學家之手,他們通過顯微鏡觀測捕捉到這些科學研究的「副產品」。雖然這些精彩影像也包含若干「攝影」元素,但與傳統意義上的攝影原理仍有不同之處。
顯微攝影,是在顯微技術基礎上增加拍攝功能,即利用專業顯微攝影設備將顯微鏡下的視野範圍以照片形式表現出來的一門技術。現代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今天的顯微攝影已無須再用相機控制拍攝,而是將先進的光學顯微鏡技術、光電轉換技術、液晶屏幕技術完美地結合為掃描電鏡儀器,真實記錄下觀察到的物件的細微結構,所獲取的影像畫質解析度遠比以往更高更銳,這已成為廣大科研、教學、醫療科技人員日常開展研究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
欣賞科學家用慧眼捕捉到的顯微攝影佳作,會讓人不禁由衷讚歎:原來科學可以這樣美!
作品《綻放》是TiAIN/SiN(一種新型塗層材料)複合膜層在高溫氧化後表面生成的花狀氧化物,形貌頗似絢麗綻放的玫瑰;《花語》反映金納米粒子有許多特殊的物理性質,作者在電鏡測試時所定格的驚艷畫面,一點不輸給大自然的花紅萼綠;《鋒芒畢露》通過3550倍下觀察到的氧化鋅晶須形態,畫中呈現每個晶須由四根針狀晶體纖維構成,猶如一隻披著針衣的刺蝟;《迷幻》來自人尺神經神經根橫切面的三色熒游標記,紅色為突觸內蛋白,綠色為髓鞘,藍色為細胞核,很像宇宙爆發的火球;《花心之毒》展現的是藥物小分子對鉀離子通道阻滯引起心臟毒性的奇特景象……
作為科研輔助手段的顯微攝影,真實地表現各種物體的微細結構和形態,是科研結果記錄和分析的基礎;它們既體現科學微觀世界研究的價值,同時也給人帶來異乎尋常的美感。(www.bioeg.cn)
探望春花,豈止在園林花圃,也在令人神往的科學實驗室。
來源:文匯報
生物易構|更人性的生物化學試劑耗材採購平台
※人工智慧診斷皮膚癌準確率達91%
※帕金森病發現200年CNS重磅級文章解讀帕金森疾病突破進展!
※Cell:蛋白ESCRT-III拯救判處「死刑」的細胞
※實驗儀器共享只是看上去很美?
TAG:Science |
※藝術家,科學家的結晶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為藝術與科學插上翅膀
※顯微鏡攝影,科學背後的美麗藝術,各個都是大師級作品
※英倫藝術殿堂-皇家音樂學院
※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家孫萍獲美查普曼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藝術與哲學or哲學與藝術
※藝術有害於藝術家
※藝術家帝王的悲劇
※歐美精彩人體彩繪藝術攝影
※日本藝術家的根雕藝術
※展覽中的藝術家
※中國畫院藝術家
※楊振寧:美在科學與藝術中的異同
※【中國畫院藝術家】大寫意畫家王澤
※藝術專業留學英國預科院校推薦!
※傳奇美學大師盧丹詩的魅惑藝術
※渤海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呂德全
※丹麥藝術殖民畫家威戈
※藝術家·昌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