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彌陀要解》 國土莊嚴

《彌陀要解》 國土莊嚴

正聞熏習 柔軟質直

《彌陀要解》 國土莊嚴



《彌陀要解》(23)


國土莊嚴

作者:樂觀


從所受用角度來看,我們下面所介紹的極樂世界的殊勝圓滿,跟前面講過的「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是一脈相承。


一、國土莊嚴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以莊嚴際畔),七重羅網(以莊嚴空界),七重行樹(以莊嚴露地),皆是四寶周帀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佛陀在這裡告訴舍利弗,極樂國土處於四寶的重重圍繞之中:在邊界上有七重欄楯、在空界有七重羅網、在地上有七重行樹。這些欄楯、羅網、行樹,也代表七科道品,也就是三十七道品,分為七科;四寶代表常、樂、我、凈四德,那裡的往生者都有很多功德;周帀圍繞代表極樂凈土周圍都是佛、菩薩的無量住處,這是極樂凈土的真因緣。


常、樂、我、凈四德不同於我們凡夫的四種顛倒。如來法身所具有的四德包括:


1.「常」


是指如來的法身體性常住,永遠不變不遷。


2.「樂」


是指如來的法身永離眾苦,住於涅盤寂滅的大樂。

3.「我」


是指如來的法身自在無礙,是遠離凡夫有我、小乘無我二大妄執的大我。


4.「凈」


是指如來的法身離垢無染,湛然清凈。


因為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極樂凈土的往生者也具有四德,常:大家都是無量壽同佛一樣;樂:往生者但受諸樂;我:往生者自在無礙;凈:往生者清凈莊嚴。


而我們凡夫的四種顛倒是:無常執常、非樂執樂、無我執我、不凈執凈;小乘的四種顛倒是:常計無常、樂計為苦、我計無我、凈計不凈。

《彌陀要解》 國土莊嚴



二、感召國土莊嚴之因


1.凡聖同居土

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具有勝妙的色、聲、香、味、觸五塵,這也是因緣所生法,殊勝妙好,與娑婆世界粗惡的五塵不同。


感召這勝妙五塵有兩種因:一是增上善業,就是持名念佛的多善根之業,因為念念即佛,就是成佛的因緣,就是中道、無漏的善業;二是圓五品觀,就是圓教觀行五品位,包括:隨喜、讀誦、解說、兼行六度和正行六度。


2.方便有餘土


具有妙真諦和無漏五塵。妙真諦者圓教不可思議的真諦,稱為妙;無漏五塵是沒有貪、嗔、痴煩惱的色、聲、香、味、觸五塵。


感召妙真諦和無漏五塵的國土的內因是空觀智,空觀智是圓教即假即中的當下即空,也就是相似三觀。


3.實報莊嚴凈土


具有妙俗諦和無盡五塵的莊嚴,妙俗諦是圓教不思議的俗諦,稱為妙;無盡五塵國土的色、聲、香、味、觸,隨舉一塵,都具有其它一切塵,塵塵無盡。


感召實報土的妙俗諦和無盡五塵莊嚴的內因是妙假觀智和分證三觀,妙假觀智是圓教即空即中的不可思議的假觀。


4.常寂光凈土


具有妙中諦、稱性五塵的莊嚴,稱性五塵凈土的色、聲、香、味、觸都能與佛的真如自性相合,不可思議。

感召妙中諦、稱性五塵的內因是即中觀智,也就是究竟三觀,即中觀智是即真即假的佛智。


根據「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無,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四句偈來看,其實極樂四土的莊嚴,無不圓融無礙,無非因緣所生法,空、假、中三諦圓融,不可限量。


蕅益大師在這裡講明了極樂四土的圓融和次第分別,便於大家了解。同居土是緣生,方便土是即空,實報土是妙假,寂光土是中道實相。


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凈土也同時具足四土,圓融無礙。在同居土中,居住的聲聞表示即空,是方便土;居住的菩薩表示即假,是實報土;居住的佛表示即中,是常寂光土。符合圓融之理,成就圓融之境,一土具足四土,所以說是不可限量。


附原文:


二約所受用釋(此亦轉釋上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之故。下廣釋一科亦然)。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以嚴際畔)。七重羅網(以嚴空界)。七重行樹(以嚴露地)。皆是四寶周帀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七重。表七科道品。四寶。表常樂我凈四德。周帀圍繞者。佛菩薩等無量住處也。皆四寶則自功德深。周帀繞則他賢聖徧。此極樂真因緣也。此等莊嚴同居凈土。是增上善業所感。亦圓五品觀所感。以緣生勝妙五塵為體。方便凈土是即空觀智所感。亦相似三觀所感。以妙真諦無漏五塵為體。實報凈土是妙假觀智所感。亦分證三觀所感。以妙俗諦無盡五塵為體。常寂光土是即中觀智所感。亦究竟三觀所感。以妙中諦稱性五塵為體。欲令易解作此分別。實四土莊嚴無非因緣生法。無不即空假中。所以極樂同居凈境。真俗圓融不可限量。下皆仿此。


大象佛像讀書會


foxueziliao

長按識別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四大皆空」是指哪四大?不止「酒色財氣」那麼簡單
也說蘇曼殊先生
青年佛徒應注意的事項
《彌陀要解》 無苦之樂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 五、入出息觀(3):2、五種修習:一、算數修習(上)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彌陀要解》
《彌陀要解》 生處莊嚴
《彌陀要解》 往生凈土
《彌陀要解》 凈土、佛、現在說法
《彌陀要解》全集
《彌陀要解》大願大力,住處莊嚴
《彌陀要解》大乘教相
《彌陀要解》 南方佛土,諸佛讚歎
《彌陀要解》 極樂四土的清凈程度
《彌陀要解》 音聲佛事
《彌陀要解》 無苦之樂
《彌陀要解》 彌陀應化,正在說法
《彌陀要解》 名以召德
《彌陀要解》法會情況
《彌陀要解》佛陀付囑,大眾信受
《彌陀要解》 無問自說,三根普攝
《彌陀要解》 心不顛倒,往生凈土
《彌陀要解》(8)修行要領
《彌陀要解》 唯佛境界,可與流通